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生就会跑-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郭华用袖子擦拭了一下眼睛,接着抬起头,冲着两人有些不可置信的笑着说道。
  “什么做梦,现在这个情况,恐怕是我们做梦都从来没有想过的,也不敢去想的!”于伟利大笑着摸了摸额头上铮亮的脑门,意气风发。
  冯书庸在一旁跟着笑着附和道:“谁他妈能够想到我们国内也能够出一个这样伟大的运动员,我原想着我在任上能够出个刘阳宇,推动一下国内的田径发展就不错了,可这几年叶钦这小子蹦出来,一人之力带动了国内的田径大环境的发展,现在手握三项短跑世界纪录,以想世锦赛拿到三个冠军,我……我真是觉得,走了狗屎运了……”
  说道后面,冯书庸已经有些不知该怎么往下说了,显然和袁郭华一样,他的内心也被深深的触动了。
  作为田径队总教练,即便现在已经被仕途官场磨砺的有些油滑,但他们几人哪个不是运动员教练员出身,谁的内心能够没有一点抱负。
  从1984年开始重返奥运会以来,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和世锦赛,在男子短跑项目上,一直连一个能够达标的选手都凑不出来的时候,或者好不容易凑了六七个人的4×100米接力队伍,结果都是一轮游的时候。
  这种触动可以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相当大。
  冯书庸是1973年在津门体工大队的专业运动员,后来进入津门体校成为教练员,之后又进入体育大学深造,再之后进入国家田径队,一步一步从一名运动员走到教练员今天的位置。
  他的整个成长轨迹,几乎就是看着中国体育和短跑的成长轨迹。
  于伟利,年龄在众人之中则更要大一些,最初是川省的运动员,之后进入国家杜,先后在十多次打破男子200米、400米、4×100米和4×400米的全国纪录。
  尽管当时的这个成绩放在今天已经不算多么瞩目,但他是真正国内田径的早期人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挫折与荣辱。
  袁郭华的职业运动生涯则更为出彩,他是中国男子短跑名宿,创造了第一个全国男子短跑的电记纪录,之后有两度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成为教练员之后,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跳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为国家队发现和选拔合适的人才。
  几人可以说都从国内早起那个风云跌宕的时代,到后来重整旗鼓,再次一步一步为田径队操心劳力的人物。
  如今三人已然都不在年轻,但是在他们这个年龄,能够见证中国短跑时代一个璀璨如明星,不,应该是光芒万丈的太阳升起,那种照亮了整个田径世界的光芒,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抑制。
  “真的是强大的对手!”
  同一时间,在观众席位的另外一边,看完了正常比赛的尤塞·博特此刻也不禁站起身鼓起掌来。
  “确实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也是你最为可敬的对手。”
  格伦·米尔斯笑呵呵地挪动着胖大的身体,对于尤塞·博特的话表达的认同。
  “教练,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个中国人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但叶钦的出现改变了我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顶尖的运动员出现。”
  “尤塞,你取得的成绩同样伟大。”格伦·米尔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如果没有叶钦的话,你现在就是世界上独一档的顶尖运动员。”
  从08年正式崛起,到今年的柏林世锦赛,尤塞·博特的进步是格伦·米尔斯一点一点都看在眼里的。
  特别是07年大阪世锦赛结束,到08年这一段时间。尤塞·博特的进步几乎可以说是坐着火箭一般飞快的往上蹿。
  这里面一方面是尤塞·博特那时候身体进入到了真正的成熟期,身体各个方面的技能都开始朝着巅峰迈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尤塞·博特采取的专注力量的训练,弥补了他之前的很多不足。
  当尤塞·博特打破了男子100米世界纪录的时候,格伦·米尔斯真的是觉得尤塞·博特在这个星球上应该不会再遇到对手了。
  出众的体型,强大的力量和速度能力,几乎方方面面都达到了一名短跑运动员的极致。从早前的一流运动员,一跃成为最顶级的选手。在大奖赛中轻松的赢得了杰森·盖比。
  可最终这个时代,并非只是一个人的舞台。
  叶钦的进步同样飞快,而且出色的心理素质和自律,让他在田径赛场成为了尤塞·博特最大的挑战。
  这场男子400米的比赛,在决赛之前,对于格伦·米尔斯来说,其实并无多大意义。在200米决赛之后,叶钦已经拿到了三项世界纪录,这个400米的世锦赛冠军,只是锦上添花的一个荣誉。
  但这个荣誉,也正式标志和,他和其他选手彻底拉开了差距,成为了独一档的伟大运动员。
  这是注定要写进国际田联,不,是人类体育历史里的人物。
  ……
  “恭喜你,叶钦!”
