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生就会跑-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同师看着学生们慢慢散去的操场,只有聂方平和叶钦一老一少在训练,每当叶钦跑完一段停下休息,就能看到聂方平上前和叶钦絮絮叨叨地在说着,耳边的风声里似乎都隐约传来了一些他听不明白的专业术语。
  “这种感觉真的好啊!”
  温同师心头轻轻感叹,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似乎他连日以来和各方沟通协调,推行了校田径队和中考招手体育生这个政策带来的一些不愉快此时统统都消失不见。
  “小严老师,之前的时候也是你这样带着叶钦训练的吧?”温同师目光一直落在操场上,忽然转而对站在身后一直默然不发一语的严凝说道。
  严凝看着操场上的场景,愣愣出神,似乎好半晌才听到温同师的话,才轻轻点了点头。
  “不想去打个招呼吗?”
  温同师笑着问了句,上次聂方平当着他的面对严凝的一番苛责,是促使他下定决心,要从自己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大缘由,但于当事人严凝而言,面对一些事情并不好过。
  温同师心内很明白,很多东西怪不该苛责于严凝。
  “不了吧。”
  严凝低低叹了口气,看着正在跟随着聂方平训练的叶钦,神色略有些复杂,有些失落,但内心大抵是松了一口气的欣慰更多几分。
  聂方平是个好教练,她曾在对方手底下训练的时候就知道,训练上严格认真,生活里也总为手下的运动员考虑到方方面面,面冷心善,又有着超过大多数教练员的专业素养,叶钦能得到聂方平的指点确实比自己好得多。
  再加上现在学校提供的支持力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远远超出了她当初所设想的那样。
  “那可不行。”温同师再次笑了起来,“我专程去找你来,可是有任务的!”
  “温……校长,严老师……”
  正在这时,远处的跑道上,刚刚跑完了一趟一组300米+100米混合跑的叶钦突然看到了在操场边缘的两人,尽管似乎气息都没怎么喘匀,但清朗的声音已经传到了两人耳中。
  “喊什么呢?抓紧时间休息,放松肌肉,平复呼吸,马上进行下一组。”站在场边的聂方平似乎也看到了场边的两人,但依旧毫不客气地冲叶钦批评道。
  “训练的时候和比赛一样,要足够的专注。在训练没有完成前,每一次间隙都要抓紧时间让身体尽可能恢复过来,这能让你以后面对繁重密集的赛程更加的游刃有余。”
  看着叶钦被自己训得耷拉着脑袋,聂方平轻轻摇了摇头,又跟着补充了一句。
  他对叶钦这几天接手开始的正式训练,都一直在纠正他的一些小细节和习惯。运动员的成长很多靠天赋就可以一路往前冲,但如果没有坚定的心念和良好的训练习惯,当上限来临的那一天,很容易就会有严重的挫败感。
  那种无论你付出多少都没办法提升,反而会觉得自己水平在下降的无奈和绝望,也是很多高水平运动员除了伤病之外,在年纪轻轻还远没有达到自身天赋顶点就退役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不到未来,无论怎么练都没有用,似乎天赋就到那里了,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象的。这个时候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个良好的训练习惯,往往能够让运动员度过这个难关。在心态失衡的时候,依旧能够保持着良好的训练习惯,随着时间推移,也许不知不觉间就突破了。
  这些都是经验,也是运动员的常态!
  “好了,下一组!”
  看着叶钦脸上依旧还有汗渍,但似乎气息平复了许多,聂方平提醒着叶钦继续下一组的混合跑。
  煤渣跑道上噗噗噗的脚步声再次响起。
  聂方平看了眼叶钦的动作之后,却没有继续给他进行计时,而是转而径直走到了操场边上的温同师和严凝面前。
  “聂教练,这人我可给你带来了。”
  温同师一见聂方平走了过来,顿时爽朗地笑了起来,“我呢,先去食堂看看,有学生说食堂饭菜不好吃,我得去看看!”
