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他们都说朕是暴君-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奇。
他与蔺策分开最久的时间应该就是隆和元年,他率领三万大军赶赴西北,隔着千山万水,半足足有大半年的时间不得见面。只是现在他回忆起来,想起的却只有血雨腥风,匝地烟尘,根本没有这些小儿女的思绪,现在看来还觉得有点可惜。
只是当年他在西北,战事急迫,三军将士的性命系于一身,他根本无暇分神,他牢记千里之外有个人在等自己归来,却根本没时间去想那人在都城之中过的好不好。只有偶尔从凶险的战场之上捡回一条性命,三军收拾战场的时候,才难得空闲,或许是因为在生死边缘滚过,游彦在那种时候总会格外的想念远在都城的那个人,在感情上游彦从不掩饰,既然思念,他就要告知那人,全然不顾自己还满身狼狈,立刻提笔匆匆写下几个字,夹在战报之中,一并送往都城。
现在想想,倒是不知道远在都城的蔺策收到那些沾染着血污的寥寥数语之时,又会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蔺策对待感情时总会格外克制,尤其在游彦面前更不愿示弱,加上游彦从西北回来之时伤痕累累,被勒令在床休养了一月之久,自己在西北经历的种种,身上的每一道疤的来源都被蔺策盘问清楚,反倒是蔺策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朝中局势稳定,大权回落,游彦也就忘了问问那人,那大半年的时间,他一个人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中,又是如何度过的?
这么想着,游彦倒是突然有些想见到蔺策,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看了一眼还在出神的蔺秀,微微笑了笑:“殿下,我突然想起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
蔺秀被拉回了思绪,对上游彦的眼发现对方的目光在自己手中的灰兔子上,才慌忙道:“是本宫失态了,将军勿怪。”说着将灰兔递给游彦,微微倾身。
游彦把灰兔重新抱在怀里,笑着摇头:“惦念自己的心上人又算得上什么失态?”说完朝着蔺秀点了点头,转身朝着长乐宫走去,不知是不是因为有所惦念,脚步也稍显急迫,很快就消失于蔺秀的视线中。
蔺秀眨了眨眼,慢慢地收回视线,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侍女:“走吧,回宫。”
“是,殿下。”
游彦回到长乐宫时,一切与他离开前没有什么区别,蔺策依旧坐在书案前处理朝务,高庸小心地在一旁伺候着,时不时地研墨续茶,两个人几乎没有什么言语。
游彦放轻了脚步走进,朝着抬起头的高庸眨了眨眼,将灰兔子递到他手里,摆手让他出去,自己绕到了蔺策的身后,越过他的肩头朝书案上看了一眼,突然整个人扑了上去,环住蔺策的脖子,大半个人都伏在蔺策的背上,连带两个人都忍不住晃了晃。
蔺策握笔的手顿了一下,用另一只手扶住游彦的手臂,笑意登时浮现在脸上:“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往日不都是午膳的时候我派人去请才肯回来?”
“因为我想见你了呀,”蔺策与他贴了贴脸,“倒是你,我出门的时候你在批奏章,回来的时候也在批奏章,这也有一个时辰了,就不能稍微歇息一会?”说着顺势伸出手,握住蔺策握笔的那只手,让他将笔放下,“好了,现在匀出小半个时辰给我,陪我说说话,如何?”
蔺策握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托住他的身体,将人整个背了起来,一直走到软塌前才将人放下,自己挨着游彦坐了下来:“好,现在开始半个时辰我都属于你,你想说什么?”
游彦伸了伸胳膊,枕到蔺策腿上,仰着头看着蔺策的眼睛:“我们来聊聊往事吧?比如,我去西北的那段日子,我记得那时候夹在战报里寄了不少信给你,你可还收着?”
西北……这两个字对蔺策来说,远没有游彦那么轻松,游彦生性豁达,又是被惦念与担忧的那个,所以提起那时候他能够云淡风轻,可是蔺策每次想起那时候,都能清楚的记得游彦身上遍布的伤痕,每当这时候,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就会梗在心头,所以他从来没与游彦提起那时候,却不知今日游彦为何会想起。
但他总是没法拒绝游彦的话的,他伸手轻轻地摸了摸游彦的脸:“都还收着,一共十一封,一封不少,你要看吗?”
