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炮台里装的是双联装的305巨炮,射程达44公里,几乎就可以打到克里木半岛的任何地方
  所有炮台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然后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名为‘库拉贝’的主弹药库里!
  ……
  也难怪有人会说这就是另一个马其诺防线,虽然它没有马其诺防线那么长,但坚固程度和火力都有过之无不及,尤其在这道防线的背后还有苏联的黑海舰队做为机动部队。
  曼施泰因摊了摊手说道:“现在你们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了?它们是航空炸弹都无法对其构成威胁的东西,就更别说你们的步枪了!”


正文卷 第五百五十八章 电站
  今晚休息只有一更,明天开始加更!
  这一来秦川就无话可说了。
  曼施泰因说的对,面对这样的要塞就算是飞机、坦克都无能为力,更何况还是p43。
  当然,曼施泰因最后还是打赢了这场战,只不过它的突破方法有点笨,那就是搬来更大的炮……这种炮是被称作“多拉”的列车炮,用铁轨机动,口径达到800,仅炮弹就重达7吨,可以穿透24英尺(8米)厚的混凝土。
  另外还有3门533口径的名为“卡尔”的攻城臼炮以及6门420口径的名为“伽玛”攻城炮。
  前者炮弹的重量为15吨,后者炮弹为1吨。
  要知道苏军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炮塔里的炮也才只有305,而德军却搬来了十余门比它还大的炮并且还随列车带了一堆的炮弹……然后朝着要塞狠狠的轰了五天。
  五天过后,苏军的炮台大多都瘫痪了,于是德军才得以攻陷这座要塞。
  然而,现在如果还用这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这就意味着德军还需要继续等,等这些巨炮从德国运来发起进攻,然后打完这场仗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这可以说是一场胜利,但同时也可以说是失败。
  因为这让德军对苏军的进攻整整延迟了一个多月……德军已经做好了反攻的准备,但因为空中力量全都投入到克里木地区掩护曼施泰因的进攻而无法发动。
  一个多月对普通人说来或许不长,但对于一场战役来说那就是致命的……眼看德军就要占领斯大林格勒取得最终的胜利,冬季的严寒却再次来临。(注:斯大林格勒战役从42年6月28日至43年2月2日)
  所以,秦川必须排除这个选项。
  斯莱因上校从文件中拿过几张照片,然后皱着眉头说道:“将军,或许我们更适合进攻刻赤半岛!”
  “我也是这么想的!”曼施泰因点头说道:“刻赤半岛集结着苏联人的四个集团军,他们在那里构筑了三道防线,并且时不时的就朝我们发起潮水似的反攻,你们的新装备在那更能发挥作用……”
  “不,将军!”秦川说:“我认为我们应该进攻要塞!”
  “嗯哼?”曼施泰因不解的望着秦川。
  “他们大炮的射程44公里!”秦川说:“且塞瓦斯托波尔是个港口……”
  “是的,你说的对!”曼施泰因点头道:“他们可以从高加索地区运来大批的炮弹,这也是我们头疼的地方,也就是说要塞的火炮不仅可以防御塞瓦斯托波尔,它们还可以为刻赤提供火力支援,尤其在我们进攻刻赤的时候……这些火炮几乎就是从我们后背炸向我们!”
  “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斯莱因上校望着秦川:“我们只能选择刻赤!”
  “或许我们在塞瓦斯托波尔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秦川说。
  “什么作用?”斯莱因上校问:“向那些要塞冲锋?”
  秦川没回答,看了看文件后,就问着曼施泰因:“将军,我想知道几个问题:要塞下的小型铁路的作用;铁路上的小型火车的驱动方式,以及……苏联人305火炮炮弹的重量!”
  曼施泰因闻言不由一愣,这些情报的确没有问过,他翻了翻文件,然后就朝参谋扬了扬头。
  参谋会意,应了声是后就转身离开了。
  “上尉!”曼施泰因问:“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秦川回答:“我想,305口径炮弹的体积和重量应该都不小!”
