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_梦溪石-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次,严嵩连宫门都进不去,再也救不了自己的儿子,在严党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嘉靖帝已经大笔一挥,准了。
严家父子执掌权柄二十余年,整桩案子却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三月到十一月,历经弹劾、缉拿、审问、定罪等诸多环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部尘埃落定。严党并不只有严家父子二人,他们的党羽耳目遍布朝野,均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只是皇帝的决心加上徐阶的授意,整个过程竟没有能让人插足下手的余地,所有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严嵩被削职为民,遣返原籍,而严世蕃则被定为谋逆罪,暂押天牢,待来年春天斩首弃市。
嘉靖四十三年的所有大事,都没能盖过这桩案子的风头,或者说,纵然还有其它许多事情,但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只在这上面。
严党根深蒂固,举朝上下没有几个不曾依附于他们的,就连胡宗宪这样的地方督抚大员,也要时时向严家父子孝敬金银,以表立场,其他人更不必说了,所以严家父子落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光严党内部分崩离析,还有许多跟严党有旧怨的人,有仇报仇,有冤抱冤,其中不乏一些跟严党无关的,也趁机被清算。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是老天开眼,终于把大贪官收了回去,但事实上,就算严世蕃被杀,他们的生活也没有因此好过一点儿。而在官员们眼里,严党的败落,意味着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从此以后,徐阶将取代严嵩,成为真真正正的宰辅,帝国内阁的第一人。
几家欢喜几家愁。
像裕王现在站在嘉靖帝的寝宫内,心情并没有因此舒畅半分。
他又偷偷瞄了自己的弟弟景王一眼,却见对方也是眉头不展,绷着张脸的模样。
严党败落,对于裕王来说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好处,他依然是要夹起尾巴做人,生怕他父亲嘉靖帝哪天心情不好,就把他给废了。
而对于景王来说,先前严党隐隐是支持自己的,还不时都有财帛进献,让自己赚点外块,生活水平明显比哥哥裕王高,但现在,严家父子死的死,遣返的遣返,自己断了经济来源不说,还要担心嘉靖帝迁怒于他。
两个王爷就这么耷拉着脑袋站在御前,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这是要上刑场。
相比之下,嘉靖帝在软榻上小憩一觉,又慢吞吞了服了丹药之后,才拿奏折开始看,这个过程中没有看过两个儿子一眼,似乎有意晾着他们。
两人战战兢兢站了大半个时辰,裕王开始神游物外,景王则强捺下不耐烦,眼睛盯着地砖,黄锦看了看他们,又见嘉靖帝不为所动的模样,不由暗叹了口气,凑过去低声提醒:“万岁爷,两位王爷还站在那儿呢……”
嘉靖唔了一声,懒懒抬头,目光在他们身上扫过。
“看看这两份折子,都说说想法。”
他把折子递给黄锦,黄锦双手捧着,拿过去先给裕王。
裕王看了半天,还是有点茫然,可又不敢表露,忐忑地又把折子传给弟弟。
只听得嘉靖帝淡淡道:“这两份折子,都是言官上的,一份弹劾胡宗宪,一份弹劾福建总兵戚继光,说他们阿附严党,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
见二人踟蹰不语,他直接点名:“裕王,你说呢?”
裕王暗自叫苦,绞尽脑汁想了很久,才讷讷道:“儿臣以为,既然他们证据确凿,从严办了就是。”
嘉靖帝不置可否,又转向景王:“你呢?”
景王拱手:“儿臣以为,此二人抗倭多年,于国有功,当仔细查证才是,不能冤枉了功臣,也寒了天下人的心。”
嘉靖帝略吃了一惊,对两个儿子他早就失望,万万没想到景王竟能说出这番颇有水平的话来,想及此,不由眯眼:“这番话,谁教你的?”
景王忙道:“这些话都是出自儿臣肺腑,绝无任何人授意!”
