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国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人醉每日都在这山洞里,这山洞有几块石和外面究竟什么时候下雪闻人醉全都知道,闻人醉之前可以说还算活泼,如今竟和小狐狸一样,自己每日呆在这山洞里,脑子都要迟钝不少。

这两日实在是太过无聊,竟开始讲起了过去,说他原本是一富商家独子,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结果有一日来了一个道士,说此地有妖,他父亲是信这些的,之后那道士又用了些手段,他父亲更是奉为上宾,然后道士贪慕他家财,设计手段,竟说他家支持谋反,而那些官员竟然都信了,他家破人亡,逃了出来,有人告诉他可以来此地拜师报仇,他如今的境遇不得不怀疑是那人骗他。

晏瑕在他身上想:这是把他坑的死死的了。

之后洞里的干粮即将见底,闻人醉知道再这样下去他就真死了,会以一种饿死的惨状死去,他现在已经不祈求青丘夜能出来了,他要自己找到生路。

他先去看了看悬崖,发现可能时之前来到这里的时候太紧张,竟没发现有一处有些坑坑洼洼,可以让他下山。

他回去收拾好行李,离别在即,他看了一眼小狐狸,这小狐狸陪他这么久,他决定带这个小狐狸一起下山。
他背着行李,想要怎样下山,如果提着笼子会不会不方便,他和小狐狸说:“我把你放出来,你一定要听话。”

晏瑕也听到了这句,但他心不知何为就沉了下去,小狐狸听到后呜呜叫了两声,闻人醉一下子就笑出来了,说:“你还真是通人性啊。”

他解开笼子,他发现这笼子挺好看的,上面有些复杂的花纹,他刚有解开的想法,一碰锁,那锁就自动掉了下去。

还未等闻人醉觉得奇怪,笼子里黑气弥漫,那只狐狸冲破笼子,竟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两人大小的狐狸,她一张口,竟吐人语,与青丘夜的声音分毫不差。

闻人醉大惊,问道:“你是妖怪。”

狐狸看他的眼神很奇怪,十分激动又带着嘲讽,它拦住山洞,说:“不止我一人是,不过无所谓了,是你将我救出来的,我可以再告诉你件事。”
那狐狸声音泛着恶意:“你家里的道士也使我变得,告诉你让你上这来的人是我那你家的家财收买的,你能逃出来也是我故意的,我就想看你被我耍的团团转,以及我的名字不叫青丘夜,青丘是我的家,我叫苏倾。”

闻人醉在她说第一句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不了,如今她语气十分奇怪,带着勾人的语调,却让闻人醉脑子越来越痛,他有悲有恨,拿起之前防身的匕首冲向了苏倾。
但这匕首着实伤害不了她,她说:“你不必挣扎了,你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死的么,他们都被我挫骨扬灰了,你很快也要去陪他们了。”

闻人醉无论怎样做都伤害不了苏倾,原本脑子越来越痛,有听到父母死状,终于他静了下来,充满了绝望,倒地嚎啕大哭,苏倾见状,眼睛充满贪婪,大口张开,竟要把闻人醉吞到肚里,此刻晏瑕焦急万分,他在闻人醉身体里大喊,恨不得透着魂魄,在千钧一发之际,闻人醉听到了,他说:“你是谁。”

晏瑕没说自己是谁,而是喊:“她做这么多就是让你绝望,你不能如她所愿。”
这话提醒了闻人醉,看着冲过来的大嘴,他心道伸头也是一刀死后也是一刀,再让他拼一次,他拿起匕首冲向那张嘴,刀刺中了,但他的双手也被苏倾咬掉,瞬间鲜血淋漓,苏倾舌头被刺。痛苦不堪,于是嚎啕大叫,竟忘了撤去妖力,再次冲向闻人醉,闻人醉身上鲜血遍布,感到无边妖气,麒麟印再次照耀,竟映的这山洞恍如白昼。

苏倾被这金光照耀,身体也变得和原来笼子内一般大小,在光中瑟瑟发抖,闻人醉趁机最后生生咬到狐狸咽喉,他们互相挣扎,闻人醉脸都要被狐狸挠烂,但死活不放,耗了许久终于将狐狸咬死,此刻闻人醉浑身发抖,他知道自己也活不长了,他问那个声音是谁,晏瑕道:“梦中人。”

闻人醉哭了,说:“这不就是一场噩梦么,为什么是我承受这一切呢。”

