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律现在思考的是,在动不了舒翰的情况下,他要如何破坏朱夏和南越的合作。

    不把这两家给拆散了,战火会由南向北不断蔓延,偏偏朱夏和南越都不是铁勒人那种一路砍杀的风格,他们要人也要地盘,手段也就比较温和。

    君律不是朝廷官员,出兵的话师出无名,甚至不会被人感激,他需要想到更好的办法。

    孟凌山的来信很直接地说了,在被占领的红河郡,当地人的生活和以往几乎没区别。

    很明显,这是温水煮青蛙,对付如今的易州特别管用。

 第120章 兄弟

    君律左思右想; 始终觉得动用武力硬拼是下下策; 他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再没名没分跟人干一架; 简直是自讨苦吃。

    可他要是不阻止; 朱夏和南越两国就会得寸进尺; 也许在把整个易州南部吞并后,他们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到了那个时候,君律再出兵就是名正言顺了; 可又成了亡羊补牢。

    说到底,这都是不靠谱的朝廷和历任易州刺史给君律留的锅,偏偏他不背还不行; 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就在易州的局势僵持不下时; 北疆的燕州出事了; 正如姬宁担心的那样,舒翰绕过了凤台关; 重兵突袭燕州的上谷和渔阳; 姬宁远在朔州,根本无法救援。

    随后,舒翰转战千里,一路如入无人之境; 直逼渝京而去。姬宁却在此时收到姬羽的急信,死守凤台关,绝对不许分兵。

    姬宁明白父亲的意思; 只要朔州还在,铁勒人在中原就站不稳,渝京扛过最初的猛攻就还有救。可要是朔州丢了,渝京就是守住了一时,也难守住一世。到那时,就是真的天下大乱了。

    卫央从琼州出来,根本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事,他背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路往易州方向狂奔。

    卫央早就想去找君律了,哪怕他已经接受了卫盛和孙怡才是自己这一世父母的现实,可这也不妨碍他对君律的思念。爹爹就是爹爹,什么时候都是,这是有没有血缘关系都无法改变的。

    然而卫央的运气不算好,他刚进入易州境内,南疆的战事就发生变化了。

    原本,朱夏人和南越人只是向北扩张地盘,由于一路上并未遭到有效拦截,他们采取的手段也就比较温和,没有引起当地百姓太大的反弹。

    毕竟,红河郡是大衍皇朝最靠南方的一个郡,距离朱夏和南越的国都比易州的州府都要近上许多,就算很多人的祖上是来自中原,可三四代下来,对大衍皇朝的归属感难免还是淡了。

    但是过了红河郡往北走,随着地理条件的好转,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原先高歌猛进的朱夏南越联军开始遇到抵抗了,哪怕对手不是正规的朝廷军队,也让他们的进度明显减慢了。

    两国联军是来瓜分地盘的,自然是自身的损失越小越好,对方不抵抗,他们也懒得大开杀戒,可要是有人反抗,大动干戈也是免不了的。

    无论是君律还是孟凌山,他们的人马都主要集中在易州北部,其中君律偏西,孟凌山偏东,南部相对人少的山岭地区,实在是力有不逮鞭长莫及。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正规军交战,朱夏南越绑起来也不是大衍皇朝的对手,可民间自发的零散抵抗,打不过人才是正常。

    舒翰绕道燕州突袭渝京的消息通过飞鸽传书传到朱夏南越两国。利字当头,两家死对头再也顾不得所谓的世仇,战机稍纵即逝,现在是他们夺回旧土的最好机会了。

    都说易州的边防如同虚设,可那主要是指红河郡,随着战线向北推移,抵抗的力量越来越强。

    铁勒人动兵之前,朱夏南越都不敢攻得太狠,大衍皇朝的地盘太大了,单是一个易州,就比他们两个国家加起来都大,要是孤军深入,回不来可就惨了。

    北线开战以后,他们的担心消失了。自古以来,大衍皇朝都是重视北线胜过南线,如今舒翰都要打到渝京了,朝廷肯定是无力再管易州了。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两国国君一商量,同时给军队下了命令,全力向北进攻,打到哪里算哪里,谁家拿下的就算谁家的,日后以此划界,再无分歧。

