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从先帝登基开始,这样的情形在慢慢发生变化,只是边市交易互惠互利,大衍皇朝握住了铁勒的经济命脉,先帝又愿意对铁勒做出一定程度的退让,才把这种关系维持住了。

    如果神佑皇帝不作死,在他的有生之年,铁勒人未必就会有反心。毕竟不打仗不死人也能过得不错,谁还上赶着找死不成,铁勒人不是笨蛋,他们心里也是有小九九的。

    只是君律虽然想到了皇帝的做法会引起铁勒的反弹,可他没有想到,他们的行动会来得这么快,快得让人毫无防备。

    “非常焦灼,最要命的是霍博缺粮草缺药材。”论本事,现在的武安侯霍博肯定不及当年跟着中宗皇帝开拓灵州的霍青阳,可要是物质充足,他也不至于连个凤台关都守不住。

    闻及姜辰此言,姜源和君律面面相觑,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显而易见的不可思议。

    凤台关是什么地方?边关重镇,北疆大门。霍博的部队常年驻扎在那里,各色供给都是户部和兵部调拨,怎么能缺了粮草和药材这样的关键物资,是不是太过儿戏了。

    姜源微微启唇,可是没等他开口,长宁王姬羽又道:“不仅是粮草和药材,据说前线的武器和冬衣也有问题。”早春二月,江南已经是鸟语花香了,可朔州却还是滴水成冰的冰天雪地。

    君律彻底无语了,他早就知道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皇朝已经在走向末路了,可他今天才发现,大衍皇朝的腐烂程度,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和底线。

    “皇上想好派谁去救援了吗?”太久没有打仗了,从上到下都没经验,神佑皇帝的选择目标很有限,不是东城大营就是西城大营,好歹演习经验是足够的。

    姬羽摇了摇头,叹气道:“没有,朝上还在吵呢,吵得差点翻了天,皇上又迟迟不发话。”

    君律这回连问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甚至觉得卫盈前世能当二十多年皇帝才被人推翻已经是很幸运了。

    “这有什么可吵的,不是姨父就是二皇子。”难道还有更好的人选吗,姜源理解不能。

    果然,姜源猜对了,皇帝犹豫再三,最终派了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可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在随行的人员名单里,竟然有君律的名字。

 第93章 离别

    让二皇子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驰援武安侯霍博; 这是朝上大多数人都能猜到的。

    毕竟皇帝打压异姓王的趋势太明显了,平时让长宁王姬羽练兵没什么; 虎符是在皇帝手里; 没有皇帝的命令; 他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带兵离京就是另一回事了,皇帝未必信得过长宁王。

    二皇子则不然; 他是神佑皇帝的亲儿子; 皇帝再是多疑,比起外人总是要更相信自家人的。

    只是卫盛已经是事实上的皇长子了; 母亲徐贵妃又是后宫诸妃之首; 再让他领了兵立了功; 其他皇子就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当年的中宗皇帝凭什么废帝; 靠的就是手里的兵权。

    当然,卫盛以往并没有上过战场,虽说演习时表现不错; 可到底和实战还是有区别的。也有人因此忧心忡忡; 觉得皇帝的决定太过冒失,要是凤台关守不住,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还是对卫盛充满信心; 大衍皇朝一百多年没有打过败仗了,区区一个铁勒算什么。这些人显然是忘了,不败的一百多年里; 有八十多年是根本没有开战的。

    只有极个别人看得更深想得更多,铁勒的铁骑能不声不响摸到凤台关,还能把霍博困得无力突围,显然是早有准备势在必得,这同时也说明,大衍皇朝自身的问题不容小觑不容忽视。

    君律算是其中看得最深想得最多的人了,他根据长宁王等人给出的信息分析出,天庸等三关沦陷的主因不在于铁勒人有多厉害,而是派系之争造成的。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都想自己少出力少损失,打得过上下齐心的铁勒骑兵才是怪事。凤台关缺衣少食武器不足则是吏治腐败的后果,兵部开出的计划是没问题的,户部划拨的银子也是足额的,但是层层划拨下去,问题可就大了。

