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先生屠狗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情债,我那是取之有道。银钱自然是留在世上被人花用,比带入坟里发霉好。”白落梅可不背这个锅。
  “小子,乳臭未干。”
  郭浩然哈哈大笑起来,嘲笑道,“你若摸东西,死了,情债都没得欠。”
  白落梅不知怎么地,被说得神情一怔,偏偏在这会儿忽的就想起沈肃来,一时嘴快:“你就知我没情债了……”
  郭浩然一听还起了兴致,挪了挪身子,转而面对着白落梅,一幅你说来,让我临死图个话本听听趣儿的模样。
  白落梅飞了他一眼,浓眉上挑着。他忽然肃容说:“我问你,若有一人从小便一心读书,想将来科考,入朝为官,简直心无旁骛,小孩儿的时候更是什么好玩的都没玩过,成日成日地读书。但忽然,他不愿考试了,也不想做官了。我问他,他说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会变的,从前读书重要,现在有个更重要的东西,读书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郭浩然赞同道:“确实如此。”
  白落梅眉头紧皱,急急道:“不是。他哪里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何况昨日还读书到深夜之人,天一亮就说,读书不重要了,如何能信……”
  郭浩然道:“一夜大变?是奇怪。”
  白落梅对他的反应不满,警告地瞪人,然后把李春花和白村那些招人恨之事挑拣着说了,然后说:“我总想着,他该去京城的,他留在白村,是浪费了。可他偏偏不愿意了。你告诉我,为何呢?我与他说,银钱我自会赚,他无需忧心。只是,便是他娘还有同村的人可恨,照他性子,也不该是放弃前程,把自己困在一个小小村子之人。”
  郭浩然道:“若是被这些吓退,他也不适合做官。”
  白落梅神情低落说:“郭兄,我也觉得是。可他不肯说,我又想不明白。不然郭兄,你帮我想想到底是为何,你若回答的我满意了,我免费帮你送你尸骨,不收你银钱。”
  这个一心为钱的松口说不要钱,白做工?郭浩然暧昧地冲白落梅笑道:“不行,还是要给你银钱,好叫你拿回去娶媳妇。哝,就娶那个要读书,科考的媳妇。”
  白落梅:“……”
  骤然,脸红个通透,辩解道,“他不是我媳妇……”
  郭浩然微笑,一脸山人什么都懂的样子,笑而不语。
  白落梅:“……”
  鬼使神差地补了句,“他很好的……”想说自己配不上,话到嘴边,才恍然不对,及时住口,神情恍惚,心竟是有些空落。
  郭浩然显然是过来人般:“男人怎么了!小子,你还是太嫩了,毛都没长齐。这军中,一水的男人,没几个能好运活着回去的,有不少男人就凑一起也就过下去了。明儿要死了,那就一辈子了,不比那些媒妁之言来得实在?”
  白落梅摆手:“我跟他不是这样。”
  郭浩然收了戏谑,也不捉弄他了,认真说:“不考试,不做官怎么了!你不也来做买卖了,怎么他不读书,不做官就不行?你也说了,他说读书不重要了……”
  “怎么就不重要了。”白落梅打断他道,“明明他一直读书的,怎么忽然就不重要了,也没见他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郭浩然正色道:“小子,他不说,你不会看吗!他自己也老大不小了,什么更重要自然会有抉择,轮得到你操哪门子心。既然有比读书更重要的,又不告诉你,说明什么,你还不懂?”
  “说明……什么?”白落梅反问,然后就愣住了,半晌问说,“与我有关……”
  郭浩然又不说话了。
  白落梅整个人沉了下去,脑子里像有一条线,沿着这线他把自己能记住的,从小到大,全回想了一遍,一无所获,然后又想了遍自己与沈肃从小到大的所有交集,还是没有,他茫然问说:“郭兄……”
  郭浩然摇头,说自己不知道:“你俩之事,他不说,你可以自己看。我只劝你一句,无论如何,不要争吵,不要说伤人之言。好比我,当年走的时候,说不让她等,说我就在这军中找一个了,后来二十来年,我们不曾见过,如今我快死了,眼前都是她哭成泪人的模样……小子,伤人言过后,许就是天人永隔。”
  他指了指天,“老天无常,小子,别让自己进了坟,都进得不安生,他也是,不会安生的。”
  白落梅想着,此番出来,若是自己回不去了,沈肃当很伤心,说不得还要自责,想想自己死前也没见上沈肃一面,他忽然就觉得读书、科考,还是赚银钱都没那么重要了。白落梅想,于自己而言,沈肃定是最重要的。
  那么,沈肃也是吗?


