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新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卫营大统领,就是代皇帝握着那把最利的剑,这个位置,从古至今只有真正的聪明人,才能坐得稳。
  卫大统领之所以看起来不像个聪明人,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皇帝不希望他是个聪明人。一个简单纯粹在皇帝面前没有任何秘密的人,就算皇帝再多疑,也无从疑起。
  这样的人,若真的小看了他,恐怕连怎么栽在他手里的都不知道。反正,萧振庭是永远不会小看这样的人。大道无形,大智若愚,重剑无锋,都是至理名言。
  既然卫大统领不可能是笨蛋,这期间的种种因果缘由,他恐怕早就明了了。
  有些话,他不说,是不想说,还是懒得说,或者不知道怎么说,谁也不知道。
  反正有些事,不需要用言语诉说,单单看怎么做就行了。


第三十九章 故人兄弟
  他家大统领是不是笨蛋; 景珂不知道; 不过他知道自己肯定是个小笨蛋。
  “萧振庭; 我还是觉得不甘心。”景珂攥紧了小拳头,闷声说道。
  虽然在皇帝面前; 他很坚决地不肯改口把事情真相说出来,不过他心里非常不甘心放过那些人; 早知道最后会成这样; 当时他就该多打几下。
  “殿下; 请你松开手; 你这么用力; 伤口会裂开来的。”萧振庭见他发狠折腾,急忙上前掰开他的拳头;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缠在外面的布条上没有渗出血迹,才松了一口气; “殿下; 就算你不甘心,也不能作践自己的身体。不过是些闲话; 当做没听见不就行了。再说嘴长在他们身上,就算不甘心; 咱们也没有办法; 只能任他们去说。”
  “就算他们是在胡说八道; 也由着他们去说?”景珂更加不甘心; 愤愤不平地问他。
  “殿下; 那些话虽然很难听,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事实。况且就算是陛下,也没有办法让人不说话。”萧振庭叹了口气,说道。
  “胡说,萧振庭你是个大坏蛋。大统领才不是他们说的那样,他才没有媚上,他才不是佞幸,你说大统领坏话,我不要再和你说话了。”景珂气呼呼地把头扭到了里边,不想再和他说话。
  萧振庭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努力哄了他几句,却不管用,景珂一定要他道歉才肯理他。他不觉得自己刚才说的是错的,怎肯道歉?但是这么僵持着也不是办法,他动了动脑筋,想了个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话。
  他证明的方法说简单也挺简单,就是谈古论今,以史为证。历朝历代修史的时候,都会单列一章名为佞幸传。所谓佞幸,盖指以谄媚而得帝王宠幸者,所涉范围极广,并非单指与帝王有私情之男子。不过按照史官修史的标准,他日若为今上修史,与今上有私的卫大统领,毫无疑问必会被列入佞幸传。
  “萧振庭,你骗人,我不相信。大统领才不是,你走开。”景珂绝对无法接受他最喜欢的大统领,会被归入佞幸之流,以至于一向除了大统领之外,第二得他喜欢的萧振庭,也在他讨厌之列了。
  “殿下,就算你不相信不愿意,也不能改变这个结果。细观历代佞幸传,其中不乏为人谨慎,无所亏损,颇为自进之人,为何还是在身后被归入佞幸之流?史笔如刀,可不是说说而已,只要在那方面德行有亏,就算其他方面再好,也逃不脱这个结果,除非……”
  “除非什么?”见萧振庭突然停下来,不再说下去,景珂急忙问他。
  “除非殿下手里握着这写史的笔,到时候殿下就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了。不过他日殿下真的这么做了,到了殿下身后,这史笔如刀的麻烦,恐怕就要落到殿下头上了,不知道殿下怕不怕?”
  古往今来,篡史的帝王不乏其人,同样,大肆批判篡史帝王的史官也比比皆是。
  “我当然不怕,只是……你是让我去做史官?”景珂有些迷惑不解。
  握着写史之笔的人,不就是史官?难道萧振庭建议他以后去做史官?可是史官家族大多世袭,没听说过有皇子去任史官的先例。
  “臣可没有这么说。史官只能根据史实书写史书,他们怎么会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权力?”萧振庭很快否定了他的猜想。
  “既然这样……你是说……可是……这不可能……”景珂突然想到了什么,变了脸色,很快摇了摇头。
  虽然他还小,但是不该奢望的东西,绝不能去奢望这个道理,他早就明白了。那个位置对他来说太遥不可及了,就算是做梦,他也没有梦到过。
  “殿下,有些事没有试过,怎么就知道不可能,毕竟,你也是陛下的儿子。而且,你真的甘心吗?如果有一天,你最喜欢的大统领被人任意编排诋毁,你却没有反驳阻止的能力,你真的甘心吗?”
