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就会跑-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叶钦现在的情况明显还没有达到这个临界点,进步依旧十分迅速,这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天赋的上限。
“我就一直在训练。”叶钦笑了笑,被人当面夸的感觉,即便是年龄差不多的少年人,他也多少有些不自在,看着眼前的吴江,似乎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开口问道,“吴江,你在这里……你是进入今晚的决赛了?”
今天比赛的赛程,叶钦的男子200米预赛是19点40分开始,而到了21点40分,则是今天最后的一场比赛,男子铅球决赛。
叶钦开始一直没有去想自己世少赛的其他小伙伴也会来参加比赛的,不过看到吴江,顿时醒悟过来,几个世少赛的金牌银牌得主,比起二十岁以后的国家队有些可能实力还不够,但是在城运会这样的青年运动会,他们倒还真是有实力搏一搏的。
“就今晚的决赛,你来看不?”吴江笑着点点头,接着又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道,“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拿牌呢,倒是肖娟,她在女子标枪项目上又破了世界青年纪录了。”
听到肖娟打破了世界青年纪录,叶钦跟着也不由一怔。大家都是一起去参加世少赛的,他的进步不错,但比他强的人不是没有。
至于说晚上看吴江的铅球决赛,叶钦指了指不远处的聂方平,“我得问教练。”
另一边,聂方平和王守阳刚刚握了握手,正笑着相互寒暄。
“王指导,上次在燕京大家回来后,走得实在太过匆忙了,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在舍布鲁克时对叶钦的照顾呢。”
“聂教练,太客气了。”王守阳笑着看着不远处同样在说话的少年人,“叶钦是个很有天赋的少年,我虽然没有带过叶钦,但是看了他的比赛临场状态,就觉得这小伙子前程远大啊。”
“王指导,你这夸得,可不能让那小子听见。”聂方平听着王守阳的夸奖,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心里实在高兴。
王守阳是当前青少年教练首屈一指的金牌教头,在投掷项目上从世少赛到世界中学生比赛等等,都可以看得到王守阳带着弟子参赛斩获荣誉的身影。能够被这样一个金牌教头夸奖,确实是很让人高兴的一件事情。
“真是有天赋啊!”
王守阳再次轻声感叹,昨天他看了叶钦的400米决赛,虽然最后半程的节奏还有点乱,体能分配得不算特别理想,但在成绩上,叶钦和世少赛比起来,又上了一个台阶。
他和聂方平都是体校出来的教练,对于运动员来说,天赋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是没道理可讲的。
那竞技体育中,什么是天赋?大家都在说谁谁有天赋,谁谁又不行,那么怎么样才能被称作有天赋?
德国著名田径教练黑尔马尔在《田径员初级到高级的长期训练过程》一书中有过这样的阐述,具有天赋的运动员,一般有如下一些特征:
训练卓有成效,接受能力强,在发展机能条件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具有良好的临赛状态,对训练刺激能产生较佳的反应,通过同样内容的训练能达到比他人更高的竞技能力。
王守阳没有带过叶钦的训练,但仅仅是从叶钦的临赛状态,心理调节,还有主动去学习和观察的表现,基本就能够得出一些结论。
而叶钦在7月份世少赛之后,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过去,训练提升的效果明显,也在佐证他的这句话。
王守阳和聂方平简单的寒暄了一阵之后,也就先行离开了,吴江今晚的比赛时间还早,趁这个时候还可以适当的休息,准备今晚的男子铅球决赛。
“教练,今晚比赛完能多留一会么?”
在王守阳和吴江离开之后,叶钦走到聂方平身边问道。
“怎么了?”聂方平看了叶钦一眼。
“我想看场比赛再回去。”
“比赛?”聂方平先是疑惑了一下,随即道,“今晚最后一场9点半的男子铅球决赛?”
