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遂明(黑心)-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山卫军上下本来对城破兴奋异常,其中不乏心中魔鬼横生者,此时听到传话兵大声将李开国的话传遍诸军,登时便被浇了一盆冷水。别人的话可以当做耳旁风,可是李开国的话向来都是说一不二,不听的后果就是,死定了。

灵山卫军齐声叫道:“谨尊大人之命。”第二、第三千户连忙下令。攻进城去,清剿明军。李开国对着仍有些两眼发直的两女说道:“跟本官进城吧,打下济南府,本官离将你们换成战马的时间更进一步,驾。”说着当先驱马前进。

身着亲兵服色的海兰珠和苏茉儿下意识的驱马跟在他后面。还是不敢相信,如此坚城居然只用一个时辰便攻下来,而且伤亡最多百人,这怎么可能?她们不知道的是,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如果没有毕懋康发明炮准和新式炮车,就不可能将济南府城墙上的红衣大炮清除,没有一万四千支火枪,也不可能压制住明军头也不能抬。更谈不上用皮筏充气渡过护城河,那也就没有近万斤炸药轰掉城门这一幕。所有的这些其实在攻城之前,结果已经注定,李开国今天所展现的战法,是纯火器的伟大胜利。

他改变了攻城必须要大型攻城器械,必须要爬城死拼,必须要打消耗战的传统战法。在火药和火器面前,再厚再高的城墙都是纸老虎,一炸就塌。

至于海兰珠和苏茉儿怎么会穿着亲兵的服色跟着李开国不声不响的来到济南府,那是因为,李开国着急要把她们两个人换成战马,而且两个女子都是蒙古人,天生就会骑马,甚至比一般的骑兵骑术都要好,也不会拖了后退,李开国就把她们带来了。相比起灵山卫来,济南府离蒙古更近,满洲鞑子都能从蒙古绕道攻往京城,他也可以派人从济南出发,去和科尔沁部落交换战马。

对于那一万匹战马,李开国眼谗的很,恨不能现在就拥有,这样的话,他手里有三万骑兵,足可以取得更大的战果,维护住更多的地盘。

济南府里此时已经乱成一团,和百姓们不同,明军并不是急着抵抗或是躲藏,而是急忙忙的逃走,对于他们来说,逃已经是唯一的念头。但也有明军脱下军衣,变成暴兵,开始打砸抢掠,准备趁乱发一笔不义之财。

可惜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尽管正在战争中,灵山卫军仍然是紧而不乱,并不像他们想像的那样,一进城,灵山卫军便会烧杀抢掠,荼毒百姓,而是分成每二十人为一队,分批分层前进,逐步清剿明军。

凡是遇到明军烧杀抢掠的,灵山卫军毫不客气,当场击毙。如有就地投降的,也不再滥杀,而是集中十多个明军,然后一队队的捆起送出。

有些明军比较悍勇,拒街而战,灵山卫军也毫不客气,震天雷、石灰弹,轮番上阵,只要露出一点破绽,立刻就是数股小队冲上来,开枪便射,不给明军留一丝一毫的机会。

就这样,灵山卫军不慌不忙,逐步推进,让一些心存侥幸的明军一步步后退,最后只能从其他三门开门逃走。这正中灵山卫军的下怀,要的就是他们逃出城去,不能将明军留在城内。

如果战场都在城内,那对济南府破坏太大,日后修起来,会耗费太多银两。

朱大典和布政使两人被明军拥着往西门逃去,一边逃一边嚎叫:“不会的,不会的。怎么连十日都守不住,这让我怎么跟皇上交待啊。”两个人哭得如同死了亲爹一般,滩软如泥,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如果不是明军士兵一路背着抗着,两个老东西早就被灵山卫军抓住了。让明军奇怪的是,明明有很多灵山卫军看到两个身着二品官服的巡抚和布政使,但并没有紧追不放,而是缓步前进,一点点清理,好似根本不在乎让他们逃掉。

这让夹在明军中的济南知府心中又生希望。大叫道:“快去接应德王,如果丢了德王,咱们就是逃出去,皇上也饶不了咱们。”

一名副将一惊,刚才确实忘记这一点。现在去救德王,还来的及。因此他将撤退明军分成两队。一队继续护送巡抚和布政使前往西门逃走。由裨将带领。另一队由他带领,前去接德王出逃。

