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君临天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上,在易州这样的人不是个别,被借走的粮食也是数量不等。君澜当然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为了尽可能地保住多数人的性命,他别无选择。
再说了,在西川等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有余粮的人家多数遭到了哄抢,毕竟大多数人在性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只有保命的念头,礼义廉耻脸面都不是那么重要的。
而在更远的受地动影响更小的郡县,则是有越来越多的流民和难民涌入,发生冲突不过是时间问题。
君澜的态度足够强势,他看问题又足够清楚,更有孟凌山的易州大营作为后盾,在人身安全能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起来反抗的,还是把苦日子熬过去再说吧。
卫盏哪有君澜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他是带着摘果子的想法去易州的,却连延续君澜的做法都做不到。
作为易州当地的老百姓,他们原本不在乎朝廷前来赈灾的人是昭阳王还是三皇子,反正那些王公贵族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谁也见不着。
不过昭阳王来之前,有些地方已经快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了,可昭阳王来了,只有肯干活,总有口饭吃。因此就是有人对君澜的强硬态度不满,更多的易州人还是很感激他的。
然而三皇子来了,一切又有了变化,每天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少,别说插筷了,能看到米粒都是好的。
更糟糕的是,原先的公平合理没了,虽说见过的人不多,可以前一直有种说法。在西川,昭阳王和他身边的下属每天吃的和外面的老百姓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这个话当初是没多少人信的,更多人甚至觉得,只要能让自己填饱肚子,昭阳王就是吃好的也是应该的。
三皇子到了西川每天吃的什么其实没人见过,可在下面的郡县,原本勉强能吃饱的人现在完全吃不饱了,就有人冲击了当地的县衙,结果发现里面正在大吃大喝,喧嚣的人群顿时就沸腾了。
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尤其这个不均还达到了让多数人吃不饱饭的程度,积压多时的民愤瞬间爆发了,并且由点到面进行扩散,从而席卷了整个易州。
卫盏起初没把那些被他视为蝼蚁的人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就是在无理取闹惹是生非,还觉得是君澜不好,惯坏了那些人,养大了他们的胃口,所以现在来找自己的麻烦了。
卫盏不关是对君澜心怀成见,他最致命的缺点在于完全不了解易州的实情,很轻易就被人忽悠了。
君澜在的时候,孟凌山对他言听计从,指哪里打哪里,一句废话都没有。可到了卫盏手上,他发现孟凌山很不好用,这个貌不起眼的中年男人对他简直就是阳奉阴违。
卫盏哪里知道,易州大营除了上层军官,士卒多是本地人,最多就是不在本郡县当差。君澜让他们做的事,那是为了让全易州人活下去,其中就包括他们的父老乡亲,自然是一言九鼎。
可卫盏恰恰相反,也许他没有直接下令,可就是在他的纵容和默许下,底下的官吏越来越不像话。老百姓都要被饿死了,卫盏不进行自我检讨,还要派兵镇压,士兵们不愿处理很正常。
多重因素作用下,易州的暴动愈演愈烈,最后到了卫盏根本控制不住的地步,甚至传回了渝京。
铁证如山,再没人说君澜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了,要不是他的雷霆手段,易州的矛盾只会爆发地更早。
朝上争论的话题很快转移到了如何处理易州的事,暴动固然是要镇压的,可让易州的百姓吃上饭也是当务之急,原本君澜干得好好的,换成卫盏就失控成了这样。
没人敢指责是神佑皇帝用人有误,那就只能把责任往三皇子身上推了,说是他辜负了皇帝的厚望。
然而这些都是空话,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谁敢去易州收拾烂摊子。皇帝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几位皇子身上,但是卫盛、卫盎和卫盈等人眼观鼻鼻观心,谁也没敢站出来。