游彦翻身坐了起来,一双眼格外明亮:“要看,时间太久了,我都记不清那时候都胡乱写了些什么给你。”
蔺策看了他一会,起身来到书案前,从那里找出了一个巴掌大的锦盒,缓缓地打开,露出里面十一封书信。
其实说是书信,更像是一张字条。战事紧急,游彦根本来不及多表达些什么,幸好他也并不想抒发什么,所有关于战事的内容都在战报之中,那些署着当今圣上名讳的字条上只有最直接,未经任何掩饰的想念。
蔺策将那锦盒交给游彦,自己默不作声地挨着他坐下,看着他一封一封地打开那些书信,视线扫过上面的字迹,唇畔始终带着笑。
若换了旁人,此刻翻出多年前又是如此直白的书信来看,多少会觉得羞赧,但游彦却从来不会,不管过了多久他都不会觉得思念自己心上人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他将那精心保存过的十一封书信看完,再抬眼对上蔺策的目光:“那时候战事紧急,我却还是想方设法地写了这些信给你,你却没给我回过一封与战事无关的家信,可是因为当时朝中局势紧迫?”游彦抬手摸了摸蔺策的脸,“这么多年来,我从来不曾问过你,那半年的时间,你一个人,过的可好?”
蔺策还是没有想通为何游彦今日从御花园回来会突然提起当年的事情,他思绪转了转,还是忍不住顺着游彦的话去回想。
那半年的时间,都城局势确实紧迫,却总不至于比西北战场还难,他不是无暇给游彦寄上那么一封家书,而是因为他不敢。他曾对着游彦的来信,看着上面的血污,对比着战报去猜测,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游彦刚刚经历了什么,心惊胆战地去想那偶然蹭到的血迹到底是敌人的,还是游彦自己的。
游彦的书信简短且直抒胸臆,从不提自己的状况,蔺策无数次提起笔想问问那人,西北风寒,他是不是有照顾好自己身体,刀剑无眼,他有没有受伤。可是种种情绪涌上来,他却无法下笔。游彦是因为他,才去经历那些,他又有什么资格安居都城之中时送给游彦这些无关痛痒的挂念?
“怀骋?”游彦已经合上了锦盒,他看着蔺策,“你在想什么?”
蔺策朝他笑了起来:“只是顺着你的话想了想当日的事情,我那时好歹已经是一国之主,高居帝位,人人敬畏,又有何不好?”纵使真的有,比起远在西北的游彦,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困扰。
游彦沉默了一会,他与蔺策一路相伴,自然记得他初登基之时朝中的局势,记得他那帝位是如何岌岌可危,不然他也不至于亲自披上盔甲远赴西北,而等到他归来之时,朝中少了多少曾经让他们厌恶的面孔,蔺策的帝位那时候才总算坐的安稳,想也能猜到,蔺策一个人究竟经历了多少,却从来不会对他言说。
游彦最为了解蔺策的脾气秉性,知道话既至此,蔺策当日有再多难处,也都不会再说出口,他也不想为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再为纠结。他抬手搂住蔺策的腰,将脸贴在他胸口:“我不知道我有没有对你说过,当日我远在西北,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苦战,只要想到你在都城等我大胜归来,就能无往不胜。”
作者有话要说:
蔺策:你有意见?
