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归来[金推]-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宸哥哥,你跟我说这儒林馆是大周国学的圣地,今日看过之后如果名不副实,那可就算你赌输了。”
    “这是自然。”呼延元宸平静地说了一句,显然对少女这般亲近的动作有些抗拒,但碍于情面没有推开,却不自然又朝宁渊瞟了一眼,不过宁渊却在和宁仲坤小声说话,似乎没再注意他,倒是孟之繁,眼神明显阴郁了一下,露出一丝寒气。
    许敬安已经迎了上去,说起了恭迎的场面话,宁渊表面上低垂着眼睛,做出一副平静无波的架势,其实心里有些发笑。
    他依然明白了,呼延元宸这么多天没消息,多半是和这位金玉郡主有关,想来那日他接到传信后匆匆离去,也是这个原因。宁渊自然不会相信呼延元宸是顾此失彼才冷落于他,这不像对方的性格,想来应当是这位名声在外的刁蛮郡主有什么手段将他绊住,才无法知会自己一声。
    说到底,他也是大夏的永逸王爷,又长期住在大周,这位集完全宠爱于一身的夏国郡主既然来了,肯定头一个是找他。
    “这里就是儒林馆?看起来蛮破的嘛,这大门连我们燕京万学堂的一半规模都没有。”金玉郡主慕容玉望着儒林馆的大门,轻蔑地撇了撇嘴,“真不知道你们周朝哪里来的自信,一个儒林圣地都如此破烂,居然还好意思自称以儒学立国。”
    许敬安脸色一僵,这金玉郡主刚来居然就说得出如此不得体的话,让他这个大提学心里一阵窝火,不过考虑到对方的身份,他也只能压下这口火气,继续跟了上去。
    慕容玉大概也知道儒林馆是读书人的地方,所以将他带来的那三十名护卫都留在了外边,自己只带了劳赤等零星几个随从随侍入内,但这铁塔一般的汉子一踏进了院子,当即让不少院内举人惊疑的目光落在了他们一行人身上,瞧见许敬安等一众馆内官员都陪在一边,一时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最后当他们看见人群中金光闪闪的慕容玉时,一个个眼睛都直了,不只是惊叹于此女的眉毛,还是惊叹于她身上那些眼花缭乱的贵重首饰。
    对于那些目光,慕容玉很不屑一顾,甚至就连许敬安说话,也爱理不理,一路只不断地扯着呼延元宸说这说那,然后对儒林馆内的亭台楼阁露出颇为不屑的神色。
    宁渊走早后边,趁机在人堆里望了望,觉得有些奇怪,往日里时时刻刻都随侍在呼延元宸身边的闫非居然没了影子,除了他们二人独处的时候,呼延元宸哪怕是入宫去参加宴会,闫非作为近侍都该寸步不离才对,宁渊想了想,不禁又将目光落在了那黑皮肤的大汉劳赤身上,偏偏劳赤好像感觉到了他的目光,回头望了他一眼,只是这么一眼,宁渊便觉得心中狠狠一紧,平日里不怎么动用的周身内劲急速在经络内激荡起来,险些让他失态,忙又落下目光,但是心绪里已经开始急速思考。
    这劳赤绝对是个一等一的内家高手!宁渊心底骇然,怪不得能派到这金玉郡主身旁来做护卫,光是一个眼神,便险些让他有真气失手的状况出现,这种摄人心魄的气势,他也只是在当初长公主身边那位号称大内第一高手的齐公公身上才碰到过。
    而劳赤见宁渊居然如此快速地避开了他的眼神,甚至脸色也只是略微白了白就立刻恢复了红润,一双眼睛里除了出现讶色外,更饶有兴致地多看了宁渊几眼。
    他劳赤能被夏太后委以重用,守护皇室安危,自然是有几分真本事的,除了一身足以分金裂石的铁衫功罕有敌手外,常年在荒野中与野兽搏斗所练出的眼功“摄魂眼”更是一绝,此技也是从野兽中化用而来,许多凶猛的兽类都会将周身气势凝聚在目光上,用以震慑猎物,或者比自己弱小的对手,劳赤领悟到这个技巧后,靠着这一手挫败了不少武功与他不相上下的高手,堪称独门绝技,方才他看宁渊的那一眼,虽然未曾动用全力,却也带了几分气势了,若是寻常书生,恐怕会吓得脚软一屁股坐在地上,但宁渊身子只晃了晃就恢复了正常,俨然又不错的内功修为在身。
    又瞧了一眼宁渊瘦削但不孱弱的体格,劳赤勾了勾嘴角,重新正回身子。
