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达人秀-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遥想当初,郑芝龙刚刚归顺大明不久之际,居然就发生了李魁奇降而复叛这样的恶**件,凭他郑芝龙在海盗之中的威望,手里又握着天地会这样强大的情报机构,耳目遍布东南各地,海上的各方势力之中,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他郑芝龙怎么可能没有收到一点消息呢?”
“显然,李魁奇率部降而复叛,之所以能够成功,恐怕郑芝龙从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最起码也是有着坐视不理的责任,放任自流,眼睁睁地看着李魁奇叛乱,而没有任何的阻止。”
“仅此一点,就足以看出,郑芝龙当初的归顺朝廷,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应该正如你分析的那样,他是心怀鬼胎,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归顺,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和企图。”
冷晓磊听得很认真,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渐渐陷入深思之中,回味崇祯这番话的同时,脸上也流露出了思索之色,不无赞许的时不时地微微点头。
“那~皇上,您的意思是?”
“朕没有什么意思。”
回应的同时,崇祯淡然的一笑,进而补充道:“之所以讲这些,只是朕一时的感慨,郑芝龙是一个心机极为深沉之人,颇具帅才,无怪乎,被人称之为东南沿海的一代枭雄。”
一时间,冷晓磊有一些发傻,更多的还是震惊和难以置信,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没曾想到,崇祯对郑芝龙的评价如此之高?
高的可怕,高的有一些吓人,给人一种捧杀的错觉!
在他的印象之中,跟随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在皇上这里能够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之人,绝不会超过双手十指之数,也就是那么几个人,首当其冲的就是辽东总督孙承宗,其次就是孙传庭、卢象升、袁可立、洪承畴几人。
即便是像袁崇焕和毛文龙这样的赫赫人物,也没有这样的评价!
帅才,本就是古今罕有。
纵观一个王朝,也不一定能够出现几个,有时候,一个皇帝的一生,历经数代,也不一定遇到一个,而在当今的大明,居然出现了数个之多,恐怕也就是大明初创之初,才有这种盛况。
名将辈出,不缺帅才,新秀更是层出不穷。
当然,若是将枭雄和帅才都作为一种标签,在如今的整个大明,无疑,郑芝龙堪称武将中的第一人了。
。15
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题
毕竟,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就算朝廷的那些文官武将再如何的了得,才能再如何的惊人,旷古烁今,威望与资历再如何的高,也不可能具有枭雄气质。
说白一点,所谓的枭雄,那可是称之为裂土封侯的人物!
一念及此,随着想得越来越多,冷晓磊暗暗有一些心惊,越想越心悸,忍不住地一阵猜测,难道皇上想要处理掉郑芝龙?
想到这里,冷晓磊又忍不住地暗暗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这种猜测,如果皇上真得心存忌惮之意,想要除掉郑芝龙,就没有必要这么麻烦了,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然而,就在冷晓磊百转千回之际,心绪不断地翻飞,崇祯却突然问道:“对了,晓磊,在北镇抚司之中,你觉得锦衣卫里面谁最合适掌管天地会?”
转瞬之间,冷晓磊就从失神之中清醒了过来,面对崇祯的询问,脸上浮现出了思索之色,却未立即予以回应,而是心有顾忌,不知道该怎样说话是好。
实在是,这个话题太过敏感,太过重要,不好回答。
相比于锦衣卫和东厂,尽管天地会的规模太过渺小,却又比各地的镇抚司大得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完全可以比拟于锦衣卫的南北镇抚司,仅就在东南沿海的情报收集能力。
隐隐间,只是在东南沿海的话,天地会还要略胜一筹。
所以说,如果谁能从郑芝龙的手中接过天地会,将其整改,并入锦衣卫的架构之中,若是能够成为负责人的话,先不说官阶将会得到极大地擢升,一下子成为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单单是手中的权力,也是难以相信的。
仅就官阶而言,和锦衣卫指挥使一样。
在这一瞬间,冷晓磊有一丝明悟,不禁深想了起来,心中有一种猜测,恐怕锦衣卫还会有所改变,再增加一个镇抚司,设立一个东南镇抚司,与南京的南镇抚司、京城的北镇抚司,并行而立,相互并存。
毕竟,如今的福建和广东等地,随着海禁的逐渐解禁,一个又一个码头可以与外国通商,重要性不言自明,形势的复杂性也是与日俱增,自然而然地,锦衣卫在东南增设一个镇抚司,将会是势在必行,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发生。
“皇上,熊大人和朱元帅不是来信说,朝廷要是掌控天地会,将其编入锦衣卫或者东厂的话,最好等到拿下táiwān之后,东南的局势相对较稳的时候吗?现在谈论这个,是不是为时尚早啊?”