叶钦声音稍稍低了几分,“就是刚才那个吴江的铅球决赛。”
聂方平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叶钦回来有和他说过一些世少赛的情况,他和刚刚王守阳带的运动员吴江在世少赛期间是一个宿舍,数天的相处,少年人的交情有时候来得挺快的。
只是,9点半开始的男子铅球决赛,比完的话时间至少也在10点以后了,然后回酒店驻地,洗漱等等,差不多就要12点左右。
叶钦比完今晚的男子200米预赛,接下来明天就是两场男子200米的半决赛和决赛,强度绝对不小。
“明天是200米的半决赛和决赛,你这么有信心?”聂方平思索了一阵,顿了顿,突然开口和叶钦问道。
不待叶钦回答,接着又说道,“你要是有信心明天那个冠军回来,今晚预赛后多留一会看个铅球决赛也没什么。要是拿不到,叶钦啊,你可就欠我一个全国冠军了。”
叶钦听着聂方平的话,嘴角微抿,忍不住笑了起来。
教练看来对他在世少赛回崇安机场时,说要送给他全国冠军的金牌上心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多了一个少年,多了一个对手
200米的预赛叶钦跑得很顺利,男子200米的比赛总共七个预赛小组,叶钦是预赛第三小组,以21秒89的成绩拿到了他那一组的小组第一。
叶钦参加完预赛之后,最终还是没能看成吴江的铅球决赛。
倒不是聂方平反对,而是跑完预赛之后,叶钦发现了预赛的各个小组里,有几个选手的水平不错。
他21秒89的预赛成绩只在整个预赛里排第六位,前面还有五名选手都跑进了这个成绩,虽然彼此相差不多,而且第一轮的比赛大家都有所保留,但叶钦思考了一阵,还是决定早点和聂方平回去,养精蓄锐,为明天的比赛准备。
他心里多少想去看看之前的室友吴江加油鼓劲,看看他在赛场的表现,世少赛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那一次小团队在外征战的感觉让叶钦记忆犹新,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那种放眼望过去都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语言习俗不通,听发令枪都是英文口令,而小小的团队在这种的情况下却十分的团结,彼此加油鼓励,对于一个远渡重洋出国比赛的少年人的锻炼是有着十分长远的影响。
但第二天的比赛很重要,他通过聂方平也看过其他几人在全锦赛和其他一些比赛的成绩,叶钦心里已经衡量过,他们都是在21秒30上下,他不能松懈和大意。
要说开始专业性的训练后,在生活上最大的改变,叶钦就是懂得了自律。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这是一个运动员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品质。
城运会男子400米的比赛,叶钦其实没想到自己又拿了一枚铜牌,世少赛的两枚铜牌之后,这已经是第三枚铜牌,他有点腻烦了。
他想要换个颜色的,他答应聂方平的全国冠军还没做到呢……
而且男子200米的半决赛是在上午,决赛是在晚上。一天两场的男子200米比赛,虽然距离不远,但需要的是全力以赴的拼,对于身体的消耗还是非常大的。
对于短跑项目来说,一般的大型的田径赛程安排,最多也就只有100米的半决赛和决赛间隔两三个小时,其他的200米和400米都至少是隔天进行,有时甚至考虑到了选手的体能和状态,还会多空一天出来用以休息和恢复。
但城运会的田径赛程只有五天,除了比赛的项目赛程紧张之外,还有就是参赛选手也比较多的缘故,时间安排上都是偏紧的。
像男子100米和男子400米的赛程几乎是同步进行,而400米的半决赛和决赛直接就在一天,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
10月26日上午。
贺龙体育场内比赛气氛正热烈,今天上午的田径比赛虽然没有什么重要项目的决赛,但还是比较好看的。
除了有男子十项全能的100米之外,还有男女的200米复赛和男女4×100米预赛和男女4×400米预赛。
上午9点50分。
室内检录区的热身跑道上,叶钦刚刚完成了一组起跑加速练习,正准备做几组摆腿动作,将身体彻底活动开,就看到了一个体型匀称前额程光瓦亮的青年朝他走了过来。
“你就是叶钦吧?”
青年上下打量了叶钦一眼,朝叶钦伸出手说道,“我是何俊,双庆市代表队的选手。”
“你好!”