  说着,温同师冲聂方平笑了笑,转而看了眼严凝,直接离开。
  “不再躲着我了吧?”聂方平的眉头微微皱着,语气却一番常态的平和。
  “聂教练,我……”
  严凝张了张嘴,想起上次聂方平的训斥,一时间不知该从哪说起。
  “过来帮我计时。”聂方平却是将手里的秒表和叶钦的训练计划文档一股脑地塞扔给了严凝,指着远处正在费力奔跑的叶钦,淡淡笑道:“我这一把老骨头了,盯着这猴崽子训练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你来吧。”
  “聂教练……”严凝微微愣了愣,从在左海市体育中心,温同师说要组建校田径队,要请聂方平回来当教练,她就一直在躲着。回到学校后,甚至好几节体育课都没有露面,是让其他老师代的课。
  一直到今天,校田径队进入正轨的训练,温同师专程找到了她,带着她来见聂方平,突然间就感觉自己心底就有一根弦在被狠狠地拨动了。
  “不懂就学,有什么扭扭捏捏的。”
  聂方平指着不远处的跑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当体育老师,带体育生,说到底,你是舍不得离开田径场,离开跑道,我一样,我也舍不得。看到有天赋的好苗子,总想扒拉到自己碗里,总想把他们给培养出来。既然你有想法走这条路,那就接着继续好好干,一个校队助教起步,不算太低,回头先去把初级教练员资格证考出来。”
  “嗯?”严凝微微一愣,看着聂方平有些不解之色。
  聂方平却是没有去理会严凝的目光,而是看着远处跑道上继续开始下一组奔跑的叶钦,“培养个有天赋的运动员不容易,但培养个好教练员同样困难。反正你是秀水二中的体育老师,以后就过来给我打下手,我聂方平带出的好运动员没几个,但是拿得出手的教练员可有不少。”
  “聂教练,你愿意带我?”
  严凝惊讶地叫了起来,教练员这行虽然有考证有考级,有专门针对性的培训,但真的能够出师成为一名好教练的,在竞技体育领域,基本上都是手把手帮带的居多。
  哪怕是职业运动员出身,对于所有的训练方式都熟悉得无比透彻,但转职成为了一名职业教练后,也得从助理教练这个岗位开始。
  四处跟随着有经验的教练开始协助训练,偷师,看过各种训练计划方案,接触过各种脾气性格的运动员,一步一步积累起经验。选拔人才,制定计划,临场指挥,一个优秀的教练员的成长,有时候比有天赋的运动员更为难得。
  “别说带不带的,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你给我当助教,打下手,能学多少是你自己的本事。既然不甘心,那就多用功,努力一些。你的路怎么也比我……”
  正说这话,聂方平口袋里突然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响起,有电话进来。
  聂方平掏出手机看了眼,嘴角抿了下,转而接着严凝道:“去吧,我老头子不经饿,可得去吃饭了。你盯着叶钦那小子,别像以前训练那么软绵绵的,现在他营养跟得上,学校也有理疗人员,该把他潜力狠狠逼出来。”
  说完,聂方平也不理会有些愣愣的严凝,按下了接听键,踱着步子离开了操场。


第七十章 一个消息
  “老聂,聂教练,你这不厚道啊!”
  手机刚按下接听,贴着耳朵上,一个熟悉的声音通过手机扬声器传来出来。
  聂方平将手机拿离耳朵了几公分,突然大笑了起来,“唉哟,我的赵教练,你这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竟然有空给我打电话?”
  “再过两天天就动身了。”
  电话那一头,赵有成的声音顿了顿,佯装着几分不满,“我说老聂,你这算不算中途截胡啊,当初可是你推荐给我的人,现在你这又插了一手,可是说不过去啊!”
  “嘿,我说赵有成赵教练,你这消息够灵通的啊!”聂方平听到赵有成的话,脸上笑得更欢,“这穷乡僻壤的消息还能惊动你这个大教练,我这可是荣幸的很呐!你这离开了南秀市,可还是埋了不少线人啊!”