也是,折子也是自己一时兴起抽出来的,他不可能事先准备好。嘉靖帝放下心,徐徐道:“你们说得都对,也都错,若是朕来处理,那便是,胡宗宪要严办,而戚继光若查证属实,罚俸也就可以了。”
裕王还没说话,景王已道:“愿闻父皇详解,儿臣洗耳恭听。”
他反应如此快速,皇帝对他的满意又多了一点:“弹劾胡宗宪的,已经不是一趟两趟了,从嘉靖四十一年开始,就陆续有人弹劾他,说他侵盗军饷,苛敛财物,这些年来,他进献给朕的东西也不少,这些罪名,十条中起码也有几条是确凿的。朕念他有功于社稷,从轻发落,给了他好几次的恩典,但他依旧不思悔改,恩典再多,也是会用尽的,也该是发落的时候了。”
“而戚继光呢,他是个老将了,打的仗不少,从来没有输过,东南一隅想要安宁,还是少不了这种人的,轻责几句也就可以了。有些事情,朕心里亮堂得很,可笑底下那些人,还想拿朕当杀猪刀么?”嘉靖帝闷哼,就此定了两个人的命运。
饶是迟钝的裕王,此时也已经反应过来,他们的父皇这是借着案子,在给他们上课呢。
嘉靖帝说的这些,归根结底,其实也就一句话:胡宗宪这个目标太明显了,得罪的人太多了,只杀一个严世蕃,还不足以让其他人安心,局势已经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就算身为皇帝,有时也需要安抚人心,做一些妥协。
景王却有些窃喜。
父皇把他们两个都召到面前说这些事情,无非是教儿子将来如何为人君,如果他已经选定了裕王为储君,也就没有必要再喊上自己,这说明他这大半年来随侍左右,还是有效果的,在父皇心里,还没有真正选定继承人。
本来严党倒台,景王还沮丧了好一阵,现在却发现,自己原来还有机会。
自从上次生病之后,嘉靖以为自己可能捱不过去,也就没有再死守着“二龙不相见”的信条,把两个儿子召到病榻前日夜侍奉,以此来观察他们的心性,结果发现,要挑一个来当储君,还真难。
裕王年长,占了名分,如果要说优点,仁慈勉强也能算上一个,可对帝王,尤其是嘉靖帝来说,仁慈简直就是没用的东西,这个儿子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如果把国家交给他,嘉靖还真不放心。
再看景王,他很聪明,这从刚才的应答就能看出来,颇有嘉靖帝年轻时的风范,可这儿子也有个缺陷,就是暴躁。嘉靖帝虽然对治理国家漫不经心,可他毕竟还是朱家子孙,要是日后养出个隋炀帝来,他九泉之下也没脸面对列祖列宗。
于是,嘉靖帝再次纠结了。
由于应对不当,还被训斥了一顿,裕王愁眉苦脸地回到府里,又愁眉苦脸地把这个事情向亲近的人吐槽,这其中就包括赵肃。
在赵肃看来,嘉靖这种教育方式是很不妥当的。
往小了说,他在两个儿子之间摇摆不定,迟迟没有选定继承人,这就让另外一个抱着希望,如果像历史上那样最后选定的是裕王,以景王不甘寂寞的性子,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往大了说,朝廷内外现在都在观望,等着选定储君,自己也好站队,结果内阁已经好几次上书了,皇帝就是不定下来,好像故意玩他们似的,让众人的心跟着一起悬着。
于是他把这件事情当成典型案例来教育朱翊钧。
“为人君者,就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像前朝的隋炀帝,虽然聪明过人,城府也很深,但如果总靠阴谋诡计,试探人心,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
妄自议论帝王是大罪,赵肃也只能借古喻今,旁敲侧击。
朱翊钧不解:“可是肃肃,你之前不是说过,对付坏人,要比他们更坏才行吗,如果臣子里有些心思奸狡的,又要如何是好?”
赵肃一笑:“我只说不要用阴谋,没有说不能用阳谋。”
“阳谋?”
