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农家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聘礼六十两,其中十两归你们,多一个子都没有,嫁妆之类都不需要你们插手,你们只要在简明宇成亲当天出面即可。”秦媒婆明白此聘礼非石氏他们要的聘礼,那一百两完全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钟家给的聘礼是给简明宇的,不是给他爷奶。
    “这,钟家这么有钱,怎么这么小气?”魏氏不满地嘀咕道。
    “你们什么也不用做,就能赚这么大一笔钱,就知足吧,惹了钟家不高兴,那可是半文钱都得不到。换我有这么个进项,还不闷房里偷乐?”这可是秦媒婆的心里话,她着实羡慕得紧,不过,对于石氏这么眼皮子浅的行事手法,她非常看不惯,只是媒婆这个行当,都有一张巧嘴,通常不会与人交恶,有再多的不满,也只会在心里抱怨。
    石氏心疼那么多钱就要从眼前溜走,不死心地跟秦媒婆又扯了半天皮。秦媒婆无奈,她给的可是实诚话,不是她不想多给,而是钟家早就跟她交代过,底线就是如此,让她提价,她同意了也没用。
    谈到最后,秦媒婆都有些不耐烦了,扶了扶额说道:“石婶子,不是我为难您,钟家就给了这么个价,您要是同意,那一切都好说,不同意,那么之后我不会再来,你连十两银子都拿不到。”
    见实在没有说合的余地,石氏也不再穷折腾,心里想着能拿到一点是一点,真把钟家给逼急了,恐怕他们就真连一文钱都得不到。
    送走秦媒婆,石氏一家还在为,没能从简明宇身上得到更多利益,而懊恼不已。
    搞定了简明宇爷奶,接下来便是和简明宇商谈,简明晨该如何安排。
    简明晨今年才八岁,自是不可能留他一个人在简家。钟庆然已经和钟老爷子夫妇事先商量过,简明宇可以带着简明晨一起嫁过来,当然,简明晨的户籍不变。
    以后简明宇他们这一房就要靠简明晨支撑,断然不可能让他落户在钟庆然家。等他年纪再大个几岁,便让他独立出去,那套新房子自是留给简明晨,三亩坡地也给他,再给他一笔银子,简明宇做哥哥的责任就算尽到,人都要学会自力更生,简明宇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
    不过,钱财都是小事,重要的还是,维系好兄弟间之间的感情。
    “哥,你真的要嫁给庆然哥?”简明晨有些不安,他只有简明宇一个亲人,生怕他跟大姐一样丢下他不管。
    简明宇理解他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不用担心,哥会看着你直到你长大为止。”
    “哥,新房子才建好,住不了多久就要空置,好可惜。”简明晨委婉地表达他的意思。他其实不是很想让哥哥嫁出去,倒不是对钟庆然有意见,他还挺喜欢庆然哥,不过他虽小,但很多话已经能听懂,外面传他哥的闲话传得可难听了,说什么他哥攀高枝,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连男人的脸面都不要了……听得简明晨都恨不得上去,当场糊他们一脸泥。
    “没事,哥会常带你过来这边看看,有了人气,房子不会这么快就腐朽。”简明宇摸着简明晨的小脑袋,轻声抚慰他不安的心灵。
    即便简明宇已经很是注意,简明晨眼眸中依然盛满了担忧。这点还真不怪他,两兄弟的大姐简梅在没出嫁前,对他们也是不错的,可惜自从嫁了人后,就基本不和娘家兄弟走动,完全就是一副和娘家断绝往来的架势。若非念着这么点亲情,简明宇也不会农忙时还过去帮忙。
    简明晨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了一次不好的体验,再来一次,恐怕他小小年纪承受不住。这一点上,简明宇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简明宇应下亲事后,童氏便把这事告知给钟正仁夫妇。
    钟正仁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心里头有些苦闷。爹娘已经做出决定,他们作为儿子媳妇,又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还能反对不成?再说,他们又不是没长眼睛,爹娘这么疼爱庆然,定然不会拿庆然换利益。既然爹娘这么做了,那必然是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明氏对钟庆然这个二儿子关注虽及不上前头两个大的,可也从来没无视过他,骤然听到二儿子要给她娶个男媳妇,她也有点蒙头。可就像钟正仁想的那样,她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心里头颇不是滋味。
    从庆然养在婆婆身边那刻起,明氏就从来没在这个儿子身上,体会到过做娘的满足感。可即便这样,她也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到老了可以子孙绕膝,可是现在,这点想头也没了,她心情能好才怪。
