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世凡人-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树上吊死,我觉得咱们要多管齐下!公安局那边一定要盯紧,绝对不要放松,电视台和各大报纸上面的广告也要抓紧制作,尽早的播出!等广告制作完成,咱们再去各大银行拜访一番,看看能不能从银行的档案之中找到您父亲的行踪?您看这样行吗?”
看起来于夫对于这件事确实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关于寻亲的具体操作,也算是有了比较详细的计划。听完了他的计划,韩少功虽然很高兴,但在没有找到亲人之前,再好的计划也只是空谈。他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于夫淡淡一笑,说:“既然您没有别的意见,那咱们事不宜迟,这就去摄影棚录制寻亲广告吧!”
******
电视台有专门的撰稿人,韩少功把自己原来的家庭住址和父亲弟妹的名字,详细的跟撰稿人讲了一遍。韩少功还在说着,这位撰稿人就拿着笔开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起来。遇到有什么疑问,他还不时的询问一些具体的问题。最多也就是半个小时的时间,一篇听起来令人动情的文章,已经出现在了韩少功的手中。
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于夫也没有闲着。他迅速的组织人手布置好录影棚的背景,两台摄影机摆放在机位上,现场的照明、录影等设备也全被就位。现在只等着韩少功熟悉稿子之后,正式开始录影。
此时,韩少功正在隔壁的房间之中,忐忑不安的看着手中这篇华丽的文章。说实话,这篇文章写得真是不错,不但把自己少小离家的经历写了出来,也把多年来在海峡那边的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便显得淋漓尽致。但是,韩少功念着这篇文章,却总是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说的话。
李爱国坐在一旁,透过房间之中巨大的玻璃窗,好奇的看着于夫忙里忙外的最后的布置着摄影棚。韩少功一直在身边低声念着手中的稿子,可是忽然间,耳边却不再传来低声念诵的声音。李爱国侧过身,发现韩少功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扶着额头,看上去情绪不是很好。他走了过去,低声问道:“韩先生,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韩少功摇了摇头,说:“我没事,我就是觉得这篇稿子……哎,算了,不说了,事已至此,我就照着念吧!”李爱国还想再问稿子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可电视台的化妆师已经走进了房间。这位年纪看上去不是很大的小姑娘,给韩老先生又是梳头,又是打粉的一番捯饬,你还别说,韩少功跟刚才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不但年龄小了不少,气色也好了很多。
隔着录影棚巨大的玻璃,李爱国和于夫站在外面,看着坐在录影棚之中的韩少功略显紧张的念着稿子。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说起话来还是带着浓浓的海河市口音。李爱国站在外面,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哎,这才真正叫做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吧!”
和他站在一起的于夫一脸惊讶的说道:“行啊,大哥!没看出来你还是个文化人啊!”
李爱国鄙夷的看了他一眼,说:“呵呵,我也是西北大学中文系正经八百的毕业生。行了,别说这没用的,我问你,这条广告什么时候能够剪辑好?在哪个电视台播出?”
“剪辑快,最多一下午就能剪辑好。我已经跟台领导请示完了,这条广告可以说是展现我们祖国人文关怀的一个特别好的卖点。咱们海河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完之后,直接插播这条寻亲的广告。那个时间段,是咱们海河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地方。你们放心,只要是韩先生的亲属还在海河市,我保证它能够看到这条广告!”于夫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爱国点了点头,继续问:“那你说的报纸上的广告呢?用不用找点记者采访一下?”
