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美人_卿洱-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音一落所有人便齐齐双膝下跪,恭听旨意。
  孙毓缓缓展开诏书,终于到了这一刻双手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闭上眼稳定心神后他才开始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祁王皇三子沈绍安,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诏书宣读完毕,全场静默,沈绍安沉默接过诏书,眼眶微红,许久之后才低声道:“儿臣遵旨。”
  春福扶着沈绍安站起来面对众人,百官再次叩首,恭敬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绍安接受完群臣的跪拜后便走到沈绍钰身边。沈绍钰被扔到大殿后便瘫软在地上,挪动半分的力气也没有。
  沈绍安居高临下看着他,当众宣读他的罪状:“永王沈绍钰弑父杀君,假传圣旨,谋权篡位,罪无可恕。今日朕便要用你的血以慰父皇的在天之灵。”
  众人皆面色严肃,谁知沈绍钰却无声笑了出来,他的舌头早在忍受毒发的痛苦时咬烂了,此时说不出一句话,他只能恶狠狠盯着沈绍安,那凶狠的表情似欲啖其肉饮其血。
  沈绍安却是不再瞧他一眼,接过贺骁递过来的剑便是利落一划。就见沈绍钰依旧保持着那个扭曲的笑容缓缓倒下,双瞳涣散,最终死不瞑目。
  目睹了一切的众人皆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不敢多瞧沈绍安一眼。
  沈绍钰继位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换下了一大批位高权重的老臣,补上了自己的人。那些人皆是年轻一辈,对于这位早年便远走西北的祁王殿下只是略有耳闻,对他的认知也只局限于一心沉溺于犬马声色的好色之徒,因此今日目睹了一番他雷厉果敢的作为后一时之间吓得说不出话,也深刻明白了这位新帝王的手段、作为只怕远在沈绍钰之上。而依照他对于沈绍钰的仇恨程度他们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的下场,然而沈绍安对此却是只字未提。
  沈绍安提着剑站在沈绍钰尸体边下了第一道圣旨:永王沈绍钰除宗籍,尸首不得入皇陵。
  两日后,新皇登基,改号景初,大赦天下。
  登基之日沈绍安一身金黄色衮服端坐于大殿之上,接受百官跪拜。之后对于勤王有功的沈绍晖沈默等人悉数封官授爵。
  与此同时对于叛逃在外的乱臣贼子姜放也派了贺骁亲自追捕,然而由于姜放行踪隐蔽一时难以抓获。
  自登基之后沈绍安果断地处理了一批沈绍钰一党的余孽,又亲自去请回了一干之前被沈绍钰以各种莫须有罪名罢黜流放的老臣。等到事情全部处理完毕已是登基后的第三日。
  这日下了早朝沈绍安挥退众人并未回寝宫也未去御书房,而是偷偷摸摸出了宫,去了离王宫不远处的宗亲王府。
  沈绍晖已被封为宗亲王,赏赐了府邸,因此便举家搬回了京城。见到沈绍安时,沈绍晖正在喝水,惊讶之余被呛了去不停地咳,瞪大着眼问道:“哥,你怎么过来了?”
  “在宫里也是闲着,索性过来看看。”沈绍安手上拿着把扇子,一番悠闲之态。
  沈绍晖不明含义得笑了笑,揶揄道:“恐怕不是来看我吧。”
  沈绍安失笑,倒也不掩饰,直白问道:”人呢?“
  “在西院的客房,之前听下人说好像还没起。”
  沈绍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此时已近正午,竟然还未起?不禁有些担心,也不再与弟弟寒暄熟门熟路的穿过前院往西院去。
  屋子里安安静静,沈绍安轻轻推开门,就听里面传来清咳声,有些着急,也顾不得会不会吵醒里面的人快速走了进去。
  结果进来一看,就见徐卿已经醒了,正靠在床头不住地咳嗽,面色有些苍白。
  沈绍安快步走到床前,担忧道:“怎么回事?怎么咳得这么厉害?”
  徐卿靠在他怀里休息了片刻才回答他:“没事,就是有些受凉了,过几日就好了。”说完又问他,“你怎么过来了?”