    君律不担心卫盛的能力,那是他前世见证过的,只是这一趟回来,卫盛就彻底没有退路了。

    排行出身都占优势,若是再有了军功,神佑皇帝能赏卫盛的就只有储君之位了。

    “如若二表兄真能得胜回来,我们的计划还要照旧吗?”姜源貌似不经意地问道。

    自从获悉神佑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是安贵卿生的十皇子卫盉,三家铁帽子王就决定要支持他了,他们甚至已经和安贵卿搭上线了,虽然还没有正式结成同盟,可也差不多是心照不宣了。

    对于永安长宁昭阳三家来说,他们需要从龙之功,以保证家族荣耀长盛不衰;对安贵卿和十皇子来说,只有皇帝的心意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些更实际的可以握在手里的东西。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双方背着神佑皇帝的合作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可谓一拍即合。

    但是北疆的战事打乱了扶持十皇子上位的节奏,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件事不用急也不能急,反正十皇子年纪小,皇帝的心思也在他身上,一切按部就班就好了,不用操之过急。

    可要是二皇子携战功归来,截胡也不是没有可能,十皇子在年龄上的劣势太明显了。

    永安王不奇怪儿子提出的问题,他瞥了姜源一眼,淡然道:“果真如此,就是天佑大衍了。”

    如果卫盛真能上位,对三家铁帽子王来说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可无论他是成是败,与他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卫盛不是卫盉,锦上添花对他意义不大,他又不缺雪中送炭的人。

    闻及此言,姜源面上闪过浅浅的一缕忧色。虽说从小到大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可卫家的诸位皇子里头,也就卫盛让姜源看着还算顺眼了,这不仅是因为他当初救了姬宁的关系。

    可在决定站位的时候,永安王长宁王和昭阳王几乎是不约而同就把几位成年皇子全部排除了。其中,他们否决卫盛的理由就是,行事冲动不听人劝,作为合作对象配合度低到可怕。

    君律对此深以为然,卫盛人品不差御下也宽厚,可他只要脑子一发热,徐贵妃和徐舅舅也是拦不住的。

    表面上看,卫盛是皇子们中形势最好的,可仔细一看,也是最险的。换成卫盈那般小心谨慎的性子,这样的局面还有可能被化解,可是卫盛的话,就让人很不看好了。

    至少三家铁帽子王是不敢把赌注放在卫盛身上的,因为他们根本改变不了卫盛什么。假如卫盛有幸胜出,功劳基本算不上他们的,可他要是不幸败了,他们通通都要被他拖下深渊。

    君律的确是很不看好大衍皇朝的未来,可他希望卫盛旗开得胜的心情和其他人是毫无二致的。

    无论如何,君律也是大衍皇朝的子民,外敌入侵边关沦陷生灵涂炭的局面绝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就在君律琢磨着,卫盛离京期间他和卫盎要把卫盈盯紧点时,他接到了随军出发的通知。

    “为什么让我去凤台关?我能做什么?”君律完全搞不懂,神佑皇帝又在抽什么风了。真是对卫盛不放心,想找个人牵制他,姬宁不是很适合吗,好歹从小在西城大营摸爬滚打过的。

    再不然君彻和姜渊也比他有资格,他一无爵位二无官职,怎么就被人给看上了。

    总不会是因为他姓君,皇帝就觉得君家能出第二个昭阳桓侯吧。事实上,世代书香的琅琊君家能出君临这个异类,全是拜他的母家长宁王府所赐,君临的武功和兵法都是母亲和舅舅传授。

    君家人的军事天赋似乎全给了昭阳桓侯,他的子孙后代全都不擅长这个。更别说君律还不是君临的后裔,他们只是都出自琅琊君家而已,严格算起来,君律和君微是早就出了五服的。

    “我不管你能做什么,总之你要平平安安给我回来。”君命难违,姜源已经懒得再琢磨神佑皇帝的心思了,反正他就是看不得他们过好日子,总要想办法折腾他们心里才舒服。

    “这是必须的好不好,我压根儿就不想走。”君律说着委屈地抽了抽鼻子。要他本来就是带兵打仗的将领,面临外敌入侵边关告急的局面,肯定二话不说就上阵杀敌去了。可问题是,君律连个小卒都不是,突然就要被人扔去战场,还不知道是去做什么的,心里能愿意才怪了。

    “我更不想放你走。”姜源双手撑着下巴,略显沮丧地趴在桌上,无力道:“你说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是我舅舅,还是郭侍君?”

