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都市种子王-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电梯下楼,走向社区的正门时,一道声音喊住了她。
  “小圆的妈妈。”平和的男声,有些耳熟,唐文静循声转头,看到昨晚帮助她的那个年轻人,她回以笑容,但心中也感到困惑,不知这个年轻人喊住她有何事情。
  “我昨天看到你家小朋友似乎喜欢跳舞草,我这里有一株特殊的跳舞草,送给他种植。”那个身穿着清爽海蓝色长袖t恤的年轻人,递给她一个不大的购物袋,笑着说道。
  “啊,这怎么好意思呢?”唐文静连忙摆手,不好意思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
  “一棵小小的植物,希望能让小圆更开心。”林曾微微俯身,注视着这个仿佛游离在世界之外的小男孩,真心地祝福道。
  “那,谢谢。”唐文静不再拒绝这个年轻人的善意,“我是五号楼的唐文静,请问贵姓?”
  “免贵姓林,曾子的曾,我也住在五号楼,六层。”林曾简单地自我介绍。他想,以后如果没有意外,应该会和这个小男孩的家长有所接触。
  唐文静原本还想再说什么,不过还没开口,她倏然发现自己的时间不够了,再多说几句,怕是去治疗中心就要迟到了,于是急忙抱歉说道:“谢谢你,我带小圆去治疗中心要迟到了,谢谢你给他的礼物。小圆,谢谢叔叔。”
  毫无意外,这个小男孩低着头,认真看橙色的购物袋,对妈妈的话完全没有反应。
  林曾将这棵跳舞草的盆栽送出去之后,顺手从小区的路边收集了一大袋杨絮,在社区扫地阿姨诧异目光下,去小区外的一家小食铺,打包了几个芝麻烧饼和三碗咸辣豆腐脑,还有三根刚出油锅外脆里绵的油条,晃悠悠往五针松四合院的位置走去。
  心灵舞者种子和绘纹师的培养工作,只是昨日临时意外的插曲。
  总体而言,他现在的研究中心,还是放在植物回收站上。
  ——
  ——
  中午六点,唐文静带着小圆,从治疗中心走出来。
  孤独症儿童的治疗,需要缓慢而耐心,通过教育训练的方式强化他的正面行为,抑制他的负面行为。三岁到六岁,是孩子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唐文静辞职之后,一直奔波在前往治疗中心的路上。
  牵着小圆柔软的手,唐文静给他递上一盒牛奶。
  但小家伙似乎对妈妈手中的奶制品没有任何兴趣,他一手抱着那棵用普通塑料盆种植的小盆栽,行走也不看道路。
  “小圆,你这么喜欢叔叔送给你的跳舞草吗?”唐文静低头看着儿子,看他专注的表情,莞尔一笑。不过她习惯了说话没有孩子的回应,自言自语的状态。
  但小圆接下来的反应,让她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她突然看到儿子脑袋微微转动,黝黑的眼眸视线注视着她的眼睛,停了几秒,然后又转回脑袋,专心看松软土壤上一抹嫩绿小芽。
  仅仅是一个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回视,唐文静觉得自己经历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瞬间。
  她蹲下身,眼中含着泪花,似哭似笑,看着小圆疏离世界之外的稚嫩脸孔。
  她的第一个想法是,治疗中心的康复作用有了很好的结果。
  这个发现,让她心中满溢喜悦,决定回家和老公徐鹏晓分享这份快乐。
  奇葩组的东哥说过,有很多很多苦的人,只要有一丝的甜,就已知足。
  带着儿子,走向地铁站的唐文静并没有发现,一瞬不瞬盯着小盆栽的儿子,不时会轻轻抬起眼皮,在她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瞄一眼她的脸。
  回家后,唐文静开始制作晚餐,小圆已经对昨天玩了一个晚上的矿泉水瓶子失去兴趣,抱着那盆跳舞草的小盆栽,怎么也不肯撒手。
  晚上八点半,小圆提前吃过晚饭,而徐鹏晓回来之前,已经看到老婆发送给他的微信。
  他满脸笑容地推开门,不顾一身疲惫,搂了一把妻子,然后蹲在儿子旁边,注视他的眼睛,和他认真地打招呼。