    既然无力阻止,那只有选择接受这一个途径。明氏慢慢平静下来,想着村里又不是没有男媳妇,那几户人家还不是照样过日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安慰自己一番,明氏心中的疙瘩就少了许多。
    小五房主支历来很少出现男媳妇的踪影,否则他们这一房也不会子嗣如此繁盛。明氏也从没想过她会碰上这事,只要不想起,庆然以后可能没有自己子嗣,这件让她不爽的事,她倒是乐见其成。
    抛开钟正仁夫妇私底下的想法不谈,钟庆然和简明宇谈婚论嫁之事,早就传遍河湾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喟叹可惜的,不过这都是别人家的事,热闹过一阵,热度便慢慢消退。
    由于钟庆然和简明宇两人年岁相当,今年都是十三岁,而十四这个数字,大周朝百姓认为不吉利,再等一年,又觉得时间太长,恐有变故,钟老爷子夫妇便决定跟两人商量一下。
    钟庆然自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简明宇是无可无不可。见此,两老便拍板定下,下个月先定亲,年前就把喜事给办了。
    这次亲事和钟欣那次不同,时间非常赶,简明宇是半点准备都没有,一应东西都得在两三个月内全都购置好。他家没有女性,他倒是试过自己裁制衣衫,针脚马马虎虎,还看得过去,但要用来缝制喜服,他这点手艺显然还不够格。
    这事好办,钟庆然走了一趟平阳县,去有名的绣铺观摩了一番,回到家就关在房里写写画画。他并不懂服装设计,但是他画过许多人物画,对衣衫样式有自己的一套见解。他心里想着,费心琢磨一下,应该能拿出一套符合大周朝审美的喜服。
    
    第62章
    
    估计一辈子就成这么一次亲,钟庆然自是想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
    他和简明宇还没长成,身量比不上成年人,钟庆然索性将喜服设计得稍微贴身一点,这样可以让两人看起来精神一些。
    涂涂改改多次后,钟庆然总算满意,找了庆和坊技艺最好的绣娘柳氏进行缝制,将一些柳氏不明白的地方讲清楚后,剩下的事便交由钟老爷子负责。
    钟老爷子跟柳氏商量好,在缝制喜服期间,就按以往的月钱给,完成后,他再给她包一个红封。柳氏对这个待遇很满意。
    不光是喜服,钟庆然还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不求做工多好,便于放东西就行。他也没多做,只是把五斗橱换成立式衣柜,书桌也给改了样式,其余倒是没怎么动。
    要说功能的话,可能现代家具更适用,从精美角度来看,则不然,大周朝匠人的技艺普遍比现代平均水平要高。平阳县内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廊檐屋舍,尽皆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瞧着实在是赏心悦目。
    钟家祖宅就是如此,尽管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宅子和笨重家什可还留着,看着有些老气过时,那手艺实在没话说。
    钟庆然觉得这样挺好,除去部分用着有些别扭的家具,他并不想多做改动。
    “庆竹,虾塘那边的钱差不多齐了,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钟庆竹听了,露出一副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样子,有些着急地说道:“庆然,你也知道我的本事,你让我上哪去找既忠心又机灵的小子?我去平阳县打听过,并没有司这样职责的局子。大家一般都是托顺路的商队或熟人捎带东西,庆书那里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我可不敢将这事托给他们。”
    钟庆然一时默然,钟庆竹说得很有道理,他要带的可不止银两,还有一些并不能暴露在众人面前的物品。更何况,负责这事的人还要探听消息,可能的话,还得尽力帮一把钟庆书,不说陌生人,就连钟庆书名下的仆妇都不成。
    一个是他们面孔过于熟悉,很容易就被那些效力其他主子,却被安排在钟庆书身边监视的婢仆盯上;另一个则是,万一钟庆书陷入困境中,他们没能力处理。
    想来想去,钟庆然也没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除非他自己上。可是他的年纪摆在那,出远门,没足够的安全保障,那是想都别想。
    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钟庆然倒是不急于一时。回到家之后,他一边为定亲需要置办的物事忙碌,一边则在想钟庆书这事的解决办法。
    时间一晃而过,钟庆然还没找到钟庆书这事的头绪,倒先迎来了定亲。
    同样是定亲,差距还是蛮大的。只有片瓦遮身的穷苦人家,能娶得起媳妇就不错了,定亲多数都是走一走过程,请上左邻右舍、三五个亲戚坐席,那都算好的,不少人家办事都是悄无声息,更有甚者,实在没办法,只能采取换亲的方案,哪里敢讲究排场,铺张浪费?