可没有料到是,等到裨将带着大批明军到得西门之时,却见西门已经大开,数千支黑洞洞的火枪对着西侧城门。

济南知府惨叫一声:“天亡我也。”便软倒在地。明军也都是惊慌失措,但奇怪的是。西门灵山卫军只是占着城门,却并不进城灭敌。搞得明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真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就在原地僵持着。

这时朱大典清醒过来,大叫道:“快快,去南门,咱们从南门走。”于是一帮子明军又往南门走。南门倒是没有灵山卫军堵着,灵山卫军都在三里外列阵,根本没有进攻济南城的意思。

明军大喜,连忙冲出南门,挟带着巡抚和布政使往西面逃。而这个时候,正对南门的灵山卫军仍然列阵不动,既不追击,也不围堵。朱大典虽然不明白为什么灵山卫军会放他一马,但失机不用,枉死活该。不管是因为什么,先逃掉再说。

谁料到眼看就要绕到西城墙,蓦的从西边闪出一队灵山卫军,人数有三千余人,正好将西边的缺口堵上,逃得口干舌燥的明军眼看就要逃出生天,居然生路又被堵住。立刻便有一名裨将大叫道:“冲过去,冲过去,只要冲过去,咱们就有命了。”

他心中着急,忍不住亲自上阵,带着明军往前就冲。堵住明军溃逃路线的第五千户队的千户冷冷一笑,对旁边的百户道:“你来指挥罢,把他们赶回去。”

百户大喜,立刻叫道:“听我命令,成三段并击战阵。”灵山卫军听令,根本不用思索,这些战阵都是练熟的,立刻隔一后退,三三成排,每排算是一列,前排卧倒,中间跪姿,后排站姿,列成三排可以并发的队列。

火药弹丸都是已经装好的,因此不需要下口令再装弹药。指挥的百户压着狂跳的心数着明军冲锋的距离,等到距离还有一百米时,百户大叫道:“准备射击。”然后明军便已经冲到八十米的距离,近得可以看清他们的疯狂神情。

百户睁大双眼,大叫道:“开火。”只听“砰砰砰”之声不绝于耳,却是卧倒第一排火枪手先行放枪。过了二秒后,第二排成跪姿的火枪手也开始放枪。再过二秒后,第三排站姿火枪手也将子弹发射出去。在六秒之内,三排枪全都放出去,登时到处都是火药烟雾和放枪的“砰砰”声。

再看明军,当第一排枪声响起,最前面的明军立刻便被击中,倒地身亡,他们才刚刚倒地,第二排子弹又到了,刚刚被倒地之人暴露出来的后续明军,立刻就被这批子弹击中。被击中的明军不可能还站得住,在他们倒地之后,身后再次暴露出来的明军正好迎接第三排子弹的热情欢迎,前后间隔两秒送他们去阎王那里喝茶。

这就是三段并击,这样的好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杀伤最多的敌人,比起一齐放出来的战阵,可以多杀伤两排明军。比起三段轮流换位来说,节省了时间。因此,这是最快打击最多敌人的最好战阵。

通常这样一击,便可让为数不多的敌人崩溃。果然,这三段齐射才过一轮,灵山卫军正在紧张装弹中,冲过来的明军便被满地约死亡七百多同袍的尸体给吓住了。紧急剎住脚的明军大叫道:“快回头,快回头。”他们被这一轮射击吓破了胆,立刻失去继续冲击灵山卫军的勇气。回头往东逃去。

他们不敢再冲,这一轮就打死了七八百同袍,要是灵山卫军再射得几轮,他们就全交待在这里了。

装好弹药的第五千户军不再停留原地,而是变幻队列,成行进队列前进,威逼明军往东逃去。越来越多的明军从南门逃出,跟着大队往西逃,但没多久,就又看到逃在前面的明军大吼大叫道:“前面有敌人。冲不过去。”然后再往东逃。

没有主见的溃逃明军搞不清楚,只想逃得性命,从众心理让他们下意识的跟着改变方向,绕了个半圈又往东逃去。他们不知道,东边也已经被灵山卫军给封死了。李开国早就按原定计划,将三千灵山卫军留在东侧。正等着逃走的明军前来。

同样的。明军接受东侧灵山卫军的一阵猛列射击,再次丢下近千具尸体往回跑。等到脱出东侧灵山卫军的射击范围之后,明军才发现,他们进入了一个口袋,除了撤回南门,他们已经无路可逃了。

