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甜文]技术宅系统-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镇压了所有反判者的铁血将军周泉,私底下是个顾家好男人。家务活都是他在干,因为卫书洵太忙,不忙的时候就睡大觉,周泉只好负责煮饭和照顾小孩。
    听到这里,安吉拉想笑,突然又想哭。
    因为周泉将军活到了新纪元后,又是统一全球的最高首领,他的故事广为人知。
    在去世前,周泉将军笑着说:“终于可以去见他了,努力到现在,我应该没有让他失望吧!”
    据说,当时全球已经提前预测到了陨石群的到来。只是那时的地球没有能应对的方法,陨石太多,激光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就连空城,在陨石坠落时也不敢升空,直至坠落结束后,动植物出现恐怖病变,才紧急升空,带领剩余的人类逃过最初的死亡幅射和动植物攻击,直至人类拥有异能,适应了末世生活,才重新返回陆地。
    当然,也发生了很多起抢夺空城的事件,毕竟空城有十座,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很多贪婪的人想要将空城变成自己的。对这些人,周泉将军全部采取残酷的铁血镇压。也曾有人抗议他的残暴和独裁,当时周泉将军直言:“空城是书洵一生的成就,就算死,我也要完成他的心愿。”
    周泉将军征战一生,直至临死前,才终于露出笑容。因为他好好的守护了空城,可以无愧的去见卫书洵。
    每次电视播到这段的时候,安吉拉总是感动到哭,突然发现那两个样板书似的伟人,原来如此有血有肉,私底下的生活如此有趣,最后生离死别,安吉拉更加想哭了。
    下课后,安吉拉第一次去了从未踏足过的卫书洵纪念馆。
    她以为自己从电视中已经很了解卫书洵,进入纪念馆,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少。原来卫书洵真的从没隐瞒过自己不堪的过去,墙上的照片中,分明挂着他不良混混时的照片。
    “就算是小混混,也很帅呢!”安吉拉的同学说。
    她们和她一样,第一次真正来认识卫书洵。
    随后她们又看到了卫书洵糟糕透顶的成绩单,学校措词严厉的通知单等,感觉就好像看到另一个自己一样,逃学旷课,成绩糟糕,最后被暴跳如雷的老师叫家长。
    慢慢的,卫书洵的成绩越来越优秀,照片也从小混混的模样,蜕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学生,最后他穿上白袍,成为一名航空研究员。墙上挂满了他和宇航员的合照。有几张的时间甚至注明是在卫书洵大二的时候拍的。
    大二时,卫书洵年仅19岁,就参与了航空研究。
    “真厉害啊!”安吉拉不由感叹:“我从现在努力的话,到19岁时可以达到什么成就呢?”
    之后的照片就只剩下各种工作中的场景和研究成果介绍,走到最后时,安吉拉和同伴们一同惊呼。
    在最后一个展厅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占据整面墙的合照。
    年青时的卫书洵和周泉的婚礼照。当时还没有通过同性婚姻的法律,两人身份特殊,也不能大肆举办婚礼,只是私底下拍了这张照片。
    整个展厅四面空白,只有正中宽大的铭牌,写有一句话:至少在这里,你是单独属于我的——周泉。
    旁边有一个手写的铭牌:
    好像没有单独过,我一直在——学习机
    爸爸嫌我是多余的吗——卫南
    我也多余了吗,爷爷?——卫潇阳
    安吉拉忍不住笑起来,卫南和卫潇阳,一个是了不起的科学家,空城现在的磁脉冲武器基本都是他研制的。一个是空城新一代的统领者,强势的总统大人。没想到私底下也这么好玩。
    “咦,还有一句?”同桌凑近铭牌,好奇的说。
    安吉拉凑过去,看到最下角,有一句小小的字:
    谢谢——卫承。
    “咦?卫承是谁?”
    “是总统大人的儿子,他今年才两岁,还不会写字吧?”
    “是谁的恶作剧吗?”
    与朋友们好奇的讨论着,安吉拉怀着愉快的心情离开纪念馆。她转身看向身后的照片,那里,卫书洵和周泉并肩站立,双手交握。
    那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再也没人来打扰了。在他们身前铭牌上,是家人的留言,带着一丝依赖和撒娇的语气,但是,感受得到那种快乐的心情。
    卫书洵一生忙碌,直到最后,周泉将军也没能过上二人世界,家人们还是要来打扰呢!