    他忽然觉得自己真不能小瞧大周,一个满是读书人的地方居然也是卧虎藏龙。
    旁边没有人注意到劳赤和宁渊的异样,一行人依旧众星拱月地簇拥在慕容玉周围,其中以宁仲坤最为殷勤,直接挤到了慕容玉身边,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慕容玉眼底已嫌恶非常,可看着宁仲坤身上那表示一等公世子的外袍,晓得此人身份不低,也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不然换了别人,敢这样烦他,早让劳赤断其手脚以示惩戒了。
    “郡主殿下,前方不远便是我儒林馆的藏书阁,此阁与翰林院的藏书阁并列我大周两大书阁,其内藏书十数万卷,各类典籍应有尽有,可以说仅这两个书库,就容纳了大周千年积累的儒林圣贤之道,郡主可愿入内一观?”许敬安说着这话,颇有自豪之气,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地方,素来被他们视为蛮夷的下人铁定没有,看这位金玉郡主进去之后,瞧见如此多的典籍,想必会自惭形秽,再也说不出之前张狂的话来。
    谁知慕容玉却轻笑一声,表情满是不以为然,甚至轻蔑之色更浓了,道:“光是典籍藏得多有什么用,典籍藏得越多,没人有本事融会贯通,那也是废的的。”
    慕容玉说话如此不客气,让许敬安又是一愣,可还不等他开口,慕容玉又吊着一双眼睛继续说了下去,“我大夏国土辽阔,地大物博,能人异士也数不胜数,虽说在这些不痛不痒的收藏上边确实逊色大周几分,但要说到儒生们的才气,我却不觉得你们周人会比我们下人高上多少,居然还自称国学天下第一,当真可笑得很。”
    “你!”许敬安纵使有再好的脾气,可身为大提学,被这般连番讥讽之下,终于快要隐忍不住了,不客气道:“我却不知原来大夏这般人才辈出,郡主的意思,是觉得在国学之道上,我周人还比不过你们夏人了?”
    “本郡主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慕容玉毫不客气,说话反而更加得寸进尺,“这位大人,实话告诉你吧,我便是听闻大姐说大周在儒林国学上要强过大夏,心有不忿,才特地来到贵国打算见识见识贵国的儒生们有多少本事,别看我一介女流之辈,却是自小跟着兄长们在燕京万学堂中进出,见证了无数饱含才学之士,哪里能让姐姐长了他人志气,灭了自己威风。”
    “如此说来,郡主殿下的意思,是觉得大夏的才学之士要比我大周儒生更有能耐,而我大周国学天下第一的名头,则是虚名,对吗?”就在这时,宁渊轻飘飘的声音传了出来。
    慕容玉眼睛一眯,落在后边的宁渊身上,道:“你又是何人?”
    宁渊上前一步,“下官儒林馆掌院,给金玉郡主殿下问安。”
    “那你也算是这里儒生的头了?”慕容玉饶有兴致地又看了宁渊一眼,“你方才说的不错,也可以当做本郡主就是那个意思,别的不说,光是瞧着你们这所谓儒学圣地的寒酸样,啧啧……”她一面说,一面还伸出手指拂过身侧的一根廊柱,露出嫌恶的表情掸了掸手指上的灰尘。
    “既然郡主如此说,那下官即便明知唐突,也想同郡主辩上几句。”宁渊微笑道:“郡主是否知晓,朱士行师此人的名号?”
    “此人乃我大夏一代文豪,本郡主自然知道。”慕容玉露出得意的表情。
    “朱士行师虽为夏人,可起一代文豪的名声,即便是在我大周也极其响亮,当初此人辅佐大夏皇帝,以儒学之道改革旧制,消除军队集权,重视民生,开考科举,教导皇帝以儒学中的王道思想治理天下,一度让大夏国泰民安,国力攀至顶峰,虽未曾改变大夏以武立国的根本,却也是开创了大夏儒林思想的先行之人。”
    “看来朱士行师的名声,的确很响嘛。”慕容玉以为宁渊是在对她吹捧,笑了几声,“亏你们周人自以为以儒立国,却还要崇拜我等的先人,当真……”
    “如此看来,郡主是不知道,朱士行师,其实是师承我大周文坛泰斗苏道先生之事了?”宁渊紧接着说出口的话,让慕容玉一愣。
    “有这种事?”慕容玉一头雾水,“朱士行师怎么会是你们周人的徒弟?”