数千明军已经绝望了。再逃回南门,还不如刚才不逃出来。此时才有人回味过来,西门的灵山卫军只所以不攻进城来,就是要把他们赶到布置好的口袋里。将他们一网成擒。但这个时候识破灵山卫军的阴谋,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们已经是网中的鸟,就是逃回南门,他们也不可能飞出这张网去,灵山卫军肯定还会在南门做好布置。

大部分的明军一屁股坐倒在地,他们跑不动了,也不想跑了。虽然还不断有明军从南门逃出来,进入这个大口袋,也有不少悍勇的军官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要从口袋里突出去,但都在灵山卫军强悍的遂发枪面前土崩瓦解。

等到灵山卫军将所有能挤出来的明军都挤出南门,四面灵山卫军一齐推进,将口袋扎紧,便俘获一万三千多明军,其中包括军官三十二人,山东巡抚和布政使、济南知府等官吏三四十人。全都被就地捆绑,然后押回城中校场关押。

朱大典失魂落魄的望着一眼看不到头的明军俘虏,喃喃的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一旁同样被捆得结结实实的布政使苦笑道:“完了,全都完了,朱大人,看来咱们要殉国了。”

朱大典似乎没有听见似的,只是不停的说道:“这不可能……”仿佛已经吓傻了似的。济南知府在旁边看着,冷笑一声,他知道朱大典是在装傻,可是这个时候,他这一套只怕不管用了。本想出言讽刺,但看到自己身上的绑绳,还是叹了一口气。同是被俘之人,此时再是挖苦冷讽,又有何用?不过一死而已。

李开国带着亲兵队,如同在灵山卫逛街一般,慢慢悠悠的随着灵山卫军的进剿进度前进。过不多时,一名百户便跑来回报:“启禀大人,巡抚衙门、布政司、济南府都已经清理干净。德王府尊大人之令,只是封了府门,没有进去。但德王阖府都没有逃出一人。曾有兵将领军来救,被我们杀退了。”

李开国点了点头,笑道:“朱大典抓住了吗?”

百户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不过大人安排得如此周密,料他也逃不出去。等一有消息,下官会马上报给大人。”

李开国道:“这些官的家眷都逃走了?”

“没有大人,我们冲进去的时候,家眷全都在后衙,属下已经将他们清出各个衙门,尽数关进济南府大牢。”

李开国哈哈一笑,说道:“抛妻弃子,只顾已身,这就是大明的官员,嘿嘿,这也是读过圣人书层层考上来的读书人。走,本官就去巡抚衙门,一抓到朱大典,立刻送到巡抚衙门来。”说完轻磕马腹,往巡抚衙门而去。

到得巡抚衙门一看,居然就在德王府的旁边。此时德王府门前站满了警戒的灵山卫士兵,一见到李开国便同时施礼,激动的齐声大叫:“见过大人。”

李开国点点头,也不作声,径自进了巡抚衙门。此时衙门里都换上灵山卫的士兵,其中一半以上是他的亲卫,再过得一会,等亲卫确定的确没问题,才会将巡抚衙门里全都换成亲卫驻守。

进入正堂,李开国才发现巡抚衙门原来是借用德王府的一处院子,望着正堂旁的泉水流淌,从狭小的后院中流出,李开国皱眉道:“这巡抚衙门是不是和德王府相通?”

百户见问,立刻回道:“相通的,大人。就在西侧,有一个院门,打开院门,就是德王府,这院中的泉水,就是德王府中珍珠泉的泉水。”

一旁的海兰珠和苏茉儿什么时候见过泉水,立刻便跑去观看,但院门口有灵山卫士兵站岗,她们过不去。但两女兴致不减,居然跑到院内假山边去伸手舀泉水喝。

李开国也不管她们,只要她们不死,能换得马匹就行。虽然巡抚衙门不大,但也可将就使用。倒也不是不能将德王清出占了德王府,只是还要用德王来当幌子,暂时还不能动他的府邸。(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我为山东巡抚

好在李开国也不在乎院子大小,朱大典能在这住下,他也能将就着,而且离德王近一些,倒也不错,能折磨一下德王又粗又壮的神经,李开国还是很乐意的,就让这个大胖子德王多吓一会,再去恐吓他办事,就容易得多。