显然,崇祯并不是急于收编天地会,也不是真得那么迫切,希望冷晓磊能够立即推荐一个人选,面对后者的光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也就没有再在那个问题上纠缠。
“不错,现在正处于关键时刻,要想顺利地拿下táiwān岛,就离不开天地会的协助,而大战之前,天地会不能有一点的乱子。无疑,若是立即整编的话,将会使得天地会的内部出现动荡,变得人心惶惶起来,不利于接下来的大战。”
崇祯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着,像是在回应冷晓磊之言,又似在自己跟自己说话,眸子里闪烁着一股莫名的情绪光芒波动,让人难以捉摸。
这个时候,说话之间,崇祯抬起右手,伸向了龙案的一侧,顺手取过了一沓薄薄的资料,展示在眼前,眸光飞速流转的同时,看着上面的内容之际,神色有一些动容,忍不住地念出了四个字,听得冷晓磊一阵疑惑和不解。
“九——州——探——题——”
不久之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在疑惑与期待之中,似乎是感受到了冷晓磊那眼巴巴的这些表情,崇祯抬头望去的时候,也将手中的一沓资料递给了冷晓磊。
“晓磊,你也看看。。。。。。”
“是,皇上~”
冷晓磊恭敬地回了一句之时,整个人已经向前迈了几步,径直接过了那份资料,入手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展读了起来,实在是崇祯的神色变化,看其中内容的表情,勾起了他浓浓的好奇心。
然而,崇祯却在这个时候,自言自语了起来。
“没有想到,倭国也有类似于锦衣卫的存在,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所谓的九州探题,不过是倭国的幕府一种手段,用于监视九州的诸藩,以及他们tiānhuáng的财产所在地。”
冷晓磊已经快速地浏览一遍,崇祯的这番话,他也就是听听,却不敢接话,更不敢妄自评论,实在是,这个话题,比刚刚的那个话题还有敏感。
锦衣卫的存在,本就充满争议,为人所诟病!
尤其是他的超然地位,拥有着莫大的权力,具有独立的司法权,可以监察百官,凡是锦衣卫负责的案子,不管结果如何,不管是否公允,不管有没有违反《大明律》,除了皇上以外,其他人都无权过问,更谈不上干涉什么的。
而倭国的九州探题,就是类似于锦衣卫的存在,议论九州探题,与评论锦衣卫何异?
普天之下,恐怕也就皇上能够说说这样的话。毕竟,皇上乃是锦衣卫的直接掌控人,可以任意的任免锦衣卫的相关人员,甚至于将其裁撤。
这个时候,崇祯突兀地说完了那番话之后,整个人也保持了沉默,脸上却浮现出了若有所思之色,心中更是思绪万千,浮想联翩起来。
后世的头号强国,也是有着两个特殊部门,直接归属总统管辖,一个对外,侦查与收集外国情报,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先;另一个负责国内,监视百姓,时刻留意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以及他国潜入的间谍等等。
崇祯的心里这样想着,也觉得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十分具有必要性,可以进行一定限度的改革,进而拥有相类似的效用,一方面xiànzhì权力,另一方面增加权力。
不过,崇祯的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登基才两年多,虽然做了不少的大事,有着不小的成就,有着极高的人望,但根基依旧不够牢靠,现在还不是对锦衣卫和东厂重组和改革的时候,还需要两者巩固皇权,排除危险。15
第四百九十六章 榜上有名
辽东。。。。
总督府,孙承宗端坐于客厅之上,那种不动如山的姿态,给人一种如山似岳之感,将其沉稳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尽管站于对面的袁崇焕满脸的焦急之色,正在喋喋不休,他依旧还是面不改色。
“孙大人,咱们怎么可以这样做呢?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失大国的风范啊?与烧杀抢掠的土匪强盗何异?”
