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狂欢-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凯瑟琳低下了头:“人造人的事情……”
  “是我唐突了,”邱向农马上说,“你不要在意。”
  “我也希望事情可以尽快结束,这样我们也可以远离这些纷扰,当一对神仙伴侣。”凯瑟琳甜甜一笑,全然是个少女的样子。
  “我也希望如此,可惜顾清并不打算向我详细说明进展……”
  “快春天了,都说金秋九月,不知queen在9月前是否能够成功……”
  “这还要看顾清的能力了,”邱向农认真的看着凯瑟琳,“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
  “怎么会……”凯瑟琳就势依偎在邱向农怀里,眼神忽明忽暗,“如果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谁能帮我跟他保持工作上的接触了。”
  “不要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先睡一会儿吧。”邱向农抚摸着她的头发。
  “嗯。”凯瑟琳应到。
  栗色的长发在指尖滑动,如上好的丝绸一般柔滑。凯瑟琳的呼吸渐渐平稳,邱向农撩起她盖在脸上的头发,露出她明艳的侧脸,同时也看到了她内领侧熟悉的刺绣——gaia。
  盖亚学院。
  两年之前,邱向农还没有听过的组织。
  彼时他还仅仅是农业部的一名官员,在首都那个遍地是部长的城市里浮沉,不知什么时候能捞到下一次晋级的机会。而且,一个农业部,本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主宰机构,大起大落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官位基本靠挨,就算挨到了时候,“生了”,也不过是说着好听而已。
  人到中年,妻子早逝,膝下无子,生活当真毫无乐趣。
  凯瑟琳便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驼色的系带大衣,捧着一干资料,明媚的像是他多年前初见妻子的夏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便一头栽了进去,有什么怕呢?他什么都没有。
  自然,她的到来,并不是全无所求。
  她说她来自美国一个叫盖亚学院的地方,专职研究转基因食品,希望可以由他帮忙,在各地普及一种水稻的种子。那时转基因的弊端尚未爆发,但除了中国,大多数国家对转基因的水稻还是持怀疑态度。她说,她急需帮助。她说,不必花钱,只要有人愿意种植并食用就可以了。她说,绝不会有问题的。
  邱向农几乎马上就答应了:中国到处都是转基因食品,并不防备这个;年纪见长,有缘由的爱反倒让他安心的多。
  稳赚不赔。
  事情安排下去,自然就会有人帮你办,而且比你自己办的还要细致,这就是中央的好处。这个种子倒是不挑,旱涝保收,转年邱向农出差的时候还去江苏一年两熟的田间看过一次,种子便宜省农药,收成又好,老百姓都格外的欢喜。接着,他试探性的将凯瑟琳给的小麦的种子送给了西部干旱地区,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居然也有收成。
  邱向农干农业也干了半辈子了,得到这样的成绩,说不欣喜,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凯瑟琳说,这是送给他的礼物,禁止他上报中央。
  他便不报,因为过了第二个春天,算上东北的一茬越冬水稻,邱向农已是赚了满钵盈,存折上的钱在首都都可以买三四栋别墅了。
  大概是钱财来的太轻易,邱向农渐渐的睡不着觉了。每次午夜梦回,邱向农打量自己的枕边人,时常想,到底是怎样的机缘,将这样的女人送来到自己身旁。
  到了今年年末的时候,他跟凯瑟琳的存折已经过了十位数,有了那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钱,他觉得是时候跟凯瑟琳求婚了。
  谁知,出了差池。
  转基因食品害死了所有人类的后代。不只那些吃过邱向农提供种子的人,全世界吃过转基因食品的人都未能幸免。
  电话是凌晨两点打来的,他并不意外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后果,毕竟基因是如何奇妙的东西,谁都不曾真正了解。他匆匆的穿衣,凯瑟琳给他扎了一条暗纹的领带,并塞给他一张纸条,说,一会儿要争取发言的机会。
