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双眼——那双属于虔诚佛子的眼中哪里是什么情意。
全是深不见底的欲望。
作者有话要说:所谓大数据修佛,就是指世人跪在佛前,心里口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欲求,每一分妄念,都能通过先进的云处理技术(……),被大师看到。
这数据库的运算量有点大,偶尔宕机也是有的。
科学走火入魔,大师值得拥有。
第九章
同是一方暗室,却不闻雨打风吹之声——这暗室四壁无窗,只有一扇石门,正中放着一方蒲团,蒲团上坐着一位老僧盘膝吐纳,约么六十来
许的年纪,直鼻深目,鼻侧两条经年岁月刻下的法令纹,让这出家人一眼看去称不上慈祥,倒能看出年轻时是个英武的面貌。
“不中用的畜生。”吐纳之际,蒲团上的老僧突然冷哼一声。
“仙师息怒!”老僧身后半步还站了一个中年汉子,看面相怕也年近五十,可没有一点年纪带来的稳重,即便知道老僧口中“不中用的畜生”指的不是他,仍自慌慌张张,扑通跪倒。
“莫慌,那扁毛畜生跟不住人,又与你何干?”老僧吐纳完毕,沉声道,“我教养了你这么多年,怎么还是毛毛躁躁的沉不住气。”
“是弟子愚钝,学……学不得仙法,不能为仙师分忧……”那中年汉子口称弟子,语气中的畏怕却远非尊师重道,而是单纯的胆怯恐惧。他本大字不识一个,能把一句对答说得得体一点,已是这些年的长进了。
“罢了,扶我起来吧。”老僧伸手,撑住跪在身旁之人的肩膀,借着搀扶站起身——他看上去不过六十来岁,实际年龄已逾八十,若放在寻常百姓家里,这么大岁数的人体格还如此健旺,确实当得起一句“老神仙”。
“仙师,弟子再给您点根蜡烛。”中年汉子扶着老僧坐到桌边,见他拿起桌上一封书信,忙讨好说道。
“我还没有这么老眼昏花。”老僧抽出信笺展开,轻声驳了一句,那中年汉子却心头一惊,急急退开两步,似是生怕看到信上内容——他这些年伺候这位“仙师”,学会了说几句周道话,也学会了认一些字,方才潦草一瞥,瞥见信笺开头是“夏春秋”三个字,就知道这信中内容是自己万万看不得的。
他识的字不多,也晓得这位看上去是方外之人的老僧,实则不修慈悲、不守戒律,而“夏春秋”三个字,正是他的俗家名讳,这世上却没几人能叫得。
“有的人,总当自己是天生贵胄,自觉无论何时都高人一等,”老僧一目十行地看完手中书信,随手放到一边,摇头笑道,“可到头来还不是像所有人一样贪生怕死?”
“…………”中年汉子不敢说是,也不敢说不是,见桌旁人并不需要自己答话,只凑近灯火提笔回信,方才敢出声喘气。
“你收拾收拾,母蛊已落入人手,此地不能再留了,”老僧垂目回信,好整以暇道,“倒不知那小畜生是个什么东西,竟能活吞了我的蛊,怕真不是此间之物。”
中年汉子得了吩咐,赶紧退出门外,便没听到老僧下一句悠然神往地轻叹:“……只可惜那门功法,终无缘一窥究竟,否则哪里用费这些周折。”
“涌澜,我的这门功法,名唤众生相。”
老僧口中无缘得窥门径的不传之秘,现下自昙山口中道来,却只如喝水吃饭一般平常。
“……我能听得?”
僧人重合上眼,掩去眼底翻涌沸腾的欲海,满室便重回清净——挽江侯觉得,只要有这个人在的地方,无论是街头闹市,还是鬼蜮尸障,他总能自其中裁出一方古井无波的清净——只要不去看他那双眼睛。
“我讲予你听,你便能听,”昙山不在意道,“既修众生相,便可见众生。”
“如何去见?”
“十年前,我尚未自封眼识,修为也未至此境……”昙山话语平淡,随意说起陈年旧景。
那一年,年轻的僧人开堂讲经,堂前庙外熙熙攘攘,僧人不愿见百姓拥挤踩踏、妄生祸端,便动用了这门不外传的秘法,赠予众生一场镜中花、水中月,片刻慈悲的梦幻泡影:庙外有一心向佛,却挤不进人群的老妪突然落泪——她见到早逝的儿子迈进家门,仍是十几岁的容貌,火急火燎地唤她:“娘,来碗水喝!”
