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娶个男人当媳妇-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大寨主与二寨主发生了什么; 就见二寨主满脸怒容; 气呼呼地要往前走; 大寨主抓着他的胳膊不让他走。就这样,两人在这街上拉拉扯扯起来。
  突然,大寨主将二寨主搂抱在怀中,当街就吻了下去。穆彦尴尬地别过脸,可还是忍不住偷偷瞧瞧,再看过去时,那边已没了二人的踪迹,只在远处依稀地看着二人牵着手的背影。
  穆彦从衣袖中伸出手,握到纪柴的大掌中。纪柴的手不似他的手那般细腻,终日劳作的手有些粗糙,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可就是这样一双手,一旦牵上了,怎么也放开不手。
  穆彦仰起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微微一笑。这天气,这人,真好。
  走到贡院的时候,已有不少举子在那,穆彦和纪柴在后面安静的排着队。
  排到他们时,只见一官员从一众官员中走出,面带微笑地来到二人面前,一拱手道:“景明兄,纪兄,别来无恙否?赵某早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赵诚比起以前少了些儒生之气,多了些许的威严。穆彦本以为找到赵诚还需费些时日,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
  赵诚当年考中了进士,按照规矩都要回老家看一看。当他回去的时候,再去找穆彦早已是人去屋空。随便找个人一打听就什么都知道了,赵诚又恨又无可奈何,只期待着三年后的科考能见到穆彦。
  许是刚才赵诚的一声景明兄被人听到了,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句:“穆景明在这儿呢!”
  原本还安静排着队的举子们瞬间沸腾起来,将穆彦团团围住,都想一睹尊容。
  穆彦在少年时期就已闻名天下,要不是当年的事情,想必他已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但也正是因为当年的事情,才让穆彦重走了一遍科举之路。二次科考亦如当年,场场皆是魁首,这也更为穆彦增添了不少光辉。
  都到是连中三元已是莫大的荣耀,但他穆彦岂止是连中三元!
  天下学子皆已穆彦为榜样,谁不想一睹其风采?
  如今人就在眼前,哪能放过这等机会,都争着抢着去看。
  一看,心里又羡慕又嫉妒。这人怎么长得这么好,往那一站,就是一副画。老天爷还真是不公平,为何所有的优点都集于他一人身上?
  赵诚唤来几个官差,这才将围在穆彦身边的举子们勉强轰走。
  赵诚带着穆彦与纪柴挤出人群,进到贡院里去了。
  “刚才多谢赵兄了。”穆彦施礼道。
  赵诚一笑:“景明,你我相交多年,为何还是这般客气。还有,不要叫我赵兄。”
  穆彦笑着称是。赵诚又问了穆彦住在哪里,穆彦都一一作答,说到后来,赵诚道:“不必再住客栈,到我府中去住。”
  穆彦推辞道:“这恐怕有些不妥。”
  赵诚皱眉道:“这有何不可,景明不必担心,府内除了我一人只有仆人,我自己住也寂寞,你们来陪陪我,我也热闹闹热。咱们多年未见,有许多话想与你们说,住进来也方便。况且,外面那么多的举子,你住在客栈怕也是不安生,住到我府上,他们想来却也是不敢来的。纪兄,你说呢?”
  赵诚说到后来,竟看到纪柴问道。
  “赵,”纪柴将要说出口的秀才两个字吞了回去,此时他已做了官,再叫秀才已经不妥,若是叫赵大人,倒也显得生分,想了又想,决定也叫他的字,“信渝说得有理,小彦,不如咱们住下吧,别辜负了信渝的一番好意。”
  穆彦略一思考也就同意了,当下从后门出去回到客栈,带着邱岳一同住进了赵府。
  住进了赵府后,穆彦与纪柴着实过了一段平静、祥和的日子。这段日子,不必早出晚归,不必操劳生计,每日里只小酌几杯,或什么都不做,只静静相互在一起坐着,也是说不出的舒服。
  太阳不知升了几次又落了几次,只知身上的衣服越穿越薄——翘首已久的科考终于来了。
  那日,纪柴将穆彦送至贡院后,就一直坐在贡院的墙外守着。赵诚和邱岳劝他也不回去,二人无法,只能由着他去。
  自从认识穆彦后,还未曾与他分离这么久。他坐在这里守着,只觉得穆彦还在身边一样。
  会试的第八天,纪柴依旧像往日一般抱着膝坐在墙根底下,忽然面前出现了一双脚。
  “兄台怎的坐在这里?”一道好听的男声自上面传来。
  纪柴抬头一看,见一陌生的俊秀公子正弯着腰笑吟吟地看着他。
  那公子趁着纪柴愣神的工夫,竟挨着他坐了下来,丝毫不顾及那一身价值不菲的衣服。
  “这里脏。”纪柴回过神来道,他屁股下面还垫着个垫子,但这公子却是直接坐到地上的。
  年轻公子一笑:“难道你坐得了,我却坐不了?”
