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就会跑-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个人的最好成绩,比起当前顶尖的400米选手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在最后的追赶阶段,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小组第一的美国选手德里克跑得是何等的轻松。
前半程被人远远拉开,即便他擅长的后半程,和对方比起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
“叶钦,精神点,跑得很不错!”
下场后,叶钦来到了场边的看台上,一见面于伟利就笑容满面地给了他一个拥抱,笑着夸奖道。
“教练,能晋级吗?”叶钦问出了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45秒90这个成绩大概也就超过了奥运会B标的达标资格,可以说来参加比赛的选手,基本上都能够跑得出来。
但能够跑得出来,毕竟和这场预赛可以达到是不一样的。
运动员创造的个人最好成绩,很看状态,叶钦自己这场奥运会的预赛成绩,都赶不上他在世青赛的决赛,其他运动员自然也是如此。
“对啊,于指导,叶钦能晋级吗?”站在旁边的杨耀看着叶钦笑了笑,跟着问道。
方才叶钦的表现虽然没拿到小组前二,但对于一名中国运动员来说,还是很有感染力的。哪怕是预赛,哪怕只是个第三名,这也是难得的一步。
“不要想太多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好了。”于伟利笑了笑,回答道。
说着又看了看叶钦和杨耀两人望着他的目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接着道,“比赛还没结束,我也拿不准,前面三组预赛,除了各小组前二外,其他选手里比叶钦成绩好的已经有三名选手了,45秒34,45秒46,45秒57,都是顶尖的水平。后面还有四个预赛小组,有些悬,不过叶钦,放宽心,你的表现已经够好的了,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于伟利面带微笑地安慰道,叶钦现在的成绩他也拿不准能否进入半决赛,但基本可与肯定的是,决赛是没有机会的。一轮和两轮区别不大,何况后面叶钦还有200米的比赛,多保存点体力未尝不见得更好。
关键还是叶钦比赛的成绩超过了他的语气,仅仅只比世青赛决赛慢了0。02秒,这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在奥运会这样的舞台,这种大赛的表现和心理素质,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于伟利的想象。
叶钦看于伟利的神色,心里其实大概也明白了,以于伟利的经验判断,他晋级半决赛恐怕是希望不大。
不过预赛没结束前,三人其实都还在等待着。
当八组第三名英国选手本杰明的成绩45秒69出现时,三人脸上都出现了遗憾之色。
除了各小组的前二外,叶钦在剩下的选手中排名第十位,按照录取规则,前八的选手将进入半决赛,而叶钦无缘男子400米下一轮的半决赛。
在所有成绩出现后,叶钦站在看台上呆呆地站了几分钟。
虽然心底有些遗憾,但叶钦脸上也没有多少失落的神色。
这场400米的预赛,他已经全力以赴了,45秒90是他跑出第二好的成绩。即便内心有遗憾,有不甘,但作为运动员必须要认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
这是奥运会赛场,在场的运动员哪一个不是天赋卓绝,哪一个不是经过了长时间专业的训练,以他的年龄,接受训练的时间,还有现阶段水平,他还远不足以能够和世界上顶尖的选手们争锋。
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叶钦并不气馁,四年后他不过21岁,八年后他也不过是26岁。
一切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别人可以的,我们也一定可以
8月23日晚上9点10分,奥林匹克体育场此时气氛达到了最高潮。一声声欢呼加油的声浪,几乎掀翻棚顶,以体育场为中心,远远的传出了数公里远。
在现场数万名观众和坐在电视机前无数的观众的期待中,此时奥林匹克体育场跑道上,在比赛枪声响起之后,男子400米的决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全场喧闹嘈杂,无数的欢呼声和呐喊声之中,叶钦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八名飞奔而很粗的男子400米决赛选手,双手不自觉的就握紧了拳头。
八名决赛选手刚刚出现在决赛的起跑线前时,叶钦的目光就落在了第四道一个带着墨镜的白人青年身上。
抛开各个国家短跑服的颜色差异,在一干黑色肤色的决赛选手当中,这名青年的白色肤色格外的醒目和引人注意。
在比赛枪声响起之后,叶钦从坐着不自觉的就变成了站着,这名白人青年的短跑技术实在太有特点了,摆臂的幅度很大,并且通过摆臂带动加大步伐,再保证步频,速度十分惊人。
叶钦看得很清楚,对方的前半程很快,但相比较而言,还不算是特别的惊人和突出,只是从进入第二个弯道,二百五十米的距离开始,那个速度瞬间就让他有点颤抖了起来。
借着弯道的离心力,对方倏然间就开始了加速,大概是从第四左右的,一下子就超了上来,尤其是即将进入最后的直道阶段,这名白人选手又从第二超到了第三的位置,然后凭借着后半程的速度能力,速度飞快,在距离终点线大概还有四五十米的时候,跑到了第一,完全领先了其他人。
甚至在这一瞬间,叶钦感觉如果对方有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刺激一下,很可能这名白人选手速度还能够更快一些。
最后,冲线!