    如此一来,易州南部的局面就是彻底乱了。

    要不是君律出兵及时,朱夏和南越真有可能把堪舆图恢复到大衍皇朝开国时的局面。

    其实,早在舒翰兵发燕州的消息传来时,君律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

    可惜关键时刻,他和孟凌山就是否出兵、什么时候出兵发生了分歧,而且是两人相识以来的最大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君律看来,只要朱夏人和南越人露出他们的真面目和真实目的,他们出兵的时机就到了。

    君律的底线是保住易州,以最少的代价保住完整的易州。

    偏偏孟凌山不这样想,他觉得自己和君律平分易州中北部就够了,硬把南部抢回来,得不偿失。

    只考虑当前利益的话,孟凌山的话很有道理,易州最好的土地在北部和中部,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里,他们占据地形优势,打出去固然不易,可扼守天险自成一派,那是足够了。

    君律说服不了孟凌山,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可没有孟凌山的支持,君律要单抗朱夏和南越两国,也是不太现实的。

    要知道,孟凌山很多年前就是朝廷驻易州的守将,他手下的人马,那是正规军演变过来的。反观君律,那就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了,要不是他家学渊源,又有从军的经历,还真拉不起人马。

    可就是这样,单纯拼战斗力的话,君律暂时还拼不过孟凌山,他的优势在于经济实力。

    见君律面带踌躇,姜源轻声问道:“怎么了?你和孟将军还是没有谈妥?”

    君律默然颔首,沉默片刻又道:“不仅是没谈妥,我担心我们的合作就要终止于此了。”

    “怎么会?”姜源闻言惊讶不已,君律很聪明,孟凌山也是聪明人,双方的合作一向很愉快,“孟将军不愿出兵,也有他的考虑,怎么就会……”

    朝廷对易州的控制力已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君律也好,孟凌山也罢,手上的人马都是要自己养活的,孟凌山不想打没有赚头的仗,姜源不赞成,但也可以理解。

    “要是我也不出兵,我们倒是可以安然无恙的共处下去,可要是……”君律说着叹了口气。

    七年前他和姜源来到易州,要是没有孟凌山的支持,起步也不会那么容易。当然,孟凌山要是知道他的野心和欲望,当年估计就不会收留他们,更不会对他们大力支持。

    但是易州太大了,还很乱,孟凌山一个人也吞不下来,和君律的合作对他也是很有利的。

    总之,一个有兵,一个有钱,他们互惠互利走到了今天。不管孟凌山心里对君律的看法有何改变,他们合作占据了易州的三分之二都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剩下的三分之一出问题了,君律想管,到时候一人一半也可以。

    孟凌山却不愿意,他觉得投入太大收益太少,还不如安安稳稳守着现有地盘过日子。

    “你是担心拿不下朱夏和南越?”到底是从零起步,单抗两国联军有点吃力。

    君律摇摇头,好歹他还有点未卜先知的优势,没人拖后腿的话,拿不下两个边陲小国简直就是笑话,但是……

    “我担心孟凌山背后捅我一刀。”这也是他一直想联合孟凌山出兵的原因。

    姜源目瞪口呆,他觉得孟凌山不像这样的人,可是那么大的诱惑,他也不敢担保。一直是两家平分秋色,谁心里有点什么想法,也都是想想而已,并不会有实际举动。

    可要是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了,面对统一易州独占鳌头的局面,谁敢说自己不会动心。

    “那你打算怎么办?”战场上的事姜源不擅长,还是要靠君律拿主意。

    君律沉默了许久,抬手搭在姜源的肩膀上,沉声道:“我想赌一把。”

    “赌什么?”姜源神色如常地问,好像并不意外君律会有这样的回答。

    “赌孟凌山对我能有几分忌惮?”不到万不得已,君律不想和孟凌山翻脸。

    姜源皱了皱眉,茫然道:“你打算怎么赌?”