于夫摇了摇头,说:“我打算等这条广告播出之后,造成一定的社会反响,再找报社的记者来采访。你放心,我们是常年做这种工作的,肯定不会出现纰漏。”
“那咱们下一步干嘛?就这么等着韩先生的亲戚找上门来?”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李爱国的心里面真的没了底。
于夫神秘的笑了笑,说:“当然不能就这么干等着。我已经联系好了,一会儿咱们就直奔赤峰道的工商银行。解放前,这里正是盐业银行的所在地,咱们去那里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搜寻到韩先生父亲的消息。”
******
其实事情到了现在,已经没有李爱国的什么事儿了。可韩少功却认准了他,说什么也不让他离开。想想也是,一个老人家回到家乡,放眼望去举目无亲。好不容易有一个热心肠的李爱国帮着他跑上跑下,老人家当然不肯如此轻易的让他离开。无奈之下,李爱国只好让李尕娃把出租车开走去挣钱,自己则专职陪着韩老先生寻找他的亲人。
盐业银行的这座大楼1925年开始设计施工,1928年投入使用。是中国最早的自办商业银行之一!盐业银行大楼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入口门廊采用希腊山门手法,由山花、倚柱、台基等装饰物组成。内廊柱为罗马科林新式柱式。一层为科林斯柱廊的八角形大营业厅,大厅内部顶棚用黄金等材料构成“蓝天飞凤满天星”图案。窗户上的彩绘刻画的是由比利时彩色玻璃拼成的“盐滩晒盐”画面,图案精美并呼应了盐业主题。
当然了,现在这座建筑已经变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营业厅。内部的装修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这都是利用修旧如旧的手法重新装修的。这一切在韩少功的眼睛里,颇有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味道。他轻叹了一口气,说:“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带我来过一次这里。没想到再次回到这儿,已经将近六十年了!”
前来迎接他们的是工商银行的副行长。进入到副行长金碧辉煌的办公室之中,这位看起来十分富态的副行长笑着说:“没错,这里就是盐业银行的旧址。不过公私合营之后,原来旧社会的所有银行一律合并到了国有四大银行之中。至于您的父亲是否留用,还是分配到了其他银行就职,这个信息我们这里不掌握。”
于夫有些着急了,好不容易托人找关系来到了盐业银行的旧址,怎么可能就被他三两句话打发走呢?他连忙问道:“你们银行里面没有原来的档案吗?我们自己查阅就可以!当然了,如果您知道原来盐业银行留用人员的名单,也请您给我们一份。实在不行,我们挨家挨户的上门去问,说什么也要找到一些消息啊!”
副行长摇了摇头,说:“原来的档案我们都移交到档案局了。如果你们想要查阅,可以去档案局问一下。至于原来盐业银行留用人员的名单,我这里也没有。我是从其他银行调过来认知的,以前的事情不是十分的清楚。”
线索到这里再一次的中断!走出了盐业银行旧址的大楼,一行人的脸色都显得有些不好看。李爱国正想对韩少功说几句宽慰的话,可他却发现,韩少功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路边卖鸭梨的一个小摊。
第四十九章 关于梨的回忆
“韩老先生,你这是怎么了?打算买二斤梨尝尝?”李爱国看出了韩少功的异样,忍不住开口问道。
“啊,不……”李爱国的话显然是打断了他的思绪。韩少功从发愣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摇了摇头,继续说:“没什么,响起了一些往事。”说着,他迈步向卖梨的小摊走了过去。李爱国见状,连忙跟了过去。只见韩少功蹲在了卖梨的小摊前,认真的挑起了梨来。
韩少功足足买了两大兜子,将近十斤的大鸭梨。刚刚付过了钱,于夫从工商银行的大楼里走了出来,兴高采烈的说道:“寻亲广告已经编辑完了,今天晚上就能播出。您二位是跟我回电视台看看样片,还是回酒店休息?”
李爱国刚要说去电视台看看样片,站在他身旁的韩少功却摇了摇头,说:“算了,我有些累了,你把我们送回酒店去吧。”既然韩少功都已经这样说了,李爱国也只好点点头,跟着他一起回到酒店。
于夫把他们俩送回了酒店,着急火燎的赶回了电视台。李爱国把韩少功送回了房间,刚要告辞,可韩少功却开口留住了他。李爱国还以为他又什么事情,却见韩少功指着放在桌上的两兜鸭梨,说:“小李,你爸这两兜梨带回去吃吧。”
“嗨,您这是怎么话说的?您自己留着吃吧。”李爱国心里纳闷,这位老先生到底是什么意思?毫不含糊的买回了两兜鸭梨,一转眼又送给了自己。你要是感觉一个人吃不了,那就少买一点啊?