  他对她点点头,直到那个时候,他才确定,他的爱人跟一样他永远都不懂的东西,牵扯不清。
  纸条的内容,他现在还记得,千言万语,他要在最高领导面前提到人造人计划,提到建设盖亚学院。
  凌晨三点钟,邱向农跟几个部长一起见到了彻夜未眠的领导人,强撑的精神,新染的头发,他任期内最后一年是个多事之秋。
  助手已经不再过滤来电,电话只要响,就会有人马上接起。陆续的,屋子里的几个部长领了命令,去布置天亮之后的行动。最后,除了最高领导人,办公室里只剩了他和科学技术部下属的一名主管生物科学的副部长。
  人的一生的关键点只有那么几个,邱向农从未想过,自己的关键点是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来临。
  他按着领导人的询问,详细的说明了转基因食品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每说一分,领导人的脸色便沉上一分。
  那位老人问,有没有可能,在国内找到从未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
  邱向农的背沁出一层汗,别人且不说,他的种子不需要钱,后来又为了求隐蔽,都是送给最偏僻的地方,连西藏那些荒无人烟的地方,语言不通的牧民,都曾收过他的种子。
  当然,他是不会说的。
  可能性不大,邱向农低头答道,美国的大豆,加拿大的小麦,还有东部种植的大米,西部种植的玉米和棉花,非转基因的粮食在我国已经少之又少,有些声称是非转基因的种子也并非是非转基因的。
  这都是发展过快的负效应啊。老人感叹着说。
  其实,也并不是全无办法,邱向农回忆起纸条上的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创造食品,就能创造人。
  老人问,时间会很长吗?
  在领导救助的目光中,邱向农觉得他第一次挺直了自己的脊梁。盖亚学院,他说,长久以来,他们都在研究人类体外繁殖,有相关技术,并且正在寻求资助。眼下,他们的一位负责人正在中国,不如见上一面,也许能解当前的困局。
  后面的事情,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毕竟,说到钱,谁有中国政府更自信呢……
  “请领导下飞机。”年轻的特警笔直的站在邱向农面前,打断了他的思绪。
  “同志辛苦了。”邱向农笑着向他对他点头。
  “多谢领导关心!”
  邱向农下了飞机,长时间的飞行,让他在见风的时候,略有些不适。庭院里长着长青的松树,苍绿笔直,与盖亚学院的满眼粉红如此的不同。
  他深吸一口气与凯瑟琳并肩进了小楼,没有武器检查,没有盘问,两人静悄悄的上了三层。
  刚到了红漆的实木门前,里面的助理便推开了门,将二人迎进屋中之后,又悄悄的阖好门,退了出去。
  两届,四位领导人都在。视频的另一边,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也在。
  “开始吧,时间有限,不要说空话。”
  “是。”
  邱向农开始了他的每月汇报:
  “这一月中,人造人计划经历了第一次的试水……因此并未成功,下次实验在一个月后。除此人造人计划的进展外,农作物返祖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产量堪忧,不可能养育如今的全部人口……”
  缓慢而认真的,邱向农完成了他的汇报。领导询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便放了邱向农离开。
  邱向农带着凯瑟琳走出小楼,特警早等在那里,他轻轻的扶了扶凯瑟琳的手,将她送上飞机,凯瑟琳笑着跟他说,谢谢。
  这个女人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告诉他,不过他并不急着知道。
  只要人造人计划成功,他就既是有钱人,又是有权人,再加上美人在怀,还有什么秘密是一定要知道的呢?
  凯瑟琳站在飞机舱口对他展颜一笑,明媚的女人,笑起来更是艳丽。那些秘密也能衬托着她更有魅力吧,邱向农宽免的笑了笑。
  那片桃粉又映入眼帘,明晃晃的扎人眼。荆棘般如芒在背的感觉又回来了,邱向农叹了一口气,凯瑟琳马上温柔道:“事情没有结束之前,还要辛苦你留在那里。”
  邱向农眼神幽暗的看了她一眼,她无辜的嘟起嘴,他便又释怀了:无论以前如何,现在这个女人是爱他的。
  “你会一直陪着我的,是吧?”