  此时,田径赛场上,叶钦慢慢的在跑道上走着的时候,身后突然一个人影蹿了上来。
  叶钦回头望过去,微微有些惊讶,走到他面前的是一个带着茶色墨镜,面容俊朗的白人青年。
  吉米·华纳,曾经的雄踞男子400米第一宝座长达三年多的顶尖运动员。他和叶钦几乎没有过什么私下交流,两人虽然都认识迈克尔·约翰逊,甚至是之前吉米·华纳的教练,克莱德·哈特。
  但是一直以来算作对手,都谈不上熟络。
  “你好,吉米!”
  叶钦伸出手和吉米华纳握了握,笑着和对方打了个招呼。
  吉米·华纳脸上似乎明显有轻松的感觉,和叶钦握完手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
  “嗯?”叶钦微微愣了下神。
  他这场400米的表现虽然还不错,但应该不至于引起对方预料之类的。
  吉米·华纳笑了笑,“我指的是在男子100米和男子200米两个项目,我都看了比赛。叶钦,你是个伟大的运动员。”
  叶钦闻声顿时也笑了起来,“谢谢你,吉米!”
  “我在开玩笑,你不论在100米、200米还是400米,都是最出色的,有幸能够和你一起比赛,希望我们下一场400米能够再见!”
  吉米·华纳笑着摆了摆手,也不理会其他众多记者蜂拥过来,提出让合影拍照之类的请求,只是自顾自的转头离开。
  叶钦一直知道吉米·华纳是一个相当低调的运动员,基本上没有什么负面消息传出,而且面对媒体记者多数时候都是能躲就躲,很少有张扬的时候。
  这一点可能也和对方的性格有关系。
  吉米·华纳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有些冷峻,不容易亲近,但他俊朗的面容,和在赛场上的表现,又引起了诸多田径迷的关注。
  有人问过他为什么每场比赛要带墨镜,吉米·华纳回答,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记者拍照时候的镁光灯,另外一方面是,希望自己的眼神不会让其他人看到,这样能够让他的内心情绪不至于被其他人读懂。
  看着吉米·华纳离开,叶钦心中突然有一些莫名的情绪涌了上来。
  按照对方的性格,方才上来说的那番话,是真的认可了他在男子400米第一的地位。在2008年哪怕他打破世界纪录和获得了400米冠军,吉米·华纳都没有这样正式的过来打招呼。
  而刚才的这一举动,让叶钦突然觉得似乎在朝他传递了一个交接棒。
  吉米·华纳今年的年龄并不大,严格意义上说起来才25周岁,但是08年和今年两年他在男子400米成绩的滑落的都有些快,再加上个人的伤病问题,可能其他自己已经预感到了一点什么。
  这一点或许不妨碍,他依旧是男子400米最好的运动员,但是想要达到曾经的成就,则几乎不太可能。
  运动员的巅峰时期过去了,有一些人或许可以迎来第二次,但这样的事情毕竟太少。
  大多数时候,从二十五六岁开始,随着伤病的累计,还有个人对于前面荣誉的野望的减少,逐渐会丧失了动力。
  吉米·华纳已经拿到了男子400米所能拿到的所有荣誉,唯独就只有一个男子400米世界纪录,他曾经是最有可能摘得的,但在个人巅峰的事情,并未能够成功。
  而在2008年叶钦将这个纪录打破,并且朝前刷新了一点之后,很明显吉米·华纳对于这方面已经不再追求。
  叶钦其实能够理解对方的心理,在昨天打破了男子200米世界纪录之后,他在兴奋之后,内心其实也有过一阵短暂的茫然。
  但正处于巅峰期的他来说,这种心理只是很短暂的一瞬,很快就被他跳了过去。
  他相信在将来的田径赛场,应该还会看到吉米·华纳出现,毕竟对于很多田径运动员来说,奔跑其实就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但那个时候可能新的一代运动员们又已经成长起来,他们都将会被其他人所替代。
  这就是田径赛场!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自己的成绩更加出色,当后人抬起头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留下来的成绩和纪录!