    想到这里,安吉拉嘻笑起来。
    祝你们幸福,可以的话,我也想打扰一下呢!
    (题外话:卫潇阳是卫南收养的,卫承是卫潇阳亲生的。我回头会改前面的bug)
    
    第170章 番外 技术支援
    
    卫书洵25岁那年,正在准备硕士毕业论文的时候,李部长召见他,笑呵呵的问:“卫书洵,你现在还是硕士研究生对吧?”
    卫书洵点点头:“是的,不过很快就要毕业了。”
    “不急不急,硕士很好,硕士就对了。”李部长似乎很兴奋,乐呵呵的说:“有一项研究需要外派,时间是一个月左右,你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回去准备准备,出发时间我会发邮件通知你。”
    卫书洵早已习惯外派的工作,四个航天城他都跑遍好几回,住处随时备着出差的行李,并不需要准备什么,直到出差前一天,接到李部长发来的邮件,才知道这次外派的目的地居然是俄罗斯。
    9月的天气,国内还是一片炎热,俄罗斯已经微凉,卫书洵不得不重新收拾行李,同时打电话向邓宁维抱怨。邓宁维是这次外派的负责人,他通知发得太晚了,害他一点准备都没有。
    邓宁维转笑:“我可是好心特意加上你的,你要是忙着写毕业论文也可以拒绝。”
    “说什么呢,我当然要去啊!”
    卫书洵早就想更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水平,可惜航空航天太敏感,就算经常参加国际科研会议也不能交流。
    别的科研都能交流,唯独航空航天,交流什么呢?
    我们提升了精准度,导弹保证能直接打到你们总统府啦! ≥▽≤没错,如果要炫耀技术的话,就只有这种话题才能表达。
    航空航天研究不只是让火箭飞到天上,它的真正发展目标,其实是导弹——这绝不是能和别的国家交流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航空城只能拿机器人西林去炫耀的原因。至少咱们还有个机器人,其他国家的航天城……呵呵,冷笑……
    据说这招还真套到了不少情报,没办法,西方人比较直。
    题外话暂且不表,总之,第二天卫书洵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军事机场,看到邓宁维等人时愣住了。
    这次被派往俄罗斯的总共9人,卫书洵和邓宁维不提,两人都是某方面开挂的人物,另外7人,竟然也全都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平常大家出国,都是有老科学家领队,这还是第一次全部由年轻人组成。
    邓宁维将大家召集到一起,说道:“这次前往俄罗斯,是因为俄罗斯支付了一亿美元,要求我们协助他们完成第三级火箭的技术支援,科学院这次选出我们几人,一是为了展现实力,二是为了让我们趁机学习,所以我们只做那一亿的份内事就好,多的绝对不要管。”说到这里,邓宁维看向卫书洵:“尤其书洵你,绝对绝对不要说多余的话。”
    
    第171章 番外 技术支援
    
    卫书洵无辜的举手:“如果我有疑问时要怎么办,长官?”
    邓宁维想了想,说:“那就先跟我说,我确定能不能告诉俄罗斯。”
    “好吧!”
    一切就绪,众人乘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军用飞机。到达俄罗斯军用机场后,已经有一支部队前来接机。领头的自然是俄罗斯航空院的科学家,那是一名五十多岁,留着满脸大胡子,略有些肥胖的高大男人。他一开始热情洋溢的迎上来,待看到全是年轻人的科研队时,露出了疑惑的神色。不过他仍旧有礼的和邓宁维握了握手,虽然两人没有见过面,但他知道邓宁维,毕竟他是被美国发布了通缉令的高科技人才。
    “你好,邓,很欢迎你们的到来。”他用生涩的中文说,后面的话他还是改为俄语:“除了你以外,其他科学家呢?还没到吗?”