  “小圆宝贝,爸爸下班了,你今天过得高兴吗?听妈妈说,小圆今天表现的很棒,爸爸爱你!”一米八三的北方汉子,说起甜腻腻的爱语,一点也不比小女生逊色。
  他虽然白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但每天回到家后,总是扔掉手机,全身心投入到和妻儿的相处中,直到他们入睡,才开始自己加班的工作。
  不过,就算再细心的成人,也不会发现,小家伙手上那棵只有两片圆叶的小嫩苗,以一种特殊的频率,轻微颤动。
  但是,这一丝不易觉察的动静,并没有逃出这个极度专注盯着它的男孩的观察。
  “先吃饭吧!”唐文静今天的心情很好,把加热好的饭菜,端上饭桌。
  夫妻俩准备动筷,突然从客厅沙发处,传来一声几乎不可闻的低微声音。
  “吃,爸爸,妈妈。”
  徐鹏晓拿着筷子和米饭碗的手,僵在半空。
  唐文静脸上霍然转身,筷子上夹着的番茄都掉落在桌上。
  他们两个人,呆愣半响,才缓慢地回神。
  “老公,我刚才没有幻听吧?”唐文静狠狠掐了一把徐鹏晓的大腿,告诉自己不是在做梦,儿子居然主动跟他们说话了。
  “嗷~”徐鹏晓惨嚎一声,然后蓦然跳了起来,像一个快乐孩童一般,兴奋地喊道,“老婆,咱们没有做梦,真的,真的!小圆真的主动跟我们说话了!”
  盆栽里似乎长大一些的小苗儿,继续以肉眼看不见的频率颤动,仿佛是一个特殊的翻译者,向这个孩子转达他父母的雀跃心情。
  “呵呵~~”他发出平生第一声笑声。


第六百零二章 轻暖绒
  一个特殊的普通家庭的小快乐,外人不得而知,即便是一手将这份幸福送到他们手上的林曾,也无法分享到属于他们亲人的幸福时光。
  而属于林曾生命中的快乐,很大一部分在育种师这条未知道路上,不断探索的风景。
  到五针松四合院,林曾坐在雅致庭院,吃完一顿油条豆花和芝麻饼的早餐,然后继续完成昨天给古松动手术的工作。
  白天光线明亮,很快古松上的细绒针小球都被找到,林曾用镊子将其单独集中在一个塑料盒子中,放在育种空间工作台旁的架子上。
  不知道何时,他才能用得上这个玩意。
  处理完古松身上的银霜针,林曾拍掉衣服上枯黄的松针,还有无处不在的飘絮。从清河市秘境二号里取出一罐肥水微子稀释溶液,浇灌在种植五针松的花坛中。
  五百毫升的液体,马上渗透进土壤中,以肥水微子对植物的作用,这棵奄奄一息的五针松,很快就会恢复青翠和生机。
  而此时,林曾的手机也响起,接听电话,一个客气礼貌的声音传出来。
  “喂,您好,请问您是林先生吗?我们是京城市明洁家政公司,您预约的房屋清洁服务工作人员十分钟后即将抵达。”
  “好的。”
  令人赏心悦目的装潢下,也需要精心地维护打理。
  虽然林曾没有打算这么早住进这里,但定期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幸好,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将房屋开放保洁人员,林曾则在正房的书房里,研究起杨柳絮的利用。
  植物回收站对各种材料的回收和利用,有一定的规则存在。
  一些常见垃圾如何回收处理,从资料库从可以找到现成的套用公式,无需林曾自己亲自提炼研究垃圾质地。
  比如说,纸质和木质材料,林曾可以直接从资料库中兑换到其处理方式。
  废弃的纸张,经过植物回收站的加工,形成二次用纸,纸质厚实,不逊色于原生木浆所形成的纸张。
  比如说一些厨余垃圾,动物和人物的粪便,林曾无需专门跑去研究这些垃圾成分,只要套用现成的符文公式,就可以让植物回收站将其处理成颗粒分明,营养丰富的种植介质。这种介质,不仅可以用于城市种植的土壤基质,也可以改良被过度种植的农业用地。
  但是杨柳飞絮这种材料,在育种空间资料库中并无记载,因此林曾需要用另一种方法研究这种材料最适合的回收方式。
  这需要用到一些繁琐的符纹,但对林曾而言,并没有太大的难度。
  林曾进入育种空间,至少一个小时内,四合院内的保洁人员不会进屋打扰他。
  把软软绵绵,蓬松几乎没有重量杨柳絮,投入炼制炉中,林曾感觉杨柳白絮就算普通棉花糖一样,沾水融化消失,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炼制炉带着黑点的白絮,完全被吞噬干净。