晏瑕能感受到他的心情,那种痛苦悲伤,晏瑕没有回答,因为他觉得闻人醉已经不想知道原因了,他只想发泄一下。
闻人醉声音越来也小,最后他只听到一句:“终于可以不做梦了。”

晏瑕感觉什么东西从闻人醉身上离去,也许是他的魂魄,他内心悲伤,但此时忽然山洞里一生嚎叫,竟有一东西冲了出来,晏瑕见那东西似猿猴,白首红脚,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冲向这边竟吃了苏倾,转身又看向闻人醉的身体,那生物目光闪动,移到闻人醉身旁,,晏瑕忽然被吓醒了。

晏瑕醒后发现自己睡在驿站,此刻朝霞已出,他见沈喻目露忧色,这时云绡忽然过来,她说:“公子,吃点饭,我们该走了。”

晏瑕起身,想起那场梦,他推断闻人醉身上有什么东西让她觊觎,或许就是那金光,必须要等到闻人醉绝望的时候才能取得,而那狐狸等到闻人醉给她开的锁才猖狂的,想必闻人醉这一世前就与这些有纠葛了,然后他回忆那猿猴,为什么这么熟悉,他一边吃饭一边思考,他出门见到朝阳,忽然想起那是什么感觉了,那是他在做第一个梦的时候,梦里和父亲决斗的幻影,竟和那东西的感觉一模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注:山海经





第21章 二十一夜
战火纷飞,赵珩拿起吃食就慌忙逃窜,他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乞儿,不过是靠着和野狗争口饭吃才勉强活下来,不过他倒也知足,毕竟天下打了那么久,年年死的人比比皆是,而且他身体不好,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了,况且他还有个弟弟。

当然弟弟不是亲的,是要饭的时候认得,据说是被抓了自己逃出来然后想要回家,但这人和他这条烂命不同,人家是精细的养着,不知柴米油盐,那日见赵珩太可怜,竟把自己一半的吃食给他,在这战火里,没有人有多余的同情心,自他父亲死后,就没人对他好了,这人分吃食的行为一下子就让他感动,于是当时就认作大哥,想着混口饭吃,结果呆了一天,就将这人家世打听清楚,据说是个什么皇的儿子,赵珩没识过字,但他多年活下来的直觉告诉他,是一条不太稳的大腿。

毕竟战火弥漫,是个土匪都能称王,当个三天皇帝就让人弄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过这少年养的如此精细,肯定和那些土匪不太一样,不过瞬间从大哥变成弟弟,毕竟一个五谷不分的少年在乱世肯定没有一个长混街头的小乞丐长远,不过小乞丐赵珩名字是这少爷起的,这少爷名叫赵钧,说这小乞儿没名又是兄弟那就起一个姓,于是这小乞儿就叫了赵珩。

这赵珩觉得反正天南海北都是混,在哪混都行,于是他对赵钧说:“我带你去找你爹。”赵钧自然同意,而且十分感动,于是就一起走了。    

在这段时间,赵钧感觉整个人生都不好了,他以前好歹身边有好几个婢女侍候,如今却要与一个小乞一起,丐和野狗抢食,他身上的锦衣被赵珩卖掉,换成了短打,这衣服磨得他肉疼,他心道就不该和下属偷偷溜出来,不过下属为了他死了,他也不能多说什么,还是早点找到父亲吧,不过这小乞丐还算有用,当时就是看他和别人争食的凶狠劲被他震撼,所以把吃食分给他,觉得这人可以为自己所用,果然稍微施恩就就被送回家,虽然过程艰辛了些,不过能有人护着回去赵钧就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世道艰辛,能找这么一个护着自己的太难了,而且他爹虽然只有他一个独子,但着实对他严格,甚至说根本不关心他,他可不敢让他爹继续看不上他了。

走了大约几月,期间躲过疫病蔓延,见过野狗食人,见过易子而食,他们一路逃窜,终于来到一处,此地盘查甚严,赵钧说明身份,士兵赶忙上级禀报,之后他们被接入宫殿。

赵珩明明知道自己生在一个小镇上,根本没见过这种重檐楼阁,钩心斗角的楼宇,但不知为何,感觉自己来过。

赵钧带他去沐浴,赵珩一进白玉浴池,似乎心有所感,似乎自己本身就该在这。

他认真洗了洗,将身上泥渍洗净,穿上丫鬟递来的新衣,他身穿绛红衣衫,上面流云花纹,甚是大气。

赵珩这几月算是见识增了不少,问丫鬟:“我能穿这种颜色的衣服么。”

