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什么不一样呀,我觉得也没什么关系的啊。”
  “说你是傻白甜,你还不乐意。平常大家和和睦睦的时候,全球采购自然是没什么问题,反正人家也乐得高价卖东西给你。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纠纷或者一些政治需求的时候,那你可就被动了。就像是我现在推荐光辉芯片的自主化一样,如果哪一天美国政府不同意国内企业向光辉手机出口芯片,那光辉手机还能活下去吗?”
  “你这个观点太悲观了吧,出发发生战争,要不然没有哪个国家会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的。”
  “损人是真的,是不是不利己,这就不好说了。至于你说的战争,虽然主要的大国之间因为核武器的存在不可能爆发全面战争,但是并不意味着世界和平就到来了啊。”
  江辉和白雪东拉西扯的聊了半个小时,中间陆陆续续好几个电话打进来。考虑到这个电话是比较私密的,能够找到自己的电话,江辉基本都有非接不可的理由,所以就匆匆的结束了和白雪的对话。
  ……
  “王书记,您好,请问有什么指示?”看到手机上有两个王书记的未接电话,江辉结束了和白雪的通话之后就迅速的回拨过去了。
  作为帝都的一把手,还是非常值得江辉重视和尊重的。
  天朝几千年以来,都是官员的地位高于商人的。虽然改革开放之后,双方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甚至九十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倒挂。
  但是终究这是在天朝,当所有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一门心思想去考公务员的时候,就注定了商人的地位不可能超过官员,哪怕你是天朝首富、世界首富。
  “谁敢指示江老板你啊,我这是来给你道喜来着,你可算是为天朝人民争了一口气啊。这么一家和松下、东芝齐名的岛国企业,就被你们集团给收购了。”
  “因缘巧合而已啦,再说了,这还得感谢祖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才有了我们这些人的今天。”
  虽然江辉能够猜测得到王书记是很想问一问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在帝都投资的想法,但是王书记忍住了不说,江辉自然也不会傻傻的去碰这个话题。
  对于未来的三洋来说,除了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业务之外,江辉还真没有拓展家电等产业的想法,而半导体、新能源之类的东西,按照江辉的规划,珠三角才是大本营。
  “你不能妄自菲薄啊,厉害就是厉害,你可是年轻一辈之中的楷模啊。”
  和王书记寒暄了十来分钟之后,王书记主动的结束了这次的通话。
  ……
  接下来,江辉又一一的接了何玲、张梦泽、贺清泉等人的电话,一直到手机没有电了,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第897章 担忧
  三洋这几年虽然表现不给力,但是毕竟是世界知名的家电品牌,以前天朝各大家电企业已经快要在天朝把三洋干趴下了。
  但是,现在天朝最大的民营企业光辉集团把三洋给收购了,天朝的家电企业一下子就坐蜡了。
  三洋在天朝表现不佳,无外乎就是产品不够接地气,价格不够亲民,宣传不贴合天朝国情。
  这些都是外资企业的通病了。
  但是,现在三洋成为天朝企业了,这些通病不说马上就会没有,至少是会改善的。
  这一改善,国内的那些企业就麻烦了。
  家电产业作为国内这几年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企业。
  随着格力、美的等国内品牌的崛起,天朝已成为世界最大家电生产和消费国,其中空调、冰箱生产比例分别占全球的64%和42%。欧美、岛国等国在家电行业主导地位日渐薄弱,可以说在家电这个行业国产品牌真正实现了“让世界爱上天朝造”。
  伴随产业的发展,国内家电零部件配套也跟着完善,为称霸全球市场奠定基础。其中,天朝旋转压缩机产能占全球76。5%,冰箱压缩机产能占全球53。7%,四通阀三花智控和盾安环境两家加起来垄断全球70%以上产能。
  这个情况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为了进口各种压缩机,刚刚改革开放时期的天朝可是花费了不少外汇。
  现在完全可以说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相比国外产商,国内厂商整机议价能力更强,也主要得益于对渠道的掌控,而零部件相对较弱,所以格力、美的等拥有规模优势的绝对龙头牢牢占据价值链顶端,三花、盾安等零部件龙头尽管地位牢固,但成长空间相对弱于整机。
  考虑到金融危机之后,天朝了刺激内需将推出家电下乡等各种活动,未来国产家电企业的日子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但是现在国内的企业显然没有江辉这种认识,在次贷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又听到光辉集团售后三洋的新闻,可谓是忧心忡忡。
  ……
  海尔电器。
  “这几天的新闻大家都看了吧,都来说一说,怎么应对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的局面”。
  在听说光辉集团收购三洋的消息之后,海尔高层立马就着急高层人员讨论应对策略。
  在国内的家电企业之中,海尔和三洋的关系相对是比较密切的。
  九十年代,海尔就给三洋做过代工。
  2006年10月27日,海尔与三洋株式会社在东京签署合约,双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海尔三洋株式会社。
  在这个合作前的2005年,海尔冰箱产销量全球第一。合作之后加上三洋在岛国、泰国及全球270万台冰箱制造能力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冰箱生产商。
  双方合作提高了彼此在全球冰箱行业的竞争力。合作之后,三洋在岛国的冰箱制造转到海尔集团生产,海尔集团在成本、质量、效率方面的竞争力可以帮助三洋解决制造成本高的难题。
  三洋的大容积冰箱和风冷制冷等技术,以及为全球不同市场开发设计产品的能力等优势将对海尔冰箱的全球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合资合作整合了全球资源,为海尔集团冰箱进一步拓展高端产品领域、提升质量控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可以说,海尔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三洋的影子。