    邓宁维身后的众人,完全被看成了助手。
    “不,已经全部到达。”邓宁维用流利的俄语介绍身后的众人:“他们就是我国派遣的优秀科学家。”见男人皱起眉,邓宁维强调:“我不能向你透露他们的成就,但是,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有足够实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好吧好吧,如果不行我会向中方投诉的。”男人很直白的说,又笑着向众人介绍道:“我是阿历克赛,接下来的时间,由我负责各位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现在我先带大家前往航空科学院。”
    他和邓宁维虽然都用俄语交谈,但卫书洵有学习机翻译,早就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他人也从本国翻译那里听到了谈话内容,露出不忿的神情,不少人暗自打算要给这帮小瞧人的家伙一个好看。
    邓宁维领着众人跟上阿历克赛的脚步,小声对他们道:“别管他们怎么看,做好一亿美元内的工作就行,别做多余的事。”
    众人悚然一惊。别说,要不是邓宁维提醒,他们一气之下还真可能全力发挥。到时收获的不过是几个惊叹的目光,俄罗斯拿到的却是更实在的东西。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瞬间就恢复了平常心。
    不管阿历克赛是无意还是有意为之,不管到时面对挑衅还是惊叹,他们都只做一亿美元的份内工作。
    俄罗斯的航空科学院和中国一样,也是在远离城市的荒野郊区,还好离军用机场不远,在一队军车的护卫下,很快到达航空科学院。
    俄罗斯是花了大钱请人来的,当然不会舍得让大家浪费时间在休息上,安顿好住处后,立即领着众人进入航空部。
    因为并非每个人都会俄语,因此俄罗斯安排了两个翻译给他们,同时也向他们指出禁入地区,基本上来说,除了住处和实验室,其他地方全部是禁止区域,两位翻译会全天二十四小时跟随他们,一是帮助,二是监督。
    卫书洵等人倒不觉得有什么,换谁到他们航空院,他们也是这种态度。
    虽然说禁止,但是研究院的窗户基本都是宽大的无色钢化玻璃,从走廊经过各部门时,还是能看到不少东西,至少通过仪器就可以知道他们在研究什么,不过各个国家都是大同小异,还真不能算机密。
    直至经过一个实验室时,看到里面竖立到一半的火箭,以及旁边十多个黑发黑眼的亚洲人,卫书洵不由得停下脚步。
    “书洵,怎么了?”邓宁维问。
    “那里。”卫书洵指向里面,疑惑的问阿历克赛:“他们是哪国人?是来参与哪方面的研究?”
    “哦,他们是韩国人。”阿历克赛解释道:“他们请我们帮忙制造一级火箭,这些家伙是来……嗯,我也搞不懂他们来干什么的,走吧走吧,我们的工作该开始了。”
    众人继续前行,邓宁维走在中间,小声道:“从我得到的消息,韩国花了三亿美元请俄罗斯帮他们制造一级火箭。”
    卫书洵恍然:“所以俄罗斯才舍得花一亿美元请我们。”
    俄罗斯研究三级火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之前他们一直都是自行研究。近段中国航空在卫书洵有意无意的借用学习机的情况下,很多技术提前好几年现世,在火箭技术的研究中可以算得上碾压国际,刚巧韩国送来了三亿美元,俄罗斯就顺便拿了一亿美元来请中方帮忙了。
    想到这里,卫书洵不由嘀咕:“韩国还不如请我们呢,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比俄罗斯便宜点。”
    一级火箭,也就是目前最基础,最普通的火箭,对卫书洵等人来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韩国做为一个从没发射过卫星的国家,也只能花钱请人帮他们研制,他们还没有能力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
    “呵呵。”邓宁维冷笑:“韩国怎么瞧得上中国的科技,他们有三星嘛!”
    在卫书洵等人看到他们时,韩国的研究员也看到他们,于是问俄罗斯的研究员:“那是哪国的人?他们来干什么?”
    那名俄罗斯研究员想了想,说:“好像是中国的,和你们一样,也是来研究火箭的。”
    不过双方立场不同。
    韩国和俄罗斯对外说双方共同研究一级火箭,但其实根本不需要韩国,俄罗斯自己就能搞定,韩方过来纯粹是想偷学技术的。就好像他们请中方过来,其实也是想偷学技术一样。
    因此俄罗斯防韩国防得很紧,到现在韩国还没能学到什么。
    不提韩国这边怎么想,卫书洵等人进入实验室后,想工作却遭到为难。因为他们都过于年轻,除了邓宁维小有名声外,其他人都遭到质疑,尤其卫书洵,长得又好看又白皙,说他是明星还差不多,说他是科学家,这里的研究员都表示不信。且不说他的身份,他这种年龄顶多也就是个助理的职务,何况他看着还比实际小几岁,都不知道大学毕业没有,怎么就让这么个年轻人来参加他们的三级火箭研究?
