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子攻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面,到时候我的生活起居,还是要劳烦奶娘你们张罗。”
  春婶当然也是这般希望的,但却不知道老太爷和老夫人会不会同意。
  她扯出一个笑来:“奶娘自然要跟着少爷的。”
  她原本想说,若是少爷童生试考得好些,也许老太爷高兴了就不会多说什么,但又怕因此给了林彦弘额外的压力,所以只能把话藏在心里。
  林彦弘知道,自己想这般“拖家带口”地去青桐求学,要过林穹德尤其是林佟氏那关,其实并不容易。
  不过事在人为,他已经想好了说辞,若林佟氏阻拦,他也有办法。
  林彦兴被林穹德这么拘着“刻苦读书”,到时候通过童生试倒是不难,无论是去府学还是去青桐书院,臻夫人必放心不下,一定会让人跟着。
  没得叔叔有人照料,庶弟有人陪着,他这个长房嫡长孙却得“孤苦伶仃”地一个人赴学。
  之前去祖宅祭祖的时候,林彦弘其实并非跟着祖父和父亲走个过场就这么回来了。
  他有趁此机会私下跟三房的那位亲伯伯交流过,彼此“交谈甚欢”。
  对方似乎没预料自己愿意与三房亲近,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意思,在互相都有意愿的情况下,交流起来自然毫无阻隔。
  “上辈子”父亲林丰为了避嫌而远离三房,而他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住,为人又有些孤傲,没能与他们亲近,父子明明有所依仗却没能好好利用。
  但这一次,林彦弘不打算孤军奋战——有时候敌人的敌人都能成为“朋友”,更何况原本就有血缘的“同盟”,这等“亲密之人”,为何要弃之不理呢?
  林穹德好名声,但凡有些不利于长房的事情传来,他都十分着紧。
  只要从这方面入手,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林彦弘并不怎么担心。
  ……
  过年的时候,林隽果然如林穹德所说,并没有留在青桐书院,而是回到了林府。
  相比于上一次,他的情绪更加阴郁,这在林彦弘意料之中。
  以他对自己这位叔叔的了解,林隽应该是想在来年春闱下场一试的,但林穹德走过科举,浸淫官场二、三十年,更有远见,也更现实。
  林穹德非常清楚,林隽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能去“试”,唯有再苦读三年,方才有可能雪耻。
  此时的林隽经历过这等挫败,正是憋着一股气想要证明自己的时候,无奈不仅是书院教习还是父亲,都不理解他的抱负和决心,软硬皆施,不允许他下场考试。
  因着林隽的原因,林氏长房的这个年过得并不太好,整个林府恐怕只有东苑还有些欢声笑语。
  不过为了避免林佟氏发疯,林彦弘特意嘱咐了春婶和琥珀她们,自己和林彦思都低调行事。
  对于梁境的百姓来说,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守岁之后新的一年到来,旧年那些不好的东西,就被留在了过去。
  这也是林彦弘重生以来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除夕的晚上,他看着琥珀小心翼翼地喂林彦思吃饺子当宵夜,小家伙嘴巴小,一口只能咬掉“元宝”的一个角,终于有些肉的小脸立刻鼓了起来,看上去十分可爱。
  这时候,林彦弘感到有人在扯自己的袖子,低头一看,发现小狼崽在抱厦的榻上玩自己给他的熏香铜球,大概是一个人(狼)玩得有些无聊,它用小爪爪扒拉林彦弘的手,想要他跟自己一起玩。
  林彦弘摸摸它的小脑袋,用手推动那个铜球。
  这时候,有人推了门进来,原来是林丰来了东苑。
  他原本被臻夫人派的人拦住,去了一趟南苑,但却没有听臻夫人的哀求留在那里过夜。
  早在之前,他就答应了小彦思,“伯伯会陪你和你三哥守岁”,自然不会食言。
  于是,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虽然只有几个人,但一切显得静谧和谐,让人终于在纷繁的一年之后感到与家人相守的快乐和安逸。
  过了年之后,人们的日子忽然过得好像慢了些,但这并不包括春闱应试的举人们,和要参加童生试的学子。
  林隽虽不下场,但年节之后迅速离开府中,返回书院读书。
  林彦弘和林彦兴也享受了祖父林穹德“全方位”的“爱护”,饶是林彦弘沉着冷静,也不禁有些紧迫起来。


第38章 童生
  二月初九,宜出行; 祈福; 祭祀,冠笄; 忌动土; 迁徙; 入宅。
  这一天,童生试的第一试在各县举行; 林彦弘和林彦兴在林府仆从的陪伴下返乡参加,就这样连考五场。
  制艺、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 分在三天考完,无论是第一次参加考学的林彦弘,还是同样没有经验的林彦兴,这样三天下来都有些吃不消。
  因着春婶留在家中照顾彦思,林彦弘身边只有琥珀跟着。
  琥珀看到神色疲惫的林彦弘,心疼极了; 立刻让厨娘在长房的宅子里给自家大少爷炖汤,好给他补一补身体。
  在她的印象中; 从去年巫山之行之后,少爷已经很久没露出过这般脸色了……琥珀想,这考学可真不是常人能经受的。
  这时候; 石青进了院子,跟林彦弘禀报道:“少爷,二少爷那边催问; 我们何时返回云阳城?”