  要是按照原本历史,2011年的时候,海尔将收购三洋所有的白电业务。
  海尔和三洋的关系这么密切,自然很是关心三洋相关的新闻。
  “我觉得销售部得做好打价格战的打算,三洋之前一直以来价格都比较高,被收购之后不管是为了清理库存还是为了提振信心,都很可能会有大动作,而这个大动作最有可能就是在销售终端给消费者让利,换来销量的提升。”
  “我觉得我们的广告投放得注意一下了,光辉集团作为天朝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前和我们是没有竞争关系的,现在光辉集团收购了三洋,很难说会不会在营销渠道上给我们下绊子。”
  “我觉得是不是派人去和光辉集团接洽一下会好。光辉集团从来没有涉及家电行业,家电相对来说利润率也不高,和光辉集团高科技企业的定位也不是很相符合,他们说不准有出售三洋家电部门的肯能性呢?”
  一帮高管在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
  同一时间。
  格力电器。
  “今天召开这个会,就是要让大家来讨论一下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要说一定影响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也不用特别担心吧。岛国的产品虽然质量做的一直还不错,但是售价比我们高两三成,消费者都是首先看价格的。”
  “我觉得不一定,光辉集团总是善于创造奇迹,我们一定不能粗心大意,别被人家在空调领域给打压了。”
  “市场部最近一定要紧盯三洋在国内各大合资企业以及经销商的动静吗,一旦对方有什么动作,要第一时间汇报。”
  ……
  美的电器。
  “大家觉得光辉集团收购三洋之后会有什么动作呢?”
  “很难说,但是对于光辉集团来说,至少在天朝,他们有很多牌可以出。”
  “此话怎解?”
  “你们看啊,对于家电产品来说,口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口碑除了老用户的口口相传之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和软文的影响,而光辉集团拥有光辉微博、校内网、土豆网等各大网站,不管人家要搞软文还是硬广,有的是选择。并且人家广告费投入的再多,也不过是左手换右手而已,成本低的可怕。”
  “难倒我们也要跟着追加广告投放吗?”
  “倒不是不考虑追加,但是肯定是没有办法和光辉集团去PK的,只能随机应变了。”
  “你说岛国人也真是水,这么大一个企业说坚持不下去了就坚持不下去,就不能死活挺几年嘛,现在换了个东家,搞得我们反倒是压力大了。”
  “没办法,谁让江老板有钱、任性呢!”
  ……


第898章 回光返照
  帝都的五月,天气已经开始变热,路边的白杨树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全部变为绿色。
  站在光辉大厦顶楼,透过玻璃窗俯瞰中关村的景象,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气势。
  当江辉在岛国忙碌了一个来月,基本上处理好光辉集团收购三洋的事情之后,总算是再次回到了光辉大厦。
  而这个时候,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了好转的迹象,许多人开始松了一口气。
  2008年4月30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并在会后声明中去掉了“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风险”的措词。美国一季度GDP增长0。6%,但瑞士信贷认为主要依靠库存增加取得,对今后发展不利。英国HBOS(苏格兰哈里法克斯银行,英国最大的金融保险和抵押贷款银行)增发40亿英镑股权,用以提高资本金规模,抵御不断恶化的市场环境。
  2008年5月1日,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各大银行同意在特别流动性计划中保留最低资产额。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认为市场即将度过信贷紧缩局面;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认为美国的学生贷款市场问题已不仅限于流动性问题;美国众议院批准总值三千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美国财长保尔森认为信贷危机已经过半。
  2008年5月2日,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仅仅减少2万,失业率降至5。0%,结果好于预期。不过IMF主席卡恩担心美国4月就业报告的好局面昙花一现,认为2008年经济不会复苏。
  美联储将TAF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大到750亿美元,同时扩大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货币互换的额度。白宫表示,美国经济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衰退信号。
  ……
  江辉一边喝着今年最新出的西湖龙井,一边看着廖云整理的各项资料。
  “江总,最近一个星期,金融市场似乎有企稳的现象,我们要不要稍微控制一些节奏?要是次贷危机真的缓过去了,我们还加那么大杠杆做空的话,很可能会吃掉我们之前获得的大部分利润。”
  和大多数人一样,管卫东显然也是被这段时间国际经融市场的表象给迷惑了。
  “老管,虽然现在不少机构在鼓吹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但是在我看来,过去发生的只是开胃菜,好戏还在后头呢。”
  作为重生者,江辉最清楚什么时候才是金融危机过去的时刻。
  整个2008年,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金融市场最混乱的时候,当然也是机会最多的时候。
  不说今后将要破产的通用和雷曼兄弟,就是大名鼎鼎的花旗银行,也是创造了记录——股价跌破1美元每股。
  当时跌到36美元的时候,某大佬说可以抄底了;
  当时跌到18块钱的时候,某大佬说他准备买了;
  当时跌到8块钱的时候,某大佬高兴的说他买到了这么便宜;
  当跌到3块钱的时候,某大佬哭了;
  当跌到0。97块钱的时候,某大佬死了。