第43章 43
  “既是进了坟都不安生,就别死,回去见素素姑娘一面。”白落梅拍了拍郭浩然肩膀,郑重道。
  郭浩然笑,指了指自己腹部还渗血的大口子说:“小子,你拿你老哥逗乐呢。”
  白落梅起身过去,把人拉起来,架在自己肩膀上,认真道:“我送你回去,你若活着,我不收你银钱。”
  说着仰脸努力在渐浓的夜色里辨别方向,到底是没看出什么来,随意选了个方向,架着人就走。
  郭浩然嘶了声,捂住动了下都开始冒血的伤口:“小子,心意我领了。你带着我,走不了,一会儿给人发现了,谁也出不去,你自己走吧。”
  白落梅道:“不行,要走一起走。”
  郭浩然盯着白落梅脑袋,被架着颠簸着走了几步,实在坚持不住了,忍不住道:“小子,要你实在要送我,求背,你这样走颠得我死更快啊。”
  白落梅停下步子,偏头,上下扫了眼郭浩然,指了指自己:“你觉得我能背你?”
  这郭浩然好歹是军人,还是精锐军的,身上肉都硬邦邦的,白落梅虽说不像书生,但他从前还真是书生,还是秀才嘞,还真背不动他。
  郭浩然跟着上下扫了眼白落梅,眼神中明显透露出嫌弃来。
  白落梅看在他刚刚怎么说都帮自己解惑的份上,顺手撩起衣摆,撕了一块,怎么简单怎么来,往郭浩然腰上一绕,一拉,紧了禁,绑严实了,看着他说:“你试试?”
  郭浩然也是服气,伤口他早就自己处理过,绷带缠得严实,但毕竟是一米长刀划拉了他整个肚子,能捱这么久都是命大,不过看白落梅期待的眼神,他骤然生出豪情来,许真能回去见见唐素素呢。于是,点头道:“走。”
  白落梅带头,郭浩然殿后,趁着天上薄亮,迅速穿行在荒芜人烟的战场边缘。碎石、荒草,土堆,不知时辰,闷头到夜色都冷了,竟还是不着边际。
  忽然,郭浩然猛地站定,狠狠喘了口气,被白落梅重新缠过的腰上再次血糊糊的,被已然浓重的夜色掩盖了,可鼻息间血腥味却是越来越浓。
  “怎么?”
  白落梅不解回头,凑了个肩膀过去,“我架着你走,别停下,越停,越走不动。”
  郭浩然呼吸浓重,不轻不重地推了白落梅一把:“你快走,应该很近了。不行,不要走,用跑的,不要回头。”
  说着话使出全身力道,猛地推了白落梅一把,愣是将他推出七八步远,大喝一声道,“快跑。”
  话音刚落下,四周黑影料峭之处忽然都动了起来,蹿出个人来,把郭浩然团团围住,竟然是之前冲散的勤王军精锐军。对上郭浩然,二话不说,两人就动起手来。
  郭浩然重伤在身,白落梅看得是心惊胆战。两把长刀在夜中,和着风声,叮叮当当,铮铮作响,不时蹦出点火星子来。
  不行,绝对不行。白落梅蹲下身,摩挲着捡了不少石头,全兜在衣服里。夜色深重,其实看不清什么,勉强能看清楚两道影子在前头交手,白落梅脑子飞快动着,怎么办,该怎么办?