此前,他们的确都是羡慕过卫盏的,可卫盏把事情搞成了这个样子,他们哪里还敢站出来。处理好了易州的事固然是好,于立储是大大的加分项,可要是办不好,那就是第二个卫盏了。
谁都知道夹生饭是煮不熟的,没有卫盏去搅局,他们或许还有心尝试,有了卫盏的前车之鉴,他们是宁可不犯错,也不要这样的表现机会了。
看到儿子们的表现,皇帝心里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他用不用他们是一回事,可他们连站出来给他分担的态度都没有,这就太让人失望了。
许是察觉到了皇帝异样的目光,卫盛瞄了弟弟们一眼,挺身回话道:“儿臣有意为父皇分忧,可成祖皇帝说过,大衍士兵的矛头永远不许对准自己的百姓,儿臣去了易州,只怕无事可做。”
卫盛的性子虽然粗犷,基本的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要他带兵打仗,他二话不说肯定答应下来,可眼下的易州,哪有他的用武之地。
卫盎从头到尾保持沉默,仿佛这一切就不关他的事。
见卫盎不打算表态,卫盈缓步踱了出来,拱手道:“儿臣同二皇兄一样,有心为父皇分忧,可易州事态复杂,儿臣年轻没经验,实在不敢担此重任,但是儿臣可以为父皇推荐一个人。”
“什么人?”理论上,神佑皇帝知道哪个人是最合适的,可他就是不想让他去。
第一次让君澜去易州,他做得无可挑剔,后来他让卫盏去摘桃子,却把整件事给弄砸了。
若是再让君澜去易州,他做好了,皇帝的脸面无处可放,那不是赤丨裸裸地打脸吗,他要是做不好,易州的事只怕就真的收不了场了。
“儿臣推荐的人是——”卫盈故意顿了顿,方继续道:“永安王姜辰。”
皇帝闻言眼前一亮,除了君澜,最熟悉易州局势的人大概就是永安王了,毕竟姜源跟着君澜去过易州。再让君澜去易州不妥当,可让姜辰去,他就比较没有负担了。
当天下朝后,皇帝召了姜辰和卫盈去御书房,随后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姜源对皇帝的做法没有太多疑问,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这是他最有可能的做法。
可君律听说是卫盈推荐了永安王,心里不由自主犯起了嘀咕,不管他有多嫌弃后来的卫盈,可他年轻时候,有些招数真的是又果决又独到,而且是走一步看三步,凡事想得非常透彻。
若非没有证据,君律简直是要怀疑,卫盈身后是不是有高人在支招,不然他前后的变化,真的不好解释。
就目前来看,竞争储位的皇子有四个,卫盛优势最明显,卫盏提前把自己玩出了局,卫盈不声不响,却又不像卫盎那样让人提起就只会摇头。
君律想不通,推荐永安王对卫盈有什么好处,就是姜辰真的摆平了易州的局面,皇帝也不会把功劳记到他的头上。
姜源刚从易州回来不久,要不是王爷和世子不能同时离京,他很想再跟着姜辰去易州的。
安康长公主原本以为,皇帝先后把她儿子和夫君派去易州已经是很让人心烦的事了,谁知永安王出发不久,皇帝召她进宫,却说起了一件更让她烦心的事。
皇帝问的是姜源和君律订婚的事,还问她此事究竟是真是假。
安康长公主可以对其他人说,婚先订着,成不成真再说。可当着皇帝的面,这个话就不好说了。
见妹妹面露为难之色,皇帝又说了,君家和他有师徒之情,姜源便是他的亲外甥,也不能欺负了君家未来的家主。
从睿宗皇帝算起,到先帝再到今上,连着三代帝师出自君家,不过到了如今的皇子们,却没有哪位的师傅姓君了,可见神佑皇帝对君家,已经有疏远之意了。
可就是再疏远,皇帝面上对琅琊君家还是很客气的,绝不会让人挑出错来。
神佑皇帝这话一说,安康长公主就明白自己必须下定决心了,要么狠狠心真的把儿子嫁了,要么就是马上取消婚约,不能因此影响到了君律的婚娶事宜。
犹豫片刻,安康长公主沉声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既然说起了,臣妹就请皇兄赐婚了。”舍不得归舍不得,安康长公主到底是相信圆慧大师的,她不敢拿姜源的性命做赌注。
皇帝朗声大笑,说等姜辰从易州凯旋,他就正式下旨。
自始至终,皇帝没有提过永安王的王爵要怎么办,安康长公主更没有问。
第58章 母子
从易州回到渝京; 姜源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他对君律的感情早已不是普通的“小朋友”那么简单,他甚至在心里琢磨过; 自己什么时候服用素云丹比较合适。
但是姜源这个人天生有些怕疼; 他从医书上查到了服用素云丹的种种反应,就有点打退堂鼓了。
当然,姜源自己是不会承认怕痛这个借口的; 更主要的还是; 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家中的长辈开口。
