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之我娶了个丑哥儿-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叔,小叔,我也要二哥那样的水枪。“这个大着嗓门,风风火火跑回来的臭小子,不是沈丰茂又是谁。
  “小叔小叔,我也要。”这个是老大,虽然性子比其他两个兄弟沉稳些,随了沈长富,但是毕竟是小孩子,哪有不贪玩的。
  于是沈长君无奈的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都帮他们把水枪给敲出三个孔。
  等这些都做完的时候,张虎和张飞手里的活计也已经做好了。
  正好,沈长君让沈丰山带着他们兄弟去玩了。
  他准备明年送家里的三个小豆丁去村学,让张虎张飞和王聪做他们三人的伴读,也去学些知识。
  从现在开始,多多培养感情也是好的。
  第二天,天空依然晴朗,沈长君睡得晩,起来的也晚,家里只剩下他和王敏了,就连孩子们都出去疯玩了。
  简单的收拾一下自己,王敏正准备做饭,不过沈长君今天却并不打算用他。
  劳动人民是最辛苦的,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消耗量特别大,他既然帮不上忙,就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了,一顿饭而已。
  他准备做顿好的,想着要好好的犒劳一下大家,顺便让王敏也跟着学着点儿。
  这顿饭,沈长君做的很是丰盛。
  红烧排骨,油焖茄子,小白菜丸子汤,香葱黄瓜蘸酱,配上香喷喷的大白米饭,无论是汉子还是孩子,都吃的各个的肚子那是滚瓜溜圆。
  沈家的宅基地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开始动工了,如今还是在打地基的阶段,每天中午最热时,沈长君便会让王敏去送些冰镇绿豆汤,为工人们消暑解渴。
  今天,沈长君亲自抱着冰镇过的绿豆汤朝着村尾走去,王敏则是抱着绿豆汤给沈父他们送去了。
  方山带着七八个工人正在挖地基,对于一个工程来说,七八个工人并不能算是大工程。
  沈长君想要建造的四进院子,对于常年接工程的他们来说,工程量并不算大,只是前期需要把火道安排好,还有专门供暖的锅炉房。
  “主家,您来了。”方山看见沈长君,忙过来打招呼。
  “嗯,闲时过来看看,喏,冰镇绿豆汤,分着喝了吧,辛苦大家了。”沈长君把绿豆汤递给了方山。
  “哎呦,主家您辛苦,多谢您这几日的照顾了,这正晒人的时候,喝这么一口冰镇的绿豆汤可是再好不过的了。
  方山接过了陶罐,招呼道喂,“,兄弟们,都过来都过来,主家赏的冰镇绿豆汤到了,快过来喝点,解解热!”
  “冰镇绿豆汤来了,太好了,这天儿都快把人晒成鱼干儿了,谢谢主家!“其中一个大汉高兴的对沈长君道。
  “哇,可真冰,谢谢主家。”另一大汉道。
  “过瘾,谢谢主家。”
  一个个的汉子喝了冰镇绿豆汤,无不畅快的跟沈长君道谢,要知道在炎热的夏季,能喝上口冰镇的东西,即便是白水,那也是痛快极了。
  何况这并不是白水,而是绿豆汤,还甜丝儿丝儿的。
  汉子们喝过绿豆汤之后,干起活来更卖力了,沈长君满意的点点头,却并没有久留,抱着空罐子往家走去。
  

第63章 曲辕犁
  傍晚,江柳他们回来的时候,牛车上放着的是他在王掌柜处定制的曲辕犁。
  他把曲辕犁从牛车上拿了下来,前后左右看了看,用手抬了抬,满意的点点头。
  要说王掌柜的理解能力还是很强的,店里的伙计的打铁技术也过硬,是经得住考验的。
  沈父和哥几个也围过来看个究竟,这曲辕犁虽然与他们惯用的耕犁的样貌略有不同,但是做惯了农活的他们一看就知道如何用了。
  沈长乐还学着样子比划比划,高兴的就差没骑上去了。
  既然曲辕犁已经拿到了,那么从明天开始,去店里的那些人,就得由一个人负责接送他们来回了,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自告奋勇的四哥头上。
  沈长乐好动,反正赶个牛车又不累,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定了下来。
  第二天,沈长乐送完了人,回到了沈家村,沈家人带着新做好的曲辕犁,牵着牛,下了地。
  沈家有了曲辕犁,犁起地来省了不少力气,用一头牛耕地,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临近的人家都跑过来看热闹,看到的人都直咋舌,这是什么东西,跟他们用的耕犁有点像能转弯,耕地的速度还快,到底是什么名堂。
  一个传一个,很快的,大家都跑过来看热闹。
  “沈家大哥,你家这东西也是犁吗?“有那好奇敢问的,就直接过来问了。
  “是啊,是犁。”沈父给了肯定得回答。
  “那你家这犁咋跟大家伙儿的不一样啊。“那人又问道。
  “是啊,这是曲辕犁,肯定不一样。”沈父边犁地边抽空回答道。
  那人更感好奇,跟在沈父的屁股后面,看的直着急,他继续问道:“都有啥不一样啊,给俺使使呗,俺帮你犁一会儿。”
  沈父停了下来,转头看他,乐得道:“那你犁吧”
  那人高兴的接过来,兴致勃勃的开始犁起了地,边犁地边说道:“嘿,这家伙,犁起地来真省力,俺从来没见过,一头牛就能把地犁了的,哈哈,看这速度。”那人干着活心里还挺美。
  旁边围着一群人,看着热闹,哈哈大笑,人群中有人道:“俺说二黑子,感觉咋样儿啊?”