有正随着人群推搡进庙门的青年忽地喜笑颜开——他见到花烛摇曳,喜字满堂,烛光中他迫不及待地挑开盖头,盖头下正是他打小喜欢,却嫁做他人妇的姑娘。
有混迹市井偷窃为生的无赖正要伺机下手,又突地住手,乐不可支——他见到金山银山,数不尽的珠宝富贵,都是他的。
有忍着打骂拼命挤进讲经堂里,只为看施不施斋的乞儿见到米饭鱼肉,还有一碗热汤。
而贵为嫡皇子之人与一个乞儿不过隔了数个人头——他见到疾病缠身,却仍强撑不肯放权的父皇终于禅位,他得以继承大统,那是一个对权力跃跃欲试的太子最不可言说,更不敢言说的心思。
太子身边忠心耿耿的老奴眼中也有喜有泪,这一次却不是为了他的主子——他看到自己这辈子做了一个囫囵人,子孙绕膝,天伦和乐。
昙山自不会向边涌澜细数这无边的梦幻泡影,只平平淡淡道了一句:“我见众生,而众生,便见到他们最深的欲求。”
“…………”
“…………”
“好!”少顷沉默之后,挽江侯痛痛快快地应了一声,话语也痛快干脆得仿佛全没过脑子,“那日我终只见到你,你自己琢磨琢磨这个意思。”
“……我琢磨着,这个意思是你不知何故,竟可不受功法影响,似是神魂不同常人,”昙山闻言竟也不恼,非但不恼,反而难能一句话说得有声有调,带了十分人气,“涌澜,你这个什么都敢张口就来的性子……”
“不好吗?”挽江侯反问,不待余音落定,已倾身而前,吻上僧人闭锁的双眼。
一吻轻触即分,他低声道:“得罪了。”
室间再无人语,僧人面色如常,不嗔、不怒,不兴波澜,虽是披着染血的僧袍靠在床头,却像青灯古刹跪于佛前,竟是一个入定的姿态。
边涌澜也不再说什么,只又擦燃一根火条,对着点亮的灯烛陪在佛子身边,横刀膝上,静坐听雨。
雨声串起十年光阴,滴滴都是浮光掠影:镜中花谢,水中月散,人们或喜或悲,却悲喜中都带着释怀与安详,静静离去了。
其中偏有一个少年,还兀自盯着讲经台上的僧人,又不得不护送身旁贵人回宫,便只来及回了下头,仓促地对僧人笑了笑,并不知对方看到没有。
“涌澜……”
已似入定的僧人突又开口,却又片刻迟疑——昙山发现,若要当真去想,他还真是想的起来——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他借由佛像的眼去看,看了一万张脸、十万张脸,这男女老幼的面庞便均混在一处,变作好一幅众生相。
可是这样一幅庞杂冗繁的画卷,偏就有人能够生得脱颖而出,扫过一眼,便自难忘——昙山并无过目不忘之能,却细想了想,就打千姿百态的众生相中,拣出了一个少年。
——是了,这孩子当年确是异于旁人,离开前还回头看了一眼,又笑了笑。
昙山心念一动,便觉识海凭生千澜,有少年踏浪而来,粲然一笑,顾盼神飞。
僧人立在无边无际的欲海中央,手执佛礼,端庄肃然。他静静抬起眼,望向脚踏汹涌浪潮,度海而来的少年,又见少年立在潮头,再笑一笑,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模样。
“……涌澜,”僧人续上前文,不知是对面前陪自己静坐的人,还是对识海中立在潮头的青年说,“……你长大了。”
“是啊,我长大了……”挽江候低声回应,手指轻轻抚过刀鞘上的暗纹,“……也有很多年没有再见过你。”
这把可谓“如朕亲临”的囚龙刀,刀鞘上的暗纹不是龙腾之形,而是一条逶迤的长江,流淌过数不尽的日月。
后来少年出宫时打听过,却听说僧人已封寺云游,再不知所踪。
他站在寺前,谢过路人,倔强地抿了抿唇角,握紧手中刀,南下去观潮。
——少年手中有刀,要去找他的道。
江潮来去,一看就是五年。
五年间每每去观潮时,边涌澜总会回亲生父母家看看。
“合该生在皇家”终归只是“合该”而已,千倾宫阙,不是他的家。
海陵郡守一职本是个任满便需轮转的位子,但因边家出了个祥瑞的长子,百姓觉得这任官老爷又吉利又仁善,离任时送万民伞请愿,天家便从善如流,钦定海陵郡守自此留任,不必再轮转他处,虽不算升迁,却比升迁更妙——既不招风惹眼,又有了安稳经营的根基。
边家父母对这个只在自己怀里抱了七个月的孩子不是不亲热,但亲热中又有疏离,有敬畏。
这敬畏在边涌澜封侯后便愈发明显——他的父亲见到他,要先下跪称一声“臣”。
挽江侯笑一笑,道起来吧,这一家人方才起身恭谨相迎——他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便是团团圆圆的一家人,倒像跟他没什么关系。
于是他去看潮,远离喧嚣的人群,遥遥立在山巅,凭风眺望,形单影只,确有些寂寞。
寂寞中他有片刻好像念起了一双隐隐绰绰的眼睛,又在决然抽刀,反手斩下的那一刻,一切皆忘。
——他找到了他的道,便干脆利落地斩去前尘。
“斩姻缘?”宝刀铸成,亲手赠予情同手足的臣子时,天子方才听闻此式的名字,笑着调侃道,“涌澜,你是有多不愿朕为你指一门婚事?”