叶钦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青年,先是有些疑惑,看着对方伸手,迟疑了一下,还是和对方握了握手。
随着他成绩的提升,进入男子短跑竞技领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手,有善意想要结交说话的,也会有抱着竞争精神冷漠以对,甚至恶言相向的。
这些聂方平都和他说过,无论场上还是场下,他都将会遇到更多的人。
不过在听到对方自报家门,叶钦立刻想起了这个青年是谁,何俊,城运会男子100米的冠军。
在男子400米决赛的那天,最后一项比赛就是男子100米的决赛,他当时比赛结束后直接去尿检,然后接着回了驻地,并没有看到这场比赛的详细情况,但比赛成绩的前几名他后面还是知道的。
尤其是在开始准备男子200米比赛后,聂方平还和他分析了一遍男子200米的各路选手,作为男子100米比赛的冠军,同样也是这届城运会里男子200米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经过了世少赛的比赛,叶钦已经不会完全懵懵懂懂,不去了解他的对手们,而是会注意和分析各人的技术特点,状态,心理压力等等。
竞技体育,个人跑出最好成绩,打破纪录等等,这些对于个人在田坛的发展很重要,树立信心,寻找定位等等。
但论起受益和荣誉,还是比不上奖牌和名次的。
甚至说,一场重要的比赛,你跑得好跑的坏是不是最佳状态,其实都无所谓,关键是你要赢。
某位对于奥运会金牌执念颇深的选手面对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破纪录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很棒,但纪录终究有一天会被其他人所超越,而唯有奥运会的金牌,一个赛事奖项的最高荣誉,会伴随一身。
“你拿到了世少赛200米和400的奖牌,这很了不起。”
何俊和叶钦握了握手,说完这句,也没有和叶钦多做交谈,似乎只是过来认识一下。
毕竟大家都是200米的选手,也就是对手,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年龄也相隔了好几岁,并没有太多可以说的。
叶钦看着何俊打个招呼离开后,心里还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他也没有去多想,依旧把心思放在了赛前的热身上。
另一边在何俊离开之后,迎面则被另外两名选手给拦了一下。
“何俊,你去打探敌情了,了解得怎么样了?”
李剑平站在何俊面前,朝正在热身的叶钦努了努嘴,笑着问道。
“没什么敌情可打探的,我就是想看看能在世少赛男子短跑项目拿到两枚奖牌的少年长什么样。”何俊微笑着回答。
“嘁,谁信你。”旁边的柳大朋撇了下嘴,露出不信的目光。
何俊则是笑了笑,没有过多的解释,他和柳大朋李剑平等人虽然不是一个城市,但大家从99年的全国青少年比赛开始,中运会,全锦赛,各种比赛都有过不少交集,都算是很熟悉的。
只是,李剑平和柳大朋没有参加过世少赛,很难理解何俊那种有点微妙而又复杂的情感。
1999年第一届在波兰比得哥什举行的世少赛是何俊第一次出国,那时候他刚拿到了全国青少年比赛的冠军,内心膨胀,完全看不上其他同龄人的选手。
可在那次世少赛里,他擅长的100米项目跑了两枪,没进决赛。200米只参加了预赛,就被淘汰出局。
那届世少赛对于他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那次比赛可以说是他进行专业训练后,第一次折戟沉沙,输得最惨的一次。也就是在那之后认识到了差距,他才完全转变了心态。
少年人的成长就是那一次挫折开始的。
叶钦在拿到男子400米铜牌的时候,流泪,不甘心,而在四年之前,曾经也有那么一个少年,带着全国青少年冠军的头衔,却连决赛都没有进,可想而知当时他的心情。
赵武阳总说他训练起来不要命,如果不这样拼命的练,又哪里能有机会去追赶那些顶尖的选手。
在他的教练赵武阳和他说叶钦是世少赛200米铜牌获得者后,他心中多少都有点不太相信,开始还以为是叶钦这一届世少赛男子200米选手太弱,才被他侥幸拿到了第三名,然后查询之后的成绩,却明显比他参加的第一届还要好。
1999年那一届世少赛男子200米冠军是20秒70,亚军是21秒09,季军是21秒16,而2003年第三节世少赛男子200米的成绩,冠军是20秒40,新的赛会记录,亚军是21秒04,季军是叶钦的21秒12。
看到这个成绩后,何俊就已经忽视了他和叶钦年龄带来的差距,把他视为这次城运会男子200米的最强竞争对手,重要性程度还在一直和他竞争的李剑平和柳大朋之上。
“点名了!”