  琥珀正在给林彦弘碗里添个鸡腿,闻言抬头看了看自家少爷。
  她本来想说:“今日才刚考完,正该好好休息一下再准备归家事宜才是。”但她素来谨慎,觉得少爷肯定有自己的决断,于是没有开口。
  ——若这里给他添汤的是春婶,怕早就开始骂人了……
  林彦弘想到这里,心中不免一乐,再加上饥肠辘辘的时候喝上一碗热汤,感觉好了很多、
  他对石青吩咐道:“石青去回话,就说我这边不太舒服,今个儿肯定不回去的,看看明日如何,若好些了,再说。”
  林彦弘知道自己这个庶弟为什么急匆匆想回云阳城,无非是觉得祖宅住得不好罢了。
  在林府的时候,林彦兴的起居皆由臻夫人这个亲娘张罗,一切自然是井井有条,环境条件颇为舒适。
  林彦弘记得“上辈子”的时候,林彦兴连青桐书院都不愿多待,每到休息的时候必不会在书院多做停留,甚至没有跟叔叔林隽住在一处,而是立刻返回他在书院附近购置的宅子。
  林佟氏曾经拿此事说过臻夫人,但这宅子据说没有用到公中的银钱,再加上那个时候林彦兴是“光宗耀祖”的林氏子,正得林穹德和族里看重,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林彦弘知道,就算没有林彦兴后来想出的“生钱”法子,臻夫人手头也一直都挺宽裕的,想让儿子过奢靡的生活,完全没有压力。
  虽然这种特权在这几个月渐渐被削弱,但在南苑内部还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林彦兴依旧享受着寻常人家嫡子嫡孙都未必有的生活。
  不过在他赏荷诗会“犯错”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林彦兴身边原有四个一等丫鬟,如今也只剩下两个。
  长房在祖居的宅子毕竟有些年头,再加上这次他们考学,林穹德不允许其带太多奴仆,所以没办法大肆整理。
  林彦弘住过华音寺的僧寮,已经知道“极其简单”是个什么概念了,所以对祖宅并没有太大反应,反而有些喜欢这里某种年代久远的气质。
  但林彦兴那边却十分不适应,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认床,这几夜睡得极不安稳。
  今日才刚考完,他就急急忙忙想回家去,也不在乎林穹德和林佟氏的喋喋不休——反正他们何时都不会有什么好话,早经历晚经历,都是要经历的,还不如早些归家,还能好好睡上一觉,让霏霏伺候他泡澡。
  林彦弘自己不在乎,却喜欢看林彦兴不愉快的样子,所以故意不让他如愿。
  当然,留在祖宅也不仅仅是为了私怨,当然还有其它的原因,比如,林彦弘要趁此机会和三房再加强些联系,好为之后的事情做些准备。
  而且祖宅虽简陋,但却有机会带小狼崽到处跑,不像林府,还要顾及林穹德和林佟氏,好生不自由。
  林彦弘看着撒开小肥腿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小狼崽,把玩着胸前的古玉,再想想林彦兴气急败坏、夜不能寐的样子,因考学而有些紧张的心情立刻舒缓起来。
  石青出去不久就又返回来,这次是林彦兴亲自过来“拜访”兄长。
  “听闻兄长身体不适,兴特来拜访,不知兄长哪里不舒服?需不需要找大夫过来医治?”