“不是那个姻缘,”挽江侯摇头,心知皇上想岔了,又找补道,“不过指婚也不要再提。”
“罢了,朕都随你,”天子一诺千金,含笑允道,“朕的涌澜心中只有刀,怕是刀法再精进几分,就能以刀入道,飞升成仙了,”复又展开手中一卷图纸,“这把囚龙的刀鞘你想要个什么样式?”
“……嗯?”
“发什么呆,”天子把图纸递给他,“问你刀鞘要什么样子,你自己选。”
“……就铸一条江吧。”挽江侯却不看图纸,似仍心神不属,随口回道。
“原来……”流年暗换,如今已然长大成人的边涌澜坐在佛子身边,凝望着床头灯火如豆,轻轻抚刀笑道,“那时我不知为何,下意想要在刀鞘上铸一条江,原来竟是这个意思。”
他突地倾身侧卧,将脸庞枕在僧人膝头,动作间不见分毫旖旎,只带着一丝孩子般的眷恋,眷恋地仰起脸,在摇曳的烛光中,望向僧人与十年前别无二致的面目,喃喃低道:“愿为江水,与君重逢。”
作者有话要说:“愿为江水,与君重逢。”这句话据说是出自韩国现任总统文在寅的自传。
我没看过那本自传,就在微博上看了点文在寅、卢武铉和李明博的历史八卦,谁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但我劝你们不要,太虐了。
卢是十年前跳崖自杀的,十年后文为他复仇,但终究故人已经不在了。
5月23日是卢的十年奠。
文那本自传,叫做《命运》。
命运太残酷,所以小说才要甜甜的。
第十章
惊涛轰然,卷起浪潮如雪,水沫如细雪般飘落,僧人立在永不甘心被降服的欲海上,耳听到潮声幻为人语,是千万人曾跪在佛前切切哭诉:
“我想你,你听到了吗?”
“我在等你,你为何不回来?”
“你可是忘了我?”
“你可还记得我?”
漫天纷落的细雪中,有青年步下潮头,一步步穿过蒙蒙水雾,贴近僧人问道:“我来找你……你可还记得我?”
僧人合十不语,一个呼吸后,手掌轻分,左手执礼,右手平摊一伸,像是一个“请”字,却不是迎,而是送——欲海上徘徊的哭诉人语便散了。万千离人哀思,重新沉入海底。
僧人身前的青年化作水沫消散,为这片已然风平浪静的欲海,落了最后一场雪。
僧人抬起手——昙山抬起手,摸索地落在枕于膝头之人脑后。
——僧人重又双手合十,肃寂地立在欲海中央,便似一尊佛像,可这样站上千年万年。
昙山轻轻为枕在膝头的人理了理头发,因为心中有佛,手势便带了不可说的慈悲。
“涌澜,”他温声道,“狸奴回来了,你去为它开下窗子。”
被和尚摸了头的挽江侯挺高兴,利索地站起身,几步走去开了窗,口中唤狸奴:“咪咪?”