    “让范犇去红河郡,带上许寅。”补充一句,范犇就是十年前君律陪着姜源去清凉寺算命时,路上差点撞上的小姑娘的爹,原名范三牛,君律觉得不够斯文,给换了个同义的。

    范犇上辈子是攻进渝京的义军首领之一,这辈子被君律遇上了,自然不会放过。先是借口家里需要人干活,把人给留住了,后来就是各种补课,到易州的时候也把人给捎上了。

    许寅则是那年易州地动时,君律在云山县捡到的孩子,也是他前世的恩人。

    起初,君律就是打算收留许寅,给他找个活计,让人平平安安长大,也算是报恩了。谁知许寅后来从了军,君律看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也就随他了,想要建功立业总归是件好事。

    “你不去?”姜源有点明白君律的意思了。

    “君子不立危楼之下。”要是他不在,孟凌山想没想法都难。

    姜源扑哧笑了:“那就是老丈人检阅女婿了,也不知小虎子能不能过关?”许寅怎么和范文姬好上的,姜源和君律不清楚,但是他们都知道,要过范犇那一关,许寅有得苦头吃了。

    姜源偶尔会同情许寅,怎么就看上范文姬了,那个小妮子的性情,和她文雅的名字完全没有关系,何况她还有个不好对付的爹和一个非常难缠的弟弟。

    君律却觉得很好,许寅上辈子都沦落到进宫当太监了,这辈子眼看就要娶上媳妇了,脾气凶点算什么,根本就不是事。

    范犇带走了君律麾下超过七成的人马,如果孟凌山在这个时候发难,形势对他们很不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直没有动静,不知道是在观望,还是另有顾忌。

    卫央风尘仆仆赶到了西川,最大的感受就是易州的菜太辣了,吃得他舌头都要冒火了。

    西川街头的繁荣景象震撼了卫央,他一路走来经过了许多城池,大多是破旧而腐朽的,偶有面上看着光鲜的,也会让人感觉到压抑和落寞,只有西川,竟然能给人蓬勃的生机,真是不可思议。

    卫央好容易找了家不那么辣的酒楼,简单用了午膳,又打听到了君府的所在地,就往目的地去了。

    但是刚从酒楼出来,卫央发现自己被人盯上了,还不是一个人。

    因是初来乍到,卫央不想惹事,就往偏僻的巷子走,万一打起来,也不会太扰民。

    “跟我小半天了,你们累不累?可以出来了吗?”走到巷子的尽头,卫央站住了。

    话音刚落,君雪就从墙头跳了下来,身后跟着比他高了一个头的范文姬。

    “我们直接动手?还是先问他是谁?”范文姬低头询问君雪的意见。

    卫央双手抱胸,冷眼看着对面长得有点眼熟的孩子,想笑又有点郁闷。

    真是奇了怪了,那个小鬼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爹爹,他就长得不像。好在这辈子有几分像爹,也不算太惨就是了。

    “先把他拿下,再问他是谁。”君雪早就注意到卫央了,半大不小一个少年,一个人在自家酒楼吃饭,还打听他们家住哪儿,神神秘秘的,一看就有问题。

    于是他们什么都没问卫央,两个人联手就直接扑了上去。

    君雪的武功底子不错,可是他和卫央差了三岁,实力差距很明显。倒是那个面上看着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动起手来那叫一个凶悍,卫央一个打两个,一点优势都没有。

    就在卫央暗自叫苦,觉得自己低估了对面小姑娘的时候,其实君雪和范文姬也很纳闷,那个小子到底是谁,年纪不算大,武功居然这么好。

    交战双方实力相当,打了两三百个回合都没分出胜负,反而累得直喘气。

    “我说,我们要不要先歇歇?”卫央倒不是真的打不动了,他就是觉得,这样打下去没意义。

    “行啊!”君雪和范文姬异口同声,说完同时往背后的门上一靠。

    “吱呀!”谁知就在此时,那扇门开了,君雪和范文姬毫无准备,两个人狼狈地摔进了院子。

    “你们谁呀?为什么跑到我家来?”一个看起来比君雪还小的男孩子直愣愣地看着姿势不甚优雅的君雪和范文姬,他就想出门买个糖,这两个人就莫名其妙地来了。

    君雪和范文姬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两人对视一眼,脸上的表情都很尴尬。

    院子里的动静惊动了屋子的主人,他扬声问道:“朵朵,发生什么事了?”