身为永安王和安康长公主的独子,姜源很清楚父母和祖母在自己身上寄托了多少厚望。与君律的订婚,不过是长公主的权宜之策,但凡有一丝可能; 她都不会希望他真的嫁出去。
眼下君律的年纪还不大,距离他们的三年之约也还有两年多,他若是告诉长辈;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 真的对君律动了心; 他们大概都是很难接受的。
更何况,姜源出嫁并不是他个人的事,其中还牵扯到了永安王的王位承袭; 一点大意不得。
所以最初的冲动过后; 姜源用君律年纪小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他们的事还是暂时别告诉家人比较好。就是要说,也要等两年; 最起码得等家里人对这件事都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拿定了主意的姜源万不会想到,安康长公主会主动跑来问他,对君律到底有什么想法。
“娘,无缘无故的,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事了?”姜源有点紧张,说话虽然没有磕巴,也明显比平时简短了许多,是他不小心露出了什么破绽,叫安康长公主给看出来了吗。
安康长公主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柔声道:“源儿,你别管我为什么要问,你就老实告诉我,你对君家那位小公子,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皇帝金口玉言不容更改,既然神佑皇帝开了口,姜源和君律的婚事就不可能再有变数了。但是不弄清楚姜源的想法,安康长公主不敢贸然告诉儿子实情,她害怕他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
“娘……”姜源拖长了声音撒娇道。安康长公主太温柔了,他心里毛毛的,总有不好的感觉。
“你实话实说就是了,扭扭捏捏做什么,你妹妹也没这样的。”安康长公主不问所动继续追问。
姜源低垂着头,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瞄了眼安康长公主,见她的神色又温和又平静,心里愈发不解,沉默片刻方低声道:“小朋友挺有意思的,和他待一起很舒服,感觉特别放松。”
安康长公主闻言略微松了口气,能让姜源感觉相处起来很舒服的人可不多,姬宁算是其中一个。姜源从小性子活泼,爱说也爱笑,可到不了话唠的程度,也就是比普通小朋友闹腾些。
可是在宫里的暗道里被困了四天之后,姜源就变得特别爱说话了,几乎一刻也不会停下。
安康长公主旁敲侧击地打听过,姜源那会儿是因为害怕,就不停地和自己说话,哪怕无话可说了也不敢停下来。后来姜源从暗道里爬了出来,话唠的习惯也跟着带了出来。
安康长公主问过太医,这样的情况很难纠正,如果不影响什么,就随其自然好了。
好在姜源虽然话唠,可嘴上还是有把门的,他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会轻易被人套话。
安康长公主心疼儿子,既然姜源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发泄,她就随他了,不强行逼他改回来。
只是姜源的家人接受他的话唠容易,其他人就不行了,谁也受不了有人一直在耳边说个不停,哪怕他并没有说错。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姜源真正的朋友只有姬宁一个,其他都不过是泛泛之交而已。
姜源和君律也许小时候就见过,可由于两家往来并不密切,他们之间也没什么交往,只能算是认识,知道对方这个人的存在,没有任何交情可言。
姜源和君律真正熟稔起来,也就是去年的事,距今不到一年。可安康长公主提出让他们订婚,还说是圆慧大师说的解厄法子,君律一点没带犹豫,几乎是马上就答应下来了。
随着两人相处日久,君律不仅不觉得姜源烦人,还能让姜源感觉很自然很放松,这在安康长公主看来是非常难得的。更别说在易州的时候,君律还两次救了姜源的命,并因此受了重伤。
把姜源换成金乡县主,安康长公主什么也不会多想,毫不犹豫就会把女儿嫁过去了。
可是……
姜源是永安王府的继承人,还是唯一的继承人,他们从小对他的教育与嫁人生子毫无关系。
安康长公主想来想去,始终对儿子的态度没有把握,志同道合的挚友和相伴一生的爱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不见得就能转换成后者。
然而木已成舟,安康长公主不开口也是不行的:“如果我让你们一辈子都在一起,你愿意吗?”