    钟庆然这边则不需要顾忌这些,之前,他还为花钱束手束脚发愁,现在,则不用为此担忧。距离筹钱也有段日子,庆和坊赚钱的速度完全及得上他家花钱的速度,只是说好要给他爹和他四叔的钱,就得等一阵子才能还上。
    钟老爷子夫妇宠着钟庆然,完全不吝于在他身上花钱。他们赚的钱,最后还不是都要留给庆然?对他们而言,早花晚花没多少区别。
    再说,钟庆然本就不是花钱大手大脚之人,钟老爷子夫妇乐得,对钟庆然的疼宠程度,比以前还要厉害。以往,两老还要担心把钟庆然给宠坏了,现在,他们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从之前的种种事情来看,钟庆然有足够的自制力,显然不会被两老给惯坏。
    有了充足的银两支撑,钟庆然的定亲宴席,档次明显提高许多。农家人讲究实惠,菜色不需要多精致,只要上大盘肉,大碗酒,就足够让他们吃喝尽兴。
    真说起来,此次宴席钟庆然家并没花多少钱,却得了不少人的好评,这个买卖做得其实很划算。
    美中不足的是,简明宇爷奶他们过来坐席,只拎了几个鸡蛋一把菜,还用布给罩着,旁人还以为提了多少东西,结果就这么一点,不少人都嗤之以鼻。不过对于这点,大家都习惯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把简明宇几个孩子给单分出去。
    对此,钟庆然和简明宇连面色都不改。简明宇几个至亲,都是钻进钱眼里去的人,哪会顾忌这些。他们能拎东西过来,钟庆然反倒多看了两眼,做人还知道为自己装点一下门面,显见得还没有彻底失败。
    钟庆然定亲,他的几个叔叔都过来了,只是不见五叔钟正信的身影。
    这点上,无论是钟老爷子夫妇还是钟庆然,都没有太过于计较。商杨府城离河湾村颇有些距离,来回一趟,怎么也得十天半月,不是说回来就能回来的。再说,这次只是钟庆然定亲,并不是非到不可。
    钟老爷子给他捎去口信,钟正信人虽然没到,但让人带回来一封信,里边说了无法回家参加钟庆然定亲宴之事,他对此颇为遗憾,还捎带了礼金。
    读书人不愧为读书人,礼数很是周到。钟庆然对他生不起反感,但也没多少亲近之意。对于钟庆然来说,有他没他其实没什么差别。
    钟家上房。
    “爹,我过些日子要走一趟上京,想跟您商量一件事。”钟正义神情专注地盯着钟老爷子,将话斟酌了一番,才接着说道,“我想从庆和坊拿些货,运到上京卖,您看?”
    钟老爷子听了,仔细打量着钟正义,神色有些肃穆地说道:“你有门路?”
    “嗯。”
    钟老爷子没再寻根究底,垂下眼眸,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沿,发出清脆的响声,在静寂无声的房间中显得格外引人注意。
    钟正义眼眨也不眨地看着钟老爷子,眼中的期盼几欲托眶而出。钟老爷子不为所动,如老僧入定般,盘算着其中的利弊。作为一个父亲,他自是想为儿子大开方便之门,可做为一个铺子的东家,自是不能这般想当然,他得考虑其中的得失。
    “你要几种,要多少,是你要的,还是跟你合作之人,让你做中间人向庆和坊提货?”钟老爷子除了在钟庆然身上容易感情用事,其他时候,多数时间还是挺理智的。以前只是囿于见识问题,自打开始管理庆和坊,人越发精明。
    钟正义被钟老爷子一气问了好几个问题,问得颇有些哑口无言,半晌才呐呐地回道:“爹,是有一次我跟合伙人闲谈时说起,我想着庆和坊中物品那么受人欢迎,将他们卖到上京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
    “你说的没错,想法也很好。那你想过没,你有能力,在上京这个王公贵族林立的地方站住脚?”钟老爷子不是想打击二儿子,实在是正义有些小瞧那里的商户。
    上京是大周朝的国都,是最为繁华的城市,每一个商家背后都有权贵撑腰,小商贩不是没有,赚到的钱,除去打点各方势力,将所剩无几。生意可不是那么好做的,要真这样,怎会还有那么多人冲着仕途之道一去不回头?