  等炉壁上的符纹闪耀到光芒最盛时,突然“嘭”一声响动,鼎炉内被一种色泽呈现冰雪般洁白的丝绒充斥,它外形虽然和杨柳飞絮相似,但质地非常干净。
  林曾打开鼎炉,取出这团轻飘飘的白色绒絮。
  它看上去就像街边白糖打成的棉花糖,轻盈无物,比羽毛的重量还低。食指和大拇指捏着这团棉花状的柔软白绒,细腻轻柔,不知道会有什么样子的属性。
  “获得杨柳绒絮产物——轻暖绒,能够制作极为轻盈的保暖衣物,每100克杨柳绒絮可制作同等面积的轻暖绒90克。每100克轻暖绒,可以给一个普通成年人制作一件保暖外套,或者一条保暖裤子。单件可为零下十五度以上低温天气,提供优良的保暖效果。”
  别看100克看上去一点儿也不重,但轻暖绒质地极轻,林曾手中一大团白绒,估计还不到50克。
  植物回收站的智慧核心植物,通过改变杨柳绒絮的结构,将原本不具有保暖效果杨絮柳絮,转换为具有非常良好保温效果的材料。
  保暖效果,远胜于普通的鸭鹅的绒毛,和一些动物皮草。
  看起来有相当不错的的经济价值。
  对华国人来说,只要一种东西,找到它正确的用途,有足够的经济效益,就不用担心它泛滥成灾。
  在a国河流泛滥成灾的华国鲤鱼,是火遍全国的酸菜鱼,水煮鱼,干锅鱼片。
  如果恼人的漫天飞絮,放入回收站,就能获得机具价值的轻暖绒,这数百万棵留之烦恼,砍之可惜的毛杨树和柳树,估计棉絮还未落地,就被人采摘一空了。
  将这一团轻暖绒放入秘境二号空间,林曾没有在育种空间久待,他回到这个古风浓郁的书房,琢磨着想找一个能够手工定制成衣的作坊,制作一件轻暖绒填充的保暖衣物,看看效果如何。
  虽然华国各地已经走出冬季,满城飘絮的日子也就十多天,但是简单估算,就可得知,其中经济效益,足够让人心动不已。
  不过,就算其中利益再惊人,林曾目前也没有打算从中分一杯羹。
  只有令人双目赤红的利益,才会不断推动植物空间的普及。
  林曾在植物空间推广的早期,绝大多数不打算收费。
  而只有特殊植物的种植种植普及,晶源体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交易物时,他才会直接通过植物空间收取晶源体。
  要知道,在异度世界,沿街各处,功能齐备的植物空间,是当地政府和公益机构收入的重要来源。
  唔,长期利益,长线投资,放长线钓大鱼……
  许多资本,貌似都是这么运作的。
  好吧,现在林曾的重点是,哪一种植物,适合作为植物回收站的核心智慧。
  管理植物回收站的植物……
  怕不是要有一张大嘴吧。
  林曾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检索着。
  ——
  ——
  清河市,九文区,清河市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室。
  陈若飞眉心微皱,看着学校中这个年轻的美术老师。
  工作三四年,教学能力出众,业务工作多面,能承当各项工作,性格坦荡,不老油条,是学校领导很喜欢的一位青年骨干教师。
  “江画,学校的环境很优厚,工作稳定,养老有保证,还有子女入学的优惠,你真得决定放弃?”陈若飞看着办公桌对面微笑的江画,最后一次确认说道。
  “是的,陈校长,虽然心中也很舍不得学校,但是,我现在有更喜欢的事情,精力无暇顾及其他,总要有所放弃。”下定决心后,江画没有任何动摇,面对陈若飞的劝说,只是坚持自己的决定。
  陈若飞几番劝阻,依然改变不了江画的想法,只好微微叹气,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帮学校五月份的课程上完,我方便调整其他美术老师过来接替你的课程。”
  “没有问题。”江画没有推辞,一口应下,将辞职信留在陈若飞校长的办公桌上,然后告辞离去。


第六百零三章 巨型山区猪笼草
  巨型山区猪笼草,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植物。
  这种长着大嘴巴的被子植物,有着一个特殊的爱好,它喜欢吃粪便。
  虽然动物粪便一直是植物的养分来源,用粪便堆肥施肥,是极为常见的现象,但是,用花蜜引诱动物,用巨型瓶状体收集粪便,作为天然马桶的植物,估计也就这种了。