  “不是。”纪柴忙解释着,说完了这两个字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又将头低了下来。
  “兄台坐在这里干什么?”那年轻公子似乎有意与纪柴搭话。
  “等人。”纪柴道。
  “哦,是什么人?”
  “一个很重要的人。”
  “可是穆景明?”年轻公子一猜即中。
  纪柴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年轻公子将手中的折扇打开扇了扇,并没有回答纪柴的问题:“你与他是什么关系?”
  纪柴有些沉默,不知是否要将二人的关系说出来,毕竟与这人不熟,不知他是什么人。
  “你可知你会毁了他的前程?”年轻公子收起扇子,将笑容也收了起来,突然正色道。
  “你知道我们——”纪柴惊地猛地从站起,这人是谁?自从他们来到京城后,除了赵府的人,并未接触到其他人,这人是如何知道他与穆彦的关系的?
  年轻公子也站起来拍拍身后的尘土,朝着纪柴点点头。
  “我不知我为何会毁了他的前程。”纪柴老实地说道。
  年轻公子道:“若是这天下学子知晓他们心目中的天下第一的大才子是个断袖,你说他们会怎样?当今圣上会不会因此不点他为状元?以后满朝的文武,又会不会拿这件事向他做文章?”
  这些话,纪柴以前从来没听过,也从来没有想过。
  一阵沉默后,纪柴对上年轻公子的双眼:“公子一看就是个不一般的人,我没读过什么书,有一事不明,可否请教公子?”
  “请讲。”
  “处处留情,与只与一人相守一生,哪个更好?哪个的品德更高?”
  年轻公子沉默片刻,突然将折扇打开,哈哈大笑,连道了几声“有趣”,摇着扇子离开了。
  “你放心,穆景明定会高中状元!”声音从远处传来,一字不落地落入纪柴耳中。
  穆彦果然考中了状元。
  报喜的人来的那天,穆彦正坐在院子里教纪柴下棋,只听赵府前院一阵吵闹,紧接着邱岳跑了进来,高兴地大喊着:“中了!中了!爹爹,你中状元了!”
  穆彦淡定地将棋子放在棋盘上,纪柴坐不住腾地站了起来。
  越往前院走,锣鼓唢呐声就越大,此时的赵府里已挤满了人。
  礼部的人宣读了圣旨,将状元服盛上来,邱岳飞快地跑过去接过。
  穆彦换上状元服出来后,几乎是一瞬间,人群就将他与纪柴冲散了。
  人们簇拥着穆彦往外走,纪柴笑着,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穆彦的帽子也往外走。
  等他再到府外时,穆彦早已在那头高头大马上多时了。
  纪柴瞧着马上那个头戴状元帽,身穿红袍,胸系大红花,腰间一条紫玉带的穆彦笑得合不拢嘴。
  穆彦并没有马上催马前行,他低头扫了一圈,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纪柴!”
