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长君笑着道:“我那两个儿子已经两岁了,我每天都给他们早教呢,你们不知道,早教对孩子可重要了。”
  他一本正经的说完,那几位大少爷都懵住了。
  早教?什么东西
  卢志鹏最先反应过来道:“沈兄,何为早教?”
  沈长君耐心的解释道:“所谓早教,就是早期教育,针对6岁以下的孩子的一种有针对性的兴趣开发为主的教育。”
  三个人听了之后都来了兴致,何靖远道:“都教什么?”
  “这个没有固定的,主要是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通过游戏和体验,让他们从中学到一些知识,获得一些体悟。”
  三个人听后都若有所思起来。
  这时,戏台子上传来了咿咿呀呀的声音,戏开场了,他们都没有时间再继续想下去。
  这部戏唱的是《白蛇传》,看来不管是在哪里,人们都喜欢听一些鬼怪神话之类的故事。
  沈长君突然想到,自己如今得了个举人的身份,虽不会去做官,可是空有个举人名头也甚是可惜。
  不如做一些与身份相关的事业?
  他看了看眼前的三人,朱玄耀不用说,身为皇子,而且皇上龙体康泰,想必只要自己安安分分的,就可以高枕无忧的潇洒度日。
  但是有一点,太子之位一直悬空,这就相当于每个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刀,若这太子之位落给明君还好,若是那糊涂的,他们剩下的兄弟会有好果子吃?
  何靖远,礼部侍郎的最小的嫡子,整日游手好闲,靠着父亲跟大哥的庇佑,招猫逗狗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四六不愁。
  卢志鹏,兵部尚书第四子,但不善骑射,整日舞文弄墨,同何靖远一样,整日里也是游手好闲,混沌度日。
  沈长君想,也许他们几人可以一起做些什么。
  一场戏,沈长君听的心不在焉,其他三个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有发觉沈长君的异样。
  听完了戏,那三个人又开始琢磨起了其他的乐子了。
  不过在那之前得先把肚子填饱。
  去哪吃?沈长君一翻白眼,还用说吗,他就是开饭馆的。
  于是一行四人朝着独家食肆走去。
  几人寻了个包间,各自点了自己爱吃的,就等着上菜了。
  “沈兄,你家的火锅真是绝了,我都吃上瘾了,隔几夭不吃就想的慌。”何靖远嘴馋的道。
  沈长君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给他们每人一张贵宾卡,凡来消费者凭卡就会享有八折优惠。
  “辣的还是少吃,吃多了上火”沈长君道
  他拿起茶壶又为几人续了杯。
  不大一会儿,锅底,肉菜就上齐了。
  四人便开始吃了起来,一小壶酒,四个人分,倒是不多,喝过以后还都清醒的很。
  四个人吃的一个个摸着肚子,吃撑的瘫在座椅上,太饱了,可见他们对火锅的热爱并不是说说而已的
  沈长君让伙计将桌子上的残羹冷炙撤下,重新上一壶茶水送过来。
  既然吃饱喝足了,那也该谈谈正事了。
  沈长君开口道:“玄燿,靖远,志鹏,你们有没有想过以后?”
  三个被点了名字的人都一脸蒙圈,以后?以后怎么了?
  沈长君摇了摇头,叹气道:“有没有想过以后会做些什么?你们现在年纪小可以整日吃喝玩乐,可是以后呢?继续让家里养着?等自己娶了妻子,有了儿子,还像现在这样懒散度日?然后你们的儿子也学着你们,过着你们现在过着的日子?”
  三个人都沉默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没人问过他们以后要做什么,他们觉得像现在这样过日子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今天听到沈长君说的话,他们内心不平静了,紧迫了,对啊,等他们有了儿子呢?和他们一样,整天招猫逗狗?
  他们脑海里不约而同的出现一个画面,那就是无论自己做什么后面都跟着一群小萝卜头就不由得浑身一激灵。
  “沈兄,那你说说,我们应该干什么?“卢志鹏向沈长君问道。
  沈长君并未急着回答,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慢悠悠的开口,道:“我这到有一些想法。”
  说完之后拿眼睛扫着他们的反应。
  只见他们都一脸急切的看着他。
  何靖远最是沉不住气,他急道:“沈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你想让我们做什么?”