“不错,阳谋者,光明磊落,你明明知道那是对方的计谋,却还不得不跳下坑,这就是阳谋的最高境界。战场上打仗,两军对垒,阴谋往往是行不通的,因为对方如果也是有经验的老将,就很容易识破,就像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样,大大方方摆出来,司马懿明明知道有可能是空城,可还是不敢进去,这就是阳谋。”赵肃摸着他的头,和声道。
朱翊钧恍然大悟。
赵肃再接再厉:“如果你将来有两个儿子,一旦定了继承人,就要把两个人区别对待,不能让另外一个人抱着希望,否则像你皇爷爷这样做,你父王就很伤心,你叔叔也不会高兴的。”
朱翊钧认真道:“我懂的,像母妃有了弟弟,我也很伤心,肃肃,我以后只要一个孩子就够了,这样就没有人和他抢了。”
“……”
赵肃默然,天知道他的本意不是这样的。
可是碰上朱翊钧小朋友,教育的目的常常会有所偏差。
朱元璋同志,我可从来没有想让你们老朱家断了香火的意思。
嘉靖朝之后对官员休假作了修改,京官任职满三年的,可以告假省亲,除去来回路程,还能有两个月的假期,所以在十二月的时候,赵肃便告了假,准备回家过年。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小随笔——
上次留言问大家想看什么,有朋友说想看万历的一些事情,我想来想去,不如说说万历同志最宠爱的孩子,福王朱常洵。
这个娃是郑贵妃所生,本来是要当太子的,结果被文官集团们阻扰,硬是没当成。
其实我倒是觉得当成皇帝了也好,那样的话明朝估计也会早几年灭亡,长痛不如短痛,也省得崇祯同志白忙活十几年==
明史没有明确记载这个朱常洵是什么时候开始受教育的,但照长子十几岁才开始读书来看,这个福王也不会太早,因为如果万历只给福王请老师的话,官员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大家都知道,人长大了,性格定型了,再接受教育,也没啥用处了,所以朱常洵什么都不会,只会奢侈享受,作威作福。
因为爱屋及乌,万历对福王爱到什么程度呢?
明史说他把每个月各地进奉的那些金银财宝,“至是多以资常洵”——大多数都给朱常洵了。
“婚费至三十万”——结婚的时候用了30万两。
“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造他的藩邸花了28万,比平时规定给别的藩王的多了10倍。
“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这还不够,还要拿抄张居正家得的那些财产…
搜刮了这么多钱,他回报给国家的是什么:在他的藩地,“河南大旱蝗,人相食”。
李自成来了,破城,他跑出城藏在寺庙里,结果第二天被人追上杀死了,消息传到崇祯那里,崇祯停朝三天以示哀悼,居然还给了一个“忠”的谥号。
这人忠在哪里,我是不知道了。
野史里还有个很著名的典故,说福王太胖,所以李自成把他的肉和鹿肉一起煮分给别人吃,叫福禄宴。(这个不知真假)
把明朝的灭亡归咎于气数是不行的,这其中必然有各种各样的诱因,如果当初万历把给福王的这些钱用在国家建设上呢?
当然,不能说这样的话就不会亡,但也许,是有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方向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所以,教育是很重要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啊……(作者:摸胡子沉痛状众:坑爹啊,哪来的胡子,摔!)
第49章
河南境内。
两头小毛驴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走着。
为首的年轻人一身书生打扮,神情悠闲,嘴里不时哼着走调的曲子,幸而四下无人,也没人跑出来抗议,后面跟着的书童却有点恹恹,打不起精神的模样。
“赵吉,你在后面拖拖拉拉作甚呢?”
“少爷,您说我们又不是没钱,为何不雇辆马车呢?”书童兼随侍忍不住抱怨。
“要勤俭持家,懂不?”书生敲了他的脑袋一记。“再说了,我们又不急着赶路,左右都能在一个月内到家,急什么?”
“那好歹也买两匹马呀,骑着毛驴,多丢人呐!……您现在怎么说也是堂堂翰林院五品侍讲学士了!”
书生唔了一声:“少爷我这不是没骑过毛驴,体验一下么,等到了大点的城镇,瞧见有马,就买两匹吧。”
赵吉又高兴起来:“那少爷,我们走快一点吧!”
“毛驴还能走多快?”书生笑骂一声。
“少爷,这天色可不太对劲,像是快要下雨了,先前我打听过了,这条官道一路往南都没有驿站的,不如抄近路走吧,这还有行李呢,我怕待会儿下雨全淋湿了。”
“也好。”
事实证明,主人不认路,书童的本领也没高到那里去,他们迷路了。
赵吉看着眼前三条歪歪扭扭的小路,彻底傻眼了:“少爷,这可怎么办,咱们走哪一条好?”
