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农家子-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钟老爷子有点发愁,老二跑商,没钱肯定不成。五百两银子放在河湾村,算是一大笔钱,可在商人眼中,最多只能掀起一点浪花。
老三要开食肆,无论是买铺子,还是雇人,那自是钱越多越好,这样能选择的余地就大。
老五那边,同样的道理,都准备到府城去了,若还不多带点银子,那出事找谁去?
换而言之,三个儿子最好每人补足余下四百两。一千二百两银子,钟老爷子一时拿不出来。他把钟庆然叫到上房,一张老脸都差点挂不住,还好,庆然是他从小一贯疼到大的,倒是不怕在他面前丢脸。
这事是钟老爷子太想当然了,以为每个儿子有了一百两,过个一年半载一点问题没有。他手中余下的几百两银子,其实是为老三准备的,他想开食铺的意思早就表露出来,只是一直没提罢了。现在倒好,所有事情都赶在一起,这钱给谁都不好。
钟庆然除了实在不能说的秘密之外,其他都会告知钟老爷子,反过来也是成立的。钟老爷子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说道:“庆然,你二叔三叔和五叔都要用钱,我这钱不够,先拿你的救下急,不用太多,只需拿出你从庆和坊分到的红利,其他的我去想办法凑一凑。”
钟庆然自是没有意见,现在庆和坊一个月净赚在一百两到二百两之间,不用担心会缺钱用。他明白钟老爷子的意思,从庆和坊分到的红利是明面上的,超出这个部分,就不好向人解释了。
算上钟庆然给的四百两银子,钟老爷子手头共有九百多两,离一千二百两的数目还差三百多。他叫来老大和老四,把他的意思一说,钟正仁和钟正智没二话,直接回房拿了还没焐热的一百两银票。
“先委屈你们俩,很快就给你们补上。”
“爹,不着急,家里不缺吃喝,我跟老四晚点买田地便是。”钟正仁对此一点不担心,以他爹的为人,还能亏待他不成?
钟正智也是一样的想法。他曾想过开铺子,只是一想到,以后说话都得在嘴中先绕上一绕才能出口,他就觉得心累,便歇了这份心思,做个小地主也不错。
翌日一早,钟老爷子就进城去庆和坊,从账面上支走了一百五十两,流转资金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好在庆和坊之前就进了一批原料,还每天都有入账,暂时账上没钱关系不大。
这下子,钟老爷子和钟庆然这个小家,算是被掏空了底子。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问题是,即便钟庆然手中有钱,他也不好拿出来花用。这也是钟老爷子,想法子把钟庆然分出来的其中一个缘故。
上房,钟老爷子把一沓百两银票搁在三个儿子面前,问道:“老五,你什么时候出发?粮食还没全部下来,最好等上几日。”
“爹,时间早就定了,一旬后就走。”钟正信垂下眼帘,不泄露一丝情绪。
“哦,那应该赶得上。不过十天时间有点急,这样吧,先把入仓的粮食分一分,你好提前处理。”
对此,钟正信自然没有意见。钟家总共六十七亩田,他能分到的粮食也值点银子,府城用钱的地方很多,钱能多一点是一点。
分粮食也是个体力活,还好,除去钟正信,钟正仁四人都能胜任。忙活了两天,几人总算将现有粮食全都分割好。
口粮是按户以及丁口来分,结果最后算下来,每家分到的粮食相差不大。
钟正信房中。
“正信,府城真像你说的那么好?”李氏一边收拾细软,一边再次确认。对于离开家,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她既兴奋,又有一丝对未知的惧怕。
“嗯,比平阳县好几倍都不止。”
“那我们以什么为营生?”想到这个,李氏有些忧愁,尽管手头有五百两银子,可即便她再没见识,也知道府城开销很大,这从平阳县就能窥知一二。这些银子除了拿来买田置地,她真不知道其他用法。铺子不是那么好开的,折本的多了去,贸然尝试很可能血本无归。更何况,那是府城,人生地不熟的,被人欺凌都得受着。