    “爹,那合伙人是岳家那头牵的线,我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不像是个骗子,看他的行事做派,很有些来头。据他说,背后也有势力罩着,我想,只做小笔买卖的话,应该不会有事。”钟正义没有隐瞒,把他知道的都全盘托出。
    “你是要一直走上京这条路线,还是跟你之前说的那样,在商杨府这一带到处跑?”
    “看情况吧,要是能在上京站稳脚跟,那是再好不过。我年纪也不小了,长期在外颠簸,留几个儿女在家,我也不大放心。”
    “行了,你先出去,这事我得好好想想。”钟老爷子挥了挥手,让钟正义把钟庆然给叫进来。
    钟庆然这个时候倒是在家,钟正义一招呼,他就火速窜进上房:“爷爷,叫我何事?”
    钟老爷子睁开半阖的眼睛,将钟正义的来意详细说了一遍,问道:“你有什么看法?”
    “爷爷,二叔想拿货,您给他就是,不过第一次交易,数量不能太多。他那合伙人到底什么来头,我们也搞不清楚,说不准,他只是看中,二叔能从庆和坊中拿到便宜货的能力。先看看吧,要是那人没其他目的,倒是不妨让二叔赚这笔银子。”
    钟庆然心中明白得很,庆和坊已经打出名声,外地订单一路高歌猛进,这足以说明庆和坊货品,在其他地方也一样很受欢迎。同时,铺内货物价格也一直在上扬。当然,这都是无声无息中进行的,提价的物品只有新上架的那些,原先那部分,价格短时间内不会变动。
    钟庆然虽没有从商的经验,但他知道老物品调价的风险,降价,老客户会不满,涨价,则会招来新客户的抱怨,新品则没有那么多顾忌。
    钟庆然没说的一点是,这么一来,以后他们估计就没法将庆和坊开到上京。这点小小的遗憾,钟庆然并不放在心里,与其几个叔叔穷困潦倒,要他接济,三不五时到钟老爷子夫妇这里来哭诉,那还不如让他们得点便利。
    反正卖给别人是卖,卖给自家人一样是卖,赚谁的钱不是赚,不过是少赚点罢了。用一点钱就能换取舒心的生活,他非常乐意。
    “别的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想不明白,你二叔哪来的机会,认识在上京城都有背景的合伙人?”钟老爷子心里泛起嘀咕,总不可能是和庆然一样走运,随随便便就能救到一个贵家公子吧?
    钟老爷子这一说,倒是让钟庆然陷入沉思当中。他身上的秘密太多,要是有人刻意搭上自家人来窥伺他,那可就不美了。希望是他多想,他一直很小心,种菌菇的事隐瞒得很好,河湾村除了钟老爷子夫妇和简明宇,就再没其他人知道这事。真要是这事被人给知晓,外面不至于这么平静。
    “爷爷,这点恐怕问二叔也问不出来,从他结识那个合伙人的过程便能知道,这只是碰巧的事。既然这样,那就把他们当一个普通商家来办,给二叔的货稍微便宜一些,应当可以交差。”
    这也是钟老爷子的想法,他之前没直接下定论,只是想不通一些事情罢了。
    这事敲定之后,钟庆然迟疑了好一阵,不知道接下来的话他该不该说出口。
    钟老爷子瞧着三孙子这副模样,果断说道:“庆然,有话就说,看你这个为难劲,爷爷还会跟你计较不成?”
    尽管钟老爷子这么说,钟庆然依然很是踌躇,话在嘴里盘桓半天,才下定决心说道:“爷爷,我想跟二叔一起去趟上京。”
    钟老爷子愣住,他倒没有直接拒绝,不解地问道:“上京离河湾村很远,来回一趟要走一个月左右,你才这么点大,有什么事非得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