  “就是些老毛病,不算什么大事,我多休息休息就好,你不用担心,只不过耽误了行程。”
  ……
  直到府里差人来问了,他们才整装待发,返回云阳城。
  此时林彦弘带着小狼崽该玩的也玩了,该跟三房伯伯说的话也说了,一路悠哉,抵达林府。
  脚刚落地,两人就被祖父召到了賀安堂,林穹德详细询问了他们考学的情况。
  等听了二人回答,林穹德微微皱起眉头,林彦弘还没觉得怎样,林彦兴整个人就紧张了起来,生怕这个老东西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动家法”。
  大概是被打怕了,现在林彦兴看着林穹德皱眉头,手心就隐隐的痛。
  林彦弘那边也知道,“这点成绩”还满足不了自己这位祖父的胃口——他说不定还指望林彦兴在这次童生试能够名列前茅,一雪前耻呢。
  相比于对林隽的苦口婆心,林穹德对他们可不会这般耐心,祖父的威严摆得足足的,让人见之生畏。
  只不过真正生畏的,只有林彦兴。
  其实林穹德听了他们的描述,就知道这第一试兄弟两个的问题都不大。
  但林彦弘的中规中矩,林彦兴的基础明显不扎实,在这里就已经初露端倪,也不知道到了府试的时候,会得出怎样的结果。
  他想到这里,觉得自己的愿望可能会落空,他就面色严肃地道:“虽然第一试结束了,但你们万不可放松警惕,两个月之后的府试,才是重中之重!”
  随后,他将每天三个时辰的读书时间又延长了半个时辰,而且把两日一次的考校,改成了每天都进行,林彦兴的脸立刻就绿了。
  他的眼睛瞟向旁边那个哪怕站在祖父面前也如松柏一样挺立的兄长,斟酌了片刻道:“孙儿这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只是兄长素来体弱,之前考完第一试的时候,就因为身体不舒服而未能立刻归家,孙儿唯恐兄长支撑不住,您向来慈爱,兴儿恳请祖父让兄长维持原状。”
  他可不是在为林彦弘求情,而是拿林彦弘出来刺激林穹德。
  嫡长孙身体这么差,他还要为了一些虚名而逼他读书,逼他用功,说得不好听些,有多少学子是在家人的“督促”下油尽灯枯,甚至疯魔起来?
  这样的说辞,虽然不是用来专门应对这种场景的,但臻夫人私下教过林彦兴,他玩起这套来十分有把握。
  但凡重名声的林穹德顾忌影响,他就会收回前言。
  亦或者林彦弘自己也不想如此“拼命”,自然会顺着他的话添油加醋一番,这样他们“说服”祖父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
  林彦弘花了十几年“准备”这场考学,其实根本不需要林穹德这般“督促”。
  他虽然同样觉得烦躁,但并没有表现出来,某些人想要拉他同仇敌忾,显然是不可能实现了。
  “劳兴弟费心了,不过我身体还好,而且不过多半个时辰而已,并不会变成负担,”
  林彦弘开口道:“今年乃祖母整寿,孙儿有志考得一个好的名次,好让祖母高兴高兴,此时辛苦一些,将来得益,或可一试。”
  今年不仅是林佟氏整寿,同样也是父亲林丰整寿,林彦弘知道府里不可能为林丰大办,所以想着,哪怕自己能得一个前几的名次,也好让父亲感到高兴一些。
  林穹德听了林彦兴的话,原本生出了犹豫,这时候听到林彦弘的一番说辞,立刻高兴了起来。
  他瞪了林彦兴一眼,呵斥道:“你兄长如今已经康复,哪允得你这般胡说?有这份心思想东想西,不如好好学学你兄长,我主意已定,你这孽障无需多言。”
  林彦弘想着,每日到林穹德那里接受考校,就意味着他们都要在賀安堂或者晓福居用晚膳。
  没得自己吃饭的时候就好酒好菜,给两个孙子就是粗茶淡饭,虽然主院加菜,后厨不敢多要赏钱,但这多出来的菜钱,多少还是要出的。
  林彦弘在心里盘算,林佟氏这两个月怕是要不舒坦了。
  ……
  这样“用功”的日子,对于林彦兴来说是度日如年,但对林彦弘来说,却并不难熬。
  一晃时间过去,四月中旬,童生试的第二试,也就是府试,在郡府云阳举行。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林彦弘再没有那般难受,连着几场考下来,还觉得游刃有余。
  他和带着“任务”的林彦兴不同,整个考学的过程及其松弛,心态也轻松得很,自我感觉非常不错。
  他知道自己原来的文章有个特点,说好听了是简单利落,说难听点就是中规中矩,跟华丽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但凡阅卷的考官有些文采,就不会喜欢这种论调,会嫌弃考生不够有文采,不太懂得变通。
  不过,以林彦弘的才学,应付童生试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寻常的三位考官中有一位不反感他这种文风,取前列还是极有可能的。
  放榜当日,林穹德和林丰并未休沐,皆在郡属之中,只不过两人都无心做事。
  府试的名榜会在郡属之外张贴,他们已经遣人在那里等着,随时过来禀报。
  就在林丰坐立难安,想自己出去看看的时候,一个相熟的同僚从外面进来,拱手跟他报喜道:“恭喜怀风兄,刚刚府试的名榜递了出去,我问了几句才知,贵府的公子这次,得了案首!”