“而且,虽然咱们大明与后金处于敌对的状态,两国有着解不开的仇恨与宿怨,可是,那些老百姓是无辜的啊,这样肆无忌惮地劫掠,这样漫无目的的随意屠戮,是不是有一些泯灭人性了?”
“现在这个时候,建奴正在与朝廷进行议和谈判,咱们这里却做出这样的事情,举起毁灭性的屠刀,不断地派出小队的骑兵,潜入建州的边境,在方圆三十里之内,胡乱地烧杀劫掠一通,是不是有着故意破坏议和之嫌啊?”
显然,从袁崇焕的这番表现不难看出,孙承宗并未将一些事情的真实用意告诉他,为何要派出那么多的小队骑兵,不断地劫掠后金的边民?
因此,面对东北的局势忽然骤变,还是己方挑起战端,破坏日趋平和的外部环境,最起码是大明与周边势力的关系,也就不难理解,袁崇焕地反应为何会这么的激烈?
如此一来,就给袁崇焕一种错觉,孙承宗安排给骑兵的任务,更像是一种毫无理智的疯狂报复,报复后金这些年以来进犯大明边境,烧杀抢掠大明边界之民。
不得不说,孙承宗相当的有气度,鲜有以上压下的那种做派,等到袁崇焕说完之后,神色依旧没有丝毫改变,气定神闲地接着说道:“袁大人,本官知道,收复辽东之后,你一直希望,朝廷能够与建奴和谈,从而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恢复辽东的民生。”
“如此一来,身为辽东巡抚,你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辽东的地方治理,民生的恢复,本官能够理解你的这种心情。”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和谈成功,越是容易得到,以建奴的秉性,他们就越加不知道珍惜,还以为朝廷还像以往那样好说话,只要他们主动认个错,低个头,交出几名叛将,事情就揭过去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一时间,袁崇焕有一些默然了,他当然明白孙承宗的意思,想要给后金以血的教训,让他们轻易不敢骚扰大明的边境,当然,其中也不乏铁血报复的味道。
尽管心中这样想着,袁崇焕还是忍不住地说道:“孙大人,此次议和,朝廷提出的条件之一,不是有让后金交出全部的叛臣降将吗?一下子损失那么多的将领,皇太极应该不会再做出愚蠢的决定,让他的军队骚扰我朝的边境吧~?”
“何况,皇太极之所以低声下气的和谈,不惜付出了那么的代价,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林丹汗,抵御后者的进犯,他怎么可能还会与大明交恶呢?”
这个时候,看到袁崇焕一副不死心的样子,还想阻止骑兵小队的后续行动,孙承宗不得不拿过一份名单,将其递给袁崇焕的同时,进而说道:“喏~这是皇上新提出的要求,最终定下的名单,除非皇太极将上面的人全部交出来,否则的话,两国就绝不不可能达成议和。”
说话之间,袁崇焕上前几步,已经接过了名单,就在他浏览名单的同时,孙承宗又抛出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而且,在这之外,对于两国的议和,皇上还增加了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在辽东与建州的交界处,以北的三十里之内,不准有一个后金百姓,作为两国之间的无人缓冲区域。”
此刻,袁崇焕已经震撼的无以复加,愣愣地拿着那份名单,目瞪口呆地看着孙承宗。
对于名单上的人,袁崇焕虽然不全认识,但是,在后金之中,他所知道的汉人武将和文官,全都是“榜上有名”,赫然在上。
尤其是孙承宗的最后一番话,使得袁崇焕愈发地震撼了,他实在想不出,崇祯哪来的那么强大的自信,皇太极一定会答应这些条件?