  “郭兄,素素,你给我多少银子?”白落梅大声吼问,随之手上石头顺势就砸了出去。
  郭浩然猛地低头,矮下半个身子,裂开嘴角,轻呵了一声,用气声道:“一半。”
  只听上方,挥刀而来之人闷哼一声,闹到晃了晃,脑袋被石头砸了个伤口,鲜血哗哗往下流,郭浩然晃了晃,血差点掉到他脸上。
  那人立马调转刀口,冲着白落梅去了。追?追来好,不怕误伤!白落梅撒开腿就跑,衣服兜住的石头咵咵作响,他顺势摸出一个,也不管准不准,瞅准机会就往后头丢,倒是勉强能拉开距离,不让那人这么快追上。
  郭浩然咳了声,血哇地一口,溅在地上。一挥手,长刀插在地上,撑住了他塌下来的身子。他微微仰脸,艰难睁着眼,想看看白落梅那小子蹿哪里去了,别被人一刀砍了,那他的尸骨,还有素素可怎么办。
  青石镇。
  沈肃住处院门叩叩被敲响,在夜色里显得有些急促。
  本也没睡,沈肃想着是否要给方回去一封信问问状况,不是没想过直接去群南府,比书信来回总快些,但思量了好些个时辰,还是缩了,想着先写个书信看看状况再定。
  这么晚敲门,沈肃只能想到方回,快步出去,开了门,果然是方回的人。
  那人沉默递了书信过去,难得没走,示意沈肃看了先。沈肃心里抖了下,匆匆拆信,一目十行看完,脸色难看。
  方回在信上说,白落梅打进了李家军中做买卖,问那些兵要不要先定个送尸骨的协议,等他们死了就送他们回乡,免得亲人再请人找的麻烦。总之,不太顺利。然后白落梅就没了消息,听说就混到战场上了,没人见过。方回说,要是沈肃愿意去群南府的话,可跟送信之人走,能快些,也安全。
  沈肃反手锁了院门,跟送信之人说“走”。
  那人扶着沈肃上马,说了句得罪,自己紧跟着翻身上马,拉上缰绳,策马奔腾。深夜里,青石镇街道冷清,路上无阻碍,马也箭步如飞,很快出了青石镇,奔驰在往群南府的路上。
  到了群南府已是两日后。路上除了让马休息,两人没停过步子,一到地方,沈肃也顾不上自己面色白如死灰,下马就让那人带自己去见方回,见着了方回,拉着人就问:“御召,可有黑豆腐消息?”
  方回按住沈肃道:“先生,莫担心。是个好消息,白落梅那家伙有消息了,两日前,李家军与勤王军精锐军交锋,据回来的李家军所言,他们见过白落梅,跟着李家军精锐军一个叫郭浩然的在一起。”
  沈肃面色半点没缓和,问说:“坏消息呢?”
  方回张了张嘴,对上沈肃凝重脸色,还是说了:“白落梅跟郭浩然两个人在战场上被冲散了,只知道他们是在一块儿的,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据说是当时他们的战马惊着了,一路疯跑着就不见了。李家军已在战场边缘找了,相信很快就能找到。”
  “两日前,那就是找不到了。”沈肃这会儿反倒镇定下来。
  方回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出言宽慰道:“白落梅那人命硬得很,谁出事,他都不可能出事,先生大可放心。且我也已经派了人出去,让人一有消息就立马回报,相信很快就能找到人。”
  “方大人,如今群南府流民情况严峻,人手本就不够,方大人不想着如何安置流民,防控疫情,反倒分出人手去管那些个莫名之人。方大人,你可知罪?”
  一个奶声奶气却威严十足的声音从屋里传出来,显然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随着话落,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一身明黄华服饰,走了出来,看着沈肃和方回的眼神,高高在上,斜睨天下。
  方回直接跪了,顺手拉了明显愣住的沈肃,一道跪了在地。
  方回颔首拱手行礼道:“太子殿下,流民问题已然得到控制,即便是人手多有不足,但尚可安排过来。至于疫情,太医们和下官铺子里的几个大夫在加急研究,已有些眉目,相信不会有太大问题。下官分出去的人手皆是下官家中下人,失踪之人乃下官先生至交,小官若是不管,于理于心,都说不过去。”
  沈肃后知后觉,颔首伏身道:“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你是什么人?”太子没管方回,他也就这么一说,实际来此,也不是要他真做什么,不过是皇帝派他来看着,长长见识,也是给他功绩上添上一笔。方回先头的举措,是有效用,皇帝觉得是个人才,想着派太子过来,一是添功绩,一是最好能把人到太子这边阵营来。
  “草民沈肃,乃群南府下白村一个教书先生。”沈肃伏地不起,面色晦暗。
  太子殿下……
  前世沈肃去了京城,中了头名状元,被皇帝分给太子殿下做太傅,后来太子登基,顺势,沈肃就成了太师,可以说沈肃前世荣光全是眼前这奶声奶气的小孩一路促成的。后来啊,后来也是这小孩长大了,金口玉言,砍了白落梅脑袋。
  “沈肃?你就是方大人的先生?”太子殿下明显感兴趣了,“你抬起头来,让本宫瞧瞧。”
  沈肃真不愿意,他不想去京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万一遇上太子,就走了与前世一般的路子,没想到这世他都躲在白村不动,最多在青石镇,唯一一次离开青石镇,竟然遇上了太子殿下,也是……一言难尽!