    “行师行事低调,郡主又少读圣贤书,对这个中详细不了解也是有的。”宁渊一面笑一面说,“当初朱士行师为了学习王道思想,特地来我大周,拜在当时的文豪苏道先生名下,跟随苏道先生学习了二十载,更奉苏道先生为父,而在行师带回大夏的数卷典籍中,名声最响,也最为当时夏帝看中的一本《王道论》,便是从苏道先生的数本儒学著作中,整理摘抄而来,此事至今在我大周儒林中,都是一桩美谈。”
    “那,那又如何!”慕容玉脸色有些难看,“就算这事是真的,那也是朱士行师青出于蓝,而你们周人固步自封!”
    “是吗,那敢问郡主口中万学堂中的藏书典籍,有多少是出自你们大夏儒生之笔?”宁渊继续问。
    “这……”
    “我却是知道,历来被大夏皇上放于案边的治国四书,《王道论》,《国策论》,《世民杂记》,《儒林正史》,全然出自我们大周儒生之手,不光如此,在两国尚可自由通商的时候,我大周边关最受欢迎的商品,除了粮食等物资,便是各类儒生所写的经卷书籍,若大夏当真人才辈出,个个人中龙凤,又何必稀罕我等固步自封之人所撰写的东西?”
    宁渊说话不紧不慢,却让慕容玉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郡主只觉得我儒林馆简陋,便料定了我大周人才凋零,不如大夏,实在是太过狭隘了,要知道我大周的读书人向来不喜欢做浮夸的表面功夫,因为那有悖圣贤之道,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儒林馆即便小些破些又如何,只要有历代儒士的精神风骨在这里,这里再小再破,也是我等儒生的圣地,至于若是只单纯看重气派的表面功夫,而不追求内蕴,反而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用咱们大周的一句话俗话来说,便叫做……”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还不待宁渊说完,呼延元宸却很自然地将话头接了回去,同时笑着望了宁渊一眼。
    许敬安满脸欣喜,她原本被慕容玉讥讽得险些一口气提不上来,不想宁渊却帮他狠狠出了一口气,还顺势讽刺了一回慕容玉坐井观天,当即只觉得痛快,理他们不远处刚好有几位围观的举人,原本听见慕容玉的话也一个个义愤填膺,如今瞧宁渊堵了回去,甚至开始拍手叫好起来。
    而慕容玉的表情,则难看得不能再难看了,宁渊话中的意思他如何听不出来,长这么大,从来都是她讥讽别人,没有别人讥讽她的时候,这人好大的胆子!
    

  ☆、第207章 歹毒郡主

“宸哥哥!你怎么帮着外人说话!”慕容玉狠狠瞪了一眼;又冲呼延元宸开始抱怨起来。
    “我只是帮理不帮亲。”呼延元宸道:“这位宁大人说的也是实情;此事太后也心知肚明,你在这里胡闹,丢的也是我们大夏的脸。”
    “哼;我看宸哥哥你是在这里呆得久了,胳膊肘居然朝外弯!”慕容玉还是一脸不服气;转而又对宁渊道:“你这掌院,既然说得如此信誓旦旦;还说我们燕京万学堂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你们周人的儒生可有胆子同我们夏人比上一场?”
    宁渊眼神一动,“郡主这是何意?”
    慕容玉没说话,只是拍了拍手,很快便从他身边的几名侍从里走出一个人来。
    那是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长得颇为英俊,只因穿着的是寻常的布衫,又一直低着头跟随在一群下人当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因此也没人留意他。
    看见这名突然站出来的青年,加上这金玉公主之前说的想要比试的话,不禁让宁渊皱了皱眉。
    “此人名为乔淼,是我此次来周的随行,也是燕京万学堂中颇有才学的一名青年俊杰,你们儒林馆中的人,若是有胆子同他比试一场,而且能获胜的话,那本郡主便承认是你们厉害,如何?”