第58章
尽管有游彦在; 蔺策不再像往日那般为了处理朝政几乎不眠不休; 但他素来勤勉; 眼下又是春闱在即,各地的秀才陆续进京,加上又是春种时节; 或干旱,或涨水,举国上下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务; 纵使有心想要多陪陪游彦; 却也难得空闲。
所幸游彦一直是一个自得其乐的人,不管是在宫中还是宫外; 也不管是不是在蔺策眼前,总能找到事情做。他在御花园折腾了数日; 虽然有內侍精心照看,花草还能顽强的活着; 荷花池中的锦鲤却坚决不肯在他出现的时候冒头,游彦一直没能实现的钓鱼大计再遇挫折,但也好在他生性豁达; 也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这里不通,那就再换别的,站在荷花池边感慨了一下这些锦鲤没有眼色,转身换了身衣服,出宫去赴林觉的约。
李埠一案到最后蔺策虽有退让; 不再株连,但林醒的罪责是无论如何无法抹去的,还是被判流刑,远离都城。其父林衍虽不用再被牵连免官,但逢此事端之后,内心郁结大病了一场,林觉被迫出来替父亲兄弟收拾残局,料理对他来说麻烦至极的一大家子,许久不得清闲,直到近几日,其父身体逐渐恢复,林觉渐渐从那些繁杂的事务之中脱身,才终于有空约游彦一聚。
林觉本意是想与游彦把酒言欢不醉不归,但游彦前脚接到邀请,后脚御医就出现在长乐宫,恭恭敬敬地替他诊脉之后表示,游将军气虚体弱,需得好生休养,更不宜饮酒,不然的话只能再开些补药每日调养。御医如此的态度,自然是背后有人指使,至于是谁,也不言而喻,游彦简直哭笑不得,却也乐得成全这人的关切,与林觉改约了喝茶。
大抵是因为又过了一年的缘故,又或者是因为林家总算是走出了李埠一案的阴霾,整个茶楼都重新修整了一遍,换上了一副簇新的气象。游彦在楼下转了一圈,才跟着林觉一起进了二楼的雅间。
这个雅间是专门为林觉所留,位置在最里面,不受打扰,相对比较安静,但还能听见大厅内的琵琶声,一面喝着茶,惬意至极。还有一面临街的窗子,若是觉得乏味,还可以打开窗看看街上来往的人群,又是另一番乐趣。
游彦靠在窗边,朝着下面看了一眼,顺手接过林觉递过来的茶:“我一直以为这段时日你一直在府里忙着料理事务,肯定顾不上这边,倒是没想到,还有空将这里重新修缮,比以前更有意思了。”
“府里真的需要我做的事能有什么?”林觉轻笑,“林醒虽然被判流刑,却也还是有回来的那一天,他虽走了,他娘却还在,这段时日恨不得盯着我每一个动作,生怕我占了什么不该占的东西。”
他说着话,喝了口茶,语带嘲讽:“她也不想想,老爷子为官几十年,每年就那点俸禄,剩下的那些东西大概还不够我这茶楼一月的营生,真以为能入得了我的眼?若不是老爷子前些时日实在病的太重,我又怎么会管她们母子的麻烦。”
游彦笑了笑:“你那弟弟被判流刑,去了哪儿?”
“西北。”
游彦挑眉:“这倒是巧了,若是别的地方,我可能没什么办法,西北的话我倒是熟的很,也有不少老下属在那里,若需要关照的话,尽管开口。”
林觉耸了耸肩:“在我眼里,林醒被我家老爷子和我那庶母宠的太过了,在西北多吃点苦头反倒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才不会为了他,欠你这个人情。”
“欠我人情算是什么大事?”游彦喝了口茶,“一杯茶就抵得过了。”
林觉看了看他,突然笑了起来,挨着他倚在窗边,看着外面街上来往的行人,忍不住感叹道:“这段时日为了这些事也算是焦头烂额,现在总算是松了口气,本想约你圆了上次的诺,不醉不归,没想到最后只能在这儿喝茶。”
游彦低头轻轻嗅了嗅自己的茶盏,茶香浓郁,沁人心脾:“其实我也不至于一口酒都喝不得,只不过林兄你酒量实在是差,到时候将你喝倒了,我却还未尽酒兴,那不是无趣的很?”
林觉轻轻地敲了敲窗沿:“那这么说来我倒是应该再找个人陪你才是。”
游彦视线从街上漫无目的地扫过,嘴角突然扬了起来:“正好这里有个现成的。”说着,他提高了声音,对着街上道:“陶将军何处去?”
骑着马从街上路过的陶姜诧异地转过视线,看见楼上的游彦登时满面惊喜:“将军?!!”
游彦朝着他招了招手:“这里有好酒,陶将军要不要来尝尝?”