    “估计两个都有份吧。”君律说完往姜源背上一趴,轻轻在他耳下亲了下。

    若是以往,姜源肯定会转过身来给君律一个热情的回应,可他今天却是一动不动,还小声嘟囔了句:“快起来,别趴我背上,重死了……”

    君律倒也听话,乖乖就起身了,还拉了个凳子在姜源身旁坐下,低声道:“你别太担心了,我真不会有事的。”

    姜源坐直身体,伸手捧住君律的脑袋,认真道:“我知道你武功不差,可两军交战不是单兵对决,不是你多砍几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到了朔州不要冲动,凡事多听二表兄的。”

    “你不怕二皇子比我更冲动?”卫盛要是不冲动,上辈子就不会被卫盈坑了。

    姜源气极无语,两只手同时用力,在君律脸上用力掐了把:“不会说话就给我闭嘴!”

    “痛痛痛,阿源,你快松手,源哥哥,饶命……”君律龇牙咧嘴地讨着饶。

    姜源不咸不淡地哼了声,两手一撒,转身往门外走去,他暂时不想看到君律。

    君律挑眉笑笑,笑得一脸释然,总算是逗得姜源不再是面无表情了,真不容易。

    卫盛要带兵去凤台关,最不高兴的就是其他几位皇子了,一旦卫盛立了功回来,他们还拿什么和他争。

    而在几位皇子之中,三皇子卫盏可谓是最不爽的。他和卫盛年龄相近,从小处处被他压制,看他十分碍眼。偏偏卫盛近来风头极盛,前太子卫益去世后,很多人都觉得他上位是顺理成章的。

    反观卫盏,那年在易州惹的麻烦大了去了,得罪了昭阳王和永安王就不说了,最要命的是险些引起民变,差点就失了圣心,最后依靠苦肉计才勉强挽回场面。

    从易州归来,卫盏的表现格外低调,一是他需要时间让人们遗忘自己的过失;二就是他的伤势的确不轻,不好生将养的话,日后可是会影响寿数的。

    卫盏是个惜命的人,哪敢不听太医的话,自然是把琐事丢开,安心调养起来。毕竟神佑皇帝是个多疑的人,卫盏的苦肉计不演地逼真点,不仅达不到预计的目的,还会欲盖弥彰适得其反。

    好容易等卫盏养好伤,正要出来蹦跶,凤台关出事了,卫盛凭空捡了个立功的机会,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军功。

    “怎么就是老二了?父皇一开始不是想用长宁王?”卫盏把幕僚们叫到书房商议对策。

    “回三殿下的话,皇上并没有特别想用长宁王,他是在二殿下和长宁王之间犹豫不决,觉得两人都有不妥。后来皇后娘娘吹了枕头风,皇上就拿定主意了,决定派二殿下去凤台关。”

    “是皇后娘娘?不是贵妃娘娘?”卫盏微微眯起眸子,认真思索起来。

    “是的,就是皇后娘娘。不过她具体说了什么,属下就打听不到了。”

    竟然是上官皇后建议皇帝派卫盛去凤台关的,这就很有意思了。谁不知道上官皇后最不喜欢卫盛,这么大好的立功机会,她居然力荐他,看来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思及于此,卫盏的表情不再那么紧张,唇角还扯出一丝不太明显的笑容。

    和卫盏比起来,四皇子卫盎的抵触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不是卫盛,去凤台关的人也不可能是他。

    卫盎更在意的是,君律竟然要和卫盛一起去凤台关,这事简直太离谱了。

    “是不是你对父皇说了什么?所以他才要君律去前线的。”卫盎思来想去,感觉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若不是有人提醒,他父皇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想起君律一个无官无爵的小朋友。

    郭侍君盯着儿子看了片刻,淡然道:“不是说不喜欢吗?这会儿倒是上心得很。”

    “你别把话岔开,为什么要让君律去凤台关?”卫盎拒绝回答郭侍君的问题。

    “因为不想让你们靠得太近。”郭侍君平静地回道,抓获到儿子脸上一闪而过的讶然又补充了句,“怎么?真的动心了?”

    卫盎无语,半晌方气急败坏地吼了句:“我不喜欢男人!”