  “你老人家突然提前退休,跑道一个小县城的三流高中当教练,这事情能没人奇怪嘛。市队的郑凯丰那边刚好有个教练跟我认识,他转述给我的。”
  赵有成爽朗地笑着说道,丝毫没有瞒着掖着的意思,以两人的交情,这种东西就是个玩笑,摊开说了也不会真让谁有什么隔阂。
  “小赵,那你这电话打过来是怎么个意思?”聂方平大笑了起来,“兴师问罪啊,我跟你说,我这可不是‘截胡’,嘿,你上赶着到人家学校来邀请,可人不同意你有什么办法呢。”
  “呵,老聂,你这就有些没脸没皮了啊,你当时跟着我一起去秀水县看来就没安好心眼,我这被人拒绝了,你就直接干脆体校教练都不做了,直接上赶着跑人家高中里来当教练啊!”
  “不服气啊?!”聂方平叉着腰笑得颇为得意道,“你个大教练也能来啊!我保证他们校长对你肯定比对我要更优待。你这可是享受津贴待遇的,拿出来级别都比他高一截。”
  两人似乎久未联系,又可能是隔了远洋的缘故,说起话来比起上次见面少了几分拘束,话里话外更多了几分调侃。
  “你说我那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电话那头赵有成故作叹息一声,接着又笑道,“你真去人家高中当教练这事,我听着是挺稀罕的,不过这样也好,郑凯丰说起那个……叶钦,对,叶钦在海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成绩,我听着是真有些眼馋。他这比起市中学生运动会提升了一大截呐,听说这是小严给带的,不简单啊!以后啊,有你这个定海神针去看顾着,说实话我真感觉挺欣慰的,嘿,聂教练,我说你这沉浮半生的,说不定临到退休了,莫非要给你弄个全国冠军出来,那就精彩了。”
  “那承你贵言,我这临到头了,要真能带出个全国冠军,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聂方平开着玩笑,也不客气地应承了下来,突然顿了顿道,“不过,你这光和我说好听的没用,你这次去贝勒大学交流,到时候我可得来找你取取经。”
  “老聂啊,你这真可是一个老饕的作风啊。”赵有成在电话另一头笑了笑,“我这几年哪次不是给你带国外资料了,我们和人家训练理念上差距还是挺大的,到时候我再专程去拜访一趟哈特教练,给你整理一份先进的学习经验回来。你这老儿学了一辈子,这真让你赶上有用武之地的时候了。”
  “你记着给资料就好。”聂方平笑着满意地点点头,一路上遇到一些吃完晚饭准备上晚自习的学生,看到这个向来不苟言笑的老教练在路上笑声惊人,一个个都不由多看了几眼。
  聂方平的心神却都在沉浸在和赵有成的谈话里,当教练员不是个闭门造成的行当,他虽然身处南秀市这样的小地方,但当初带的很多运动员教练都已经走出去,聂方平只有一逮着机会,都会和今天同赵有成教练说的那样,尽可能的了解当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训练手段。
  三十年来执教训练积累的经验,加上孜孜以求的态度,这也是当时郑凯丰看着聂方平说的,聂教练是个有本事的,只是一辈子性格糙,得罪人,只能是在底层打转。
  “对了,说起这个,老聂,郑凯丰和我说,叶钦这次400米的成绩是多少来着?48秒76?”赵有成在另一边问道。
  “是这个成绩,不过是手记时,电记的话没设备,不好说。”聂方平想起叶钦在海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表现,脸上再次笑成了一朵花。
  秀水二中校长温同师的气魄很大,想法很好,但若非为了叶钦这匹千里马,真要请动他聂方平来秀水二中这个小学校当个教练,可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做到的。
  “是这样的,老聂,你听说过苏南省一个名叫王守阳的教练吗?”电话那头赵有成的声音再次响起。
  “王守阳?苏南省?有点耳熟。”聂方平先是愣了愣,接着像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问道:“你说在第六届亚青赛带出了女子铅球冠军的那位王教练?怎么了?”