  锣鼓声太大,盖过了穆彦的声音。
  纪柴听不见,只看见他的嘴型,是在唤自己的名字。
  纪柴不顾一切地冲到前面去,穆彦笑了,在马上伸出一只手,兑现了当年的诺言。


第84章 番外一
  穆彦带着纪柴御街夸官一事传得沸沸扬扬,质疑声最大的; 当属朝堂之上的人; 瞧那些个身穿官服的官员们用宽大的袖袍掩着面,嘴里大呼着“有辱斯文”几个字。
  其次就是那些待字闺中的小姐们; 哪个不想嫁状元郎?哪个不想嫁俊俏的公子?穆彦御街夸官那天,小姐们个个描眉打扮; 穿出最漂亮的衣服,做出最美丽的姿态,就等着状元郎能多看她们一眼。哪承想,坐在他身后的那个人无声地向所有人宣告着状元郎的属权。
  小姐们咬着绣帕; 怨恨地朝着纪柴看,恨不得将他身上戳出几个窟窿来。
  不过; 对于状元郎找了个男人这件事接受得最快的也是她们。本着我嫁不了状元郎,你们也别想嫁的这种心理。小姐们倒是乐得穆彦找了个男人。
  于是,第一批支持穆彦的人出现了。
  其次; 就是那些偷偷摸摸的“夫夫”们。有了穆彦为榜样,这些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的感情迅速地浮出水面。状元郎敢明目张胆地承认自己是个断袖; 那他们怕什么!谁瞧不起他们,谁就是瞧不起天下第一的才子。瞧不起天下第一的才子,就是瞧不起天下的读书人,也就是与所有的读书人为敌。
  最后接受穆彦是个断袖的; 还是那些一直以他为榜样的读书人。刚开始时; 他们确实有短暂的不理解。可再一想; 这本就是穆彦自己的私事; 他完全可以不承认。可他偏偏承认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穆彦君子坦荡,为人光明磊落。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更值得天下读书人的追崇。经此一事,穆彦的形象在读书人的心中又上了一个高阶。
  不过,这终究都是朝堂外的事——
  朝堂内,白须白发的吏部尚书手持笏板站在大殿中间,义正言辞地对着龙椅上的那位说道:“启禀皇上,新科状元穆彦为人品行不端,败坏风气,恳请皇上夺去其状元之名。”
  龙椅上那位年轻俊美的皇帝,随意地将一只胳膊搭在扶手上,作出一副慵懒之姿,看着那躬着身子的吏部尚书笑道:“刘大人,朕听说上个月你又迎进门一个小妾。哦,对了,好像才十六。是家里什么人生了病,你帮着付了药钱,她就‘自愿’跟了你,是也不是?”
  皇上将“自愿”两个字咬得颇为重些,刘大人惊起了一身冷汗,躬着身子,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皇上,”从朝臣中又走出一人,“两个男人结为夫妻实属乱了伦理……”
  “哦,是李大人。”皇上换了个姿势,又道,“朕听闻你与先夫人伉俪情深,虽已娶了新夫人,但对先夫人常常想念,时常痛哭流涕。”
  李大人老老实实道:“夫人在时,我与她感情甚好。她虽过世多年,一刻不能相忘。若不是皇上需要臣,臣恨不得早日下去陪她。”说到后来,声音竟有些哽咽了。
  “可是朕听说先夫人走了三年,你新夫人生的儿子却是两岁了。”皇上将手举在面前,看着葱根似的手指说道,“妻死,夫当守孝三年。怀胎尚需十月,这孩子怎么就两岁了呢?”
  “这——”豆大的汗珠从李大人的脸上流下,他哆嗦着身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了,”皇上突然坐正了身体,一个一个朝他朝臣的脸上扫去,“若是你们谁能像朕保证,一生一世一双人,朕就夺了穆彦的状元,若是不能保证,那就不要再多说了。”
  群臣一时没了动静,只手持笏板,将腰弯得更低了。
  “散朝吧。”皇上大袖一挥,下了龙椅,转身就走。和这些大臣们说话真没意思,一个个闲得发慌,自己的事情都没管好,偏偏爱管别人家的事情。皇上不由地想起,那日在贡院墙外,穆彦的那个庄稼汉,那真是个有意思的人啊。
  按照惯例,高中后的举子们都要回到家乡看看,然后再回京听职。
  穆彦和纪柴在宁川县知县的陪同下回到了西泽村。
  想当初离开的时候,堪称落荒而逃,回来的时候却是衣锦还乡,风风光光。
  西泽村的里正早在多日前就已经收到穆彦要回乡的消息,吓得几晚都没睡好。不光是他,整个西泽村除了枝南嫂与刘三狗,全都心惊胆战的,要知道,当年的事情他们人人都有份。
  要不是有官兵的人守着,他们早就跑了。
  瞧着村外面守着的那群官兵,村民们的腿肚子直打颤。名义上说是来保护要回来的状元郎的,可谁又不知道,那分明就是监视他们,怕他们跑了的?