  “叶钦,叶钦……”
  耳边的呼喊声再次传来。
  叶钦回过神,看着围绕在身边周围的众多记者,露出一个符合大家期待的笑容,又伸手朝着观众席上的观众们招了招手。
  这场400米决赛之后,还有两场男子4×100米接力,这届世锦赛就算是圆满落幕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接力预赛
  8月22日,世锦赛第八天。
  时间到了下午1点40左右的时候,整个勃兰登堡门前,聚集了近万名观众,正在翘首以待远处越来越接近的身影。
  而正在街边维持秩序的警察和赛事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则目光不断的扫过街边的人群,不断的维持秩序,防止突然有记者或者观众闯入街道之内。
  现在街道上进行的是本届柏林世锦赛重头项目之一的女子马拉松的比赛,整个赛程从勃兰登堡门开始出发,然后途经菩提树下大道,巴黎广场和其他几个景点,最终再次返回勃兰登堡门。
  女子马拉松的比赛从上午11点15分开始,到现在已经两个多小时过去,沿着整个赛场绕了一圈的选手们,现在应该正在返回终点。
  街道上人头攒动,各种挥舞着红旗以及拿着相机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想看看最先冲过终点线的是谁。
  叶钦带着鸭舌帽和章裴孟、苏丙天几人站在人群中间,同样在终点线附近的位置在观看这场女子马拉松的比赛。
  他现在基本上出行都会进行一些简单的乔妆,免得在公众场合被人认出引起很大的轰动。好在街道两侧人数众多,很多人对于亚洲面孔也略有些脸盲,他只要不是特别被人注意到,不至于马上就被人认出来。
  今晚是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时间虽然很紧张,但该练的众人从在国内开始,一直到柏林的前面几天,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到现在今晚已经是准备预赛,趁着这段时间,整个接力队没有呆在驻地,反而是来到了勃兰登堡门。
  一是给中国女子马拉松选手加油,二则是免得赛前太过紧张,适当的走动一下感受一下比赛的气氛。
  而且前面的一届世锦赛,大家也有出来一起看马拉松比赛,当时周纯秀是拿到了一枚银牌,干脆大家沿用旧例,一起出来调整下紧绷的心态。
  “来了,来了!”
  站在叶钦身边的章裴孟,踮着脚看着远处的街道,突然大喊了一声。
  叶钦和苏丙天几人,顿时精神一振,急忙朝着远处的街道望去。
  一阵汽车鸣笛的声音响起,远处的街道上,一个辆白色的摄制车正缓缓的由远及近,慢慢驶了古来。
  车上有一名专业的摄像师,架着个巨大的摄像头,正对着后面拍摄,那种架势如果不是知道对方是摄像机,还能够让人误认为是军车架着机枪。
  “谁跑在前面?”
  几人里,苏丙天的个子相对矮一些,扒拉着几人的肩膀,连连问道。
  “应该不是周纯秀吧。”
  古凯朝着远处瞟了一眼,随口回答道,他虽然平常比赛都有戴眼镜,但视力不算特别好。
  不过,在马拉松项目上,即便国内这几年出了几位女子马拉松极为出色的运动员,但想要打破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军团的围追堵截是相当不容易的。
  如果说在女子10000米这样的长距离项目,国内或者其他运动员还能够和东非的这两个国家能竞争一二,在马拉松项目,则能够对他们构成为的其他国家选手很少。
  当然,这里面中国和日本运动员还是有那么几位,只是想要争夺冠军,还是有些困难。
  “不对!”
