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荣华盛世-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华眨了眨眼,不好意思地垂下头,低声道:“荣哥哥,我现在又不疼了……”
  “啊?!”卫崇荣对生产的细节并不是多了解,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他张了张嘴,还没说出话来,就见卫昭拉着孙野进屋来了,后面还跟着君情和姬辛。
  孙野什么都没问,径直走到床边,给犹在怔愣中的君华把了把脉,然后转身说道:“是要生了。”卫昭和君情闻言对视一眼,眼中都有担忧闪过,头胎即是双胎,真是难为君华了。
  君华倒没想那么多,他抬头看着气定神闲的孙野略显诧异地问道:“真的要生了?可我又不疼了?”怎么和爹爹跟他说的不一样,并不是多疼啊,起码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
  听到君华的疑问,孙野挑眉笑笑,脸上明显写着“年轻人你不要得意地太早”几个大字,随即说道:“内君殿下,你别着急,这才刚开始呢,孩子两天之内能出来就算是快的。”
  卫崇荣愣了半晌,这会儿也醒过神来,急忙问道:“我们现在要做些什么?”
  孙野不假思索,随口说道:“想做什么做什么,不想动弹就躺着,不想躺着就起来走走,最好能吃点东西,补充下体力,头胎一向是很慢的,不疼的时候尽量多吃点。”
  节宴上,团团圆圆闹得太欢,搞得君华全无胃口,什么东西也没能吃,此时肚子不痛了,顿觉饥肠辘辘,听说能吃东西,立马来了精神,一口气点了七八个菜,听得所有人都惊呆了。
  恰在此时,吕太医领着两个药童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孙野把君华的情况给他说明了下,就要准备告辞。
  卫崇荣想也不想,当即问道:“你不留下啊?”吕太医专攻产科,又是一直照料君华身体的,有他在按说就足够了,可是孙野的医术已臻化境,他能留下显然更能让人放心。
  孙野转脸看向卫昭,挑眉笑道:“陛下,你养着太医院那么多人,总不能让他们干领俸禄不干活儿。”
  卫昭默不作声,倒是君情沉声问道:“鲁王内君,太子内君情形如何,能否顺利安产?”
  孙野的笑意更明显了,勾唇道:“脉息强健,胎位正常,定然是能安产的。”不要说吕太医了,但凡是个有接生经验的,就能把小皇孙顺利接下来,有他没他真的不重要。
  君情和卫昭幼时都是跟着孙野学过医术的,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卫昭默然颔首,示意孙野可以离去,接生的事情就由吕太医全权负责。
  孙野说是要走,其实只是退到了殿外,并未真的离去。他师从医仙端木惠,所学甚杂,关键时刻救人性命不在话下,可是接生这种寻常事情,他的手段并不会比专攻此项的吕太医更高明,而他要是在场,吕太医反而束手束脚,故而避开。只是太子内君身份贵重,不等小皇孙平安降生,他不可能真的甩手离去。
  正如孙野想的那样,他离开寝殿以后,吕太医自在了许多,不再像先前那般拘束。
  好端端的中秋节宴被打断了,回头两个小家伙又没了动静,君华气得想要骂人。只是他没能发出声音,腹中就是狠狠一坠,牵扯着他瞬间变了脸色,深深倒吸了口凉气。
  君华本来就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他这一番变脸,不仅卫崇荣紧张到不行,卫昭和姬辛的表情也是微微一动,倒是君情,显得最沉得住气,神情几乎没有改变。
  君华缓过这一阵,立马又跟没事人似的,吕太医见状忙道:“内君殿下是头胎,发作起来不会太快,还请陛下……”虽说走了个孙野,可陛下在这里杵着,他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卫昭和君情都是过来人,晓得眼下还不到时候,就自觉去了殿外,把空间留给了君华和卫崇荣。
  不多时,御膳房送来了君华点明要的菜色,他这时痛得还不厉害,又有卫崇荣殷勤地在旁边揉腹捶腿,食欲倒是丝毫不减。
  卫崇荣的按摩技术是前些日子亲自向吕太医讨教来的。君华怀着双胎,孕期最后两个月很容易抽筋,他便特意学了两招,夜里好帮他缓解一下。
  “要不要我喂你?”饭菜是摆到炕桌上直接端到榻上的,卫崇荣见君华半卧着,动作有些不便就停下动作问道。