毫无悬念的拿到了第一。
叶钦有注意到对方冲过终点线时的成绩,44秒00!
一个此时他想都不敢想的成绩。
全场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在对方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陡然宛如鞭炮声一样,在体育场的看台炸开。看台最边缘媒体区的一干记者几乎在选手们冲过终点线后,一下子就直接翻过了各种广告挡板,直接冲进了赛场,摄像机照相机都在对准了那名戴着墨镜的白人青年。
“叶钦……叶钦……?”
于伟利同样站起身,为这名白人青年的表现轻轻鼓了鼓掌,突然注意到身边脸上似乎都涌起了血色,情绪变得无比激动的叶钦,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叶钦长长的吐了口气,平复着内心激动的情绪,绷紧的肌肉渐渐松弛了下来。
他第一轮400米预赛出局,并没有能够和这名白人青年同场竞技,但他看到了,自己那场预赛里跑第一的美国选手德里克和牙买加选手布兰登,两人只拿到了第三名和第五名,被夺冠的白人青年远远甩开。
如果光看成绩上的0。1秒1秒的差距,可能很多人无法体会,但叶钦和德里克还有布兰登跑过预赛,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在预赛中轻松的赢了自己,完全没有尽全力。
而在这场决赛里,两人完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却和这名白人选手有着天堑一般的差距。
在男子400米决赛结束后的过了差不多几分钟的时间,现场大屏幕上,打出了这组决赛的成绩,头前的三位,都是美国选手。
打头的第一位,第四道,美国选手吉米·华纳,成绩44秒00,在他后面是另外两名美国选手哈里斯和德里克,两人的成绩分别是44秒16和44秒42。
“难怪世青赛冠军劳恩·梅里特,连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拿不到。”叶钦看着现场大屏幕上的成绩,对比着自己的实力,不无感慨道。
“这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美国队第二次完全包揽了男子400米的前三。”于伟利看着现场屏幕上的成绩,点了点头,接着朝叶钦看了一眼,脸上露出笑容,“怎么,灰心丧气了?还是被他们给吓到了?”
“没。”叶钦摇了摇头,“就是觉得他们很厉害,我还要继续努力。”
“这样才对。叶钦,你还年轻,路还长着呢。”于伟利目光看着终点线附近,身披星条旗,被媒体和观众追捧的白人青年,接着说道,“冠军吉米·华纳,他是德克萨斯的白人,今年20岁,加上这场奥运会的决赛,他今年已经是第八次跑进45秒以内了,应该说是本赛季最好的男子400米选手,他的夺冠我不意外,甚至,我巴望着他夺冠。”
“嗯?”叶钦看了眼于伟利,略有些差异,“巴望着吉米·华纳夺冠?”