  不过再害怕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纪柴的房子荒废多年,早就不能住人了。里正打算组织着村民们将那房子修缮一番。
  枝南嫂笑着拦住他道:“他们回来也住不了几天,别浪费那银子修房子了,到时就让他们住我家,我家还有几间空屋子。”
  里正觉得此举甚好,他之前正愁这屋子怎么修呢,修得太好,确实浪费银子,修得不好,又怕穆彦生气。左右枝南嫂与纪柴交好,她说什么,想必穆彦也不会生气的。
  提心吊胆地过了一段日子,在一阵阵吹吹打打声中,穆彦终于回来了。
  穆彦走在最前面,知县点头哈腰地跟在他后面。
  西泽村的人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里正了,知县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个土皇帝,见知县对穆彦都恭恭敬敬的,心里就更害怕了。一个个跪在地上,不敢抬眼看。
  穆彦一眼就看见了在人群中正要下跪的枝南嫂,他一把搀住枝南嫂的胳膊:“枝南嫂,不必如此,不必如此。”说道此处,声音有些哽咽。
  纪柴忙走到枝南嫂身边,枝南嫂拉着他的胳膊,不住地打量着他,眼泪流得满脸,再说不出一个字。
  穆彦和纪柴一左一右地搀着枝南嫂回家,多年未见,有许多话想说。枝南嫂哭过一通后,人也精神了,拉着穆彦和纪柴的手,听他们说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纪柴真是越来越英俊了。”枝南嫂笑道,“你穿着这身衣服,我刚刚差点儿没认出来。”
  纪柴也换了一身宽袍广袖的衣服,他挥挥衣袖,不好意思地道:“我穿这个还有些不习惯,干活儿的时候不方便。”
  “你们现在都有出息了,还想像以前那样到地里干活儿呀。”枝南嫂说到此处掩着嘴笑了,“你们是不知道呀,他们听说你回来,一个个吓得都不行了,来了几波人向我求情,让我给他们说说好话呢。”
  正说到这儿,门外黑压压地来了一群人,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东西,一个个胆怯地向穆彦说了几句恭喜的话,将东西扔在炕上头撒腿就跑,好像穆彦能将他们吃了一般。
  看着堆了一炕的东西,穆彦命人将这些东西是谁的又都送了回去。
  再晚些时候,纪柴陪着穆彦回到了自己家。房子早已破败不堪,歪歪斜斜的,像是随时要倒了似的。
  院子里杂草丛生,只是那篱笆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蔷薇花叶,那是穆彦以前种下的,还未等开花,就离开了西泽村。
  纪柴捻下一片蔷薇花叶,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感叹道:“终究是看不了这花开啊。”
  穆彦自他手中拿过那片花叶:“你要想看,我回去再种与你看便是。”
  纪柴笑了笑,拉过他的手,带着他朝前走。多年前,能牵着穆彦的手光明正大地走在西泽村里,是纪柴最大的心愿。
  二人围着院子转了一圈,也没进屋去,房子实在破得厉害,进去了怕出危险。
  穆彦回到西泽村的第二日,西泽村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刘三狗家竟盖起了新房。
  给他盖房子的不是别人,正是穆彦。
  眼睁睁地看着刘三狗家那低矮的小草房被推倒,村民们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如果当初他们没有对穆彦和纪柴做出那样的事,今天会不会又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可凡事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呢。
  几天后,在西泽村村民胆战心惊又无比殷切的注视下,穆彦终于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枝南嫂也背着个包袱坐在马车里,她挑开窗帘,笑得合不拢嘴地对村民们道:“我总算没白疼纪柴一场,你们瞧,他带我去京城养老了。你们呀,也得多做点儿好事,指不上哪回就过上好日子了呢。”
  在一群又羡慕又嫉妒的目光中,枝南嫂满意地盖上了窗帘。
  车子摇摇晃晃地走了,穆彦与纪柴坐在一边,枝南嫂坐在他们对面。满脸的笑意:“你们没回来之前我就在想,当年他们那么对你们,要是白白地放过他们了,这种恶气着实难出,可要报复他们,也实在难办,毕竟他们也没对你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穆彦道:“之前,我特意叫官兵来村子,就是让他们感觉到恐慌。在我回来的这段日子里,他们战战兢兢。我又给刘三狗盖房子,更让他们后悔不已。让他们生活在恐惧与悔恨中,不就是最好的报复吗?”


第85章 番外二
  穆彦回京后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是个从六品的官。别看这官职在一众京官里是个芝麻大的小官; 可明眼人都知道; 皇上对穆彦可非同一般。
  那些丰厚的赏赐自不必说; 单看赐予的府邸; 与朝中的一品大员的府邸不相上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