  女人笑容灿烂的点了点头。
  咚咚咚。标准的敲门声。
  “进。”
  平头的年轻男子对着藤椅中的中年男子深鞠了一躬:“凯瑟琳小姐有东西送来。”
  男子站起身,身量很高,穿了件白色的亨利领t恤,随意至极。他接过那个小小的芯片,对年轻男子摆了摆手:“去罢。”
  即便换了便装,仍难掩军人气质的年轻男子悄悄退出了房间。中年男子将芯片插入机器,里面有几张图片和一个很普通的电子便条:
  院长,
  一切顺利,他们都很好。
  男子将便条里的字迹删除,看了看几张图片,少年们神情或坦然或愤慨,角落的黑发少年看着对面头发略长的伙伴,眼神温柔。
  “好像,长大了一点啊……”
  作者有话要说:
  哦哦哦哦哦哦,我爱第三人称,哦哦哦哦哦哦哦,我要卖萌~


第34章 外面
  诗词分析题:
  《亲人》
  啊,生物物理!
  啊,高等数学!
  啊,顾清算法!
  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问:请从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来分析这首诗歌的独到之处。(5分)
  答:这是一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诗歌,寥寥几行正是诗作者激动的心情写照。在诗词内容上,我们可以衷心的体会到作者对于学习的热爱,和对顾清的崇拜;在艺术手法上,无论是那个“啊”,还是那排比的运用,就连那拟人的手法,都体现了诗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深厚的文化底蕴——
  喂!陆潜,醒醒!
  好吧,臆想到此结束。
  身为“诗作者”,那个我幻想中的考生一定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他的处境:坐在考场里,回答着有标准答案的试卷,怎么写都有道理……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正如我诗中每个感叹号的背后都有一群神兽呼啸而过,我猜他们写下那段“答”的时候,心里的草泥马也已经喷薄欲出了。
  但是,我还是要说,当个普通学生最好了!
  当一个普通的学生,数学是可以用纸笔来完成的;当一个普通的学生,物理是可以不考虑很多干扰因素的;当一个普通的学生,顾清算法这种逆天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当一个普通的学生,除了考试的时候,舒坦的跟大爷似的;当一个普通的学生……
  这个排比句式我能一直写到山崩地裂海枯石烂沧海桑田地老天荒,但是吐槽到此为止了。
  因为,我没有时间……
  这个省略号的背后,藏着什么,还是你自己领悟吧。
  匆匆两月。
  Queen…s的实验本以为一个月后就会实施,结果因为二楼在queen…s中层添加的衔接点出了点问题,就又拖了一个月,实验时间大致在这几天。
  这两个月里,我都埋头在我的“亲人”怀中,体会着它们的“温暖”跟“包容”。每天的日程大概是这样的:五点起床,打坐兼背公式;吃了早饭去实验区做实验,挨近藤狩教训;吃了中午饭,跟着大家去学习数学理论和算法;吃了晚饭,跟哈希雅会合,听他讲讲一些人生的哲学;十一点睡觉,沾枕头就着。
  什么多余的事情都不做,只是马不停蹄的学习,比当初考二附还要累,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慢慢习惯了之后,就有了点充实的感觉,甚至生出了点兴趣。
  就拿实验区的克隆实验来说,我之前对它有诸多不屑,真正去实施时才知道那件事情有多么曼妙。先用纳米刀割裂一小部分子宫内壁的组织细胞,小心的进行边缘处理,再施以营养液与保持液,多加看护,慢慢的,它就会从一个在高倍显微镜下的弱小组织长成培植器皿中肉眼可见的片状薄膜。这个过程里,你要反复的给它换培养液,增加成长剂,让它健康的成长。虽然它不能从此长成一个婴儿,对我说话,对我笑,但这种充当一半造物者的行为,已经带给我无限的成就感和乐趣。
  总听别人说每个科学家都是诗人跟哲学家,我并不相信,牛顿皈依神学更是让我不能理解,可是如今我多少有些领悟了,长期用造物者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一切,想的事情自然就不同。
  就像一个天文学家常年站在浩瀚的宇宙中一样,我龟缩在那个小小的组织细胞中,一直都在好奇,为什么没有思想的组织细胞会不断生长,而它们堆砌起来的人类却无法繁殖?为什么转基因食品让人类在同一天毫无征兆的失去了繁殖能力?为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而不是□□大炮将要灭亡人类?基因到底是什么?