  林曾查考了大半天的资料,目前觉得这种外形形似天然马桶的植物,最适合作为目前植物回收站的植物核心智慧。
  只不过,它能不能承担这份艰巨的任务,有待实验。
  这种巨型山区猪笼草主要生长在菲律宾中部山峰,外形不算漂亮,国内瓶子草种植爱好者很少种植这个品种,林曾查找了多个论坛,发现想要在花鸟市场之类地方买到巨型山区猪笼草的植株,十分困难。
  林曾想了想,给自由记者于静打了一个电话。她身为记者,人脉广阔,不知道有没有认识相关的人。
  于静正在和一个身穿笔挺军部制服的男子说话,突然手机响起,拿起电话,有些意外地看到林曾来电,心中暗想,这人居然会主动给她打电话。
  她和对面的人说了一句抱歉,然后接听了林曾的来电。
  “巨型山区猪笼草?”于静虽然是记者,但基本工作的中心,主要放在社会人文民生方面,很少留意这些罕见的自然植物。
  “好吧,我有几个朋友在科学院工作,我帮你问一问是不是可以弄到相关的植物样本。”于静答应帮林曾寻找这种植物。
  结束和林曾的通话之后,于静回到座位上,看到面前这位军部派出的代表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林曾?”他问道。
  “是的,说实话,其实你们无需通过我,完全可以直接找他。”于静如今分身无术,各路人马找她要呼吸泡泡的成品,找她寻求呼吸泡泡的种植合作,弄得她的本职工作都有些力不从心。
  在她的公众号上,许多嗷嗷乱叫的读者,正苦苦等待她发布新的一篇清河市游记,期待更新鲜的见闻。
  “于记者,还需要你帮忙牵线,要不然我们贸然拜访,如果旁生枝节就不太好。”别看在座此人面庞刚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军人的气质,但说起话来,却非常妥当,没有一丝执拗强硬的口气。
  “好吧,雷中校,我会将此事转达给他。”于静为了将呼吸泡泡的种植推广出去,也是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刚才你们在电话中提到一种植物?”被称为雷中校的军人问道。
  “是的,一种巨型猪笼草,”于静说话间,指头飞快地用网络百科寻找,然后告诉对面雷海中校具体信息,“巨型山区猪笼草,生在在菲律宾,网上资料很少,我只能找科学院的几个朋友问问看。”
  “好的,我也帮忙找找看。”听到菲律宾这几个字,雷海挑眉一笑,心中多了几分把握。
  于静听到雷海的承诺,想到北方军部拥有的强大能量,心里估摸着,用不着科学院的那几位研究员帮忙了。
  ——
  ——
  西晋省安贤县,是西晋省早期煤矿大县。
  在建国之初,这里就发现有大量煤矿资源。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创造了令人惊讶的经济神话,可惜,“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的城市,并没有因此而走上持续繁荣发展的道路。
  单一的产业结构,粗放生产,让安贤县产业结构极为脆弱,伴随着煤矿资源枯竭,这个曾经房价暴涨的小县城,最终变为一个落败萧条的小城市。
  留给这个煤矿大县居民,只有千疮百孔的地底空洞,以及房产投资泡沫留下的一栋一栋无人居住的郊区寂静楼盘。
  在安贤县县城东部,第一煤矿集团的六层楼高的办公大楼,坐落在县城中心位置。
  曾经这里楼内热闹非常,负责管理国有煤矿生产,经营,销售。给安贤县居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只是如今,染着煤灰的建筑里,清冷非常。二楼之上,空空荡荡,连廉价出租也找不到租客,只能荒废闲置。
  而一楼的办公室,宽裕到一人一间,还有剩余。
  这栋大楼,完全是这个因为矿产枯竭而落败城市的真实写照。
  王立安是第一煤矿集团在安贤县的负责人。如果时间推移三十年,甚至是十五年前,这个位置简直是让集团内部打破头皮,大打出手,纷纷争夺的重要岗位。
  但是如今,完全就是发配边疆,打落冷宫的标准。
  王立安三年前,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