  萧振庭的声音里充满了莫名的巨大诱惑力,就算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让人恨不得就这么跳下去。景珂一时间受到了太大的冲击,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他不甘心,当然不甘心,但是,有些事就算他再不甘心,难道就有用吗?
  他是庶子,又是幼子,天家立储,先以嫡庶论尊卑,再以长幼序先后,要么立嫡,要么立长,他先头有四位兄长,那个位置怎么轮,都轮不到他。
  这些道理,就算他还小,也早就明白了。
  纵使他心有不甘,又有何用?
  有没有用,现在还没人知道,不过他的心中就此被萧振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却是没有疑问的。
  萧振庭在哄景珂,卫衍也在哄皇帝。
  皇帝昨晚被他撞破了欺负儿子的好事,一时心虚没有折腾,安安稳稳过了这一夜。不过到了第二日,议事完毕,遣走了众臣,他就坐在御案后,认真思索着什么。
  卫衍跟在皇帝身边这么多年,对于皇帝会做的那些事,就算他嘴里不说,心中也早就了然。
  看皇帝这样子,不知情的人大概会误以为皇帝正在为国事烦恼,实际上皇帝肯定在想着该怎么折腾人。至于目标,小孩子他大概还不屑于去欺负,逃不过的肯定是那些大人。
  当然小皇子景珂是个例外,谁叫他就在皇帝跟前,皇帝欺负起来实在太顺手了,其他人就算想被皇帝欺负,也没这机会,没这便利。
  这么说对于小皇子可能很不公平,仿佛被皇帝欺负,还是皇帝的恩赐,不过就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八九不离十有这么点意思在里面。
  卫衍试图用公事打岔,让皇帝放弃他心中正在转的那些荒唐念头。可惜,公事的魅力比起折腾起人来,实在是远远不够,皇帝很快心不在焉起来,牛头不对马嘴地和他搭着话。
  “陛下想不想听听臣心里的想法。”卫衍没有办法,只能放下了公事,准备和皇帝促膝长谈一番,免得皇帝时不时要为那些小事动怒,实在没有必要。
  “什么……你说。”见卫衍摆出了这副认真的架势,景骊终于回神了。
  “臣打小就不够聪明,也不够能干,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虽然偶尔也希冀过名留史册流传千古这种事,但是臣心里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那时候,臣以为臣好好护着陛下的安全,就是为国尽忠为君分忧。后来发生了那件事,有段时间臣恨过陛下……”
  “对不起,朕……”听到这里,景骊突然紧紧抱住了他。
  他虽然姿态强硬,心里咋咋呼呼地想着,就算再给他一个机会,他也不后悔,其实当年他就知道卫衍那时候是恨他的,但是卫衍不提旧事,他也不敢轻易提起这个话题,让过去毁掉现在的幸福日子,此时卫衍提起,他终于能补上这句道歉了。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不去说它,陛下那时候也年轻。”卫衍摇了摇头,让皇帝不要再说下去,他提那些事并不是为了和皇帝算旧账,有些事过去了就算了,翻来覆去地纠缠旧事,从来就不是他的性子,他此时提起,不过是想好好开解皇帝的心结,“再后来,臣被流放,走过很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在京里永远看不到的人和事。臣第一次了解到民生百态,也第一次萌生了除了自己好好过日子之外,还想为这个国家为百姓们做点什么的念头。臣重回陛下身边之前,早就认真考虑过会付出的代价。陛下,臣不介意那些虚名,所以陛下不要再为这种小事生气,再为这些闲话折腾朝臣。臣不够聪明,也不够能干,做不到臣当年想做的那些事,但是陛下足够聪明,也足够能干,可以代替臣完成那些心愿。臣能做的就是永远站在陛下身后,守护陛下的安全。”