  谁知君华瞥他一眼,轻轻道:“不用了,荣哥哥,你继续捏,我发现你手法越来越娴熟了。”说完又补充了句,“你饿不饿,干脆我喂你吧?”宴上没能吃到东西的可不止他一个人。
  卫崇荣自然不会反对,两人甜甜蜜蜜用着迟到的晚膳。其间,君华又痛了两次,不过程度都不深,持续时间也不长,完全没有打扰到他用膳的雅兴。
  吃饱喝足,君华睡意来袭,干脆躺了下去。卫崇荣感觉程序不对,抬眼向吕太医看去,小猴子真是要生了吗,怎么他的这个表现,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呢。
  吕太医恭恭敬敬走过来,先给君华把了脉,随后又在卫崇荣警惕目光的注视下给他检查了身体,然后回道:“殿下,趁着这会儿痛得不厉害,让内君歇歇也好,等下还有得熬呢。”
  卫崇荣回想起十八年前君华出世时的情景,面上一派心疼之色。当时,他虽然没能进到内室,可就是守在院子里,也能听到君情隐约的呻吟,可见那个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见君华睡得很熟,暂时没有醒来的迹象,卫崇荣轻轻起身,去了殿外。
  外头可比里面热闹多了,三家八口围坐一桌,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
  霍菲菲的位置正对着房门,一眼就看到了卫崇荣推门出来,扬声唤道:“哥哥!”
  众人闻声,纷纷转过头去,姬辛更是急急问道:“华儿怎么样了?”
  “刚用了晚膳,还吃了两个月饼,已经睡着了。”吕太医说了,君华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头胎嘛,生个两三天都是常见的,要是从头痛到尾,谁能受得了,开头总是比较轻松的。
  除了完全不理解的霍菲菲,众人都是了然地点了点头。
  想着团团圆圆明天未必就能生出来,卫崇荣在赏月结束后把人都给劝去休息了。当然,长宁王夫夫和鲁王夫夫都没有出宫,而是直接就在宫里歇下了。
  卫崇荣回到屋里,见君华睡得正香,吕太医在外间打着盹儿,两个小药童轮流值班,就把一张软榻拖到了床前,和衣躺了上去,今夜有时间就眯会儿,明晚多半是睡不成的。
  窗外月色正明,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格子洒下了满地的银霜。
  卫崇荣躺是躺下了,却根本睡不着,他的视线落在君华圆隆的肚腹上,满脑子都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娃娃在打架的画面,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不知过了多久,卫崇荣好容易酝酿起了一点睡意,可他还没睡着,就听到了君华的声音。
  “荣哥哥,醒醒……”君华的声音很轻,可卫崇荣耳目灵敏,当即就翻身而起。
  “小猴子,我在,你哪里不舒服了?”卫崇荣说完就扬声叫起了吕太医。
  君华脸色绯红,张了张嘴却不说话,半晌方道:“还是让太医先看吧……”
  卫崇荣一脸莫名,还有什么不能对他说的,真是奇怪。
  吕太医不过是和衣打个盹,压根儿不敢睡熟,听到卫崇荣的召唤马上就进来了。不过在看过君华的情况之后,吕太医的脸色有点变了,内君殿下这么早就破水了,似乎不是个好现象。
  卫崇荣看到吕太医变了脸色,心头也是一紧,这是哪里有什么不对吗。
  好在吕太医给君华做了进一步的检查之后,神色缓了下来。他原以为,君华平平稳稳睡了差不多一夜,进展应该很缓慢,若是这个时候破了水,后面着实有些麻烦。
  却不曾想,进度比他预计的快了许多,产口也已经开了三指多。通常来讲,前面三指是最慢的,有人一天一夜都开不到,如此看来,小皇孙今日搞不好就能出来。
  “唔……”骤然又是一股阵痛,君华猛地抓紧了卫崇荣的手。
  吕太医在旁边劝道:“殿下不要紧张,也不要大口喘气,小口小口的,慢慢来……”
  阵痛逐渐加剧,君华已经不肯再让卫崇荣给他揉肚子了,他能做的事情不多,除了擦汗就是提供手臂给他抓着,必要时刻还能咬上两口。
  ……
  天蒙蒙亮,昨夜根本睡不踏实的卫昭等人匆忙赶来。
  寝殿里头,吕太医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两位药童行事。卫崇荣斜身坐在床边,喋喋不休地念道:“小猴子,这里没有外人,疼得厉害你就喊出来,没人会笑话你的……”