  沈长君笑了笑,道:“当然是既符合咱们的身份,又有好处的事喽。”
  他看着那三人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也不卖关子了,道:“开家书店。”
  “书店?”三人异口同声道
  “是的”
  三个人面面相觑。
  沈长君为他们细细的说来。
  “皇上每年都开设恩科来教化百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进私塾,考功名,有的家境贫寒的甚至连书都买不起,所以作为皇子,身为官宦子弟,还有像我这样有幸能参加科举之人,感怀圣恩,愿意略尽绵薄之力,开一家书店免费供学子或百姓借阅,希望能有更多的学子或百姓看的起书,早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但是要开一家书店也并非易事,比如书的来源,可以在百姓或者官员家中收集一些,有那愿意捐赠的,咱们将来就做一个功徳榜,悬挂在书店,也好让后人知晓他们的善举。”
  还可以利用各自的关系,把往年科考的题目拿出来供学子们参考,还有历届考的好的答卷也可拿出来供后人学习借鉴
  “当然啦,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公义的,我们也得赚钱养家不是,所以这家书店不只有这些科举方面的东西,还得有别的其他种类的书籍,而且还可以让那些因为家里贫寒才上不起学的百姓能够在咱们的书店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赚些银钱。这家书店除了对百姓有好处,对一些官员也有好处,比如,某位官员的自传,或者某人的游记,某人的画作,更或者,画本之类的,都可以摆到这里,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一夜成名,谁人不想?当然这些只是粗浅的计划,至于具体的还得再研究研究。”
  沈长君自顾自的说完,就看见那三人全都目瞪口呆的望着他。
  沈长君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心里嘀咕道:怎么都这副表情的。
  于是他轻咳了一声,道:“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时三人才如梦初醒,反应过来。
  “沈兄,你真是我的沈兄。”朱玄耀抱着沈长君的肩膀激动的道。
  “沈兄,妙极。”卢志鹏这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于是就只剩这两个字了。
  “沈兄,这个好,这个极好。”何靖远也一脸兴奋的夸道。
  他们三个都激动的不行,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
  比起以前得过且过的日子,这种有目标去奋斗的日子才特么是人过的日子。
  沈长君笑着看这三个活宝,道:”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具体实施起来还得再细细琢磨。”
  沈长君又道:“你们先别急着高兴,你们若是真的相干,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比如选址,投资,装修,还有集书,这些都是要的。”
  沈长君话音刚落,何靖远就率先开口道:“选址交给我,我来找。”
  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这个还能难得倒他们
  沈长君看他这么积极,满意的点点头道:“可以,不过我得提两点要求,首先不能选在闹市区,其次面积一定要大,可以吗?”
  “没问题,交给我。”
  “接下来就是投入的费用了,首先买店铺,这个是大头,还有装修,书本,笔墨纸砚等,不过也不用着急,你们先回去好好考虑考虑,三天后我们再决定。”
  

第107章 分工
  一晃就是三日后。
  这一天,朱玄耀,何靖远,卢志鹏又来到了沈长君的住处。
  他们一个个的满面红光,嘴角挂笑,拉着沈长君就出去了。
  来到一家茶楼,几人选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沈长君看他们一个个的兴奋劲,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做好了决定。
  茶水点心上齐,何靖远率先道:“沈兄,地方找到了,二层楼,可大了,旁边不远就是咱门何家的族学,那处地方以前是个茶庄,后来不知道是得罪了谁就被封了,一般人可没人敢买,不过,这一般人可不包括咱们,嘿嘿。”
  沈长君点点头,“那不知那处要价几何?
  何靖远道:“那人没敢要高价,15万两就卖。”
  沈长君又点了点头
  卢志鹏接着道:“沈兄,这事我不想靠家里,我只有2万两,不知道行不行。”
  何靖远也马上道:“沈兄我也只能拿出2万两
  倒是朱玄耀道:“我四哥已经知道了,我的钱都是四哥给的,他说拿20万两,让我好好跟着你干。”
  沈长君点了点头道:“那我出5万两,咱们以后,玄耀你就是大股东了,到时候咱们按照投资的比例分红,如何?”