过不多时,便有亲兵来报,说逃走的大小官员基本已经抓住,其中山东巡抚朱大典、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议事、都事、照磨、检校、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等大小官员一体成擒,一个也没有跑掉。李开国望望天色,此时不过刚刚过午,而且他还没有吃饭,但一些事情也必须得尽快解决,否则他在济南担搁太久,到时就怕会误事。

李开国先召来辅兵营的总管事,令他立刻开始修补被炸飞的济南府东门,不计人力,务必要尽快完工。总管事早就已经按计划准备好修补的材料,此时无非是用砖石先行填补,力求稳固而已,对于有着大批老工匠的辅兵营来说,完全不是难事。

所以总管事承诺,只需要两天,便能修出一个暂时封死的城墙,李开国很满意,挥挥手让他去了。

接着李开国传令,一个时辰后,在校场公审朱大典,到时所有济南府大小官员,乡绅地保、富商财主、良善人家都必须到现场听审,凡有抗拒不来者,格杀勿论。这一个命令下去,立时便让灵山卫军忙得四脚朝天。

本来进入一府之地,光是清理敌人,接收大小衙门,清理公文,清理库藏,安抚百姓……等等事务让本就缺少文职的灵山卫军忙得是一个人当两个人使。如果不是去年,李开国开科取士,收了一批文人,这回也带来一些帮忙,光是这些事务,就能让人将头挠死。

这回李开国又要在校场公审一省巡抚,登时让手下的那些自命不凡的文人愁坏了脑袋,设公堂倒是不难,各衙门口的衙役都是现成的,连衣服也不用换就可以直接拉过来用。但这审的是一省之巡抚,如果按李开国一贯的不公开反明的口号,用什么名义审才能显得出名正言顺和赫赫堂威。

对这些文人的忧愁,不懂得这里面道道的灵山卫千户百户们只觉得好笑,这有什么。就用灵山卫都指挥使的名义审罢。当第二千户把这句话说出来后,一众文人看他的眼神简直就如同看一头蠢驴一般。

如果当真如此简单。还用得着我们费心搜肝枯肠的找着由头?什么叫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造反。也得有个由头,得有个站得住脚的正义口号。比如流传最广的‘替天行道’,这就是一句最正义的口号,就算是一个最恶毒最邪恶的人,他喊出这句口号来,你也没有办法说什么。

如果李开国以灵山卫都指挥使的名义开审。名不正也言不顺,就算最后证明朱大典当真有罪,也不会让大多数人心服,所以得有个合适的借口。

就在一帮子文人绞尽脑汁的想着法子的时候。李开国已经迈进德王府。相邻的院门一打开,便听到德王府里一阵惊叫声,跟着似乎有多人跌倒的声音,还有惨呼小声叫嚷的。李开国定睛一看,院门外站着一堆护卫和太监侍女,全都脸色惨白,吓得抖抖索索,地上还有十多个正在爬起来,显然刚才院门打开把他们吓倒在地的。

李开国皱皱眉,说道:“本官灵山卫指挥使李国,要见德王,你们带路吧。”那些侍卫太监见李开国还算和善,这才脸色好看了些。德王府首领太监马上迎上来,勉强笑道:“王爷吩咐过了,请李将军随杂家来。”说着转过身去挥挥手,那一院子的侍卫太监侍女立刻如蒙大赦,转眼间便飞奔不见。

李开国甚是惊奇,在亲兵的护卫下一边跟着首领太监行进一边说道:“你们刚才都在院子里做什么?”

首领太监吓了一跳,本不想说,但想到李开国那骇人传闻,不敢不答。连忙道:“刚刚杂家正在给他们训话,让他们安分守已,不要出什么乱子。可怜他们都没什么见识,刚刚将军打开院门,所以才会吓成这个样子。是杂家教导无方,让将军见笑了。”

李开国见首领太监进退有据,虽然也有些害怕,但却不像刚才那些人一样,吓得不知所措。因此笑道:“想来公公是个有见识的,否则王爷也不会让公公管事。”

首领太监强笑了笑,说道:“杂家不过是在宫里做的年份多些,倒也没什么见识,有什么不到的地方,还请将军见谅。”

说着话的功夫,已经转过几处回廊,回廊中间都是泉水汇聚的流水池,泉水清澈,流水声声,再加上假山怪石,端得是一好住处。再往前便是会客之地,德王府的正堂。

德王早已经得报,已经带着左右长史在正堂前迎侯,一见到李开国带着亲兵前来,圆滚滚的德王本就甚白的脸色更加白皙,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