“这事不用你操心,到府城你就知道了。”
听钟正信这么说,李氏便不再多言。她知道钟正信是个有成算之人,既然他不愿意多讲,那她就不问。留给她的时间真的不多,光收拾行李就够她忙活,还得回趟娘家,她哪还有空管其他事。
拿到钱后,钟正义和钟正礼便老往平阳县跑,合适的铺子和宅子一时半会可不好找。
最先成行的自然是钟正信,临行前一晚,他去找了钟老爷子:“爹,我那十二亩田已经佃出去,您帮我收下租子,要是我在府城过不下去,也是条退路。”
“行,这事我帮你管着,你放心。”
第二天清晨,天还只有蒙蒙亮,钟正信一家三口,外带李氏肚子里的小娃娃,便踏上了前往商杨府城的道路。
马车是租的,赶车人早早就在钟家门口候着,也亏得他常年赶路,不然,摸黑驾车还真有些难度。
钟庆然跟钟正信不熟,但该有的礼数他也尽到了,看着绝尘而去的马车,没来由心里有几分惆怅。他都这样了,钟老爷子夫妇应该会更难受,到底是疼了多年的小儿子,此一去,也不知道何时再见,没点伤感情绪才怪。
看着童氏用手背抹了把眼睛,钟庆然别过脸,不去看他们,就让两老安安静静地好好发泄一下。
钟正义和钟正礼两家倒是还好,虽然不打算在村里住,至少平阳县城离河湾村不远,往来还是挺方便的。
送走钟正信没多久,钟正义便找到了房子,择一吉日搬了过去。又隔了几日,钟正礼也找好铺子,带着一家人进了平阳县城。
钟家顿时显得空荡许多。
“正智,二哥他们都搬走了,咱也不能总住在大哥家吧?”刘氏翻出钱盒数了数,算上钟老爷子给的二十两安家费,总共也还不到三十两。这钱放以前是笔大数目,现在就有点不够看了。不是她心气高,实在是有五百两银子打底,要还住泥房,怎么也说不过去。她自己倒是无所谓,孩他爹和几个孩子可还要脸面呢,无论如何也不能弄得太寒碜。
“爹的宅子定下了,你看我们是住爹附近,还是住大哥附近?”钟正智两边都无所谓,便把选择权交给了他媳妇。
“离爹娘近一点吧,到时候也方便照顾。庆然自己都还需要人照料,要是娘出点问题,家里还不得乱套了?”刘氏对童氏是感激的。谁家要是娶进她这样一个媳妇,都会不待见,尽管她也是没办法,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亲爹因没钱治病而亡。
可即便有这样的苦衷,换个狠心一点的婆婆,她就要被磋磨了。到时候就算有丈夫顾着,也只有受苦的份。
童氏虽然想起这事时,脸色也不大好看,但最多也就嘴上骂几句,骂过就算。谁没个爹娘,要是连养了自己十几年的亲爹娘都不管,这人还有良心吗?可看着四儿子小家没点积蓄,她又觉得糟心,童氏的心情便在两者间来回徘徊。
刘氏很明白婆婆的想法,童氏骂她,她就乖乖受着,也好让婆婆心里顺畅些。
嫁给钟正智这些年,刘氏还真没怎么受过苦,干活本就应当,她在家也要做呢,到了婆家之后,也只比在家稍微累些,光这一点就让她非常满足。
再加上自家男人也是个有担当的,对她把嫁妆银子连带着平日里攒的钱,都接济给娘家,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半句怨言都没有。但他手上的私房,却不会交给她,全都用在两个孩子上。钟正智这么做,刘氏很是赞成。她贴进去就算了,要是连自家丈夫都搭进去,孩子们就太可怜了,她这个做娘的也不忍心。
好在,刘氏她爹已经病愈,身体只需慢慢调养,不需刘氏再死命补贴,接下来,她就得为自个小家好好打算。
确定好大致方位后,钟正智夫妇很快便挑中一间宅子,不大,只有一进,是河湾村最常见的房屋格局。前面是住房,后面是菜园。房子是泥瓦房,还只有两间正屋,一个堂屋,灶房等倒是一应俱全,就是盖的都不怎么样。
可即便这样,钱也没少花,修缮过后,一合计,差不多花去了十五两。刘氏不由感叹,钱真不经用,怪不得二叔三叔他们要争老宅,一切都是钱给闹的。
一想到五百两银子入手之后,宅子还得重新起,刘氏就忍不住肉疼,这没个五十两银子,恐怕拿不下,而且,即便出这么多钱,也不能建得像老宅那样精美。刘氏越想越心痛,索性便不想了。
这一天,钟庆然照例去新宅子看进度,没想到却见到了简明宇的身影,他有些惊讶,把人拉到一边轻声问道:“你怎么来了?”