韩少功拿起了一个大鸭梨,一边仔细的端详,一边淡淡的说道:“我离家上学那天,我爸给我买好了火车票,是从海河北站到浦口的特快列车。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大早起来,我妈就给我准备好行李,把我出门要穿的衣服拿烙铁熨烫了一遍。吃过了早饭,我父亲送我去上火车。临行前,我妈塞给我两个黄澄澄大鸭梨,就像我现在拿着的这个鸭梨一般大小。”说着,他抬起手,冲着李爱国展示了一下手中这个品相很好的大鸭梨。
看着手中的鸭梨,韩少功苦笑了一下,继续说:“我爸叫了两辆胶皮,我把行李放在车座下面,自己坐在座位上,头也不抬的就啃起了手中的大鸭梨。我刚咬了一口,鸭梨的汁水就顺着我的嘴角往下流。现在想起来,那个鸭梨真叫一个甜啊!那可能是我从小到大吃过最甜的东西了吧?两辆胶皮车拉着我和我父亲往海河北站的方向跑去,我正吃的高兴,忽然听见另外一辆车上的父亲开口说:少功,你妈正跟你挥手呢。我连忙回过头去,可胶皮车正好一个转弯,我只看见了我妈的一个侧影。
万万没有想到,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的妈妈!如果我要是知道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说什么我也不会在那个时候吃梨啊!说到这,韩少功已经是老泪纵横。
怪不得刚才看到他盯着大鸭梨的时候眼神不对呢!原来还有这样的一番经历。李爱国叹了口气,说:“韩先生,你也别伤心了。您寻找亲属的事情,咱们该想的办法都已经想过了。接下来,就该等待老天爷的安排了。不过我相信,好人终究会有好报的!今天晚上您的寻亲广告从电视台一播出,没准明天就回找到您的家人呢。”
李爱国的话音刚落,跨在他腰间的bb机开始峰鸣起来。李爱国拿起了bb机,上面显示出李尕娃的号码和一行小字:哥,有急事!速回电话!李爱国歉意的看了韩少功一眼,开口说:”哎呦,我这有点急事,要出去一趟。您有什么事儿再给我打传呼吧。“
******
辞别了韩少功,李爱国跑到外面给李尕娃回了个电话。这年头,不是你不惹祸就不会出事。有一次,李尕娃拉着一位客人去机场。到了飞机场之后,这位客人非得说李尕娃开车开的慢了,耽误了他的飞机。吵吵着让李尕娃赔他的飞机票钱。
可李尕娃这一路上,既没有遇到堵车,也没有故意绕路。平平安安的把他送到了飞机场,挣不到车费不说,还要赔他的飞机票钱,谁遇上这种事也不能答应啊。两人在机场差点动了手,最后被带回到机场分局,才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个乘车的客人,故意用这种手段敲诈,已经有不下十位的出租车司机被他坑了钱!一般人遇到这种事都会选择息事宁人,可李尕娃年轻气盛,差点和他动了手,这才算是逃过了一劫。
有了这次经历,李爱国十分害怕李尕娃再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动手。要知道,像他们这种有前科的人,如果一旦把人打伤,肯定会罪加一等的!拨通了李尕娃的电话,李爱国焦急的问道:“尕娃,你怎么了?没事儿吧?”李尕娃的声音听起来并不像出了事的样子,他问清了李爱国在什么位置,开着车接上了李爱国。
出租车行驶在公路上,李爱国忍不住开口问道:“尕娃,你这是要去哪?你喊我出来到底有什么事儿啊?”
正说着,李尕娃把车停在了路边。他从驾驶座上扭过了头,十分认真的说:“爱国哥,我想给你商量个事?”
“你说…………”李爱国皱了皱眉。平时爱说爱笑的李尕娃是个没有愁事的人,到底是与少了什么事情,让他如此的认真严肃?