丫鬟一见赵珩看着她,忽然就脸红了,支吾道:“这是圣上的命令。”
赵钧也已经沐浴完,他看赵珩,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你穿这身衣服不说身份,别人一定会误以为你是哪家的公子,你长得太俊了。”

赵珩笑了笑,他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一种感觉,告诉他该怎么做。

赵钧不明白,为什么感觉这少年穿了锦衣却比他还像公子。

皇上召唤他们去御书房,他们跟着丫鬟去走,走到地方,丫鬟离去。他们被人搜身,侍卫看赵珩的眼神有点奇怪。

赵恒自然注意到了,问:“请问我怎么了。”

侍卫说:“属下不敢言。”

赵珩虽内心疑惑,但毕竟皇帝等着,没有深问,就进去了。

此时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听到他们进来,连头都没抬。

赵珩跟着赵钧跪下,皇帝说:“钧儿,说一下这几月的所见所感吧。”

赵钧就将回来时惨状禀告皇帝,大约说了三炷香,把这位皇子的忧国忧民展现的淋漓尽致。

皇帝终于批完了奏折,听后闭上双眼,捏了捏眉头,叹息一声,说:“既然你有如此感悟,此次乱走就这样吧。”

皇帝下来,赵珩感觉自己跪的长久,感觉自己把地下铺的毛毯花纹描一遍绰绰有余。

皇帝说:“你就是救了皇子的人。”

赵珩抬头,回道:“是。”

皇帝见他的容颜,忽然顿了一下,他问:“你出身在哪?”

赵珩回道:“薄州。”
“你父母呢。”
“我母亲生我的时候死了,在我八岁时我父亲参军也离世了。”

皇帝停了一下,又道:“平身吧,钧儿你先走吧,你叫什么?”赵钧离开,出门前看了赵珩一眼。

“赵珩,是皇子起的。”

皇帝顿了一下,低声叹息:“难不成是天意。”

他问赵珩:“你知道我是谁么?”

“你是天下之主。”赵珩回答的中规中矩。

“你这个小子,恐怕连天下有几个皇帝都不知道。”皇帝失笑道。

“如今分为旧朝新朝,以前国家还没这么乱的时候我是正统,可惜骠骑将军太贪心,想要我的命,后来我被他身旁的一个将军救了,来到这里。”

赵珩心道,原来还有忠臣啊。
皇帝接着就说:“之后我又杀了那将军。”
赵珩瞬间冷汗淋淋,他不知道这位至高之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给他讲这些事。

皇帝道:“你和那将军的儿子长得很像。”赵珩背后冷汗更重。
“其实我当时到新城没有多少人看的起我,只有那个将军的儿子陪我,我怕的时候会待在我身边,我困的时候会哄我睡觉,他在的时候当真是我最幸福的时候,直到后来他失踪了,他们都说他死了,可连他的的尸体都没找到。”
赵珩心道:还剩一个忠君的,还和我挺像,难不成皇帝是想起了忠臣。

“其实他和别人一样,都是想从我身上骗过天下人,不过,我当时太渴望温暖了,或者只有他,我甘之如饴,如果不是他,我也不回坐到这,毕竟他在我面前批阅奏折时从不避着我,反而会指导我。”

赵珩想:您可真惨不过你到底要说什么。

皇帝说:“你在皇宫多陪陪我吧。”

赵珩:“???”

许是赵珩的表情太惊讶,皇帝笑了,道:“你就陪我聊会天,就像这样就好了,毕竟能像你这样靠着一股拼劲来这里的人实在太少了,毕竟有时候做皇帝挺需要人倾诉的,尤其是乱世的皇帝。”

赵珩实在没法告诉皇帝他做事全靠直觉,这直觉也救了他不少回,不过他觉得皇帝别有用心,但他也没法直接拒绝。

赵珩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皇帝笑了笑没有说话。

之后赵珩就留在皇宫里了,这里如今来说确实比乞讨的地方好,但赵珩却没有那么开心,甚至说,他感觉再留下来绝对会出事,但他在这里确实也学会了不少,比如骑马射箭和简单的武功,,比如剑术和龟息术,他学的非常快,比常人要快许多,而且他发现他力气要比许多人大上很多,他想难怪他能从那么多人手里抢到食物。

然后太医看了他的身体说他有沉疾,恐怕活不过加冠。

赵珩对生命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于是他十分听话的听从太医的意见,喝起了苦药,赵珩心里对皇帝是感激的,毕竟他只见过有钱人喝过,他这种无根无萍的,随意生长消亡就好,但他越呆越不是滋味,他在想他以什么资格带在这呢,他究竟要付出什么,他又不傻,就为了皇帝能和聊天就这么照顾他,盛世他还信,乱世乱了这么久他肯定不信,他待在皇宫在角落里听个悄悄话还是可以的,有人经常会谈论缺军费的事宜。

皇帝终于看出了他的忧愁,下旨让他去军队呆上一呆。

赵珩放了心,可以说是欢天喜地的就去了。

他问看门侍卫:“无论是他的背影还是他的正脸都那么像他,你说是么?”