  沈绍安摸摸他的脸,有些愧疚:“这几日太忙都没顾得上你。”
  徐卿不在意地笑笑:“这有什么,如今你是一国之君自然不可能同以往那般清闲。”
  沈绍安叹了口气:“若是可能真希望你能不那么知书达理,偶尔跟我使使性子也好。”
  徐卿哭笑不得,转过脸看着他:“你喜欢这样的?你若是喜欢我也可以委屈一下自己给你演上一两回。”
  沈绍安也被他逗笑了,用额头轻轻撞了一下他,又回到了方才的话题上:“真的只是风寒?可让大夫来看过?要不我再宣个御医来给你看看?”
  徐卿拍拍他胸口:“你也太小题大做了,我又不是弱不禁风的女子,就一点风寒自己就好了,哪还需要看大夫。你也别担心了,我没你想的那么弱。”
  沈绍安知他不听劝,只好放弃,又小声抱怨着:“当初让你住在宫里偏是不肯,我早该想到就凭绍晖那性子怎么可能会照顾人。”
  “喂喂,”徐卿不满打断他,“这话若是让他听到我可就成挑拨你们兄弟关系的罪人了。”
  沈绍安失笑,凑过去亲了他一口。
  原本顾虑着徐卿还着着凉便只是想着浅浅亲一下,结果没料分开前却被徐卿紧紧拉住了,甚至还主动加深了这个吻。
  沈绍安一挑眉,心情愉悦得顺势便打蛇随棍上,换了个姿势直接把人压在了床上。
  徐卿被压在床上后也没挣扎,甚至迫不及待地去解沈绍安的衣物。
  “今日怎的这么主动?”沈绍安配合着退下身上的衣物,自己也动手去解徐卿的。
  徐卿对于他的问话轻哼了一声,抬起身子在他唇上咬了一口:“主动还不好?”
  “好,甚好。”沈绍安放下床帐,轻轻压了上去。
  不多时床帐便轻轻晃动了起来,间或夹杂着暧昧低语与喘息吟哦。
  意乱情迷间沈绍安只觉得今日的徐卿无比主动大胆。于是稍不注意便激动过头,等这场□□结束时已是夜幕低垂,房间由于未掌灯也陷入了昏暗。
  沈绍安下床点上烛火,又倒了杯茶端回去给徐卿喂下。
  徐卿面颊还微微泛红,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整个人显得无比脆弱。沈绍安看着徐卿身上斑斑点点的红痕,摸摸鼻子,在心里反省了一番:这次似乎是有些过火了。
  然而徐卿对此却没有任何不满,喝完茶后便窝在沈绍安怀里不动弹了,许久之后才问道:“今晚还回去么?”
  沈绍安把被子往上拉,盖住了他光裸的肩头:“今夜不回了,留在这里陪你。”
  “这样可以么?皇帝夜宿宫外,若是让那些老臣知道只怕又是一顿说。”
  “那便不让他们不知道就是。”沈绍安拍着背安慰他,“不用担心,我早有应对之策。”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徐卿也就不再问,靠在他胸膛安心闭上了眼。沈绍安知他累了,便一下一下缓缓轻抚着后背,如同哄婴儿般哄他入睡。许久之后,他以为人已经睡着了,却听他声音清明得问自己:“姜放找到了么?”
  “已经有消息了,也算他有本事居然让他逃到了东北,我已派贺骁明日前去捉拿。”沈绍安道。
  徐卿睁开眼盯着前方跳动的烛火看了许久这才低声道:“我也随贺将军一起去,行么?”
  沈绍安手一顿,睁开眼,不解问道:“怎么突然想跟去了?”
  徐卿拉过沈绍安的另一只手放到自己胸前,淡淡道:“你不是说我父亲是被他陷害而降罪的么,我想亲自抓住他。”
  沈绍安许久不说话,徐卿也不催他,只是抓着他的手静静把玩。沈绍安最后还是答应了,只是依旧不放心:“自己多加小心,我派鹰扬跟着你。”
  徐卿笑道:“只是抓一个柔弱老人,难道我还能吃亏不成。”
  “那我不管,不让鹰扬跟我就不让你去。”沈绍安耍无赖道。
  徐卿哭笑不得,无奈之余只能妥协。
  第二日,徐卿便随贺骁一同前往东北。沈绍安即使再不舍也只能目送着人离去。
  沈绍晖凑热闹也跟着他哥一起出来送行,等人走没影后他拍拍沈绍安的肩:“别不舍了,最多一个月,一个月后就回来了。”
  然而终究是算错了。
  沈绍晖当时无论如何都不会预料到那日的那场分别竟会成为永别……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着一章搞定的,但是我真的冷的受不了了!!手冻僵了,打字都不灵活!而且还很困……
  所以完结章分成两次更新,明天就真的能完结了!