  君华咬着被角,斜斜睨他一眼。两次阵痛的间隙,他轻喘道:“喊出来也不会不痛啊……”
  被太子殿下当做不存在的吕太医则是冒险说道:“大喊大叫浪费体力,内君殿下这样很好。”
  说错话的皇太子无语地叹了口气,他见君华差点把自己的下唇咬出血,又道:“小猴子,你别咬自己啊,要不要我借你一只手,你随便咬,我保证不出声。”
  “我舍不得,想咬不敢用力更难受好不好?”君华气急败坏地吼道。
  卫崇荣说什么错什么,顿时不敢再开口了,只好拿起帕子帮君华擦汗。
  ……
  旭日东升之时,一个肉嘟嘟的婴儿伴随着君华的嘶喊来到这个世界。
  一刻钟后,另一个孩子也发出了响亮的哭声。
  卫崇荣和君华只来得及看了两个儿子一眼,他们就被抱了出去,外面还有等着给孙子命名的皇帝陛下。
  团团圆圆的大名唤作卫谦卫诚。君子谦诚,温润如玉。

    第118章 寻根
    
    万昌元年暮春,渝京南下琅琊郡的官道上,一辆外形朴实无华的马车平稳地行驶着。
    别看这车外表不起眼,若是懂行的人看了,定会明白它有多难得。旁的不说,单是拉车的两匹神驹就是从大宛来的,更不要说赶车的车夫和随行的护卫,个顶个都是顶尖的高手。
    车厢里布置地精致典雅,所用之物无一不是上品,卫昭靠窗坐着,不时掀起帘子朝窗外看去,神情稍显严肃,却一直默然不语,不知在想些什么。
    君情坐在卫昭对面,手上端着茶盏,有些欲言又止。他等了许久,见卫昭真的没有开口的打算,便冷然道:“你叫我到车里来,不会是想让我陪着你发呆吧?”
    卫昭放下车帘,转过头来看着君情,平静道:“当然不是。”
    “哦。”君情意味深长地应了一声,“那是为了什么?”
    昨年,卫昭不顾朝臣的剧烈反对,愣是把皇位传给了卫崇荣。年初,卫崇荣正式登基,随即改元。然后卫昭就打着“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旗号离开了京城,说是去太平行宫休养。
    事实上,卫昭压根儿没去过太平行宫那地儿,他打算微服巡游天下。
    对卫昭的出游计划,君情没有任何异议,他是微服出行,身边还有以霍青阳为首的诸多高手护卫,安全不成问题,爱去哪里去哪里,他完全没意见。
    可前提是,卫昭在出门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带上他。
    卫昭在位期间,东城大营由霍青阳掌管,西城大营则是姬辛主持。如今,卫昭拐了霍青阳出门,东城大营的事务暂时交给了拓跋先翰,要是姬辛也跑了,京里连个镇场子的都没有。
    君情原是不想出门的,但是卫昭跟他说,他要去君家一趟,他就不能不作陪了。
    虽然从小就在一起亲密无间地长大,感情比亲兄弟还要好,但在永嘉五十二年卫夙驾崩之前,卫昭和君情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得知自己并非姬皇后所出,与卫明也不是同母的兄弟,卫昭的第一反应就是皇帝疯了,他在胡言乱语,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他怎么可能不是母后的儿子,她对他的爱护与太子一般无二,他怎么可能不是元康公主和卫明的胞弟,他们对他的疼爱是那样的发自内心,毫无保留。
    是卫夙搞错了,一定是的,卫昭难以置信地摇着头。
    他了解自己的父皇,那是一个重视权力和武功远甚于感情的男人。姬皇后出身长宁王府,父兄和外甥战功赫赫,本身还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绝色容貌,可是她在父皇心里的地位,也不过而而。至于卫夙后宫的那些男男女女,更是如流星一般转瞬即逝,没有留下丝毫的涟漪。
    卫昭很难相信,如果他不是姬皇后的儿子,卫夙对他的宠爱源自何处。欣贵妃和云妃都曾经宠冠一时,可她们早逝之后,卫夙对卫旭和卫时并未表现出更多的关注。
    他素未谋面的生母究竟是何方高人,竟能让向来薄情的卫夙在二十多年后还把她铭记在心并对他的儿子爱屋及乌。
    卫昭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不愿意相信卫夙说的话,另一方面他又控制不住自己去猜测他的生母究竟是谁。
    终于,卫夙在卫昭期盼的目光中说出了那个让他怀疑自己听力的名字。
    君临?!