  “是的!”曼施泰因回答:“炮弹大慨有一米多长,三百八十七公斤重,这一点我可以回答你,因为我们有几发他们未爆炸的炮弹!”
  说着,曼施泰因又从文件里找出几张照片来递到秦川面前。
  看到那发巨无霸似的炮弹的时候,秦川就在想……德国800的列车炮炮弹该会是怎么样的,这个世界实在太疯狂了。
  “所以!”秦川拿着照片说:“这么大这么重的炮弹,运输、填装等都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炮塔是狭窄的地下工事,只怕储存不了多少炮弹!”
  曼施坦因不由“哦”了一声:“所以他们才建了地下小型铁路?”
  “是的!”秦川说:“地下小型铁路除了运送兵力外,更多的或许是用来运送炮弹。而且,因为是地下,所以我相信会使用电力!”
  “说得对!”曼施泰因说:“因为如果使用煤或者燃油的话,会在地下制造很多废气无法排出!”
  这时参谋回来了,他的报告验证了秦川和曼施泰因的猜测:“将军,小型铁路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将炮弹从‘库拉贝’弹药库运往各炮塔!铁路使用的是电力,是由采矿用的小火车改装而成的!”
  曼施泰因接着就把目光投向了秦川,问:“可这与我们的进攻有什么关系?”
  “将军!”秦川说:“那么我就想知道他们的电从哪来!”
  曼施泰因不由“哦”了一声,马上就在地图上寻找,然后就指着一个点说道:“塞瓦斯托波尔发电站!”
  “可以轰炸吗?”秦川问。
  “我们轰炸过了!”曼施泰因回答:“但是没有多大的效果,苏联人显然也考虑过这一点,所以将电站建在高地的反斜面上,同时又做了很好的伪装和防护!”
  “所以!”秦川指着地图上电站的位置说道:“它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愣了:“可是这个电站在塞斯瓦托波尔!”
  “我知道!”秦川回答。
  “我们没法通过他们的防线!”斯莱因上校有些着急了。
  “我们不需要通过!”秦川回答。
  “不需要通过?”斯莱因上校问:“什么意思?”
  “我们可以从海面上绕过去!”秦川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
  “你疯了!”斯莱因上校说:“海面上到处都是苏联人的军舰!”
  “所以!”秦川望向曼施坦因,说道:“我们的目标应该先是敌人海军,我的意思是……先用空军把敌人的黑海舰队从这片区域赶出去,然后我们就有机会了!”


正文卷 第五百五十九章 偷袭
  第二天德军战机就对在克里木半岛外巡弋的苏联黑海舰队展开了轰炸。
  苏联在陆地上的战术十分呆板,有时甚至冲锋的时间和顺序都有规律,比如在霍尔姆战役中往往是这个方向冲锋过后接着就那个方向接着进攻,以至于德军都能根据这个规律这边打完了就调往另一个方向继续防御。
  但是苏联海军的战术却相对比较弹性,比如黑海舰队,他们在克里木战役时就常常实施骚扰战术……在德国空军集中轰炸克里木时就出现在沿岸为克里木守军提供火力支援,在德国空军把矛头转向他们时就撤至高加索。
  这一回也同样如此,德国空军轰炸半小时后苏联黑海舰队就再次撤往高加索方向。
  曼施泰因乘着这时候派出部队到处征收渔船、冲锋舟之类的船只。
  “我们在部队里征集会开船的人!”曼施泰因说:“两百多艘大小船只,大慨可以搭两千人!”
  “可以分两批运输!”斯莱因上校说。
  “第二批可能会有危险!”曼施泰因回答:“我们虽然赶走了苏联人的海面舰只,但对他们的潜艇无能为力!”
  “他们有多少艘潜艇?”秦川问了声。
  “整个黑海舰队有40艘左右!”副官代为回答:“不过我们不确定他们的位置!”
