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生就会跑-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伟利的心态此时则完全放了下来,叶钦这次参加奥运会队里是讨论过的,他的这个主管教练临时接手,再加上备战的琐事,他自知叶钦能够取得这个成绩,他谈不上有什么功劳。
但纵然是如此,运动员能够出成绩,能够出好成绩,都是能够感染他们这些田径人,坐在教练的位置,很多时候往往不像外人想得那般光鲜,上有掣肘,下有羁绊,想做点事情并不容易。
他之前也曾考虑过之后叶钦该怎么训练,田管包括总局那边能够给多大的支持,能不能想刘阳宇那样去培养,原来心里还有顾忌,但现在总算一颗心落了下来。
有成绩,能出成绩,这样就好走了!
立足长远,2008,大有可为。
不过,于伟利心里同样还有另外一层想法,那就是到了叶钦这个水平的运动员,他还能不能带着对方继续提升。一个教练遇到好苗子是机遇,但如果对方已经在赛场证明过自己,同样也是压力。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但此时此刻还不是考虑这些东西的时候,于伟利习惯性地摸了摸脑门,看着终点线附近位置躺在地上的少年,轻吐了口气,轻轻鼓掌,脸上挂起了笑容。
……
叶钦从地上爬起来,看着大屏幕上的成绩,只觉得全身一瞬间全身力气都像是被抽空了一样。
“真的结束了!终于结束了!!”
叶钦在大屏幕上第六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成绩,嘴里低声地嗫嚅着。
从世青赛刚结束,直接从意大利格罗塞托被拉到国家队集训,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再次返回欧洲的希腊雅典,第一场400米预赛时候的那种惊喜的心情,到200米中间心情的起伏和放松,以至于到了现在完全结束,一切到了现在,似乎都快得宛如做梦一样。
他就是去跑了世青赛,拿到了参赛名额,然后紧接着来了奥运会,这中途似乎都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喘口气,一切就那样宛如走马灯花一般快速地发生着。
直到此时,他看着大屏幕上自己的成绩,他都有些不太确定是不是幻觉。
这场比赛,他刷新了个人PB,20秒39,也是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但对手的强大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料。
冠军是19秒79,和他的成绩差不多有0。6秒的差距,在短跑比赛里,0。6秒的差距,那真的是一个几乎绝望的数字。
叶钦看到的一瞬间,也感觉到一阵心颤,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一年以前,在世少赛的时候,20秒40的成绩也是他需要仰望的,那种感觉真的是天上地下,云泥之间。
但一年的时间,他成长了。
他已经超过了去年那个让他近乎感觉无法追赶的成绩,那么现在,见到了这样的高山,不用泄气,不用颓唐。
从开始跑,找到奔跑的理由,他已经无所畏惧。
是比自己厉害,但不会一直比自己厉害下去。
他还在追赶,还在成长,一定会有机会能够追上的!
那些别人不会在乎的一分一秒,是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超越的!