  其他三人纷纷点头,表示都听沈兄的。
  三个人谈妥之后便去看铺子去了。
  这家店铺的确如何靖远所说的,很大,上下二层差不多每层都能有800平。
  而且位置也很好,周围并不喧闹。
  几人决定就是这处了。
  既然房子都找好了,接下来就是分工了。
  朱玄耀负责去找皇上,咱们既然是感怀圣恩,怎么能不让皇上知道呢,而且若是没有皇上的支持,他们接下来所做的事将会困难很多。
  何靖远和卢志鹏两人则去发动亲戚朋友,征集些书籍什么的,充充门面。
  至于自己,当然是回家画店面装修的设计图纸啦,早日画好后,大家在一起参详参详。
  几人听到安排,就立刻分头行动去了。
  朱玄耀来到皇宫,皇上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听到宫人说,老七要见他,还纳闷,这臭小子可是有日子没见着影子了,是不是又惹事了?
  让宫人宣他觐见
  朱玄耀进了御书房见到皇上后就一本正经的的跪拜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皇子看他这样就乐了,这皮小子平时什么样他能不知道,装成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像模像样的。
  “找朕什么事?”
  朱玄耀看他父皇今天心情不错,也不装了,他笑嘻嘻的对着皇上道:“父皇,是有这么件事。”
  如此这般的将沈长君的话重复了一遍,其中又加了许多马屁,把他们准备开书店的事情都说了。
  皇上没想到他这个儿子也有能说出这一番话来的一天。
  皇帝赞许的点点头,道:“这是件好事,你来找我是想让我帮着做什么?”
  ”父皇英明,其实也不需要父皇您做什么,您只要应允就行了。”
  皇上轻笑一声,“行,这事情我答应了。”
  “多谢父皇恩准。”
  朱玄耀将事情办妥了就急着想岀宫,皇上见他一副火烧屁股的样子也没留他。
  恐怕皇帝做梦都想不到,他的老七开的这家书店会在将来的史册上记下怎样浓厚的一笔,他现在只以为是他这个整日里招猫逗狗的皮小子又玩出新花样了,只不过这次的花样比以往有意义罢了。
  沈长君画的设计图模仿现代的图书馆而成,楼上是专门为科举的学子准备的,一半摆放书架,一半摆放桌椅。
  书架的位置错落有致,桌椅也并不是挤在一处,让人看了不会因为太显沉闷而使得人们倍感压力。
  房间的内部都是以木头的原色为主,整体眀亮轻松,用琉璃制成的花瓶,瓶内插几朵野花使人心旷神怡,就连记忆力也增强了不少。
  楼下也是如此,除了书籍的种类不同,桌椅摆放的位置不同,其余并无任何区别。
  沈长君本想找以前给他们家做装修的那队人马来为他们的图书馆做工,奈何路途遥远就作罢了,却没想到这些人如今的业务已经拓展到京城啦,当看到方师傅的一刹那,着实吓了一跳,不过却是再好不过了
  何靖远,卢志鹏他们两人最近征集了许多书籍,别看他们整日里游手好闲,但是家里的书都不少,亲戚里道的一听是为皇家办的书店,而且捐书还能上榜,大都是愿意捐的。
  不说十本八本的,一本二本是个意思就行,积少成多,每人一两本,十个人就是十本二十本。这几天下来,他们已经征集了好几箱子的书籍。
  朱玄耀最近在忙着派人抄录各地各届的科考试卷,忙的不可开交。
  沈长君认为虽然将这些考的优秀的试卷抄录了下来,但是最终还是要征求这些当事人的意愿,愿意贡献出来的,他们才展示,不愿意的他们也不强求。
  他自己也没闲着,一边负责装修,一边在民间征集一些书籍,不过民间征书效果甚微。
  在开业的前几天,他们开始商量制定每本书的价钱。
  楼下的书自不必说,只要定个价就行,楼上的书籍和试卷却不行。
  他们这家书店的出发点是以人人读起书,人人有书读”的宗旨建立起来的。
  所以所有的规则条款都要围绕着这个宗旨来制定。
  他们最终决定,楼上的书籍或试卷题册可以免费阅读,但是不能带走,想带走也可以,需抄录两本方可带走一本。
  这样的目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此书,造福别人,方便自己。