  声名尽毁,荣辱全抛,这是他为了追随皇帝左右自愿付出的代价。
  流言蜚语,史笔如刀,这是他为了常伴皇帝身侧自愿付出的代价。
  他早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但是,他愿意,他真的愿意。
  当年,他懒得多想他和皇帝到底是什么关系,整日里得过且过地一日日过着,是因为他不愿意去深思这些事情,但是等到他愿意回到皇帝身边的时候,他早就想清楚了。
  凡事皆有代价,既然他选择了陪伴在皇帝身边,就必然要付出这些代价,为什么皇帝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你不在意,但是朕在意。朕不准任何人诋毁你,羞辱你。任何人敢这么做,朕都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卫衍不在乎虚名,但是景骊很在乎,况且这个人是他一直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面呵护的珍宝,怎容得旁人去践踏。
  “陛下,黄口稚子无知之语,怎可当真,祸及家人更是无辜。如果陛下真的要去做那些事,臣会很生气,也会对陛下很失望,也许臣很快就会怀疑,臣当年的选择是否是一个错误。”
  卫衍的表情很认真,很严肃,一点都没有说笑的意思。景骊和他对视了半晌,终于别过了头去,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
  “朕知道了。”
  此时,他脸上不甘愿的神情,和当时正在偏殿中与萧振庭较劲的景珂,实在是有得一比。
  卫衍安抚过皇帝,有些放心不下景珂的伤势,就去探望他。
  他进了景珂所住偏殿的门,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幅情景。景珂正气呼呼地坐在榻上不理人,萧振庭正在给他念书。一个在生闷气,一个若无其事,这景象和皇帝刚才生闷气的样子,简直是一模一样,他想到这里,不由得微笑起来。
  见他进来,萧振庭赶紧站起来给他行了礼,景珂也想爬起来,不过卫衍快步走上前去按住了他。
  卫衍仔细查看了一遍景珂全身的伤口,又问了他几句,才算放下心来,然后有一句没一句地问了萧振庭几句闲话。
  卫衍知道景珂的这位伴读来自安阳萧氏,有好几次,他都想问问,燕钰成如今怎么样了,是否一切安好?不过这个话题他不知道该怎么提起,所以有些话都到了他的嘴边,又被他吞了回去。
  “家兄来信,让我代他给侯爷请安。若侯爷哪天得空,可否容我上门拜见。”说着说着,也不知道说到了哪里,萧振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萧振庭这话并不是随口说说,事实上他上过永宁侯府不止一次,可惜永宁侯几乎比皇帝还要难见,永远都是闭门谢客,不是熟客上门,通常除了管家之外,见不到其他主人,他只能留下礼物黯然离去。这次能在宫里碰巧遇见,萧振庭马上提出了这个请求,也不管卫衍听了,是不是一脸的迷惑。
  “令兄是……”萧振庭的兄长是哪一位,卫衍一无所知,只能开口问他。
  “家兄讳振阳,是侯爷旧友,当日颇得侯爷照顾,始终铭记在心。若侯爷有事需要人跑腿,吩咐在下即可,我萧家绝不会忘记侯爷当日援手救命之恩。”
  “原来是他。”卫衍静心思索了片刻,终于想明白萧振阳大概就是当日的燕钰成,不过那时他就说了几句话,当不得救命之恩,赶紧摆了摆手,“令兄言重了,我当时也就说了句话,求了个情,谈不上什么救命之恩。”
  “侯爷此话有谬,一言之恩,一饭之情,皆是恩情,更何况是救命之恩,有道是有恩不报非君子,莫不是侯爷以为我萧家皆是知恩不报之徒?”