于伟利笑着点点头,“昨天一份欧洲的报道上说,在迈克尔·约翰逊于悉尼奥运会赢得最后一枚男子400米金牌退役,男子400米项目就一直等待着一个新的王者降临。以目前来看这个王者,应该就是吉米·华纳了。”
“在赛前吉米·华纳就已经被欧美的媒体看好和炒作,因为他是名白人选手。你看方才的决赛,其他七人都是黑人,只有吉米·华纳这一个白人,他夺得了400米冠军,对于白人运动员来说,在短距离项目上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听完这句,叶钦一下就明白了于伟利的意思。
看了看场中,三名美国选手身披星条旗正接受媒体的拍照,吉米·华纳这个白人选手,以冠军之姿站在最中间。
于伟利巴望着吉米·华纳能够夺冠,是希望能够打破黑人对于短距离项目的垄断,言下之意,就是白人选手既然能够做到的,那么,我们亚洲人,黄种人怎么不可以呢?!
从上世纪美国选手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上打破世界记录获得4枚金牌开始,黑人选手成为了田径赛场的主流,尤其是在短跑项目上几乎占据着绝对的地位。
但在此期间,无论是白人选手还是黄种人,也都涌现过不少实力强劲的短跑运动员。
如国内的短跑运动员陈家全,曾六次破中国田径100米跑纪录,更是在1965年,以手记10秒的成绩平百米世界纪录。
黑人选手的人种优势自然是有的,西非黑人在短距离项目上的强大统治力,东非黑人在长距离项目上的统治力,这都是不可忽略的。
但只要是在赛场,从来没有绝对。
叶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一次看了一眼赛场上此时风光无限的吉米·华纳,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着。
见证了一个400米王者的诞生,但更加点燃了他心头那份对于冠军追求的渴望。
两人的对话,此时还发生在8月23日男子400米决赛之后,而在4天后8月27日,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之后,叶钦再次坚信了这个念头。
别人可以的,我们也一定可以。
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对手
“杨耀晋级复赛了!”
8月24日上午,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检录区。
于伟利正在场地边上指导着叶钦进行热身,就看到自己的同事袁明富一脸喜色地朝他跑了过来。
袁明富,曾经是首个中国男子百米电记时纪录的创造者,现任国家田径队教练,于短跑和接力项目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成绩是多少?”于伟利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之色,赶忙问道。
男子100米和男子400米两个项目,陈建和叶钦都止步于第一轮,现在唯一的一个项目就是男子200米,作为一个田径教练,曾经的田径运动员,尽管杨耀不是他带的运动员,但在短跑项目上,中国选手能够在奥运会的舞台挺进下一轮,足以让他兴奋莫名。
“20秒59!小组第四!”袁明富笑着报出了杨耀的晋级成绩和名次。
于伟利点点头,笑道:“很不错,在奥运会的赛场能够稳得住心态,杨耀这是完全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确实发挥得可以,杨耀的这次晋级,就是成为中国男子短跑选手首个能够听到第二枪的运动员了。”袁明富跟着微笑道,突然瞟了眼热身跑道上的叶钦,“叶钦呢,我们这次能不能有两名选手晋级复赛?”
今天上午是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的预赛,预赛总共有7个小组,因为是四枪决胜,每个预赛小组的前四直接晋级(Q),然后再加上剩下选手中成绩最好的四名选手(Q)共32名选手展开第二轮的复赛。
杨耀是第一组,预赛开始的时间是上午10点35分,而叶钦是预赛第六组,比赛的时间是11点05分,前后相差了半个小时。
此时,杨耀第一组预赛结束,叶钦第六组的预赛的赛前热身都还未结束。
“叶钦应该还是有机会的。”
于伟利看了一眼,正在做起跑训练的叶钦,瞳孔微缩,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男子400米的比赛已然结束,叶钦虽然只是第一轮的预赛结束就被淘汰,但这次大赛的表现已然足够引起于伟利的重视。
而且通过400米的第一轮预赛,他也看得出出叶钦的状态很好,和杨耀一样挺进第二轮复赛还是有机会的。
“那要真有两人都能进入复赛,甚至半决赛,就真的太好了!”