“秋收完了,家里活不多,看你这边就这么几个人干活,便过来帮上一把。你最近是不是缺银子?”简明宇同样小声回道。
钟庆然摇了摇头:“银子是不缺,只是和你一样,不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等将逍山上药草能卖的都卖掉后,应该就能拿一部分出来用。”
“我想也是。”
“既然知道,那你就别干了,别弄得身体长不高再来找我抱怨。”
“我力气大,压不垮。”
看着简明宇清亮笃信的眼神,钟庆然败下阵来。他怎么就忘了,这人天赋惊人,不能以常人看待:“那你忙,注意点,别被石块砖瓦砸到了,我去训练点白和鸣雷。”
“嗯。”简明宇应了一声,转身快步朝工地走去,只留给钟庆然一个修长的背影。
钟庆然先回了一趟家,让明氏烧一锅绿豆汤,一会他提到新宅子那,交代完,便转向简家。
钟庆然到的时候,简明晨正在堂屋口忙活,两只幼鹰就停在鹰架上,见是他,清叫了几声,算是打招呼。
钟庆然吹了一声口哨,点白和鸣雷收到讯号,当即便张开翅膀,胡乱扑腾几下,总算安全降落到地上。
这两只幼鹰已经有了老鹰的样子,羽毛多是黑褐色,脖子和头部有一圈白色,只是徒有其表,连飞翔都还没学会。点白确实如简明宇想的那样,额头跟羽毛同色,一点都不白。
钟庆然不了解鹰,但他听说过,小鹰是被成鹰丢下山崖,被迫学会飞翔。钟庆然自然不会这么残忍,万一摔死了,他去哪里再找第二对老鹰?
钟庆然拿了一个大篮子,将两只幼鹰装进去,放在地上,然后熟练地爬上院子里的树,站在第一根横枝上,用钩子把篮子提到树上,然后不顾两只鹰地挣扎,一只一只抛高了,任由它们在空中瞎挣扎扑腾,然后艰难着陆。
重复两次后,钟庆然便没再继续,不光两只鹰累个半死,钟庆然一样不好受。爬上爬下,还要注意不要从树上掉下来,他容易吗?
点白和鸣雷虽然老啄钟庆然,但对他的话语还是听从的。要不是两只鹰性子高傲,钟庆然也不用老是上上下下,边上的简明晨就能帮他把鹰装进篮子里,可惜点白和鸣雷碰都不让简明晨碰,他只能耗费力气自己来。
钟庆然训练两只鹰有几天了,可能是它们还太小,或者训飞环境不够刺激,点白和鸣雷飞得并不利索。不过成效还是有的,两只鹰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相信用不了多久,它们应该就能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简明晨有些羡慕地看着,钟庆然和两只幼鹰你来我往,双方看似不对付,其实关系挺好。低头看了眼围在脚边的小狗,他又笑弯了眉。
这只小狗,是简明宇发现明晨老是偷瞄的小眼神后,去村民家给他要的,不是名贵品种,就是村里很常见的土狗。
第57章
大多数动物,不管长大之后是何模样,至少小时候以可爱居多。就像土狗,长成之后,卖相真不咋样,但在小狗期间,那也是能吸引人视线的。现在简家不缺粮食,养条狗完全无压力。小狗“小花”被养得圆滚滚肉乎乎,两个巴掌大,整天绕着简明晨转,很得小孩子的心。
钟庆然把两只鹰放到鹰架上,架子不高,不会对点白和鸣雷造成威胁。做完这事,他转身对着简明晨问道:“明晨,学堂里还习惯吗?”
“嗯,和庆涵在一个班,还认识了几个同窗。”说起这事,简明晨脸上神采飞扬。
简姓本就是河湾村的小姓,总共就没几家。简明宇家情况比较特殊,被爷奶给单分出去,知道缘由的人同情归同情,但说起来,他们在名声上总有些不太好听,因此,和他家来往的人不多。大人的想法影响到孩子,简明晨记事起就没有几个玩伴,现在进了钟家族学,倒是认识了几个朋友。
能上得起族学的,除非砸锅卖铁,否则总有些个家底,正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自然也有人愿意和简明晨相交。
再说,简明宇明显和钟庆然交好。而钟家,虽然没人入官场,但家业可在那摆着,远超大多数村民,大家都有眼睛看着,结交简明晨,说不定还能搭上钟家,何乐而不为?