  “我没有这个意思。这样吧,等我家敏文回来了,我打发人请你过府,好好亲近亲近。”看到少年摆出了要和他好好理论辩驳一番的架势,卫衍赶紧投降。
  他家敏文和萧振庭岁数相近,又都是少年老成之辈,应该比较谈得拢。至于他自己,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当下,他就决定把这个烫手山芋,抛给宝贝儿子去接待,也不知道归期渐近的卫敏文,有没有在路上打喷嚏。
  “大统领,珂儿也想去,珂儿也要和敏文哥哥好好亲近亲近。”景珂听到萧振庭要去大统领家里玩,还有那位他从来没见过的敏文哥哥也要回来了,赶紧扯住了大统领的衣袖,用闪亮亮的大眼睛望着他。
  “好,到时候殿下也一起去。”对于景珂的撒娇大法,卫衍始终没辙,马上就答应了,“不过殿下这几日要好好养伤,否则到时候走不动路,可不要哭鼻子。”
  “大统领,你说父皇会不会不让珂儿去?”景珂高兴了一会儿,突然想到皇帝还在生他的气,顿时不安起来,趴在卫衍耳边小声问道。
  “放心吧,到时候臣去向陛下讨旨意。”卫衍也在他耳边小声回答。
  景珂终于放下了心,搂着卫衍的脖子,开心地笑了起来。
  萧振庭看着包成粽子一样的小皇子,和卫衍两人头对着头,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也笑了起来。


第四十章 菊黄蟹肥
  弘庆六年秋末; 永宁侯世子卫敏文在消失整整一年后; 重新出现在了京城街头。
  关于卫敏文这一年的去向; 从卫府流传出来的消息是去了河西祖宅休养,至于旁人信不信; 或者在背地里怎么猜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卫敏文这次回京; 是为了两件事; 一是公事; 一是私事。公事自然与西北那边有关; 私事却是因为卫老侯爷即将做八十大寿; 他是专程回来拜寿的。
  他刚回到府邸,还不曾洗去旅途的风尘; 就被皇帝急召觐见。皇帝急着见他,他同样急着办好公事,以便放下心来合家团圆; 所以他匆匆洗濯了一下; 换了身衣服,就随来人进宫去应对皇帝的问询。
  西北那边经过一年多的渗透打探; 消息摸得差不多了,不过皇帝想要的机会; 目前还没有着落。
  他们在那里构思了一个计划; 只是施行起来需要不少的时间; 不菲的财力; 这次派他回来; 就是想要摸清皇帝到底能给他们多少时间,以及恳求财力方面的支持。
  “塞外那边的规矩是王子们一旦成年,就会分封奴隶牧民牧场,让他们离开王帐自立部落,分封多寡由他们母妃的地位,和自身受汗王的宠爱程度决定,只有最年幼的王子才能继承汗位。如今的北狄汗王现年五十一岁,膝下共有十二位王子,已经有八位王子离开王帐,拥有了自己的部落,另外还有四位王子未成年,最小的十二王子今年才三岁,母妃身份尊贵,母子均极得汗王宠爱。”
  卫敏文向皇帝详细汇报了北狄王室的情况,王子们的年纪性格嗜好,王子母妃们的身份来历背后势力,王子大妃们的零零落落各种消息,这些东西是整个计划的基础,所以他不厌其烦地细细叙述了一遍。
  “臣等以为汗王王帐能够统领其帐下众部落,一是因为他是所有部落中最强大的一个,王帐拥有最多的奴隶牧民最肥沃的牧场,二是因为众部落族长们的信服支持。”
  卫敏文的这句话基本上属于废话,不过景骊听到他这么说,却了然一笑,因为听到这里,他已经知道他的这些臣子们到底要做什么了。
  如果北狄王室始终上下一心共进共退,他的北伐大业恐怕就要用无数将士兵卒们的性命去铸就,所以他需要一个合适的出兵机会,这个机会需要北狄的配合,当然他们不肯配合的话,只能想想办法让他们自动配合。
  这样的机会,从下到上困难重重,但是从上到下的话,破坏力就很惊人了。而挑动内斗,特别是王室内斗,永远是达到目的的最快捷方法。
  “有合适的目标吗?”
  “绿珠大人和其他几位大人,初步遴选出了三个目标,一是北狄汗王的同胞兄长,二是北狄大王子,三是北狄三王子,这三位的部落都是王帐以下比较大的部落,而且他们在众部落族长中,也拥有极高的威信,背后更有众多势力支持。不过诸位大人的意见有分歧,而且这个计划有些费时费力,就怕跟不上陛下的步伐,所以此次派遣臣回来,恳请陛下定夺。”
  “费些时日不必在意,三年五载的,朕还等得起。朕相信以你家大人的能力,肯定不会让朕等上十年二十年的。”景骊沉吟了片刻,将这三个目标的相关内容,在脑中仔细过了一遍,突然问道,“朕没有记错的话,这位北狄三王子,是十二王子的同胞兄长?”
  “是的。”
  “就选他吧,这件事户部不便插手,不过朕会给谢萌一道密旨,命他全力配合你们的计划。”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