第44章 44
  “先生?”方回小声提醒不作声的自家先生,别得罪了太子啊。
  沈肃压下五味杂陈,不动声色抬头,态度恭谦。
  太子走近看了看,又忍不住绕着圈看,无聊道:“教出榜眼的先生,也无甚不同嘛。”顿了下,许是觉得自己态度容得罪人,父皇说过有才气之人总也心高易折,补救说,“不过,一个乡野先生,能教出榜眼,定也是有出世之才的人。”
  “太子殿下过誉了,不过是草民运道好,遇着了方回。他本有先生,来草民这读书,也不用草民教导什么。草民实在惭愧,担不起教出榜眼这个名头。”
  沈肃生怕太子殿下要拿这一点做文章,恨不能自己不认识方回才好。
  太子蹲下身,眯着眼看着沈肃低下去的脑袋,神色莫测,幽幽问道:“依先生意思,先生才识浅薄,抢了方回上一位先生教导之功?”
  方回跪在一边,冷汗连连,心里暗暗揣度着是否要上前求个脸面,保下先生才好。他也一肚子雾水,不懂自家先生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时常告诫自己谨言慎行,怎先生自个儿遇上太子,这般失了章法?
  这话沈肃不能认,于是道:“太子殿下,草民不擅作文,也无甚高明见解,才思更是十分迟钝,实在惭愧。不过是懂些应试之法,区区雕虫小技,难看得很。御召德才兼备,缺的只是那点应试的雕虫小技,这才叫草民占了便宜。”
  方回想说话,稍稍抬眼,就见沈肃如刀眼风已经偷着斜过来等着了,顿时老实闭嘴,乖乖在边上陪着跪。
  沈肃都这般自毁了,孰料竟是反倒叫太子笑逐颜开,像是发现了宝藏般得意洋洋:“先生过谦了。周朝应试最是艰难,多少风流才子在应试一途上人仰马翻,先生这般才是大才。本宫此番而来,一是为群南府流民安置,还有便是想寻个专攻应试的先生。”
  说完笑眯眯地看着沈肃,那眉眼皆弯的模样,就差直说快说快说你要做本太子的先生,快说呀。
  这就……尴尬了……
  沈肃头低得更低了些,拱手道:“草民惶恐。宫中当有不少当世大儒争着要做太子太傅,草民一介凡夫俗子,何德何能,不敢妄想。”
  太子哪里听不出来沈肃的意思,只是竟然还有人不愿意给自己这个太子做先生的,顿时起了趣味,他偏偏要沈肃做先生。
  “先生擅应试之道,太傅们只会教我为君之道,且父皇希望我明年开始如天下学子般入场考试,先生所长正为我所用,由先生来教导我,再合适不过。”
  说着太子就伸手去扶沈肃,见他僵着不肯起身,也不恼,只笑颜更深了几分,手上用力,愣把跪着的沈肃扶起来。一个奶声奶气的小孩儿力气倒是大!然后他冲着他躬身行礼,笑言道,“学生拜见先生。”
  沈肃倏地移到了一边,避开太子拜师之礼。
  太子收了架势,起身,看向沈肃,勾着唇却不带笑意,已然有了为君的威严。
  沈肃咚一声,狠狠跪了下去,长揖伏地道:“请太子恕罪,沈肃无能,不敢教导太子。”
  太子哼笑出声道:“来之前,我让人查了查。先生如今穷到不能科考,不觉可惜?想来周朝律法,先生熟得很。这本要科考的,半道上不科考了,那可两手空空,平白浪费了读书的这些年,先生甘心?”
  这就话就差明示了,做太子党,功名利禄啊,不要不识相。
  周朝关于科考规定:所有学子,举凡参加考试的,中了秀才者,若继续科考,则得功名,可免税良田五亩;中举人的,得功名,可免税良田十五亩。免税良田,近邻、亲族、同村皆不得挂靠,以地契为证。若中秀才、举人者,不继续考试的,应在当年于当地官府登记造册,依功名领官职,每月依例领月俸,免税良田与继续科考者等同。
  需谨记一点,若不曾登记造册的学子,不继续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