尽管不认识名单上的所有人,但袁崇焕明白一点,一下子交出这么多的文官武将,无疑,这已经不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了,而是对后金的官场将会予以重创,一些衙门几乎没有存在的不要。
简而言之,若是将这种情况放到大明,整个官场将会为之瘫痪,瞬间崩溃。
当然,袁崇焕也知道,换做是后金的话,情况还不至于这么严重,毕竟,后者更加趋向于是一个军事国家,那些衙门、机构,还只是有一个雏形,即便是裁撤掉,现在被破坏,还不至于给后金带来覆灭性的危险。
但是,抛弃那么多的官员和武将,强大的“阵痛”反噬,还是不可避免地。
“孙大人,这可是比之前的要求,人数多了好几倍,皇——皇太极,能会答应吗?”
“本官也不知道~”
尽管心中矛盾不已,浮现出各种想法以及猜测,袁崇焕还是忍不住地结结巴巴地问了出来,而孙承宗的回答却是连连摇头,脱口回了一句,进而补充道:“不过,本官明白一点,如果皇太极真得答应这个条件的话,即便是后金渡过了这次难关,抵御住了林丹汗,在未来的十几或者数十年之内,后金再也无法对大明造成太大的威胁,只能老老实实地臣服,作为大明的藩属国。”
听到孙承宗的这番话,袁崇焕忍不住地低头望向了那份名单,又看了一遍,同时,面露深以为然之色,轻轻点头,不无附和地接话道:“确实~”
“自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尤其是最近几年,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崛起,得到长足的发展,四处征战,扩充地盘,只是外部因素,主要还是在于这些文官的出谋划策,为其制定国策,安抚民心,稳定内部,以及大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不然的话,若是没有这些文官的辅助,从旁规划,即便后金打下了再多的地盘,但也无法真正地拥有,更无法长期经营下去,只会是一个匆匆过客。”15
第四百九十七章 求情
说到这里,思绪翻飞之际,袁崇焕已经从无以复加的震撼之中清醒了过来,从内心深处,尽管觉得这有一些不现实,但还是不得不认同崇祯的这个条件,向后金索要这么多人。
毕竟,皇太极虽然雄才伟略,颇具开国之君的景象,但是,若无谋臣的相助,依旧无法成就大事。治理一国,一人之力,终究会有穷时!
至于女真族之中,能征善战之辈不少,但具有治国之能的人,却是凤毛麟角,不过寥寥十几人,远远不能满足后金的需求,而汉人的治国辅助君王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出现在在了皇太极的视野。
现在,朝廷却要一下子索要这些汉人,无异于葬送了皇太极的强国之梦。
这一刻,心领神会之下,袁崇焕又有一丝明悟,忽然回味出了孙承宗之前的那番言语,又有另一层意思,不断地在强调一点,今日的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明。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如今的大明王朝,更加具有实力,更加的有底气,不必一味地迁就周边国家,以及那些少数民族,一切都要按照大明制定的规则来办。
否则的话,大不了就是一战!
一通百通,在这一瞬间,袁崇焕这才真正地明悟了,想通了一切,这也就能够解释的通,当今的皇上为何那么的强势?为何辽东的局势刚刚稳定,朝廷再次挑起战端?
一切都是因为,朝廷正在布局,正在酝酿一个很大的局,在未来的某一天,不仅仅是在大明境内,还有周边的国家,都要按照大明制定的规则行事。
而后金,无疑就是大明立威的最好对象!
就在两人相对沉默之时,两人各怀心思之际,这个时候,刘兴祚自外面走了进来,在他抱拳施礼的时候,刚想要说什么,孙承宗却是抢先淡然笑道:“刘将军,有什么事情吗?”
显然,听到孙承宗的询问,尽管刘兴祚努力地让自己保持着自然之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但身形还是为之一滞,顿了那么一瞬间,脸上更是闪过一丝迟疑之色,有一些吞吞吐吐地反问道:“大人,末将听到一些风声,朝廷将会向建奴索要那些叛将,并将其在大明处斩,不知是真是假?”
“嗯,确实有这件事情~”
回应之时,孙承宗的神色为之一敛,变得认真了许多,有一些奇怪于刘兴祚的神情微妙变化,心间弥漫着淡淡的疑惑之意,更是进而问道:“刘将军,怎么了?”
此刻,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