  原来抢着给沈家犁地的人叫二黑子,只见他大声的说道:“真不错,嘿,省力气,还能拐弯呢。”
  “哈哈哈,那你就把沈家大哥的地,都给犁了呗。”有人在一旁开玩笑道。
  “行啊,只要沈家大哥犁完自家的地,能把这犁第一个借给俺,俺就是给他家的地全犁了又能咋。”二黑子可不管那些人的心思,这犁实在是太好用了,他一定要借来给自家用,若是可以,他也要做一个来。
  “沈家大哥,你这犁咋弄出来的啊。“有人问道。
  “君儿想出来的。”沈父也没瞒着。
  沈长君其实不想承认,但这东西可没办法再说书本上看来的了,因为整个大晋朝都没有。
  一群人一听沈父说这话,都开始小声议论上了。
  “沈长君?那个沈家的小神童?
  对,我知道他,那个前段时间被李家退婚的那个。
  哦,就是前段时间娶了丑哥儿的那个?
  “沈家这小儿子真不得了,居然能琢磨出这么好用的犁。
  “沈家那小子可是个机灵的小子,打小就聪明,夫子都夸过他呢”
  “咱村的芋头,地瓜是不是就是他发现的?”
  “对,就是他。”
  “听说他们家还在县城开店铺了,卖的可火了。”
  “我也听说了,我跟你说,每天至少这个数。”说话这人用手比划了一下。
  “20两?那是挺多的?”
  “呸,什么20两,后面再加个零。”
  “什?”还没叫岀声就被那人捂住了嘴,?瞎嚷嚷什么”那人嗔怪道。
  “那么多呢,真的假的啊?”被放开嘴巴的人又凑过来悄悄的说道。
  “那可不,他家做了一种糕点,一天只卖100个,一两银子一个呢,真真儿的。”
  大群人围在他们家的地旁,嘀嘀咕咕,叽叽喳喳,说起个没完,也不去干活了,全都围在这里七嘴八舌的。
  沈家人也不去管他们,该干嘛干嘛,反正有人犁地,他们就继续收麦子去,还没收的麦子所剩不多了。
  有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他们,那里面隐藏着深深的不甘与嫉妒,他刚才可听见了,一天200两?他眼底闪烁着不明的情绪。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北民,他没有再继续观看,转身走了。
  在沈家地旁围着的人似乎并没有人注意到他,看了他们一会儿之后,突然想起来他们还要干活呢,也都赶忙的散了,只有—少部分人还不肯离去,还在硏究这曲辕犁。
  二黑子,还在吭哧吭哧的犁着地。
  “得嘞,二黑子,别犁了,等我家把地都犁完,你家要是想犁地了,就来找我借,要是想自家也做一个,你就到县里前街上的铁匠铺,找王掌柜,这个就是在那做的。”沈父爽快的道。
  “你说真的,沈家大哥,那我也去做一个,这东西忒好用了,找王掌柜就能做?不知做这个需要多少银钱?”二黑子连忙问道
  “二黑叔,这个叫曲辕犁,做一个只需要200文。”沈长君道。
  这个曲辕犁,只有犁铲和犁壁是铁质,其他都是木质的,所以不需要多少银钱就能做。
  除了二黑子,其他并没有离去的人听了之后都震惊极了,200文?比他们想象的要便宜太多了。
  于是,有那条件强些的,都打算做一个。
  沈长君家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产量并不高,每亩平均产量还不到400斤,十亩肥田加在一起,产量一共3800斤,这照现代每亩产量九百甚至一千斤以上的亩产根本没法比。
  十亩地的麦子一共割了4天,这还是沈家壮劳力多才能完成,有些家人口少的地也少,基本上跟沈家差不多的时间收完了,有些家人口少地却多的,才完成了不到自家地的一半。
  晒谷场里,碾麦子,筛麦子,晒麦子,这些用不着沈长君。
  沈长君牵着牛,来到三叔家的地里,跟着一起来的还有沈长贵和沈长喜。
  二叔家以前都是跟别人合着用耕犁的,所以暂时还是按照以前那样合作,并没有变化。
  三叔家没有牛,人口又少,所以沈父家耕完了地就到了三叔家帮忙。