    昭阳桓侯君临?!
    大衍皇朝永远不败的战神?!
    卫昭猛然瞪大了双眼,眼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死死盯着卫夙的眼睛看,眨也不眨。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卫昭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卫崇荣曾经问过他,君情会不会是君临亲自生的孩子。
    他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因为时间对不上。
    卫昭哪里能够想到,不仅君情,就是他自己,也是君临亲生的。
    而且从他们兄弟的出生年月和君临当时的行程判断,他是在漠北大决战之前就有了他们的。
    因为决战过后,君临直接回了琅琊,再回渝京的时候已经是带着君情了。
    震惊之余,卫昭莫名地感到庆幸,原来自己也是上过漠北战场的,还平平安安地活下来了,真是不容易。
    如果卫夙说出的是其他名字,卫昭也许还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和接受这个事实。
    但是君临的话,这个过程就可以省略了。
    要知道,在卫昭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中,君临这个名字是与众不同的。
    早在他对这个世界还没有确切的认知时,卫夙就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他面前提到君临了。
    尽管君临去世那年卫昭只有三岁,对他的长相毫无印象,可那曲《长相守》,还有与他相关的种种事迹,却是记得清清楚楚。
    只是……
    原本单纯向往和憧憬的对象,突然变成了自己的生身之人……
    卫昭受到的冲击有多大,那是显而易见的。
    他不是没有好奇过,这样的两个人是如何搅到一起去的。
    卫夙爱上君临不奇怪,他从外貌到个性,再到武功,都是他喜欢的类型。
    但是君临对卫夙的感情从何而起,卫昭就是死活想不通了,他明明还能有更好的选择的。
    逝者为尊,况且那还是君临自己做出的决定,卫昭没在这些问题上计较太久。
    再说卫夙选在这个时候把两个儿子的身世说出来,也不是为了想要改变什么。他只是不希望,卫昭和君情对自己的来历一无所知,他们到底是血缘最亲的双生子。
    卫夙驾崩以后,把君临留在宫里的所有遗物都用作陪葬了,让卫昭很是无语,他就不能给他留点睹物思人的念想。
    后来,卫昭悄悄问过君情,他身边有没有君临留下的东西。
    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昭阳侯府本身不算的话,差不多是没有。君临幼时生活在长宁王府,十六岁便封了侯开了府,按说这两处地方有关他的物件应该是很多的。可事实上,君临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宫里,要不就是在军营和战场,长宁王府或是昭阳侯府之于他,不过就是个落脚的地方,根本没有长期住过。
    卫昭闻言更是无奈,表兄弟的身份和君臣的名义摆在那里,他什么都为君临做不了。
    忙忙碌碌二十多年过去,朝中风云变幻,潮起潮落。好容易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卫昭自觉一身轻松,终于有时间做点以前想做但是没机会做的事。
    首先,他要回君家看一看,好歹也是自己出生的地方。若在从前,卫昭压根儿不敢有这样的想法,无缘无故的,他去君家一趟,不是凭空惹人猜想是什么,卫崇荣都比他名正言顺。
    如今退位了,又是微服出行,去一趟倒是无妨,说不定还能有所发现。
    卫昭对君家不熟,生怕自己贸然上门搞得人家莫名其妙,便叫上了君情作陪。君情虽说很少回老家,可他和琅琊君家长期是有书信往来的,对君家的情况也要比较了解一点。
    除了君临这个异类,君家历代鲜少有人出仕,也无世族之名,但是君家以史书传家,真要论及家族史,不说卫家,就是前朝的神川家也没他们家的长久。
    卫昭没有想过特意要回君家见谁,他就是想到那个地方看看,谁让君家的家规太过严苛,家中子弟轻易不准纳妾,导致嫡枝的子嗣世代都很单薄,时不时就得过继一回旁枝的子弟。
    到君临的父亲君雅那代,长房就只有他一个独子,偏偏他和姬扬成亲没两年还和离了,创下了君家前所未有的记录。更糟糕的是,姬扬同意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