    “只要胜了此人,就能让郡主改变看法?”宁渊眉毛一扬,“看来这位赫连兄,也是位旷世奇才了。”
    “旷世奇才算不上,这位大人过誉了。”赫连云低眉顺眼地冲宁渊行了一礼,并没有半分狂傲的样子现出来。
    “不知郡主想怎么比。”许敬安对于金玉郡主的突然提议也好奇起来,或许在他眼里,儒林馆中人才济济,对方只派出一个人来,就算要比,也完全不足为惧。
    “比试的内容很简单,你们中间派出一人,同乔淼一同将《道德经》的前三篇默书出来便行了。”慕容玉想也不想便道。
    可她这番话,却让宁渊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因为这样的比试,未免也太简单了。
    《道德经》几乎是每个读书人都能信手拈来,倒背如流的经卷,但凡是个举人都能一气呵成的将金玉郡主的要求达成,以这个来当做比试内容,这金玉郡主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
    就在众人觉得古怪的时候,周围又好几个驻足观看的举人听见比试内容如此简单,立刻还是毛遂自荐起来,如果能打败这位夏朝郡主派出来砸场子的儒生,等于是给大周长了脸面,此事如果皇帝知道了,搞不好还有重赏。
    宁渊却皱起了眉头,金玉郡主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提出这样简单的比试,这里边如果没有玄机,他可不会信。
    显然许敬安也有同样的想法,两人都没出声,只是站着等待金玉郡主后面的话,而呼延元宸却好似了解只其中的详情一般,轻叹了一口气,没出声。
    慕容玉大概是没想到眼前这两位儒林馆官员如此沉着,她还以为看自己提出来的比试简单,对方会立刻忙不迭地答应,又等了片刻,见宁渊他们根本不理会周围举人们的自荐,依旧用探寻的目光望着自己,慕容玉也觉得自己这关子是兜不下去了,只能继续道:“不过这比试的方法,可与寻常的默书不一样。”
    果然还有玄机。宁渊心中冷笑了一声,“还请郡主明示。”
    “这里可有开阔些的场地?”慕容玉却道。
    “书阁后方,有专门给学士讲学用的讲学场,郡主若需要,可随我来。”许敬安用手一引,慕容玉也没多说,抬脚边走,一行人便跟着朝讲学场的方向移动,而围观的举人们不知道这位夏国郡主在卖什么关子,好奇之下,也跟在了后面。
    到了讲学场,慕容玉见眼前的广场宽敞平坦,点点头,又对许敬安说了些什么,许敬安立刻吩咐下去,不多时,四个大木圆通,几块木板,与儒生们平日常用的矮桌便都被人搬了过来。
    周围闻讯而来的举人们越来越多,大多抱着一副好奇的神色,看着那两个圆桶,不知道此地拿筒子来有何用。
    宁渊等人也是一头雾水,但慕容玉显然没有打算用言语说明,见东西都备齐了,他便看了那乔淼一眼,乔淼会意,走上前将其中两个木桶倒横下来放好,搭上木板,再将矮桌放到木板上,最后轻身一跃,竟然跳到了木板上,然后稳当当的盘膝坐下。
    他这一手看得周围不少举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不可置信地盯着木板下的那两个木桶,见木桶十分稳当,丝毫没有要前后滚动的迹象,而坐在木板上的乔淼亦十分冷静沉着,好似他坐着的不是一块随时都能侧翻的木板,而是平地一样。
    “这,就是本郡主所说的比试内容。”看见乔淼坐好了,慕容玉才带着一股得意的表情转过头来,朝许敬安与宁渊道:“本郡主所言的默书,可不是单单坐着默书便行了,而是要像乔淼这样,坐在那样的木板上默书,期间只要是坐不稳当,跌下来的话,便是输了。”
    “荒谬,郡主这根本是在无理取闹。”许敬安满脸不可置信,“这根本比的与学识毫无关系,若非经过特别的训练,又有哪个儒生能有这样的技巧!”
    显然许敬安对金玉郡主忽然玩出的这一茬很不满。
    “你这话便说错了。”慕容玉哼了一声,道:“你们的圣贤书《道德经》中,便写明了身为儒生,当将盘坐不动如山,运笔行云流水作为基本功,如果连一个这样的地方都坐不稳,又何以谈什么‘盘坐稳如泰山’,不是可笑吗?你等还好意思称自己为儒生?”
    许敬安一时被堵得说不出话来,也明白了,这金玉郡主从一开始就是来找茬的。
    但是他也没法反驳,因为所谓“盘坐不动如山,运笔行云流水”的确是道德经中对读书人的提点要求,当然写出这句话的圣贤,显然用的是一种修辞手法,而金玉郡主却掐住了这一点借题发挥,找来那显然是特地练过的乔淼,目的就是要给儒林馆的众人难堪,毕竟一群孱弱的读书人,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当真训练“不动如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