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完美如意-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丰田、大众、通用这种体量的汽车企业,研发人员都是超过一万人的,和他们相比,光辉汽车研发中心的一千多人确实还有点不够看。
  不过考虑到光辉汽车才刚刚成立两年就已经有这种规模,江辉倒也没什么意见了。
  “我们的首款SUV今年能够按照计划下线吧?”,江辉首先跟着大家来到了光辉汽车研究中心的试作车间,观看SUV的手工样车。
  为了生产早期的这一批样车,光辉汽车可着实花了不少钱。
  不过,只要能够让项目的进度提前一些,这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按照计划,今年5月份完成汽车工厂生产线的安装,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小批量的生产一些接近量产的试作车用来做各种认证和测试,一切顺利的话,11月实现量产,12月正式上市”,加藤作为副总经理兼任研发中心主任,当仁不让的出来回答了江辉的这个问题。
  2007年的天朝汽车市场可谓是全面爆发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海外厂商,面对天朝车市的这块大蛋糕,打得可谓是不可开交,所以过去一年的国内汽车市场中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在这其中,SUV市场在07年全面爆发,众多城市型SUV的问世是去年SUV市场火爆异常于往年的主要因素。
  这样让光辉汽车的开发人员信心十足。
  要知道,刚开始江辉要求光辉汽车开发的前面几款车型都是SUV的时候,大家可以很不理解的。
  这也是有原因的。
  经过2004年的SUV元年之后,SUV的发展逐步走上了健康平稳的发展。
  但随着燃油价的日渐高涨和国家燃油消费税的调整,一些以低端路线为主的SUV车型开始逃脱不了退市的命运:技术的陈旧落后,加上油耗的居高不下,已经让消费者丧失了对经济型SUV的信心。
  油价的攀升让消费者叫苦不迭,SUV也从原来的香饽饽变成了“油老虎”。如何保证SUV的持续关注和市场占有率提升,成了众厂商绞尽脑汁的难题。
  小排量SUV的推出只在一时之间叫好却不叫座,因为消费者看重的依然是SUV外形的威猛彪悍和动力的强劲越野,所以发动机系统的燃油经济性的提升和动力性的结合成了SUV生存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
  虽然光辉汽车从福特汽车那里引进了发动机生产线,但是考虑到光辉汽车作为自主品牌首次造车,研发团队对于第一款车型就选择SUV还是比较大担心的。
  不过,在见识了2007年SUV市场的表现之后,大家心里面还是稍稍松了一口气。
  去年开始,跨界城乡的城市型SUV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既能在城市的路面上保持轿车的舒适性,又能在乡村小道上体现传统SUV的越野性,成了消费者购买SUV的两个硬性指标。
  在主流SUV阵营中,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的高强度安全车身和轿车底盘设计,加上前后独立悬架系统的采用,能充分保证城市SUV的轿车舒适性。
  承载式车身没有车架,车身就作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体,车身兼有车架的作用并承受全部载荷。
  前端由两根前纵梁、前围板、两侧挡泥板、前围内侧板等形成一刚性较强的框架;车身中部系由左右侧围(包括车门上框、门槛梁和前、中、后立柱等)和地板、顶盖、前围板、前风窗框、行李舱围板、后窗框等构成的盒形结构;其后端则由与后纵梁相焊接的行李舱地板及后轮内、外轮罩构成。
  基本上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轿车以及城市SUV都是使用的是承载式车身。
  而智能全时四驱系统的装备加上较高的离地间隙和涉水深度,以及爬坡和下坡能力的设计,则保证了SUV的全地形通过性。
  由此可见:跨界城乡,抢占部分轿车市场的份额,将成为07年SUV设计研发的又一个方向。
  而光辉汽车现在开发的中型SUV,就是一款城市型SUV,采用和轿车一样的承载式车身,高配上安装了四驱系统,既保持了较高的舒适性能,有具备一定的越野性能。
  实在是和现在流行的SUV元素吻合的很。
  “天朝的汽车时代刚刚开始腾飞,老百姓买车仍旧像挑媳妇,第一眼就看长得漂不漂亮。从目前的销售分析情况来看,外观设计时尚的SUV,最受消费者追捧,我觉得我们的这款SUV在外观上可以碾压现在的所有SUV车型,一定会受到消费者欢迎的”,皮伟在一旁赞美道。
  光辉汽车研究中心内部负责中型SUV的人员都知道这款车的外观是江辉的创意,皮伟这个赞美其实就是在变相的拍江辉的马屁了。
  只不过手法还不算非常高明,周围的人都听出来了。
  “外观漂亮这个肯定是最重要的,不过天朝消费者买车已不是奢侈消费,消费者也注重这个代步工具的实用性,所以内部空间的造型设计既要考虑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又要充分理解国人的用车习惯——宽敞的驾乘和载货空间以及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这依旧是崇尚大气的国人所喜欢的”,江辉接着皮伟的话题延伸说道。
  外观和实用很重要,至于价格,则永远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不过现在的老百姓也开始理性,一分钱一分货,产品卖点和各项配置特性的综合性价比越高,老百姓就越买单。
  所以,省油的、有劲的、好看的、配置全而高的放在一块,就一定是未来的抢手货了,希望光辉汽车的中型SUV会是这个完美的组合。
  “江总,你放心,你帮设计团队提供了这么漂亮的外观,他们肯定得寻找一个相匹配的内饰的。我们可以打开车门具体看一看,绝对可以秒杀现在市场上的各款SUV车型”,加藤一边拉开样车的车门,一边对江辉说道。