    要知道这项研究,集合的可是他们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们!
    “我认为比起语言解释,实际的行动更能证实我的能力。”卫书洵撸起袖子:“把你们最近的研究资料给我。”
    俄罗斯方递给卫书洵一份资料,他们现在卡在脱离仓的延时相移反馈上。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火箭在预备脱离时不能及时反馈数据,控制台将无法准时发布脱离命令,导致火箭偏离轨道甚至坠毁。而这个问题,他们已经研究了一个多月都没有进展。老技术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三级火箭,偏偏新技术研究不出来,幸好韩国给了三亿美元研究经费,俄罗斯才咬咬牙,花一亿美元把中方的航空科学家请过来,打算让他们帮搞定剩下的研究。
    因为合同上已经说明了要帮助俄罗斯研究,直到三级火箭完成,这也是工作内容之一,但卫书洵这里有好几个解决方案,他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提出的技术不能超出这个年代,否则就是白给俄罗斯干活了。
    阿历克赛见他看着资料沉吟不语,质疑:“怎么样,你能解决吗?”
    他对过于年青的卫书洵也非常不信任。
    “应该,我先试试看,给我工具。”卫书洵在脱离仓前蹲下,见没人对他的话有反应,不耐烦的说:“把曼普宁冷轴机拿来!”
    见他说出了适用工具,不像完全无知的模样,俄罗斯方才把工具给他。卫书洵对着脱离仓研究了一会,确定了两个实用方案,抬手叫来邓宁维,小声的问他:“我有两个解决方案,你听一听哪个合用。”
    邓宁维防备的看了看旁边的人,把卫书洵拉到一边:“说。”
    “一个是高斯单脉冲的方法,还有一个是宽频偏震传输,没有时间说太多,你觉得哪项技术比较耳熟?”阿历克赛已经怀疑的靠过来了,毕竟在同一个实验室里,他们不可能不让他听。
    “……”邓宁维瞪着卫书洵,突然用力掐他脖子:“我没听过宽频偏震传输技术。”顿了顿,小声说:“回去写给我。”
    这么说,宽频偏震传输是以后的技术了,要保留。
    了解后,两人转回来,对阿历克赛笑笑:“我们已经商量好解决方案了。”
    阿历克赛瞪大眼。
    就这么几分钟?!
    虽说脑中已经有了完整方案,实际做起来还是有偏差的,而且卫书洵也不打算一下子就解决,不困难一点,怎么对得起那一亿美元?
    但对俄罗斯方来说,一个下午就能看到一些进展已经很不错了,这一亿美元虽然心疼,但花得值。
    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卫书洵,虽然这些解决方案多是他提出的,但他每次都要跟邓宁维嘀嘀咕咕后才说出来,在俄罗斯研究员看来,分明是邓宁维提出解决方案,他复叙而已,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第一天的工作结束,众人一起到餐厅就餐,偶遇在餐厅的韩国研究员。这群研究员基本也是三十多岁左右,被国家特意挑选到俄罗斯参与火箭研究,自然也是国家精英级别,每人脸上都带着自信和不经意的傲慢。
    看到中国的研究员,他们热情的过来攀谈。虽说没恶意,但语话中透着满满的骄傲:“我们正在和俄罗斯合作研究火箭,因此国家特地派我们来帮助俄罗斯,你们呢?看你们都那么年轻,是来学习的吗?”
    他说的是英语,这里大部份人都能听得懂,卫书洵忍不住想笑,勉强忍下的结果就是呛到了:“咳咳、咳咳。”见韩国研究员看向他,他急忙摆手:“你们继续,继续,不用管我。”
    他习惯说中文,那韩国研究员露出鄙夷的神情,继续用英语问邓宁维:“听说你们也是来学习火箭技术?也许我们可以私下交流交流。”
    邓宁维放下刀叉,假假的笑了笑:“当然,我很乐意,等韩国的火箭发射成功以后,我必定要向各位请教,第一次发射火箭的心得。”
    作为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