袁明富脸上升起笑容,对于一个短跑运动员出身的教练,他和于伟利一样,都想能够看到中国选手在赛场的突破。
这个时间点是国内男子短跑最艰难的时候,男子100米纪录从97年开始在没有动过,男子200米纪录则是96年到今年叶钦在世青赛打破,中间间隔的时间,短跑运动员都算是换了两茬了。
这几年过来,在国际竞争中,整个国内环境在男子短跑项目在都没有想过成绩和进步,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失利告终,不用说世界级的大赛,就是亚运会,中国选手已经有30年没有拿过男子短跑单项冠军。
在国家队从冯舒友到他于伟利再到袁明富这些人,无一是不在为这些着急的,只是国内的地方队和国家队的牵牵绊绊,重视国内比赛,而忽略于国际大赛,使得整体水平一直没有提高。
这也是叶钦在打破男子200米全国纪录时,田径队的教练第一时间组织开会,一定要把他召回国内,马上参加奥运会的原因。
新人冒头太少,太需要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能够在奥运会上,有一个两个的中国男子短跑选手,闯入第二轮第三轮的比赛,已经是给田径队打了一针强心针。
这里面的困难很多是外人完全无法了解的,比如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去年想要参加世锦赛,期间打了不知道多少说明理由,层层审批,最后即便允许参赛,也没有得到任何的适应性比赛和热身赛的安排,临时组队直接奔赴世界大赛赛场。再加上心理自卑,没有好的训练怎么可能有好的表现。经常去好几个人练一分都拿不到,在代表队中也就像后娘养的抬不起头来。
这就是当前男子短跑项目的现状,在国际赛场上成绩越差,越得不到重视,得不到重视,成绩又越差,如此反复下来,已经完全是超过了他们几个田径教练所能够给予支持的。
“老袁,你先去看台上等我,杨耀晋级这个事情就先不要和叶钦将了。”
于伟利看着热身跑道上,叶钦接连完成了他要求的几组起跑热身之后,已经往回走了过来,转身朝袁明富道。
“行,我接着去看看其他几组的比赛。”
袁明富点了点头,叶钦现在是于伟利手下的运动员,在这种大赛当前的时候,他可以过来和于伟利说一下杨耀的成绩,但当面和叶钦说自然不合适。
都是老教练,自然知道运动员的竞争不止是在国外,也在国内,在队里和自己的队友,平白增加压力自是不可取的。
等袁明富离开之后,于伟利看着叶钦走了过来,才冲他招了招手,“关节完全打开了吗?”
叶钦在原地做了两个收腹跳,又轻轻地高抬腿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应该差不多了。”
“把你背靠我背上来。”
于伟利细细打量了叶钦一眼,突然转过身,后背微微弓起,朝叶钦说道。
“嗯?”叶钦眼里略有几分不解。
于伟利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后背,催促道:“快点!”
叶钦眼角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将后背靠在了于伟利的背上。
于伟利抓起叶钦的胳膊,却是整个身体给他进行了后背、肩膀的关节进行了一番拉伸,然后又让叶钦站好,先给他做了一些其他肌肉和关节的拉伸。
“今天不比上次400米,那天的比赛是在晚上。”于伟利一边讲叶钦的左右胳膊交叉,稍稍用力拉扯着,一边开口说道,“上午的比赛,以热身和肌肉关节拉伸就非常重要,我不知道你以前的教练有没有跟你讲过,但你要注意了。”
“教练,这是为什么?”
叶钦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于伟利渐渐拉伸得舒展开,身体有种进行了按摩的松弛感。
以前聂方平和他讲过,晚上的竞技状态会进入巅峰,而且他自己的训练和比赛,都有过感觉晚上的状态似乎要更好一些。
“这个是运动生理学的内容。”于伟利一边给叶钦做简单的肌肉拉伸一边解释慢慢解释道。
对于很多看比赛的观众,总会有些奇怪为什么像奥运会男子100米这样的比赛时间放在了晚上,像22号结束的男子百米决赛,时间更是到了晚上11点。还有男子400米的比赛,不论是预赛、半决赛和决赛,都是在晚上21点进行。
这其实是因为生物节律影响着人体表现,包括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无论是短跑、游泳等竞技项目,还是羽毛球、网球等技巧项目,运动员在晚上的表现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