见到到了世界顶尖选手的水平,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没有必要过高的看待其他选手,也不用低看自己。
没有越不过去的山。
天赋,努力,豁出去的决心,他都有,此时此刻,他也如此的坚定的相信着自己一定能够做到。
起身,转过头,朝着赢得这届男子200米冠军的美国选手西恩·克劳德走了过去,握手,拥抱,表示祝贺。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从低级别到高级别,他已然不是那个曾经踏入校园都会内向自卑的少年。
他赢过全国冠军,和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员在跑道上争锋,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
第二百零八章 中国有我
8月27日。
离雅典奥运会结束倒数第三天,离奥运会田径比赛倒数第二天。
晚上8点叶钦,和不少参加本届奥运会的选手以及教练员一起,抵达了奥林匹克体育场,坐在看台上观看今晚的比赛。
奥运会进行到今天,很多比赛项目都已经完结,即便是田径比赛,到了最后在这一两天,除了几个集体的接力项目,也基本上是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
上午进行的男子50公里竞走,中国代表队共派出了两名选手参赛,其中亚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亚军,出生于滇南省的中国选手余朝红,以3小时43分45秒的成绩名列第四,另一名中国蒙古族选手阿拉坦·嘎达苏则以3小时51分55秒的成绩名列第十。两人都未能打破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奖牌零的突破。
剩下的几个有机会夺牌的项目中,只有男子110米栏和女子10000米,也是田径队最被寄予厚望的两个项目。
从晚上8点开始,先进行的是男子撑杆跳高的决赛,之后是女子跳远决赛。再之后则是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的预赛和女子4×400米的预赛。
当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进行时,叶钦一下子来了精神,有特别的观察了每一支出现在赛场上的队伍。
而坐在他身边的于伟利,同样目不转睛,叶钦虽然没有听于伟利说起过中国队的接力项目如何,但是当他看到日本运动员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心头猛然升起一种,我们自己国家也应该要有运动员去参赛的念头。
他记得自己在世少赛和世青赛几次比赛里,好像都有看到日本选手参加比赛,虽然成绩都不算理想,但是当时很多中国队基本派不出选手的项目,日本基本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人参赛。
而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竞争现在也十分激烈,现阶段男子100米亚洲纪录是日本选手伊东浩司创造的10秒,200米亚洲纪录是日本选手末续慎吾创造的是20秒03,只有400米的亚洲纪录,已经是上世纪1988年由阿曼选手马勒基在布达佩斯创造的44秒56。
说实话当叶钦知道亚洲纪录的诞生和他现在年龄也相差不了几岁的时候,他实在是有点不敢相信。不过,这一点也从侧面上说明了男子400米项目运动员面对的挑战要来得更加艰难。
就像国际田坛这几年男子100米总有人先后在刷新,但是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纪录,却基本上牢牢的立在那里,一般选手想接近都很难做得到。
“叶钦,多观察一下他们接力赛跑动时候的衔接和技巧,说不定以后你会用上。”
当男子100米预赛第一组接力赛的队伍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于伟利神色颇为凝重地转头低声和叶钦说了一句。
“教练,你说的是4×400米接力赛吧?”
男子4×100米接力项目,观赏性最佳,不比男子个人的短跑项目,集体项目有很高的技巧要求,叶钦虽然没有跑过接力,但还是很喜欢这个项目。
不过,听到于伟利的话,叶钦还是有些意外,他倒不是没想过跑男子100米接力,而是以他现在的速度,恐怕还差上一些,想被接力队入选还有难度。
当然,如果是男子4×400米接力项目,叶钦倒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过中国田径,甚至前面说的亚洲田径,在400米项目上和国际田坛的差距更大,中国队想组一支能够杀入世界前十六的男子4×400米的队伍,比组建男子4×100米更难。