  这些事都是我想弄明白的。以前,我什么都不在乎,也不想了解,人类什么时候灭亡我并不感兴趣,如今,我什么都想知道。我想知道人类能走到哪一天,人类最后会怎么样,大自然选择的下一位仆人是谁。我并没有想要拯救人类,我只是想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一次,除了追逐陈琦的脚步,这个世界上有了另外的事情我想去做。
  今天起的太早,背了一大圈公式晃到食堂时还没有学生来,尽职尽责的厨师们倒过了班,正在做早点。中式的早点师傅又是熬粥又是包馄饨,忙忙碌碌的;西式的早点师傅相比之下要悠闲许多,他们将食物一圈圈的码到外面来,大罐的牛奶跟咖啡并排摆着,奶香四溢中又有些咖啡的苦味儿,煞是好闻。
  端了三个包子一碗粥,我随便坐在食堂的一侧开始吃早餐。别看包子不起眼,面的口感也一般,身价却金贵的很。从大米白面到肉类蔬菜,食堂用的食材都是约书亚他们一直在研究的返祖粮食,大约比国内的“特供”还要讲究健康。
  想想之前试图离开盖亚学院的想法真是可笑,这里有最好的老师和实验条件,最有发展潜力的同龄人,最佳的就业前景,就连食堂都是最好的,我却认为这是个凶残的地方,百般的想脱离,现在想来,如果盖亚学院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生,一定会挤到爆炸吧!而智商实在不怎么样的我能出现在这里,还是托近藤狩口中那个“可笑的用处”的福气……
  “怎么样?包子好吃吗?”
  谢天谢地,有人打断了我不愉快的回忆。
  来人是约书亚。他拿了一份面包跟牛奶,坐在了我对面。我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有见过他了,应该是跟哈姆斯教授外出了吧。
  “嗨,”我跟他简单打了个招呼,将餐盘往回收了收,“这次去了什么地方?”
  “北欧人烟稀少的深谷,那里有野生的小麦,”他看了看我的包子,仍是那个问题,“好吃吗?”
  我看了看露出一半猪肉馅儿的包子,又看了看不能吃猪肉的约书亚,小心的问:“要不……你尝尝?”
  “你理解错了,不是猪肉,是面的口感怎么样,最近这两天食堂用的应该就是我们空运回来的小麦,”他笑着的时候眼睛还是很明亮,“不过很感谢,你能尊重我的信仰。”
  我感觉到自己脸红了——怎么老纠结宗教的问题,他都找了一个信耶稣的教授,怎么会在猪肉这点小事上与我计较。
  定了定神,我回答道:“跟中国的高筋弹面口感有一定差别,不过味道方面,怎么说,”我仔细寻找着我们两个都能理解的词汇,“很单纯。”
  “就是好的意思吗?”
  “是的,”我点点头,并不指望他理解中国老百姓已经习惯带有添加剂的面粉里还能吃出农药味道的坦然,“你的面包如何?”
  “口感没什么差别,我还以为出了什么问题。”
  他当然吃不出什么特别来,他的民族可不是我们泱泱中华,吃遍了元素周期表,仍淡定顽强。“口感也不作数,你们不是应该测试过它的基因组成?那个才是最准确的吧!”
  约书亚似乎很满意这次寻找到的小麦品种,他的语速快了许多:“嗯,一点隐藏的动物基因都没有,异种植物基因掺杂少,很纯净,可以作为返祖粮食的基础,只不过,”他又有些沮丧,“产量堪忧。估计以现在世界上的耕地面积来估计,全球的年总产量只够一亿人食用。”
  “一亿?”我惊讶的睁大了眼睛:“那剩下的60多亿人怎么办?”
  “之后还会找到水稻跟其他植物的元祖,慢慢来吧。我这次会在实验室呆半个月,然后会跟队去蒙古国西北内陆,寻找替代的肉类蛋白质。”
  “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我看着约书亚说,“如果可以的话,你能告诉我实情吗?”
  “当然,虽然我们认识的不久,但是你是值得我对你坦诚的好朋友。”
  “你们在旅途中,有没有发现生理机能正常的人类?”
  “这个问题……我和教授去的都是一些人很少的地方,偶尔遇见过各种各样的土著和当地部落,跟随我们的突击队员都会对他们进行生殖能力检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