  这个是当时大家调侃花旗的段子,非常生动的说明了花旗银行在2008年的表现。
  这家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有业务的跨国银行,曾经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2007年初,市值还在 2700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股价最低的时刻,只剩下几十亿美金了。
  花旗的灾难线埋于1998年,花旗集团在完成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开始参与游说并成功说服了国会废除了大萧条时期制定的葛史法,使商业银行也能重新涉足投资银行的业务,然后花旗集团将这类业务发挥到了极致,大肆涉足高风险性贷款及债劵,终于酿成了现在的灾难。
  当然,虽然花旗最低谷的时候,股价只有几十亿美金,光辉集团完全由资金去收购,但是美国政府显然是不会把这么一家影响力巨大的银行卖给天朝企业的。
  光辉集团撑死也就只能在这场盛宴之中吃吃粥,喝喝汤,通过公开市场购买一个几个点的花旗股份。
  不过,在此之前,在金融市场上卖空花旗银行的股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出一进,光辉集团从花旗这只大象身上啃下几十亿美金的利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江总,虽然也有专家说危机还没过去,但是现在各路基金和金融机构都减慢了投资的力度,我们不一定完全放松下来,但是适当的降低杠杆比例应该是比较保险的吧?”管卫东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靠谱的建议。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前,任何的保险措施都是在浪费时机,光辉集团能不能真正的长期矗立在世界巅峰,最关键的就看今年的表现了。管总,相信我,次贷危机远远还没有到过去的时候,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太过于乐观了。这将是一场影响力堪比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危机,更加刺激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江辉果断的拒绝了管卫东的提案。
  不是说管卫东的提案没有道理,只是有着金手指的江辉,几乎是百分百的肯定危机才只是开始,别人开始收手的时候,正是光辉集团前进的时刻,为什么要停下脚步呢?
  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掠夺了天朝一百多年,正是收点利息回来的时候呢。
  “江总,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建议集团在国内尽可能多的贷款一批资金放在账户上面,以防现金流断裂。毕竟一旦光辉投资金融部的资金全部加杠杆进入市场的话,要短时间内变现就会困难许多。”
  意识到江辉心意已决,管卫东倒也没有在坚持自己的立场,而是开始站在新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也是江辉比较欣赏管卫东的一个原因。
  作为一名下属,在意识到风险的时候及时向领导提出意见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当领导一旦做出了决定,这个时候,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就没有太大的意思了。
  相反的,迅速的适应新的局面,站在新的场景上开始思考问题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第899章 再揽大将(上)
  光辉投资金融部建设初期只有几名员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遍布全球多个国家的两百多名员工了。
  看起来两百多人这个数字实在是不算什么,在整个光辉集团各企业员工数量已经突破五万人,并且继续高飞猛进的时候,两百个人在集团里面是不显声不显色的。
  但是考虑到这两百多名员工全部是世界名校毕业,博士、硕士一大把,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掌握着大笔现金,这个影响力其实就是非常可观了。
  “老管,你上次说的成立一家单独的投资基金公司的事情,推进的怎么样了?”和管卫东聊完光辉投资金融部最近的投资方向,江辉开始和管卫东探讨成立专门的投资基金的事情。
  光辉投资作为一家投资公司,不仅在开着风险投资业务,也在展开各种各样的收购业务,同时又涉及金融业务,可谓是什么来钱干什么,但是整体来说还是稍微显得有点乱。
  所以在几个月前,江辉就在考虑有没有必要成立一家专门的投资基金公司。
  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却盛行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新霸主,一跃从资本输入国变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随着美国经济运行的大幅增长,日益复杂化的经济活动使得一些投资者越来越难于判断经济动向。为了有效促进国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美国开始引入投资信托基金制度。
  1926年,波士顿的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了“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成为美国第一个具有现代面貌的共同基金。在此后的几年中,基金在美国经历了第一个辉煌时期。
  到20年代末期,所有的封闭式基金总资产已达28亿美元,开放型基金的总资产只有1。4亿美元,但后者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资产总值上的增长率都高于封闭型基金。20年代每年的资产总值都有20%以上的增长,1927年的成长率更超过100%。
  中间经过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等各种各样的事件,投资基金在美国的发展也遭遇过低潮。
  但是,发展到现在,投资基金已风行世界各国。美国四分之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