毕竟男子百米项目范围广,关注度高,不论是地方队还是国家队,练这个项目的人足够多,总能选出不错的选手,而换到男子4×400米,关注度低,运动员水平低,难度要大上好几倍。
“你绝对速度够快的,只是起步欠缺了些。”
于伟利淡淡地回了一句,没有多说什么,目光依旧注意着现场的男子4×100米接力的第一组预赛。
叶钦目光微微亮了一下,但见于伟利已经转过头,似乎不再继续深聊这个话题,一时间也不太明白于伟利话里是不是带着其他的意思,跟着一起也注意观察起率先出场的八支接力队伍。
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总共是十六支当前国际排名最高的接力队伍。分成了两个预赛小组,每个小组前三直接晋级,剩下的两个名额,则由剩余队伍里成绩最好的两支队伍递补。
一声枪响之后,4×100米的接力预赛第一组很快就开始。
叶钦坐在场边率先注意观察的还是各个选手的第一棒,起步很重要,整个接力项目里只有第一棒有起步,这对于第一棒的运动员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各个接力队伍一般在第一道安排的都是起步强劲迅猛的运动员,这是叶钦需要加强学习的地方,这也是他第一次现场看这么高水平的接力队伍的比赛。短跑的技术准入门槛很低,但并非意味着没有可以技术可言。
然后就是交接棒技术,这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
奥林匹克体育场今天现场比赛的氛围还算不错,虽然十六支队伍里并没有希腊队,但经过昨天全场嘘声之后,今天总算是恢复了常态,观众们的热情都算很高涨。
几十秒的时间一晃即过,很快预赛的第一组的成绩出现,尼日利亚队以38秒27的成绩顺利拿到了小组第一,之后分别是波兰,澳大利亚,三支队伍直接拿到了晋级决赛的资格,后面则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日本、德国、加拿大和俄罗斯。
在第一组预赛成绩出来时,叶钦本以为日本可能没有机会拿到晋级决赛的资格,但当预赛第二组小组的成绩出现之后,他才发现这场男子4×100米接力赛预赛有点想他跑200米时复赛的情况。
男子4×100米第二组,晋级的队伍是美国队,英国队和巴西队,按照比赛规则,剩下的两个晋级名额按照成绩递补进入,而预赛第一组的成绩远高于第二组,日本队虽然是预赛第一组的小组第五,但他的成绩比第二组第四名的牙买加还要快上0。18秒,拿到了晋级决赛的资格。
直到这个时候,叶钦才有意识到于伟利脸上的神色是什么原因,同样是亚洲国家,人种差距不大,但日本在短跑项目上的成绩远远拉开了中国。
除了这次男子200米的比赛,他成为了第一个闯入决赛的选手,其他方面不论是男子一二百米还是4×100米接力项目,都和日本有较大差距。
作为一个田径人,像于伟利冯舒友他们目光自然不可能只放在国内,而短跑项目和世界顶尖有差距,自然最好的参照对象就是日本。
寇可往,我亦可往。
大抵就是这些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
晚上21点30分,在接力项目之后,当男子110米栏的八名选手出现在跑道上时,所有看台上的中国人都打起了精神。
当比赛响声响起,叶钦看到刘阳宇一马当先冲过终点线时,整个人几乎都从座位上蹦了起来。
这一刻,叶钦才真的知道,冠军虽然远,但绝对不是遥不可及,也绝对能够做到!
“谁说黄种人不可以拿到奥运会的前八名,昨天男子200米叶钦拿到了第六名,我今天也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刘阳宇夺冠后,面对记者采访时说道。
……
就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之后,不过是十多分钟的时间,中国田径队再下一城,拿到了女子10000米长跑冠军!
亚洲有我,中国有我!
第二百零九章 回国
2004年9月2日。
从国家体育总局大会场走出来后,叶钦忍不住长长出了一口气,那种大会场里正襟危坐的气氛,让人还真是感到一阵压抑。
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国,本届奥运会金牌榜上,中国队以32金力压俄罗斯攀升到第二位,创造了历届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
就在刚刚的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表彰大会上,叶钦虽然没有奖牌在手,但作为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200米决赛的短跑选手,还是受到了点名表彰。
“叶钦啊,接下来代表团准备去香江和濠江,你真不打算一起去了?”