    朵朵眨眨眼,略显茫然地道:“爹爹,有个奇怪的哥哥和奇怪的姐姐进来了,门外还有个奇怪的哥哥。”

    小朋友一句话里全是奇怪,君雪很郁闷,他哪里奇怪了,就是靠在门上歇一歇,谁知道门突然就开了。

    卫央也很无语,他特地选了个清静的地方,就是不想惊动他人,结果惊动大发了。

    主人走了出来,看着懵懂的儿子和灰头土脸的君雪、范文姬,还有站在门口的卫央,莫名感觉有点眼熟。

    卫央就更觉得眼熟了,他挑了挑眉,突然唤道:“四叔。”

    卫盎十分无语,多看了好几眼才猜出那是卫央,不由问道:“你怎么来了西川?”

    “我来玩呀!”到西川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多熟人,卫央感觉自己的运气还不错。

    君雪偏头看着卫央,闷声道:“你故意带我们来这里的?”

    卫央点了点头,然后赶紧摇头:“我不知道我四叔住在这里,刚刚看到他才知道的。”

    君雪半信半疑:“你们真的不是商量好的?”

    “我第一天来西川我跟谁商量,我就是受人所托,给君家捎点东西。”亏得还有君云那层关系,不然卫央还得掰个理由,隔着几千里呢,他为什么非要拜访君律。

    范文姬同样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卫央:“你受什么人所托?”

    “君云,我的好朋友,你们知道吗?”卫央不抱希望地道。

    不料君雪竟然点点头:“那是我堂兄,我当然知道,不过没有见过。”

    卫央松了口气,总算有办法打消君雪的疑惑了,他可不想和他再打一架。

    误会解除,卫央顺利跟着君雪回了家,全然没有考虑过,君律骤然见到自己,会是怎样的惊吓。

 第121章 重逢

    君律和姜源还没回家; 范文姬管教不听话的弟弟去了; 君雪不好扔下卫央不管,就把他带去自己书房了。

    “你会做这些功课吗?”君雪今天是趁着君律和姜源不在家溜出去的; 朱先生布置的功课还没写完; 眼看姜源就要回来了; 君雪病急乱投医,逮着个人就开始求助。

    卫央看都不看就摇头道:“不会,我最不爱读书了,我爹看我把先生气走了; 就说我们以后不学了。”

    君雪闻言两眼放光,羡慕道:“你爹对你好好,我也把先生气走了; 结果我爹请了个更厉害的先生来。”

    给君雪启蒙的杨先生脾气很好; 根本镇不住他; 姜源瞧着情形不对,就给换成朱先生了。

    瞧着君雪毫不作伪的满脸艳羡; 卫央突然就同情上君律了; 他怎么尽生他们这样不学无术的儿子。

    卫央捧腹大笑,见君雪脸上有点挂不住了才止住笑,安慰他道:“你爹要你读书,你又扛不过他; 除了认真读还能怎么着,你根本就没得选好不好,还是乖乖认命吧。”

    “你这是安慰人该说的话吗?云哥哥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朋友?”君雪撇了撇嘴; 感觉心情更不爽了。

    卫央听到久违的“云哥哥”的称谓,莫名有点惆怅,他再也不能这样叫君云了,真是可惜。

    “小云功课很好,我们可以互补嘛。”他和君云怎么可能不是好朋友呢,他们上辈子就说好了,要一直在一起的。

    求助无门的君雪苦恼地写功课去了,卫央就在书房找他的书看,意外地发现两人的兴趣爱好还很合拍。

    君雪算是他的弟弟吧?卫央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是爹爹的儿子,君雪也是,他们不是兄弟是什么。

    可是……

    他和君律的父子缘分是前世的,君雪才是爹爹现在的儿子,他们的关系真能这么算吗。

    卫央正在心里纠结,等下见到君律,他该怎么称呼他,有人来敲君雪书房的门了。

    来人是照顾鱼苗的嬷嬷,原来是小姑娘午睡醒了,找不到爹爹就找哥哥,哥哥也找不到就开始哭了。

    君雪想也不想,叫人把鱼苗带过来,他每天下午都要陪着妹妹玩的,今天自然不能例外。

    卫央不知道君律还有个小女儿,闻言整个人眼神都亮了,那也是他的妹妹哎。

    装着鱼苗的小提篮很快被拎了过来,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