他们一路行来几十里路,竟然没有看到过一个路人,未免有些蹊跷,可两人从开封出来的时候曾问过路,都说这一带是有很多行商的,不算冷僻。
赵肃抬了抬下巴示意:“就走中间那条吧。”
赵吉的年纪虽然小,可却很有忠心为主的架势,一赶毛驴就跑到前面去了:“少爷我带路好了,要是您瞧见有什么不妥的,就自己走,别管我。”
赵肃好笑:“哪有这么严重?”
赵吉人小鬼大:“少爷您别不信,我听说河南民风彪悍,多有山匪出没,先前我们老家闹饥荒,我也亲眼瞧着很多人投靠贼匪的,别看直隶一带太平得很,那都是因为在天子脚下。”
两人一边聊着,赵吉突然嚷嚷:“少爷您看,炊烟!前面有个村子!”
赵肃也有些高兴:“走,去看看。”
村子很小,估计只有几十户人家,所以一有外人进来,就马上全村都知道了。
赵肃长相斯文,看起来温和无害,身边跟了个少年随从,村民很快放下戒心,热情地招呼他们进去,连村长也亲自出来接待。
赵肃被他们迎入村长的家里,这才发现,村子里几乎大半都是妇孺。
村长年过五旬,白发苍苍,看起来比京城里很多养尊处优的老大人还要老。
“不知贵人这是要去哪儿呢?”村长是见过一些世面的,说的话也要得体一些,听说赵肃还是读书人,言语之间就更客气了。
赵肃起身接过他递来的粗面馒头,笑道:“我叫赵肃,老人家直接称呼我的姓名便好,我们是要南下,路过此地,本来走的是官道,结果贪近,走了小路,就到这儿来了。”
村长啊了一声:“要南下,你们走岔了,得走相反的道道,出了村子再往东一路直走就是。”
迟疑了一下,又道:“你们歇息过之后便上路吧,这里附近都没什么人家,走快一点,还可以在天黑之前到二十里外的官驿。”
赵肃本也没想在这里过夜,只是听村长说话的语气又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古怪。
“敢问村长,这村子里怎的少见男丁?”
村长一愣,支支吾吾半天,才道:“日子过不下去,男丁们都到外头谋生了,逢年过节才回来。”
赵肃点点头,又问:“我在开封时,听说这一带很热闹的,难道是走错路了?”
村长叹了口气:“那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嘉靖四十一年,这里闹了蝗灾,粮食都被啃光了,在那以后又连着不下雨,日子便难过了起来。”
赵肃想起自己进村时瞧见的荒凉,想必村长说的是真的。
只不过,这又如何解释没有男丁的现象,总不能是死光了吧,老弱妇孺都还在呢。
他心中存了疑问,更加想要早点离开。
好巧不巧,外头又下起雨来。
雨势越来越大,倾盆而下,铺天盖地的声势把外面一切声音都遮盖住了。
这下想走也走不了了。
“看来今天是走不了了,贵人不嫌弃的话……就在这里住一晚吧。”
赵肃很无奈,村长更无奈,连留宿的话也说得很勉强。
一个时辰后,雨没有变小,反倒越来越大,屋子外面模糊一片,能见度极差。
其他人都各自躲进屋里避雨了,村长的屋子一下子安静了不少,只有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子躲在里间的门口,吮着手指流口水,好奇地打量着他。
“这是我的两个孙子,他娘生小崽的时候血崩死了,他俩就和我一起过了。”村长一边介绍,招手让他们过来。
赵肃摸摸他们的脑袋,两人的小手弄脏了赵肃的衣服,他也没说什么,反倒问起两人的名字,还给他们讲了个故事。
村长的脸色柔和了一些,几次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说话。
晚上睡觉的时候,赵肃和赵吉被安排在村长自己的房间里。
看得出来这个村子对二人还是很有善意的,只不过出于某些原因,都有些古古怪怪。
赵吉坚持主仆有别,铺了张草席睡在地上,又忍不住趴在床边嘀嘀咕咕:“少爷啊,我老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