于伟利拍着叶钦的肩膀,带着他从总局离开,一路上看着叽叽喳喳的各个代表队成员来回走过,笑着朝叶钦问道。
“还是不用了,我连奖牌都没有,太没意思了。”叶钦摇了摇头,拒绝道。
从96年香江回归的前一年开始,每次奥运会结束之后,国家队都会组织一支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访问港澳,每次6天,港、澳各3天,运动员们在香江濠江地区不进会参加文艺汇演、进行精彩而有趣的示范表演,还会和香港市民互动,传递奥运精神。
港、澳特区政府对奥运代表团的到来也是相当重视,每次代表团来访,特区行政长官都会亲自会见并举办欢迎宴会,甚至特首还会亲赴机场迎接奥运会代表团。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代表团访问港澳是受到两个特区政府及奥委会的邀请,应邀前往。其次,在每次港澳代表团到访后,团长都会提到,到访是要“倾情汇报港澳同胞对内地体育事业和体育健儿的关心和支持,与港澳同胞共同分享奥运会的荣耀和欢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批港澳的爱国人士,对于国内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霍yingdong体育基金”向中国运动员颁发了240万美元奖金。
“那就算了。”
于伟利见叶钦拒绝,跟着点了点头。在回国之后,于伟利曾经就和叶钦提过一次,叶钦虽然并未有奖牌在手,但作为第一位站上男子短跑决赛的选手,全国男子200米纪录保持者,他还是有受到了国内外不小的关注。
这个赴港澳访问的代表团成员,叶钦要想去,他这个田径队副总教练去争取,还是有很大可能拿到的。
毕竟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这样的机会很难得,算得上是荣耀时刻。
不过,叶钦说得确实也对,叶钦虽然对于男子短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一行队伍里,都是奥运会冠军,多少都会有些不自在。
哪怕在于伟利看来,叶钦这个奥运会第六名比一些项目的冠军,更值得大书特书,但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如此,民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这样。
“那接下来你是要先回家一趟还是怎么样?”
略过了这个话题,于伟利接着朝叶钦问道。
这几天时间整个奥运会代表团,冠军们肯定是很忙碌,接受采访,上电视,访问等等,但其他的选手并没有要求,在表彰大会结束之后,就可以各自回到地方队,或者重新开始进行训练。
“我要先会学校一趟。”叶钦抬起头看向于伟利,“已经开学了,我得回学校报到。”
“呃……”听到叶钦说起学校,于伟利先是怔了下,接着才反应过来,眼前的这个少年尽管取得了男子短跑项目在奥运会舞台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他还不是职业运动员,今年九月的下学期,才不过高三。
“那好,我回头给你安排一下,你看是先回家还是先回学校,从七月份的世青赛开始,你也一直没歇过,刚好趁这个时间好好调整一下,到时候我会给你电话的。”
……
秀水。
温同师看着从校门口驶出,逐渐远去的车队,放下挥手告别的手臂,揉了揉笑得有些僵硬的面部肌肉,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
“温校,这已经是第四批人了吧!”
严凝站在一边,同样看着离开的车队,眉头微微蹙起。
“是第五批了,前几天学校刚报名,市电视台就过来不少人要做采访,不过当时学校刚好报名,还来不及招待。”
温同师还未来得及回答,旁边教导主任宋晔春咧着嘴,拉了拉衬衫上的领带,脸上带着几分痛并快乐的神色。
“等叶钦回学校,到时候还有得忙的,得想个法子,这样下去,我们的教学工作都没办法展开了。”
温同师拍了拍额头,和宋晔春的神色差不多,脸上既是笑,又带着几分愁容。
雅典奥运会之后,秀水二中就出名了。
虽然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还称不上什么名气,但是在海西省,在南秀市,尤其是体制内,秀水二中可以说突然间就声名鹊起,成为了很多重点高中学习的对象。
从市体育局到教育局,还有各个地方的终点高中,采访、慰问、学习的人是来了一遍又一遍。此外县里的就不用说了,刚开学第一天,县领导就莅临来发表了讲话,还有社会上的企业家。这几天受到的赞助经费,和方方面面的拨款开绿灯,简直就是让温同师都有些感觉在做梦一样。
如果换做早些年,突然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支持,温同师恐怕天天晚上都会睡不着觉。但这两年下来,秀水二中在他手里的逐年进步,他自己的眼界心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还是明白了一点,打铁还得自身硬。就像他以前私下底和聂方平聊的那样,搞教育和搞体育并没有什么两样,还是要成绩说话,出了成绩,各方资源滚滚而来。出不了成绩,架得再搞都是虚的。
“对了,叶钦什么时候回来?”
说起这个,温同师突然想到了奥运会代表团已经回国,今天新闻上还在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