  又忙了几日,麦子已经晒好了,并装袋子拉回了家,沈家也准备开始新一轮的耕种了,胡麻土豆,地瓜,都需要种下。
  胡麻的生长期,在85天至95天,种子渺小,胡麻下种之前必须要施肥。
  前两天沈长君把沤肥的事情跟家里人说了,当然,这次可没有在饭桌上说。
  沈家人的表情不一。
  沈父一脸的惊讶,原来粪便居然还可以当肥料?
  沈大哥很镇定,恍然大悟道,原来种植小麦是要施肥的。
  江柳面无表情,把嘴抿成了一条缝。
  其他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呕~呕~
  胡麻在种之前需要做好基肥,这里不需要人类或动物的粪便,用杂草,草木灰,灰土沤制的肥料就可以了,种植胡麻有几种种植方式,有点播、撒播和条播三种,沈长君选择了点播的方式。
  种植土豆也很简单,但是种植土豆却是需要粪便做肥料的,家里有牛,牛粪自然是不缺的。
  十亩地,胡麻占了二亩,土豆占了六亩,地瓜占了二亩。
  楚兆麟早就知道了沈长君家的地要种植土豆的事,所以早早的,他就跟沈长君定下了,希望以后好客楼的土豆能够直接从沈家购买。
  二黑子没过两天,就把曲辕犁定做了回来。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随着沈家村制作曲辕犁的人越来越多,这事儿自然而然的就传开了。
  现在不只沈家村的人用上了曲辕犁,就连隔壁村的人听说了之后也用上了。
  一传十,十传百,随着用曲辕犁的人越来越多,连带着沈长君的名字也被人所熟知了起来。
  老百姓的心里都对他赞不绝口:这小伙子可真了不起,是哪家的娃娃,竟然这么聪明,这
  “东西可是好用的很,省了我们不少力气哩。”
  这事儿传来传去,竟然传到了周青云的耳朵里。
  周青云本来也是打算过两天就去沈家村视察的,为了土豆的事,现在已经进了八月了,该是种植土豆的时候了,没想到还没等他去,就听到了这么震惊的一件事。
  于是第二天,他立刻带着师爷早早的就来到了沈家村。
  沈长君家里正在种植土豆,那可是正好,,耕犁土豆一勺烩。
  这个上午,周青云听着沈长君为他一一介绍和详细的讲解曲辕犁和土豆的相关事宜,让他受益匪浅。
  周青云不得不佩服沈长君这脑袋瓜,你说他怎么能懂得这么多东西,不但会研究,还懂得创造,真是个妙人也。
  回去的时候,他决定,立刻写折子上奏,这么优秀的人才可一定要好好的表彰一番。
  周青云会如何向上面汇报,沈长君可不知道,他更不知道正有一件烦心事正等着他呢。
  8
  

第64章 谣言(一更)
  农忙过后,一切又恢复如初。
  “沈大家的,你听说了没有,现在村子里正传你们家的闲话呢。”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沈家的隔壁邻居沈二婶,今天正好有集,她便顺路到独家食肆来找何氏。
  “他二婶,怎么回事儿啊,咱家有啥闲话?”何氏一脸莫名的道,她正在后厨忙着做吃食呢。就被她神神秘秘的给叫了出来。
  “还不是你家的土豆闹的,也不知是谁传的,说你家老早就知道了这东西能吃,却故意不告诉大伙儿,还靠这东西发了家,如今又种上了这许多的土豆,都猜是不是有哪个大主顾要来买呢。”
  其实谣言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只是那时,都是捕风捉影的,只说沈家知道一样新吃食,却没告诉大伙,但也没人真见着那东西是什么。
  可如今看到沈家的地里的确有这么个只他们家自己知道,大伙却不知道的吃食,又听说了有大主顾要来买,那可就让有些人红了眼。
  “啊?这,这怎么话儿说的?“何氏慌了神。“不行,我得去找老头子说道说道。”