  “它们不太可能聚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曼施泰因指着地图说道:“它们应该分为两部份,主力应该分布在土耳其海峡(又叫黑海海峡,是黑海连接地中海的狭窄水道),其它的应该位于亚速海或是敖得萨沿海侦察!”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种说法。
  潜艇的作用主要是海上用鱼雷偷袭或是侦察,聚集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但分布在黑海海峡就能阻止德国海军进入……虽然地中海的另一半是由英、美海军封锁,但谁也不敢保证德国的潜艇会偷偷由黑海海峡进入黑海捣乱。
  “所以,你们准备好了?”曼施泰因问。
  斯莱因上校没说话,因为答案显而易见,第一步兵团中许多人甚至都不会游泳。
  “不,我们没有准备好!”秦川摇了摇头回答:“我们一直都没有准备的时间,不过他们更没有准备好,是吗?”
  “说得对!”曼施泰因笑着说:“不过我相信,他们至少做好战败投降的准备了!”
  几个人不由嘿嘿笑了起来。
  正所谓兵贵神速,当晚九点第一步兵团就在海岸做好了准备。
  或许是因为沿海,这里的泥泞程度比其它地方更糟,走在地面上都像是走在沼泽里一样,深一脚浅一脚的,许多士兵因此都失去了自己的靴子……靴子被吸附在泥泞里很难拔出来。
  幸运的是天上没有星星,而且还下着点小雨。
  这虽然给士兵们在登船时造成了点麻烦,但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们都知道一点:这样麻烦不是什么大事,在战场被敌人发现才是大事,尤其是在海面或是登陆的时候。
  秦川也是其中之一,他带着战士们每十人一组登上了木制渔船……这种渔船在克里木沿海十分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艘,克里百姓用它来捕鱼维持生计,尤其是在战乱资源篑乏时期更是如此。
  当然,这些渔船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御可言,火力也就是在船头架起一挺班用机枪。可以相像,一旦被苏联人发现,对没有游泳训练的第一步兵团肯定是个灾难。
  不过或许是因为天气又或许是因为出发点距离目的地只有十公里的原因,一小时后步兵团就有惊无险的穿过要塞防线在塞瓦斯托波尔城西登陆了……第一步兵团当然不能直接在塞瓦斯托波尔登陆,这一方面是因为塞瓦斯托波尔也有防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联人也是乘着黑夜不断的往塞瓦斯托波尔运输补给,第一步兵团的这些小船队直接撞上去的话很明显就只有死路一条。
  登陆后,船队就顺原路返回,他们将带着第二批部队和补给再次返回。
  而登陆的部队就在小雨中朝三公里外的目标电站前进。
  这个过程并不顺利,因为他们在前进的过程中碰到了一道苏军防线……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因为白天德军侦察机已经仔细侦察过这一带,确定这里是无人区的时候才选择了这条路线。
  “这可能是敌人刚增援的部队!”斯莱因上校压低声音对趴在身边的秦川说道:“看起来人数不少!”
  秦川“嗯”了一声,他在望远镜里已经看见了,星星点点的帐蓬,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头。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这是苏军第138旅的两个团,总兵力有五千人左右,搭载他们的运输船其实早就赶到塞瓦斯托波尔近海海域了,但因为担心遭到德军轰炸,所以直到天黑时才在塞瓦斯托波尔港登陆,然后随便在城外找了个地方做为基地。
  只是没想到的是,他们随便找了个基地就挡住了第一步兵团的去路……秦川等人应该庆幸这支部队没有把营地设在德军的登陆点。
  斯莱因上校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秦川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这里距目标电站还有两公里,而且其兵力还是第一步兵团的两倍,这要是在黑夜里厮杀起来,不但会使第一步兵团损失惨重,电站的守军还会有所准备也就无法收到奇袭的效果。
  “上校!”秦川压低声音说道:“如果敌人是刚刚增援到这里的部队的话,就对环境不适应对情况不了解,更没有防备之心!”
  斯莱因上校“嗯”了一声,没有防备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来,因为这些苏军甚至连基本的工事都没有,有的只是在营地周围随意设几个哨兵。
  “就像我之前说的!”秦川继续说道:“我们装备了p43,火力远大于敌人,所以……”
  “所以!”斯莱因上校说道:“我们应该硬闯?”