  作者有话要说: 此处童生试非三试制,考据的萌萌请注意咱们是架空设定。
  谢谢萌萌竹攸、超可爱的小鲫鱼的地雷投喂~!(*╯3╰)


第39章 案首
  林丰闻言,顿时一愣; 竟是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
  那祝贺林丰的官员见状; 也不奇怪他会这般表现,于是再拱手道:“怀风兄这次可是推脱不了; 少不得请大家喝上一杯。”
  这童生试说到底; 不过是考学之路上的第一道坎。
  此时能在郡属从事的官员即便有荐官出身; 但也大抵经历过这份考验,自不会把它当回事。
  可能于郡中无数考生中脱颖而出; 一举夺魁,那还是颇需要几分能力与运道的。
  尤其是这位官员与林丰相熟; 自然听说过林丰家中嫡子的事情,知他尚不足十三岁。
  这般年岁就有如此成绩,竟是和云溪韩氏那家的韩齐同一般年岁得名,怕是不日就要传遍云阳,乃至整个云水。
  只可惜林氏在云水尚算显族,到底不如韩家那边有人在朝为官; 恐怕要想传名于梁境,还有几分困难; 但已属十分难得。
  那官员自家也有稍长于林彦弘的子侄,有些已经考取生员入府学读书,但却未能去青桐书院; 料想林彦弘此次取了案首,国子监和青桐书院怕都去得,心中不禁有几分羡慕。
  他仔细想想; 才发现自己对这位同僚,竟是从多年前的羡慕到后来的同情,再到如今这般又真心羡慕,几番变动,可谓“变化无常”啊。
  事实上,不久之后,当郡属上下皆得知这个消息,很多知晓林丰家世的人,莫不与这个官员一个想法。
  林丰本是族中三房的次子,转眼过继给长房,就得了林家百年积业,也不知要比寻常同辈少奋斗多少年。
  只不过后来时运不济,娶得一门当户对之妻却早亡,留下一个病病歪歪的嫡子,不仅子嗣单薄,仕途也平平。
  好容易因为祖上修缮的一个泽芝院得哲郡王青眼,办了一场赏荷诗会,还被庶子狂妄之举毁于一旦,引得不好的传言,累族中弟子受嘲。
  听说他那个二弟秋闱下场,惨不忍睹,这次未入春闱,似乎打算三年后再战,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
  然而,在林府处在愁云惨淡之中,随之传来的竟然有了个好消息——他那个病恹恹的嫡子去了巫山一趟,回来身体就大好了,如佛祖显灵,保佑其康复。
  再加上此番林彦弘还得了案首之名,力挽狂澜,简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之前还有人传,林家庶子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句子是请人代笔。
  如此看来,林家百年书香,还是名符其实的。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代笔之事也许偶然,不出一日,林穹德就听了不下几个版本。
  其中一个让最多人相信,莫过于“弟窃兄文”一说。
  他们道这《爱莲》一文乃是林彦弘所做,却被庶弟看了去,趁他去巫山未能归返参加赏荷诗会,用此文在哲郡王面前露脸。
  林穹德闻听闻,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喜的是,因着林彦弘的夺魁,林氏学子的压力骤然减轻,渐渐不再受到牵连而背负恶名。
  忧的是,林彦兴的“冤屈”依旧未能洗清,就算是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