  有些学子家境贫穷,没有盘缠去外省科举怎么办,没关系,来他们书店打工。
  抄录书籍,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获得相应的银钱,把散乱的图书重新归类,可以获得银钱,来书店打扫卫生可以获得银钱,总之,只要你付出总会有回报。
  另外,他们这里有很多历届考试的前三甲的试卷,虽然都是抄录的,但是沈长君都在最后做了标注:仅供参考,请勿复制。
  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不比现代,现代试卷的答案都是统一的,是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的,但是古代却不同。
  在古代,比如你写一篇策论,你得先了解这次判卷的考官,他是保守派还是立新派等很多条件。
  若是保守派,那么你的策论就得写的中规中矩,若是立新派,你则可以标新立异,是有很多说法的。
  所以沈长君会在每一个试卷的最后都注明上,只供参考,不能复制。
  一晃,沈长君来京城已经整整一年了。
  六月一日这一天,沈长君,朱玄耀,何靖远,卢志鹏四人以图书馆”命名的书店正式开业。
  开业这一天来了很多人,有学子,有百姓。
  沈长君在京城认识的人不多,来祝贺的大都是与其他三人相熟的人。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皇上竟然会派人特送来一副字:“天道酬勤”。
  这使得他们的图书馆更加的名正言顺起来。
  将这一副字装裱起来,替换下二楼的征集榜单,挂在了最显眼处。
  然后将换下来的征集榜单挂在了楼下。
  朱玄烨今天带着他的妻子也来了。
  沈长君是第一次见到朱玄烨的妻子,何静怡,何靖远的姐姐。
  与何靖远有几分相似,峨眉粉黛,娉婷袅娜,当得是一位美人。
  他们开的是图书馆,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有的人来了,道声贺就走了,有的人则会安静的进到图书馆里面去畅游一番书海。
  图书馆虽然开业了,但是他们书架上的书却仍然没有摆满,这让沈长君有些犯愁。
  该怎么办呢?
  他转了转眼珠子,想了想。
  他们现在书架的书,除了楼上供学子读阅的历届科举的试题,就是四书五经,三百千和孝
  经等一些书籍。
  楼下的书籍除了画本,还是画本,竟然还有美人图。
  这可不行。
  这一天结束后,关上店门,他找来三个小伙伴,又去了上次的那家茶馆,沈长君的眼睛像
  雷达一样,在他们三人的脸上扫来扫去。
  把他们三个看的毛毛的
  “沈兄,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咱们能办到,准保乂不容辞。”何靖远紧张的说道。
  沈长君道:“也没什么事,我就是觉得咱们书店里的书还是太少了,而且也没什么新意。不如咱们把一些时事和历史上有名的几场战役写成故事放到咱们的书店里,你们觉得怎么样。”
  另外三个前面面面相觑。
  “不过这也不急,咱们可以先从小的做起,比如今年都破了哪些大案,是谁破的,如何破的,再有国家都颁布了哪些法令,有些老百姓不识字,不知道犯了哪些错要受到哪些刑法,咱们完全可以画出来,这样那些想要犯错还没来得及犯错的人就会心生忌惮,说不定能阻止一部分人间惨剧呢。”
  对面的三个小伙伴都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的看着沈长君。
  沈长君灵光一闪有了想法:“我突然想到了一样东西,或许可以帮上忙。”
  

第108章 印刷
  沈长君想到的东西就是印刷。
  说到印刷,大晋朝其实是有印刷的,就是不知道技术怎么样,是雕版的还是活字的,民间应该是没有的,而是只有皇家才有,才可以刊印。
  沈长君想的很简单,他想到的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