  聂方平没有见过王守阳,他局促于一隅,一个地级市的体校教练,除了自己带过的运动员和教练,不可能说个人名他就认识。但这个王守阳他确实有印象的,曾经登上过《田径》和不少体育内部资料,是个金牌教练。
  这位苏南省的王守阳教练出身于军旅,后来投身体育,在进修之后,跟他类似,是一个苏南省下面一个市的体校教练,从90年代开始专注于投掷项目,带出了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并且在国内和世界体坛都崭露头角。
  可以说一个普通的体校教练能够做到这种程度,个人的实力和水平绝对是达到了首屈一指的程度,尤其是青少年选材培养这块,更是有独到之处。
  “对,就这个王教练,刚才我刚好听人说起这么一个体校教练,他培养了不少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1999年的世少赛,我们国家拿到的第一枚金牌的女子铅球项目冠军,就是他培养出来的。我看了下叶钦在海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的水平,这……可以试试让他去参加世少赛啊。”
  “世少赛?”
  聂方平听到赵有成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人都愣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世少赛指的就是世界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这是一个国际田联下属的一个最高规格的青少年田径比赛。这可不是什么小比赛,甚至在赵有成提起前,可以说聂方平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
  一个小地方三流高中的教练员带着一个中学生运动员,哪想过那高高在上,够都够不着的遥远赛场。
  “小赵,你别乱开玩笑啊!叶钦拢共才练了半年的田径,现在……现在这水平能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了?”
  “怎么不行了?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纪录也不过是手记47秒5,创造中学生纪录的这小子前年还刷新了全国纪录呢。我听说田管那边六月份在燕京应该会有个内部小型的选拔测试,你要有想法可以带着叶钦来试试看,就当见见世面也好。我也想看看当初拒绝了来我们队的小子,最后能走到哪一步。怎么,老聂,听你这语气像是说要出国就怕了啊?”
  “谁怕了。”聂方平笑骂了一句。
  两人在电话里又闲扯了几句,随后才挂断了电话。
  而聂方平将手机重新塞回兜里后,一时间,却颇不平静。


第七十一章 训练计划调整
  转眼时间进入四月,秀水二中的变化似乎完全没有。
  依旧是固定的时间上课,固定的时间下课。无论是师生还是其他外人看来,都没有感觉出特别大变化的地方。
  只有每天放学铃声响起之后,在学校傍晚的广播声里,操场跑道上,跑步训练的人,似乎渐渐多了起来。
  聂方平背着手,站在操场边看了一会跑道上正在进行训练的少年们,才慢悠悠地转过头,和身旁在负责记录分析数据的严凝道:“小严,我看过之前你给叶钦制定的训练计划了,有些方面有可取之处,我在你的基础上有做了修改。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训练计划问题在什么地方?”
  “聂教练,你是说我的训练时间太长了?”严凝试探性地问道,这些日子里她也没少总结经验教训。
  “这个是一方面,我们现在主抓400米,但不要忘了叶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学生,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这个是我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聂方平淡淡道。
  严凝点了点头,这也是他在给叶钦训练时候的头疼的一个地方,就是高中生的课余时间不能说没有,但是真正的要像体校或者专业队那样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还是要少一些。
  “你也看过我给的训练计划了,有什么想法吗?”聂方平看了眼严凝,突然问道道。
  “以周为单位的训练计划这个我能理解,但是聂教练,会不会影响叶钦的学习?”
  聂方平点了点头,“这是我临时制定的,参考了一些曾经国外资料上的训练方式,但还不是特别周全,最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个训练模式,来契合叶钦现在的时间轨迹。”
  “周一到周五,他的课业繁重,按说我应该降低训练强度,将周六周末合理利用起来,但我后来再斟酌了一番,还是先放一放。这是一个专注度和身体训练休息周期的问题,当人越是进入高度的紧张压力状态,他的身体反应和效率往往能提升到最高。按照叶钦现在学习的计划安排,周一到周五,学校的课业压力大,我们的训练强度也在加大,到了周六周天,学校降低了学习压力,我同样降低了训练强度。一张一弛,让他身体能够更好的得到恢复。而不是进入那种周一到周五专注学习,周六周天进行大强度训练,在某种程度上,即便身体能够调整恢复,但对于心理上的压力一直存在,这是不健康的,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严凝听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