  再次保证本文HE!
  抱拳啦!么么哒


第61章 完结章(下)
  御书房里传来一声杯子摔在地上的清脆声响,门外的内侍与侍卫不禁内心一颤,心下好奇可是谁也不敢往里偷瞄一眼。
  紧接着便传出沈绍安带着怒意的声音,像是在质问:“人失踪了是什么意思?”
  沈绍安虽说一直面无表情,为人冷淡,但也从未见他发过这么大火,更何况在屋子里的人还是宗亲王沈绍安和镇国大将军贺骁,这可都是最为信赖的两人啊,对着他们竟然都会发怒,可想而知事态是多么严重了,于是众人不约而同又往外站了几步,生怕殃及池鱼。
  书房里,只见贺骁跪在地上头垂得不能再低,说话时没有了平时的散漫:“末将追上姜放时,他正巧被卷进了洪水中,徐公子见状立即下了水救人,谁知那水流前方是处瀑布,徐公子一时不慎被湍急的流水带下了瀑布。末将带人在周围找了三天依旧没有找到人。”
  沈绍安听完他的话竟怒极反笑:“没找到?既没有活着见人也没有死了见尸……”说到后来声音有些发颤,“连根头发都没找到那还回来干嘛!”
  沈绍晖从未见过他如此生气,心里有些发憷,但今日春福不在这里他只能上前帮着安抚:“皇兄,先冷静点,贺骁已经留了一批人继续在那里搜寻,估计再过不久就有消息了。”他重新端了杯茶递上去,“徐公子都能从索魂阁灭门中逃出来哪会被这小瀑布难住,说不定正在回京的路上呢。”
  沈绍安也知自己是关心则乱,于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见贺骁还跪在地上,便道:“先起来吧。多派些人继续找,务必把人找到!”
  之后京中百姓便时常能看到一批一批的军队往东北而去,然而也未听说东北有战事,一时之间对于这突然的派兵一事众说纷纭。
  不止是他们,就连朝臣也无人知晓其中原因,而唯二的知情人也是三缄其口,众人对于此事全然摸不着头脑。但是几个月之后见东北平静如常,众人也就渐渐将此事淡忘了。毕竟新皇登基,而北弄被沈绍钰的一系列暴行弄得是民不聊生,百废待兴,这些事都还等着沈绍安来善后。
  沈绍钰之前修的运河已完成大半只剩了一个尾巴,沈绍安觉得就这么放弃有些可惜,况且虽然之前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不可否认沈绍钰的初衷是对北弄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他力排众议,令工部继续了此工程。
  不过他也有了沈绍钰的前车之鉴,不再征用贫苦百姓而是派遣了大量官兵去修缮。官兵都是小伙子,年轻力壮自然是比普通百姓要有用许多,也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等到运河全部修完已是半年后,这半年里沈绍安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终于扭转了北弄满目疮痍的局面。如今的北弄虽依旧比不上□□时的太平盛世,但至少也能国泰民安。
  百姓也终于认可了这位新帝王,平时闲聊中也时不时便会提起,脸上的表情也是感恩愉悦。
  只是他们不知道他的圣上却不愉悦……
  如今的沈绍安再提起时已经能够神色平静了,但是语气里的悲痛却显而易见:“还是没有找到?”