李尕娃深吸了一口气,沉吟了一下,说:“爱国哥,咱俩能不能换一下,让我来开白天,你来开晚上的班?你放心,还是按照咱们之前说好的方法来办,白天开车的人负责两个人的吃喝和大部分的出租车份钱…………”
“尕娃,不是钱的事儿!你说,你到底遇上了什么事儿?”李爱国也认真了起来。其实,无论是白天开,还是晚上开,对于李爱国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可就算是无所谓,也要知道个理由啊。
李尕娃低下了头,低声说:“我前几天拉了一个客人,开车的时候闲着没事,我就在车上唱了几句歌。可那个客人一听,非要我去他的酒吧里面当啥驻唱歌手。爱国哥,他跟我说唱一个晚上给我五百块钱哩!我偷偷的去看了一下,那里面唱歌的人都不咋地,根本就没有我唱得好!可下面的人还一个劲儿的给钱,说是啥小费!我估摸着,从酒杯里唱歌一个晚上能挣一千块钱呐!爱国哥,你让我去试一下好不好?”
“嗨,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原来就是这个事儿啊!没问题,唱歌是好事儿,我支持你!不过,你拉的这个客人是干嘛的?他怎么会让你到酒吧里去唱歌呢?尕娃,你别到最后给人家白唱一晚上!哈哈…………”听到不是什么大事,李爱国的心情放松下来。唱歌无非就是个玩,李尕娃有喜好这个,随行就让他去玩吧。没准还能搞个对象呢!
“爱国哥,你同意啦?要不这样,今天晚上咱们就去那间就把看看,我顺便给你引荐一下那位老板。你也帮我把把关,你看怎么样?”本以为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可没想到李爱国就这么轻易地答应下来。这样李尕娃也觉得有些意外。
******
晚上七点,海河市褪去了白日里的繁忙,开始浮现出一个海滨城市特有的夜生活。在九十年代末,海河市的歌厅并不是许多,几家著名的歌厅都是南方来的大老板投资兴建的。毕竟南方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开放经验,对于港澳台娱乐圈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这些新建的大型娱乐场所,在海河市很是红火。
李爱国根本就没有来过这种地方。在他的印象里,歌厅还是二、三十年代上海电影之中的虚幻场面。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海河市已经开起了几间规模很大的娱乐城!李尕娃今天晚上要去的,是一个叫做薇姿厅的娱乐城。老板姓魏,据说是来自香港。一进门,李爱国就被娱乐城里面金碧辉煌的装修震慑住了!他去过最高档的地方,也不过就是原先的干部俱乐部。可干部俱乐部和这个娱乐城相比,那简直就是乡下的土窑!
李尕娃把李爱国安排在一个靠近舞台的卡座上,端上来几瓶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小瓶啤酒,就开始去后台准备晚上的演出。歌厅里面的灯光很昏暗,巨大的音响发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声,舞台上面的射灯晃得人眼睛发晕。李爱国拿起了桌上的啤酒,喝了一大口。淡而无味的啤酒还不如门口一块二一瓶的靓点好喝,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李尕娃给自己拿来的。就算是再难喝,也要含着泪喝完啊。
就在李爱国痛苦的喝着啤酒的时候,舞台上面的灯光暗了下来。一个很有磁性的声音从音响里传了出来:“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莅临我们薇姿厅娱乐城!下面,我们有请著名歌手李乐峰为大家带来一首《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
舞台下面传来了一阵叫好声!随着前奏音乐的响起,一个穿着亮闪闪的西装,头发看上去像是被狗舔了一遍的家伙,从后台走了出来。他拿着话筒,造型奇特的摆了一个poss,深情的唱道:“是不是这样的夜晚,你才会这样的想起我,…………”
‘噗’!李爱国嘴里的啤酒被他猛地喷了出来!台上唱歌的这人不正是李尕娃吗?这狗日的什么时候变成这个德行了?
第五十章 乱套了
唱完两首歌,李尕娃换了一身衣服,回到了卡座上坐了下来。看着和刚刚在舞台上截然不同的李尕娃,李爱国笑着摇了摇头。舞台和现实的反差就是那么的大。站在舞台上的李尕娃,看上去挥洒自如,很有歌星的风范。但是在舞台下面的李尕娃看起来却和一个街头混混没有什么两样。李爱国递过去一瓶啤酒,说:“尕娃,刚才那造型不错啊!谁给你弄得?
李尕娃摇着头,没有去接啤酒,而是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