  就在古凯话音刚刚落下,旁边的苏丙天已经兴奋的叫了起来,“是我们的队员。”
  “我们的运动员?”刚刚还持否定态度的古凯,瞬间来了精神,“是周纯秀吧,我就知道,她肯定要报上一届世锦赛的亚军之仇。”
  “不是周纯秀,是柏雪,是柏雪!”
  章裴孟没有在意古凯态度的瞬间,转变,已经高声大叫了起来。
  远处的街道上,在摄像车后面,一个瘦瘦小小穿着红色运动服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叶钦在几人喊话的时候,也认出了那个身影,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这次参加柏林世锦赛的一位女运动员,柏雪。
  伴随着摄像车和柏雪越来越近,众人这个时候也看到了在柏雪身后的一名选手,同样不是东非国家的黑人运动员,而是一名日本女运动员,正在奋力追赶前方的柏雪。
  “真的是柏雪啊!”古凯这个时候差不多看清了那名选手的相貌。
  “凯哥,你应该要换眼镜了啊!”
  看着柏雪的出现,旁边几人朝着古凯笑着打趣道。
  “对对,我回国后就赶快换一副,这度数看来是加深了。”
  古凯笑着回答,他内心同样激动,只是方才不想给自己太好的期待,免得最后的结果出来会失望。
  可现在,结果却是超出了他的希望。
  “柏雪,加油!柏雪,加油!”
  眼看柏雪第一个朝着终点线这边跑了过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众人瞬间都兴奋了起来,纷纷大声喊道。
  旁边不少等在终点线位置的其他华人华侨留学生,同样大声加油鼓劲。
  现在已经是到了最后几百米的冠军角逐阶段,虽然选手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远,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奔跑,这个时候哪怕稍微慢上一点点,恐怕就会被其他人所超越。
  马拉松比赛因为耗时长久的缘故,或许不像短跑比赛那样引人注目,但其巨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参与程度,却是一般田径赛事所不能比拟的。
  每年举行的众多马拉松比赛,都能够吸引大量的普通田径爱好者参赛。此时在国内关于长跑或者夜跑之类的,还不算特别流行,但是在欧洲众多地区,马拉松向来是众多普通人参与度最高的赛事。
  200米、100米、50米……
  前面的柏雪和落后在她不远处的日本选手尾崎好美,已经越来越接近终点线……
  所有人的神经都有些紧张了起来,终于,最后的五十米距离,柏雪并没有给尾崎好美机会,率先一步冲过了终点线。
  终点线前,早已经等在那里的中国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很快上前搀扶住柏雪,陪着她在场地上慢慢走动了起来。
  “精彩啊!”
  叶钦几人看着柏雪顺利的拿到了女子马拉松冠军,都不由得热烈的鼓起掌来。
  柏雪的年龄比叶钦和章裴孟几人还要小,比苏丙天也就大了一岁,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第二次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但却顺利的拿到了冠军,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子世界马拉松冠军。
  而且,柏雪同样也是第一位在世界锦标赛中赢得马拉松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在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周纯秀只是拿到银牌,燕京奥运会是铜牌。终于有中国选手在马拉松这个项目上斩获冠军。
  同时周纯秀在这场马拉松比赛里获得了第四名,虽然没能够拿到奖牌,但两名中国选手取得这样出彩的成绩,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让人满意。
  这样的成绩,普通人或许不是特别能够理解,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田径运动员,却深刻的知道其中所代表的意义。
  柏雪赢得了这场女子马拉松的冠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田径队在本届世锦赛的金牌总数上升到了四枚。
  离开了勃兰登堡门后,叶钦和其他几人回到了中国代表队的驻地,大家先是简单的做了下热身运动,之后就是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休息。
  时间到了差不多晚上18点30分,众人才乘坐驻地的大巴车,前往奥林匹克体育场。
  比赛的时间是在20秒10分进行,奥林匹克体育场观众席上,此时已经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本届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总共分成了三个预赛小组,总共十八支队伍参赛。
  其中美国队作为上届世锦赛男子4×100米冠军,是拿外卡直接参赛,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