陶姜许久未见游彦,没想到会这么机缘巧合地碰到,不由兴奋,立刻翻身下马,几步就进到茶楼之中。
游彦回过头,看向窗边一脸讶异的林觉,笑了起来:“我替你找了酒伴儿,林兄的好酒现在可以拿出来了。”
陶姜被人客客气气引到雅间才看见其中不止游彦一人,他理了理衣袍,朝着游彦拱手:“将军,”而后转头看向窗边的林觉,眼底带着疑惑。
游彦点了点头:“这位是林觉林公子,这家茶楼的主人,也是今日要请你喝酒的人。”说罢,转向林觉,“林兄,这个黑衣将军就是陶姜,我先前在军中的兄弟,当年西北一战,他可是赫赫有名,让敌人闻风丧胆,想必你也听说过。”
“略有耳闻,”林觉笑,“这么说起来,将军戍边卫国,这酒我更该请了。”他说着伸手指了指面前的茶盏,“我已让他们去准备了酒菜,将军可以先尝尝这茶。”
陶姜从见到游彦的喜悦中回过神来,顺着林觉指的方向看见那盏热茶,顺手就端了起来,一口气就喝了大半盏,而后朝着林觉点了点头:“多谢林公子。”
林觉被他豪放的饮茶之法震惊,有些诧异地看向游彦,游彦笑了起来:“他久在军中,这种好茶喝到他口中与白水也没什么分别。”
林觉失笑,朝着陶姜看了一眼:“那将军稍候,与游兄说说话,我去吩咐他们准备酒菜。”说着转身就出了门。
陶姜目光一直跟着林觉,直到他走出去,才转回视线不解地看向游彦:“将军您叫我来是这位林公子有什么问题吗?”
“他想找个人把酒言欢,言欢我可以,把酒却不行,刚好看见你从楼下路过,就顺便叫你上来。”游彦慢吞吞地喝着茶,“倒是你,怎么突然进都城了?”
“今日是例行入宫向圣上汇报军务的日子,将军难道忘了?”陶姜看游彦喝茶,顺手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说起来我刚刚在皇城外还见到了府上的小公子,和迟彻那人在一起不知道在争执什么,面红耳赤激烈的很。”
“迟彻?”游彦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挑了挑眉,又轻轻摇了摇头,“他被调去了大理寺,位置比以前关键,做事也比以前有分寸的多,所以我也懒得过问。”
“游小公子看起来确实比以前长进的多,”陶姜说着,笑了起来,“我记得当年咱们从西北回来,我去府里看您,游小公子那时也有十四五岁了吧?坐在您房门前哭鼻子,可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您伤势复发了,后来才知道是心疼您这个叔父。后来我把人带出城骑马转了一大圈,才哄高兴。”
提起游礼当年的样子,游彦忍不住又笑了起来,当初他从西北负伤而归,蔺策的反应自然不言而喻,游礼大概是年纪小,从未见过游彦那副样子,当时就哭了出来,之后每日都守在游彦房门口,直到他痊愈。那时候游彦虽然觉得他的反应好笑,却也难免欣慰,到底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他这辈子注定没有子嗣,能有游礼这样的侄子,倒也知足。
二人说了会话,陶姜后知后觉地想起游彦刚刚的话,忍不住问道:“将军您怎么了,别是旧伤又复发了吧,怎么不能饮酒?”
游彦从茶盏前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凉凉道:“没什么大事,只不过你们陛下担心,不允许罢了。我这段时日都住在宫中,带着酒意回去,总要惹他不高兴。”
“哦。”陶姜又喝了一大口茶,却还是没觉得这所谓的好茶到底好在哪里,只觉得寡淡无味,远不如烈酒来的痛快,也不知道游彦到底为何喝的那么津津有味。
正想着,林觉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酒坛,掀开盖子朝着游彦晃了晃:“我可是把我的私藏都翻了出来,游兄确定不要尝尝?”
游彦抽了抽鼻子,闻到了酒香,感觉有点蠢蠢欲动,刚要伸手,另一只大手就将酒坛接了过去,低声在游彦耳边道:“陛下不允许的事情,将军还是不要做了。”而后抬起头朝着林觉笑道,“我们将军大概是没有这个口福了,今日我陪林公子不醉不归。”
第59章
林觉虽然爱酒; 但酒量却实在是不怎么样。先前与游彦喝酒; 他就被游彦的酒量所碾压; 今日见到陶姜才知道,游彦或许应该是当日西北军中最不胜酒力的一个。
陶姜久在军中,嗜烈酒; 入口越是辛辣,他越是喜欢。林觉今日拿出的皆是他珍藏多年的好酒,是为了偶尔有机会时候邀上三两好友; 推杯换盏; 细细品味,却从未见过陶姜这副饮酒的法子; 又或者说,在他过去的人生里也从未见识过像陶姜这般……豪爽的人。
对; 豪爽,这是林觉失去意识前脑海里对陶姜的最后评价; 之后就丢下手里的酒盏,扑倒在桌上,昏睡过去。
陶姜饮酒多年也从未过林觉这种人; 他伸手晃了晃酒坛; 一坛酒还未尽,身边这位贵公子已然倒了,他转过头看了看游彦,满脸的难以置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