  贺骁跪在地上,面色凝重:“末将无能,请陛下降罪。”
  今日沈绍晖没有在场,贺骁说完话后沈绍安并未立即说话,屋子里一下子便安静了下来。许久之后沈绍安才抬手让他起来,痛苦地闭上了眼:“算了,都这么多次了,要是真降罪朕早就降了。”说完突然睁开眼,看着贺骁,“安排下去,朕要亲自去东北。”
  “陛下!”贺骁闻言大惊,“还请陛下三思。”皇帝御驾亲征非同小可,况且沈绍安刚继位不久难保外面没有乱党余孽,因此贺骁自然不会赞同他轻易离宫,只是他一介武夫嘴笨也不知该如何劝,因此此时此刻无比希望沈绍安能在此处,至少还有个帮手。
  沈绍安很是坚持,甚至情绪有些激动:“朕已经等了半年了,还要等多久?无须再言,朕意已决。”
  贺骁张张嘴还想说话,然而沈绍安却挥手让他退下了。
  然而东北终究是没能去成。
  不久后昔日落败的兰庭联合周边小国卷土重来,大肆侵犯北弄西北边境。沈绍安立即派贺骁前去支援,随后又御驾亲征。
  上次的惨败让兰庭咽不下这口气,这一次可谓是动了真格,竟然派出了兰庭半数以上的兵力,并且联合了周围十数个小国,阵仗浩大,气焰嚣张。
  这一战之艰难堪称北弄之最,激战一年双方陷入僵持。又用了一年将兰庭军赶至辉山附近,但众人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这场西北之战最终历时三年才将兰庭军彻底击溃。最后一战沈绍安亲自上阵,单枪匹马闯入敌方阵营亲手砍下了兰庭王乌兰若贺的头颅。至此兰庭军再无反击之力。其他周边小国也被一举歼灭,北弄大获全胜。
  此战之后再无人敢犯北弄,北弄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盛世。
  天下安定后立后也被提上了日程。
  沈绍安看着底下一群忠心爱国的老臣只觉得头疼无比,对于选妃立后之事他们比谁都关心,若是放到民间只怕媒婆看见他们也要自惭形秽。
  对于立后一事最为执着的便是礼部尚书,自从西北战乱平息后这位尚书大人可谓是每日上朝都要提上一遍,日复一日,不辞辛劳。
  “此时容后再议。”沈绍安依旧是用这句话打发。
  然而今日尚书大人明显是不接受这个说辞,不依不饶道:“陛下,此事不可再拖了,皇后之位空缺,后宫难以安宁啊。”
  尚书大人言辞恳切,然而众人的表情却是一言难尽,只因为这位大人许是心里太过着急忘了这几年来他们的圣上未纳过一位妃子,何来的后宫难安?
  沈绍安对于这套说辞早已听腻了,依旧不为所动,见他还想继续说立马打断道:“朕乏了,今日就到这吧。”说完便起身离开,不给尚书大人拦住的机会。
  群臣恭送后陆陆续续出了殿,见尚书大人垂着头都上前拍拍肩七嘴八舌安慰道:“皇上也还年轻若实在不想立后就先不立,你这么着急作甚?”
  “就是就是,你这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啊。”
  尚书大人瞪了说话的两人一眼:“皇上可二十又九了,平常人这年纪孩子都快娶妻生子了。”
  其他人被噎得说不出话,这时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若是沈大人还在朝中就好了,皇上至少还会听进去几句。”
  沈默两年前便因身体年迈告老还乡,沈绍安体恤,封其为武阳侯。
  沈绍晖与贺骁一向不参与这些人的谈话,因此远远走在最后方。
  沈绍晖问道:“还没找到么?”
  贺骁摇头:“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沈绍安叹了口气:“都四年了,就算是个尸体也早该找到了,你说一个人怎能消失得如此彻底?”
  “谁知道呢?”贺骁背着手,“据说陛下前几日已派了人去南洋寻找。”
  这几年来北弄全国上下都已被翻过一遍,但依旧无果,后来沈绍安便扩大了搜寻范围,前几年东北,西北,西南周边的小国都已派人去找过,依旧没有找到人,如今只剩下南洋没找。
  两人正说着话,贺骁就觉衣摆被人往后一来,于是回过头一看,就见一唇红齿白的少年正拉着自己的衣摆。贺骁突然就笑了,停下脚步弹了下那人的额头:“小呆子,找我有事?”
  沈绍晖也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随即也是一笑,拍拍贺骁的肩膀便走了,离开时笑得一脸深意。
  少年名叫江柳麟,是今年的探花,小小年纪学识渊博,见识深远,深受沈绍安喜爱,如今已是礼部侍郎。
  江柳麟见沈绍晖走了才开口问贺骁:“皇上为何一直不立后?”
  说来也怪,江柳麟出生东北,然而无论是身形还是长相却都活脱脱是个江南书生,就连说话声音也如江南春雨,轻声细语,平缓温和。
  贺骁每每见到他总得啧啧称奇一番。今日也是,他听江柳麟说完话先是笑了一番才挑眉,故作神秘道:“小呆子这可不是你该知道的事了。”
  江柳麟眼睛一亮,看着他:“这么说你果真知道原因?”
  贺骁笑而不语,江柳麟只到贺骁胸口,于是便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然后伸手一揽勾着脖子把人往外带:“不可说不可说,走走走,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还是想让哥哥带你去怡红院逛逛?”
  江柳麟红着脸道:“我不去,”说完又不满地指责贺骁,“身为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