姜源顿时傻眼了,母亲这是什么意思,是他理解的那个意思吗,会不会是他想多了。
“源儿,你不愿意?”安康长公主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她不想看到儿子后半辈子都是闷闷不乐的。
“我、我觉得还好。”姜源摸不准安康长公主的态度,难得打起了磕巴。他不能脱口而出地说自己愿意,万一安康长公主是在试探他的怎么办;可他也不敢说自己不愿意,那样就不好反悔了。
安康长公主眉宇微蹙:“什么叫还好?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虽说不论姜源是否心甘情愿,嫁给君律已成定局,可站在安康长公主的立场,肯定不希望儿子是勉勉强强委委屈屈嫁出去的。
姜源又瞄了安康长公主一眼,感觉她不像是在开玩笑,就小声道:“就是我没意见啦。”不管安康长公主是为了什么原因提起今天这个话题的,他都应该抓住机会表个态,让他们心里有个底。
都说知子莫若母,姜源的那些小动作安康长公主岂有看不到的,见儿子神情坦然,毫无掩饰,她的忧虑终于少了几分:“你愿意是最好的,我和你祖母……总归是不愿意委屈你的。”
“娘,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安康长公主说的每句话姜源都听懂了,可上下文连在一起,他又有点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她好像很希望看到他和小朋友和和美美的。
安康长公主深吸口气,沉声道:“你舅舅知道你和君律订婚的事了。”
“他是怎么知道的?”姜源莫名其妙,一般人根本想不到这上头,除非有人一直盯着他们。
“你别管他怎么知道的,总之他已经知道了。”这是姜家自己送出去的机会,安康长公主的表情略显无奈。
“那他想做什么?莫非他要……”姜源抬起头,惊讶道:“棒打鸳鸯。”
安康长公主正在感叹皇家无亲情,陡然听到姜源这句话,嘴角一抽,笑得无可奈何。
“君家二姑娘已经指婚四皇子了,小朋友不可能尚主的,我就更不可能了。”姜源的公主表姐妹不少,可那些人,绝对都是不想嫁给他的,上有长公主婆婆,再有话唠夫君,日子没法过了。
安康长公主起初还有些担心,儿子说的那些话并非出自他的本意,但是现在,她没什么不放心的了。于是她挑了挑眉,轻声笑道:“别人跟你抢君家小公子,你舅舅是要给你们赐婚。”
“赐婚?!”姜源脸上毫无惊喜可言,他冷冷一笑,漠然道:“他是要正大光明收回我们家的王位吧。”在易州的时候他就看出来了,皇帝虽然倚重几位异姓王,可他并不是那么信任他们。
安康长公主也笑了,虽然她的笑容并不比她儿子的多上几分温度:“皇兄好面子,无故夺爵的事他做不出来,倒是换个他满意的永安王,各方面的压力会小得多。”
“亲妹夫都信不过,他还能信谁。”神佑皇帝忌惮君家,姜源可以理解,毕竟昭阳王一系也是成祖皇帝的后人。可姜家是尚了主的,天然就是站在皇帝那边的,他的疑心未免也太重了。
“源儿,你别忘了,大衍皇朝从来没有无故夺爵的铁帽子王。”太丨祖皇帝亲封的四王八公,个个都是于大衍立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的,除非谋反叛国,不然谁也动不了他们的爵位。
第59章 茫然
姜源不高兴地撇了撇嘴,争辩道:“谁说没有; 静亲王不就无子国除了。”
安康长公主失笑道:“静亲王情况特殊; 岂能作为常例。”初代静亲王是太丨祖皇帝的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