    “不喜欢最好,那样我就不用想尽办法拆开你们了。”郭侍君始终保持着风轻云淡的表情。

    卫盎顿时就不想说话了,因为他知道,郭侍君不会给自己想要的答案。

    就在父子两个即将不欢而散的时候,郭侍君貌似不经意地提醒道:“喜欢小孩子就自己生一个,整天养着别人的像什么话。”

    “我乐意。”卫盎以前笑话卫盛“有子万事足”,近段时间便宜儿子玩久了,有点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了。

    “呵。”郭侍君冷冷一哼,没有再提这件事,他话头一转,厉声道:“卫盎,这等小事你要胡闹我也就随你了,可你别忘了,你我父子是一体,把我牵连进去,对你没有好处的。”

    “我不介意。”卫盎平平淡淡四个字一出口,成功地看到郭侍君脸色一变,他没有再说什么,起身告辞了。

    较之两位兄长的各种不淡定,卫盈算是很冷静了,卫盛能领兵又如何,他去得了凤台关,却未必就能活着回来。

    老三肯定要在背后给老二下绊子的,可能不能奏效,那就不好说了,卫盈也不在意。

    卫盈最大的依仗在于,他知道父皇的心思不在卫盛身上,一旦卫盛功高震主,那就很有意思了,看来未来这些日子,他要在父皇面前多说二皇兄的好话才是。

    卫盈能想到的,聪明如徐贵妃自然也能想到,可皇帝已经下了旨,事情就成定局了。

    想到儿子进退两难的局面,徐贵妃心急如焚,连着好几夜都没睡好。她虽不通军事,可天庸三关丢了,武安侯霍博也被人困住了,凤台关的局势想来就不会简单到哪里去。

    要是卫盛解不了凤台关的困局,军法论处是必须的,要是不小心丢了凤台关,则是以死谢罪都不够的。但是反过来,卫盛要是救了凤台关打跑了铁勒人,对他也是没有好处的。

    皇帝年纪越大疑心越重,让皇子们在朝上历练他就是收着手的,放卫盛带兵出去,他如何放心得过,只是相对于更不放心的长宁王姬羽,他觉得儿子更听话罢了。

    更让徐贵妃感到揪心的是,她所有的这些忧心忡忡,卫盛全都体会不到,他已经兴奋地快要上天了。

    “央儿,父王要出门一些时日,你在家要乖乖听母妃的话,知道吗?”

    “父王要去哪里?”卫央和孙怡的关系还算可以,可他并不习惯母亲这个角色的存在,更多时候还是喜欢黏着卫盛。

    “父王要去凤台关。”卫盛皱着眉头思考,该怎么向卫央解释。

    谁知卫央根本没问凤台关在哪里,更没问卫盛要去做什么,他猛地抱紧了卫盛的腿,语气有些紧张地道:“父王不去好不好?”

    “不去不行啊,父王要去打坏蛋。”卫盛说着一把捞起儿子抱在怀里。

    卫央紧紧搂住卫盛的脖子,小脑袋埋在他的肩膀上,连声道:“父王别去,我不要父王去……”

    卫盛没把卫央的反对放在心上,他觉得儿子就是年纪小又黏他,所以才舍不得放他走。

    把哭累了睡着了的卫央交给孙怡,卫盛就去了东城大营,还给君律带了个口信,明日天亮之前,东城大营报到。

    君律收到口信不高兴地撇了撇嘴,东城大营在城外二十里,天亮之前就到,他今晚别想睡了。

    “阿源,源哥哥,夫君……”君律盘腿坐在床上,用手捅了捅姜源的后背,“你别不理我啊。”

    “你别闹了,快点睡觉。”姜源用被子蒙着头,声音有点闷。

    “时辰还早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别的什么事?”君律期期艾艾地问道。马上就要分开了,下次见面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今夜的宝贵时间当然不能浪费了,君律心里愉快地打着小算盘。

    不料姜源完全没有配合的意思,上床就把自己裹成了蚕茧,让君律想要抱着他睡都不容易。

    “不想做,我困了,我要睡觉。”姜源说话的时候连眼皮都没有睁开。

    君律有点不甘心,可想起姜源这两天精神的确不是很好,晚膳也用得很少就没有多闹他,而是委委屈屈降低了要求:“那让我抱着你好不好?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