  “你先别慌,这事儿也不能急,再说,急也没用,其实说你家闲话的也就那么几家平日里,最喜欢嚼舌根的,大部分的人家还是念着你们家的好的。“沈二婶宽慰何氏道。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说前阵子的曲辕犁,那可是帮了乡亲们的大忙了。
  “你说的对,这事儿不能急。“何氏冷静了下来,“谢谢你了,你等下,我给你拿些吃食带走。”
  “哎呦,快别客气了,咱两家谁跟谁啊,我这就回了。“这里的东西可都贵的很,哪能如此叫人破费。
  “你等着啊,别走。“何氏坚持着去拿吃食去了。
  何氏给沈家二婶打包了两碗冰粥,两杯奶昔带走,她们现在全家每天都在店里,要不是今天沈家二婶子特意过来告诉她,她们还不知道要被蒙在鼓里多久呢。
  沈家二婶推脱不过,也只好收下了。
  待她走了以后,何氏就找到了沈父,沈长君此刻并没在店里。
  “闲话?“沈父也觉得莫名其妙。
  “是呢。”何氏很气愤的把刚才沈二婶的话重复了一遍。
  “咱们种的时候可是光明正大的,大家伙都看着呢,他们要是想种就种呗,咱们又没拦着。再说不告诉他们土豆的事,那不是有原因的吗”沈父听了也气哼哼的,对那些乱嚼舌根的人很不满。
  “谁说不是呢。“老两口的心里都是说不出的郁闷。
  沈长君还不知道他们家被说了闲话,他也没有在店里,他此时此刻正在家里画他的图纸呢。
  沈长君画的图纸是床和衣柜,火道已经被方山研究了出来,这样的话施工的进度就快了,所以一些家具物件什么的就要开始准备了
  当然,要做的东西很多,除了床和衣柜,还有书架,五斗橱,碗柜等等。这些都是要慢慢的筹备的。
  沈长君还教给王敏用竹子编制拖鞋和竹垫子。
  沈长君知道他家被传闲话的事儿是在晚饭过后,何氏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还能假装看不见吗。
  “娘,您怎么了,发生了何事?”
  “您这个样子可不像是没事,说吧,到底是何事?跟我有关?“事。
  “也没什么事。”嘴上说没事,可是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看就是有大事。
  “没有的事。”何氏急急的撇清,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便叹气道:“就是村子里在传咱家的闲话。”
  “闲话?什么闲话?“沈长君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会传什么闲话。
  “就是土豆,你沈二婶今天来找我了。“何氏一股脑的又把今天下午发生的事对着沈长君重复了一遍。
  “我当是什么事儿呢。”沈长君笑了笑道。
  他沉思了一会儿,道:这事儿我知道了,我去找爹。”
  沈父正在后院理自家的菜园子呢。
  “爹”沈长君喊了一声。
  沈父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道:“是君儿啊,怎么了,有事儿啊?”
  “嗯,听娘说,最近有人传咱家土豆的事儿?”
  “是啊,这事儿你知道了,别管他们,愿意传就传吧,咱又没做亏心事。“沈父理直气壮的道。
  “是这个理儿,不过这闲话总得有个来处吧,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传上咱家的闲话了,还传什么有大主顾,我看这事儿不简单。”
  “那要不咱去村长家坐坐,说道说道?”
  行,赶早别赶晚,就现在吧。”
  “父子二人向村长家走去,村长家在村子的中间,离沈家倒是不远。
  “沈叔,长君,你们怎么来了?”说话这人是村长的小儿子,比沈长君大两岁,曾跟沈长君一起上过村学,如今已经是名童生了,便去县里上了学,今天是休沐。
  “子谦兄,好久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