“昂昂!”湿漉漉的小兽也不在乎自己什么时候又多了一个小名,高兴地扑到挽江侯怀里,看似在撒娇,实际偷摸着在他身上蹭干毛发。
边涌澜揉了揉狸奴肉嘟嘟的小肚子,揶揄它道:“原来真不是虚胖。”
小兽伸爪拨开他的手,又用湿乎乎的小爪子按平他的手掌,像家猫吐毛球一样,努力伸了伸脖子,似是要把什么东西吐到他掌中。
“咽回去。”昙山惯常不动声色,现下却突然沉声说了狸奴一句,暗道它不知轻重,若非自己与它心意相通,又要为它收拾作出来的烂摊子。
“涌澜,你把它拎过来,它肚子里的东西,你最好不要碰。”
“喏,给你。”挽江侯把支棱着耳朵,要吐不吐的小兽拎到床边,便见昙山伸出手,狸奴嗷呜一声,把肚子里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吐到僧人的掌心里。
那东西甫被吐出来,似还一时找不着东南西北,晕乎乎地在昙山掌心转了两圈,总算是回过味来,振翅欲飞,却又被僧人稳稳捏在了指间。
“看这大小,应是一只母蛊,”稳妥起见,昙山先开了心识捉住蛊虫,又再认真感知过识海,确实心神安定,再无异样,方才睁眼端详指间似虫非虫之物,“既还活着,便不难找到养蛊之人。”
“……你这是不用再做瞎子了?”挽江侯见他睁眼,心里先打了个突,可再细瞧,又见那双眼睛只是黑白分明,长睫如工笔墨线绘出一般,眼角微微下垂,虽是生得十分好看,但也只是一双普通的眼睛,再不见其中深若渊海的欲望。
“既已开禁,便就这样吧,”昙山不在意道,却过了片刻,似有些无奈地抬手举起蛊虫,“你别看我,看它。”
“它有什么好看的,”挽江侯不乐意地瞪着虫子,啧了一声,“长得真丑。”
那蛊虫约么只有指肚大小,密密麻麻生了几十只细爪,通体乌黑,无口无目,却能发声,也不知是因为厌恶和尚,还是因为被骂了丑,发出一声刺耳的长嘶。
“它有粗浅神智,知道一击不中便逃,想是也有生欲,”昙山没有研究过养蛊之术,靠推断道,“蛊虫不能离开养蛊之人太久,便借它的生欲指个路吧。”
“狸奴,”僧人说完,唤了又跑去挽江侯腿边蹭毛儿的小兽一声,“过来吞了。”
“它吞这玩意儿会不会闹肚子?”
“狸奴虽也算是一具行尸走肉,却与那镇上行尸不同,”昙山不多解释两者有何区别,只道,“蛊在它肚子里,它不会有事,蛊也安分一些。”
“听见了没?过去吞了吧,”挽江侯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看了磨蹭着不想过去吞虫子的小兽一眼,“不然你让我们把这玩意儿放哪儿?”
“昂!”狸奴眼见没有人帮它撑腰,只得不情不愿地吞了虫子,然后三蹦两跳,跑去客房外间的软榻上趴着舔毛,想来是把两个人一起记恨上了。
“你可认识养蛊之人?”挽江侯倒也没光顾着看和尚,好歹还记得正事,“料想与布阵之人必有牵连,说不准便是同一人。”
“不能说认识,却印证了我行前一个猜测……”
僧人方要细说,又听刚刚说了一句正经事的挽江侯打断道:“不忙,听外面雨快停了,狸奴既已回来,你自保无碍,我先去唤人买两身衣裳。”
昙山以为他去去就来,却过了大半个时辰才见人回返。
“说吧,”挽江侯也不解释方才去了哪儿,只在桌边坐定,掸了掸微湿的肩头,“你有什么猜测?”
“你曾说我的师门有诸多奇异之处,但除却佛法修行,师门历代传承,只须精习三道,”昙山比出一个“三”字,“观想、推演、封印。”
“我的师父在昙山庙中寻到我那年,我应是五岁,”昙山不详述这三道有何奥义,却转而说起自己的身世,“庙中僧人说我无父无母,是打水时自溪边拣到,幼时佛理不讲自明,似天生地养,生来便注定要修行。”
“我还有二十年的命数,你这便随我去吧——这是先师从庙中将我带走时说的话。”
“…………”挽江侯先听得一句“我还有二十年的命数”,吓了一大跳,再听还有下半句,不由心中翻了个白眼,松了口长气。
“我的师父曾对我说,待我能推演出自己的命数时,便自然知晓,该去何方寻得下一个传承之人,”昙山平铺直叙道,“我的师门不似寻常庙门,向来只一师、一徒,代代传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