  光辉汽车研究中心的几大核心部门的主管基本上都是从国际汽车企业里面重金挖过来的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加藤对他们的水平还是很有信心的。


第818章 供应链课题
  天朝人对第一部 车的内饰往往不是特别的重视,但是江辉知道,这些东西是真正会影响口碑的。 
  以前一些品牌内饰VOC超标,异味很重,用了一两年还是很臭;或者各种装饰件塑料感十足之类的问题,让消费者在买第二部 车或者车辆置换的时候,不会再考虑同一品牌。 
  相反的,一些在内饰细节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的企业,回头客也比较多。
  不少消费者第一部 车买了这个品牌的入门级车型,买第二部车的时候直接就买了这个品牌的高端车型。 
  虽然现在的天朝人买车还是最注重外观和价格,但是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终究会慢慢的成熟的,江辉希望光辉汽车能够成为一个百年企业,而不是上市一款车型,热销个两年就迅速没落了。
  “我们这款车型的外购零件供应商都已经定完了吧?”,江辉在车内一边坐着体验一边问着自己关心的问题。
  “已经在去年底全部正式决定并通知各供应商开模准备零件了”,加藤迅速的回答道。
  通知供应商开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个概念江辉倒是还算有。
  在开模之前,大部分的零件供应商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少的。像是焊接车间使用的各个冲压零件,图纸都是光辉汽车研究中心设计好了的,供应商在早期需要做的无非就是向光辉汽车采购部报价,同时检讨一下自己的产能规划,检证一下这个零件自己能不能生产。
  这些工作,其实都是不怎么需要花钱的。
  但是,当光辉汽车决定这些零件由某家供应商制作并正式通知他们开模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真金白银就要花出去了。
  如果模具是供应商自己制作的,那么他们就需要开始正式的模具设计、购买材料和一些配件,这些都是要钱的。
  如果模具是供应商找专门的模具厂家制作的,那更是需要提前支付一笔钱给到模具厂家,并和人家签订正式的合同,之后再要取消,成本就大了。
  所以,通知供应商开模是一个很重要也需要很谨慎的事情。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往往也意味着车型的基础开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剩下的主要是验证以及工厂推进量产的事情了。
  “我们的供应商体系是怎么一个情况?稳定性如何?”
  江辉又问了一个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很重要的问题。
  汽车有一万多个零件,不管是哪一家汽车企业,都不可能自己制作所有的零件,那不现实也不经济。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零部件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这个专业的机构和主机厂是什么关系,有时候还是很重要的。
  别看天朝汽车行业今天就要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了,但是汽车行业里面的核心零部件厂家全部都是外资企业。
  看一看每年汽车零部件百强的排名就知道了。
  博世、电装、麦格纳、大陆、德尔福、爱信精机、江森自控、法雷奥、李尔、采埃孚、天合、巴斯夫、矢崎、住友、丰田纺织、德纳、捷太格特、日立、康奈可、马勒、奥托立夫、本特勒……
  整个榜单,你就找不到一家是天朝企业。
  国内的汽车企业,甭管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就没有哪家公司不用这些公司产品的。
  特别是涉及车身电子系统、安全系统相关的零件,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外资品牌。
  真要说区别,无非就是你用的是博世的,我用的是电装的,翻得牌子不一样而已。
  “江总,我们光辉汽车毕竟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虽然我们的车型企划台数每年高达十万台,但是并不是每家供应商都对我们很有信心”,皮伟有点尴尬的接过江辉的问题。
  “有些供应商不愿意和我们合作?”,江辉皱着眉头说道。
  “合作倒没有哪家说不合作的,一般作为供应商也不会这么直接的说出口。但是从他们的报价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有些供应商那是一点合作诚意都没有。像是汽车空调,我们找电装、德尔福、法雷奥他们都报过价格,但是电装的报价居然是德尔福的两倍,贵了差不多一千块钱,一点诚意都没有”,皮伟说道。
  虽然江辉很喜欢光辉汽车所有的零部件都找国内的民营企业去采购,但是天朝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确实还不是那么的争气。
  除了冲压、注塑等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零件,国内基本上可以找到满足要求的民营企业,其他的零件难度就大多了。
  像是汽车空调这种东西,别看国内格力、美的之类的家电企业空调做的很好了,但是汽车空调和家用空调完全就是两码事。
  人家根本就连涉足的想法都没有。
  虽然汽车空调和我们熟悉的家用空调制冷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利用R12或是R134a压缩释放的瞬间体积急剧膨胀就要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
  但是汽车空调制冷和制热是独立的系统!
  而家用的是一个系统!