一个声音从室内热身场地外传了过来。
何俊看了看面前的李剑平和柳大朋,又转而回头看了眼远处同样停下动作的叶钦,轻轻吸了口气。
男子200米的第二轮半决赛就要开始了!
国内田坛多了一个少年,多了一个对手。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城会200米半决赛
男子200米半决赛总共有三个小组,晋级晚上200米决赛的规则是每个小组前二直接晋级,然后剩下成绩最好的两名选手递补晋级。
李剑平站在第四道的位置上,目光不时扫过前边第五道的叶钦。前天晚上男子400米决赛结束之后,领队和教练都有谈起这名突然冒出来的左海市选手。
世少赛的比赛成绩很早之前就传回国内,有些地方队的教练有注意到,但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不是自己地方上的,收拢不到自己麾下,很少有人会花特别多的心思去了解。
少年运动员嘛,哪个地方上都会冒出个把,甚至改年龄什么的也不是没有。
但城运会开始之后,尤其是400米决赛之后,就不得不让许多男子短跑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去注意了。
现在是竞争对手。
前八的名次,被人多占一个,很可能就是自己的选手被人挤了出去。
哈尔市代表队对于本届城运会男子短跑项目是寄予一定希望的,尤其是男子一二百米的短跑项目,这个是他们的冲金点。
可惜在男子100米决赛中,柳大朋的发挥不尽如人意,输给了双庆市的何俊,剩下的注意力就只能放到男子200米上来了。
相比较男子100米只有柳大朋一人,哈尔市在男子200米上,则有李剑平和柳大朋两名选手做保障,两人都是有机会争夺奖牌的选手。
李剑平是专项的200米运动员,在100米和400米项目上成绩还算不错,但比起他的200米还是有较大差距,因此也没有兼项报名其他。
三组半决赛里,何俊柳大朋都被分在了另外两组,只有他和叶钦是在一个半决赛的小组。
叶钦的年龄上应该是属于城运会所有参赛选手里最小的那一批,但有了一个400米铜牌在手,没有人敢小觑于他。
相比较而言对方的赛事履历也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简单得多,有记载的第一场比赛是南秀市中学生运动会,然后稍微上了级别的就是海西省青少年锦标赛。
再后面,就是七月份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舍布鲁克举行的世少赛,相比较第三节世少赛中国代表队在投掷项目三金一银的成绩,叶钦的两枚铜牌似乎并不算什么,但稍有作了解,大家就很清楚,那是男子短距离项目的奖牌。
迄今为止,能够在世界级的比赛当中拿到男子短距离竞技项目奖牌的,也就两个。一个是叶钦今年世少赛男子200米和400米的铜牌,另外就是今年8月份世锦赛,盛海跨栏选手破天荒的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铜牌。
两者比赛的级别不同,自然不好去做含金量的分析,但是在城运会男子400米比赛之后,叶钦再次摘铜,并且400米的成绩进入47秒以内,毫无疑问,叶钦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新晋崛起的短跑选手。无论是地方队,还是国家队,甚至亚洲一些国家都有可能会关注到他。
叶钦此时倒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站在跑道上感受着赛场的大赛氛围。
上午的贺龙体育场视野上看着要比晚上开阔得多,10月份才翻修完毕的体育场各个方面看着都还很新,尽管是白天,但场馆看台的观众席上,也有七八成的上座率。
这种大型的体育盛会,对于当地举办方来说从赛前一两年开始准备,提前大半年在各处打响口号招牌,民众的参与程度非常高。
比起全锦赛或者一些田径大奖赛那样经常无人问津的比赛情况相比,城运会的大赛氛围很是浓郁。这一届城运会也是自1988年城运会改制以来,举办得最为成功的一届。投资虽然巨大,但前几天的报道上已经说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