侍卫毕竟跟皇帝已久,回道:“的确很像那位公子,只是圣上这就让他离开了。”

皇帝十分自信:“适当的松懈会放松一个人的警觉,我想要他,从心到身。”

“有时我总有种错觉,感觉赵珩就是他回来了。”

侍卫疑惑:“那位公子身份尊贵,他们可以相提并论?”

皇帝道:“他在皇宫呆久了,似乎浸晕了贵气,而且,他们都是从娘胎带回来的病,有时他们的动作甚至表情都是一样的,也许就是他的转世吧,呵,我竟然也已经开始信这些了,也许他就是过来帮我的。”

侍卫心道:所以你到底是喜欢他还是想用他的才华呢。

赵珩知道他不能再和那个皇帝在宫里面呆着了,要不然绝对会后悔的,他被安排到看武器库,赵珩在见到武器库之前都十分满意,多年的流浪生活早已让他不愿和别人争抢,如果干些杂活在战争中能保证有用,还不用拼命,何乐而不为呢,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处要塞,他还知道那个要塞,之前和赵钧回去的时候经过离那里不远的一个小镇,那个小镇已经没人了,战火让那里的人逃离的十分迅速,此地被敌军占领,之后一位将领又夺了回来,但此地却没人了,当时他和赵钧搜刮一圈才离开呢,而且以他多年的乞讨经验,他还找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粮食,他们靠着那些东西才到京城。

到地才发现他真的想少了,后勤人真的很多,多到不需要人,因皇帝一道命令,要官员让自己子嗣去军队磨炼几年,大部分官员都不希望自己儿子死在战场上,后勤这工作如果不用上前拼杀,虽说有点丢脸,但好歹比丢命强,而且大部分人都这么干,有时就是这么奇怪,人若是做得多了,反而会习以为常,那些将子嗣送到后勤的官员还经常会嘲笑将子嗣正经送到战场的官员。

     赵珩一看后勤全是大官子弟,顿时不想去了,毕竟战火纷飞,这些大官的孩子倒是能坚守岗位,但私下欺负不欺负人就不知道了,毕竟在这里只有他身份最低微。

赵珩在受欺负和活命之间选择,十分纠结,但当他在要塞看到此地的二十万兵马剑拔弩张,严阵以待,旌旗飘动,战鼓震撼,他一瞬间福至心灵,他觉得他被这种气势折服了,他想要在这里呆着。

他祈求长官加入军队,但长官被下了命令,就让这个小公子留在这,赵珩没招,只能乖乖的呆在这,赵珩怕自己挨欺负,结果正要去交接,角声响起,那长官立刻对他说;“你先带在这,什么事之后再说。”说完长官就匆匆忙忙跑了。

武器库的人立刻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此地管事的看只有赵珩一人无事,周边十分吵闹,于是冲他大喊:“那边那小子,你是管哪个武器的。”
赵珩十分迷茫,也喊道:“我是新来的,没有安排啊。”
那管事说;“那你帮那个管弩的吧。”

管弩的有数十人,都十分匆忙而又有条不紊,一人对赵珩说:“你就跟在后面,把这些箭运到城上。”

赵珩问:“城上是没有么,那怎么打仗?”
那人暴躁:“你来之前刚打完没多久,这是新弩,刚送来的,我们刚登记完,要送给将士,谁知道这么赶巧。”

赵珩不敢吱声,赶忙匆匆忙忙运上城楼,给将士做补给,敌方攻击十分迅猛,箭如飘雪漫天而至,但毕竟城上为上空,赵珩身姿矫健,躲开了大部分的流矢,送到城上,赶紧放到该放的地方,他来的匆忙,下的也匆忙,但下去瞥了一眼下面,底下无数人拿着剑,前面是无辜的流民挡箭,十余人抬着巨大的木桩撞城门,城上有人射箭,有人泼沸腾的桐油,然后底下哀嚎一片,好不凄惨,而上面也有人中箭,甚是凄凉,赵珩心一惊。

赵珩离开此地,接连送箭,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