  秦川点了点头,战场上有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来硬的。


正文卷 第五百六十章 难点
  当然,这并不代表第一步兵师从藏身处跳起来一窝蜂的就发起进攻。
  “进攻有两个难点!”从前线爬到后方后,斯莱因上校在雨披的遮盖打着手电对地图说道:“我们距离敌人有五百米,从侦察情况来看,这段路与我们之前接触过的一样泥泞不堪!”
  巴泽尔等几个军官面上不由一冷,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泥泞的路上根本跑不快,甚至别说跑了,走起来都困难。
  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可能会给敌人充足的准备时间组织起防御。
  “另一个难处!”斯莱因上校说:“敌人遭到攻击后可能四散逃窜,这不利于我们进攻电站!”
  这个担心也是必要的,要知道这是在黑暗中而且敌人的兵力要比德军多得多,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敌人分散,因为它会让德军无所适从不知道追哪一支敌人也不知道敌人在哪里,进而自己也会陷入混乱。
  “第一个难点!”巴泽尔说:“我们可以派突击队潜伏至敌人阵地前突然发起进攻!”
  军官们纷纷点头。
  这是德军常用的进攻方法,突击队可以不要很多人,比如一个连有时甚至只有一到两个排,这么点人显然无法消灭敌人,但他们的作用却不小……可以在第一时间使敌军陷入混乱无法组织防御,等后续部队接踵而上时敌人就毫无还手之力了。
  但第二个难处还是无法解决,这场战斗还是有可能打成一场混仗。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我们可以从三面进攻,把苏联人沿着公路往电站方向驱赶!”
  “我认为这样做不妥当!”巴泽尔反对道:“黑暗中无法识别,部队分成几个方向容易误伤!”
  秦川说:“我们可以从枪声分辩,p43的枪声很容易识别!”
  军官们不由一愣,接着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这一点是勿需置疑的,p43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由于装药比步枪少而多于冲锋枪,所以枪声也介于步枪和冲锋枪之间,最特别的还是它可以连发,所以很容易区分。
  “很好的主意!”斯莱因上校下令道:“就像上尉说的,分成三部份,注意听枪声!”
  作战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执行,步兵团的士兵们借助黑暗的掩护机动到作战位置……每个方向两个连另两个突击排,中间主力部队因为攻击面较大所以多放了一个连,剩余两个连用作预备队。
  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军军官的指挥素质。
  普通部队要是碰到这种情况就很难像这样快速的编组投入战斗,原因是每个方向都要有统一的指挥,正常情况下各方向都投入一个营于是很自然的就有一个营长做指挥,士兵也知道自己该听说的命令出了事向谁报告。
  但像现在这样兵力和指挥官都不足而且还是在黑暗中,把部队以连、排为单位随意的分组到各方向而井然有序,也许就只有德军才能做得到了。
  随着斯莱因上校一声令下,各方向的突击队就开始朝前爬行了。
  在烂泥中爬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往往使不上劲而且还会发出响声,尤其是士兵们还必须把枪举在手里用手肘前移……这是担心p43进了污水导致卡壳。
  不过德军士兵在训练时就有经过相关训练,另一方面就是泥泞地给他们做了很好的伪装色,有几次苏军哨兵都察觉到什么用手电筒朝黑暗中照了照,但都没发现异常。
  终于,步话机里传来了各方向准备就绪的暗号,斯莱因上校看了看表,就向身后的迫击炮下了命令:“开火!”
  “嗵嗵嗵!”几声,十余门迫击炮就朝苏军方向打去了一排炮弹。
  火光在苏军阵地爆起,几个帐蓬和一个个苏军霎时就被炸到了空中,苏军哨兵还没有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下意识的回过头去望着身后的火光发呆……由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面前的这些苏军并不是有经验的老兵,否则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应该察觉到危险并趴下。
  过了一会儿这些苏军哨兵哨兵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回过头来带着恐怖的眼神望向黑暗的虚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