  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着制冷剂。
  压缩机象一颗奔腾的心脏使得制冷剂如血液一样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而汽车空调一般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真空电磁阀、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结构上和家用空调可谓是天差地别。
  最关键的是,汽车空调是移动式车载的空调装置,它与固定式空调系统相比,动转条件更恶劣,随汽车行驶的颤振,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比固定式更容易泄漏,空调系统的维修与保养也比固定式频繁,空调装置中风路系统在吸入新风时常常会将尘土吸入,堵塞过滤网及蒸发器,在清洗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制冷剂泄放到大气中去。


第819章 嫡系供应商
  连这种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一点都不简单的汽车空调,国内厂家都拿不出令人满意的产品来,也是蛮悲伤的。
  说实话,国内也不是没有零部件企业做汽车空调,但是和电装这种国际品牌比起来,不管是质量稳定性还是制冷效果,都还是有差距的。
  这也是光辉汽车不得不在自己高配车型上的自动空调中引入国际供应商,只是在低配的手动空调上采用国产供应商。
  “刚开始,供应商的配合度差,也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归理解,大家心中得有一本账,以后等我们企业发展起来了,那些前期没有合作意愿的厂家,以后也不用再合作了”,江辉冷着脸说道。
  虽然汽车行业的核心零部件技术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但是汽车行业毕竟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成熟行业,每个零件,每个技术,在全球范围来看,都不是只掌握在一家厂家手中的。
  没有谁是真正的不可或缺的!
  不用电装的空调,可以用德尔福的;不用米其林的轮胎,可以用固特异的;不用江森的座椅,可以用李尔的;不用小糸的车灯,我们可以用法雷奥的……
  当然,最关键的是,光辉汽车自己要尽可能的掌握一些核心技术,同时培养一批自己的嫡系供应商,一批属于天朝民族企业的供应商。
  众观全球,每个主要的汽车厂家都有自己的嫡系供应商的,即使是走所谓的竞争路线的欧美供应商,也一样有自己相对稳定的供应商群,更不用说岛国和棒子国的车企了,直接就自己入股核心供应商。
  作为一家汽车行业的新人,光辉汽车目前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是比较少的,发动机技术方面,虽然买了福特的几款不同排量的型号,但是目前还是属于消化吸收阶段,要实现自主研发的更新换代,至少要过个两年。
  变速箱方面,目前也是直接外购的,当然,这一块可以考虑在今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买一家成熟的变速箱供应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技术研发。
  其他零部件方面,除了冲压零件光辉汽车已经收购了岛国的荻原,目前主要的冲压件都是荻原在做之外,就剩下一个刚成立不满两年的光度电子算是专门做汽车零部件的了。
  其他的ATL和欧菲光之类的企业,虽然也借助光辉汽车开始涉足汽车零部件业务,但是主业毕竟不是汽车零件。
  “明白,我们采购部已经汇总了一个供应链黑名单,对于不同合作意愿的厂家,都做到心中有数”,皮伟也是很不爽这些国际零部件巨头,但是又一时没有太多的办法。
  “光度电子的现在供应我们哪些零件?”。
  作为光辉汽车自己单独成立的第一家零部件企业,虽然光度电子是光辉汽车和度娘的合资企业,但是江辉还是非常关心她的发展的。
  汽车零部件之中,电子相关的零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也是未来应用越来越多的领域。
  汽车技术发展到现在,除了在一些电子装备上进行一些突破,各家汽车企业在新车型上要体现自己的新意将变得越来越难。
  这样就越发的衬托出了电子零部件的重要性来。
  “目前主要是供应高配车型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ABS,同时,他们和欧菲光、高德合作,开发导航和音响系统,对应我们的第二款车型,他们也在研发仪表和倒车雷达”,皮伟说道。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和ABS现在是博世做的最好,连ESP这个名字都被人家注册了专利,其他厂家不能叫这个名字,我们考虑到光度电子也是第一次开发这个系统,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们也同时引入了博世作为我们ESP的供应商”,加藤在一旁补充说明道。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原理其实并不难。
  汽车在转弯行驶时,如果前轮首先达到附着极限,则会引起“漂出”现象,此时驾驶员怎样打转向盘也不能减小转弯半径,从而难以循踪行驶,出现转向失灵,称为转向不足。
  如果后轮首先达到附着极限,就会出现“甩尾”现象,汽车本身会变得不稳定,汽车被快速拉向转向一侧,称为转向过度。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在转向不足导致车辆向外侧滑移,或车辆转向过度导致车辆横越道路中心线,甚至在原地自转时,利用电脑控制发动机动力输出,改变任一个或两个车轮制动力,使车辆产生相应的回转力矩,以消除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的现象,提高行车动态稳定性。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是从其他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例如ABS和牵引力控制技术,这些系统工作时,都必须检测车轮是否将要抱死并能单独的调整车轮的制动力。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利用了这项技术以及所用的传感器和计算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不断的监测并处理从转向系统、车轮和车身上的传感器上传来的信号,确定车辆过弯时是否正在打滑。
  如果发现打滑,控制单元对需要制动的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