“帮我看着点庆涵,玩闹没事,要是不学好,你就偷偷告诉我。”
简明晨很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钟庆然估算着,这个时候绿豆汤差不多煮好,跟简明晨说了声,便向钟家走去。
现在才九月底,天气还挺热,尤其简明宇干的是体力活,很容易出一身汗。只是终归是一年当中最后一段暖和的时间,吃太凉的东西不好,钟庆然便只稍微晾了下,待不那么烫,便提着一个大陶罐去了宅地那。心里想着,明宇家也要建房,他过来帮自己,那岂不是要拖慢他家进度?
简明宇是个很有原则之人,既然他做出了选择,钟庆然便决定尊重他,大不了到时候多请点人帮他起房子。简家没那么大,需要建的房间也少,相信定能赶在冰冻前完工,倒是用不着太过担心。
有了主意,钟庆然踏着欢快的步子,哼着不为人知的小调,施施然走向新宅子。
一般农家建房子,都是请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帮忙,也不用出工钱,包饭就行。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有来有往便不会传出闲话。
钟家这般规模的房屋建造,就不能按照这个模式来,该雇人就得雇人,再加上他们请人的时间不凑巧,正好赶在农忙时期,工钱要比农闲时高上几分。不过现在农忙即将过去,工钱倒是降了下来。
由于工期很长,钟家这次便不包饭,只提供热水,当然,工钱往上提了一点。他们倒是挺乐意,都是河湾村人,回家方便得很,自家供饭,还能省点钱,钟庆然想建的是青砖瓦房,院子里也以青石铺地,这花销可不小,现在他暂时不能拿出这么多钱,便折中一下,优先建几间正房,其余的可以慢慢来。
同时开工的还有位于宅子后面的工坊。这个就简单多了,工坊不需要那么讲究,泥瓦房足够,重点在于地方要够大。
庆和坊生意一直在稳步扩张,不是平阳县消费能力有这么强,而是外来订单在逐渐增多。一年下来,庆和坊名气已经打了出去,附近州县都有慕名而来之人。
韩掌柜如今是平阳县日子过得最舒服的掌柜,他只需坐等生意上门便成。当然,作为一个称职的掌柜,他也发挥了他的才能,要不然要他这个掌柜何用?
韩掌柜如此,也是基于钟家的策略。钟老爷子和钟庆然,目前都没打算把庆和坊开到外地去。一个是合适的新掌柜还没有培养出来,另一个则是,钟庆然更愿意把庆和坊做成一个招牌,将由庆和坊工坊出产的货物大量销往外地,这样省事多了,能免去家人每年都要跑到外地去查账的辛苦。
大周朝交通可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坐马车走几天,恐怕屁股都得被颠坏了。总而言之,出远门更多时候就是在受罪。
钟庆然哪里能放心年纪一大把的钟老爷子独自出门?反过来也一样,钟老爷子也不可能放还没成年的钟庆然出去。
现在这样是最好的,钱照赚不误,还不用那么辛苦。不过,这样做也有弊端,只要哪个地方有铺子进了庆和坊的货,那庆和坊基本与那个地方无缘。生意吗,讲究口碑,正牌铺子开起来之后,这不是断人财路吗?
其实,钟庆然这么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钟家力量还是太过薄弱。在平阳县,有傅掌柜背后之人罩着,庆和坊一直顺风顺水,偶尔有点波折,也很快被解决。到了外地,钟庆然可没有那么大脸面去求,况且,又不是每个地方,傅掌柜背后之人都能像在平阳县这般能量大。
听到主家吆喝他们过去歇息,雇工们随意擦了把手,就大步走过去,有几个年纪不大的,还小跑着,生怕没有他们的份。
钟家并不小气,午饭不包,但热水管够,还三不五时提供点心,或者各种热茶热汤,这让干活的人很有干劲,建房进度也略有提升。
其他人钟庆然不管,他倒了一大碗绿豆汤,找了个阴凉地方坐着,挥手叫简明宇过去。
这个宅子里有口水井,在房子开工前,钟老爷子就先找人掏了井,用水倒是非常方便。
钟庆然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