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机农场主-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机农作物啊!!!”白凤梧想想就头疼。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国家花费巨资,发展这项事业,甚至一直在模仿最顶尖的有机蔬菜种植大国的技术。只不过,学到了又能怎么样?国情不同,地里位置、气候条件也不同,因而遇到的难题也不同,一味的东施效颦,结果是可笑的。
  发达国家,有机农作物的产量差不多能达到其常规农作物产量的80%,发展中国家,勉勉强强,达到60%。
  比如,常规水稻(指使用化肥农药)亩产1000斤,发达国家的有机水稻,可以达到亩产800斤,发展中国家就只有600斤……
  伤不起!
  (本章完)


第286章 有机农业的前景
  有机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空气、水、土壤、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缺一不可,不但需要纯净的空气,而且必需保证清澈的水源和无污染的土壤。有机农作物生产与常规农作物生产的根本不同,还在于病虫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异,其要求远高于常规农作物。
  这是生产的原因,还有一个是市场的原因。根据她的同事调查,购物有机蔬菜的消费者当中,超过五成,表示愿意支付比普通蔬菜高15~18倍价格的有机蔬菜,两成为11~15倍,两成2~3倍,一成能接受3倍以上。
  可是,现在的有机蔬菜,价格普遍比常规蔬菜高3~4倍。比如市面上,常规青瓜,卖2块钱一斤,有机青瓜能卖到6~8块一斤!价格如此高冷,过半的消费者都是不能接受的。
  一边是难以量产,农民不愿意从事有机农业,另一边是价格过高,消费者负担不起。
  这正是白凤梧愁的原因。
  然而,唐果给了她希望。唐果做到了,虽然只有他家的稻田,勉强称得上有机水稻,但亩产1200斤,发达国家未见得有这个产量。
  有机农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等明年再看看吧,如果唐家村、梁屋村的水稻,真达到有机标准,让农科院的同事过来给他们立项目……
  “唐果,你可知道,全球有哪几个国家的,有机农业都比较发达。”
  “北美两个发达国家,澳洲两个国家,还有西欧。不过这些国家,都不是我学习的对象。论最佩服,当数以四列。只是以四列,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沙漠又多,气候环境和咱们岭南,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还是泰谷国,值得我们村借鉴。泰谷国的面积,只有我们国家某个省大,但其香米的出口量,全球排名第一。泰谷国是将农业精耕细作,发展到极致的国家。比咱们东面某岛国,还要牛掰!”
  “你可想去这些有机农业先进的国家看看么?年底,我们有个科考团……”
  小静正挽着唐果的手,听白凤梧说能出国,眼巴巴的瞅着唐果。她也想出国呢!
  唐果只好问白凤梧:“能带家属么?”
  白凤梧笑道:“理论上不可以。实际上看情况,你们等我消息吧。”
  走出国门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发展有机农业的,也是这些天,唐果正好想到的问题。有机农业,也是时候认证了,如果能得到外国认证机构的认证,绝对可以有!
  有机农业,从上个世纪中叶,就已经提出,尽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除了在个别国家,总体而言,有机农业的规模还是不成气候的。
  食品安全,是人们餐桌上老生常谈的问题,做为朝阳产业的有机农业,前景还是可观的。
  白凤梧看完上珠村,就领着大伙去看下珠村。虽然两村的情况都一样,但她还是过来。上次这帮人,为了讨好袁老,做的太过了。上珠村几十个专家,挤满地头,下珠村才过来几个小年轻,这样别人怎么想?
  天冷了,梁秋艳回家拿多一床被子,结果又看到唐果,一个年轻的女孩挽着唐果的手,很亲昵的样子。才几天,居然又换了一个更年轻的女生……
  梁秋艳对唐果的印象,更差了!
  哼,有点钱就学坏的男人,就算没钱,也好不到哪里去!梁秋艳心想自己当初真是瞎了眼,居然对他小时候的遭遇产生了一丝的同情……
  接下来的三天,白凤梧都待在唐果家,权当是给自己放假。她不得不承认,吃住在唐果家,压力烦恼什么的,就像消失了一般。
  可惜,她无福消受!还有一年,她做不出一个像样的成果来,她就得回去接受那门亲事。
  得永远告别她最爱的田野……
  三天后的下午,白凤梧带着在唐果家和唐家村,收集起来的检测样本,和十几斤玫瑰花茶,一袋五十多斤的稻米要离开了。
  唐果忍不住想问:“白专家,之前的检测结果呢,怎么一次也没给我看过?”
  白凤梧笑说:“看与不看,对你也没有影响,你的嗅觉什么的,比我们专家的检测,还好使呢!不过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的各项数据都是好的!”这恰恰是最奇怪的地方!
  唐果笑了笑,心想,俺可是有智脑同学……
  “呵呵。对了,等明年,我想搞个有机农作物认证,你可以帮忙吧?”有了这个有机种植基地的认证,现在卖的东西,价格至少还能翻一倍!
  “到时再说吧。走了!”
  “白白!”
  唐万保动了大手术,还没能出院。这三天里,秀莲婶回来过一次,跟唐果说,手术费住院费护理费等已经用了差不多两万了。所以秀莲婶希望,唐果能先把她们家的稻米给卖了,她家种了四亩多稻米,三千多斤呢!加上两三亩的玫瑰花茶收入,勉勉强强能付医药费。
  蒋韵三人则还没回来,她小女儿得是很严重的内感染,庆幸的是,小孩的病情已经开始好转,拉的大便,也不再是黑色……蒋韵小女儿的医疗费用,比唐万保多了可不止一倍!
  通过这件事,唐果心里开始有些担忧——随着村里老人年数量的增加,接下来只会越来越多老人,会得各种各样的病,去县医院治疗,医药费肯定不少。
  秀莲婶其实是个另类,换做其他人,宁愿不治病,也要把钱留给儿孙……今年,唐果带他们种东西,收入是翻了几倍,可遇上蒋韵小女儿这种病,远远不够啊!
  “看来,得想个办法,解决这个治病难的问题才行!”
  唐果有一个大胆的计划,如修路的集资,让村里每户,捐款几百,凑成一大笔钱,拿来当医药费。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一半,剩下的一半的一半,用这笔钱来报销,那么每个家庭的承担压力,就会降到很低。
  眼下提出这个方案的时机还不成熟,还是等这批蔬菜上市,大伙又得一笔收入再说吧!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除了偶尔去去绿珠镇,看上珠村的蔬菜生长情况,唐果哪也不去,安安心心在家里干活。他每天下下地,锻锻炼,烤烤番薯,日子过的好不悠哉。
  只是苦了他们队里的一众小伙伴们,听闻不到十一月,就飞往南半球,到某热带雨林区训练去了。
  南半球,正值炎炎夏日!
  (本章完)
  11/7 8:38:46|44730206


第287章 断绝父女关系
  “队长,你有没有发现,袁老对唐果真的很偏心?咱天天爬大粪,他肯定天天窝家里吃火锅!”热到雨林,到处是动物的粪便,训练的时候,有时得爬过去……米阳有时真想哭上一场!
  每到冬天,米阳可以一天三餐吃火锅,想想,那日子真细美啊。
  沐晚红没有回答米阳,唐果要是不想来,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从立冬到小雪、大雪,唐果借口,帮忙上珠村人种蔬菜,以这个借口,混了一个多月。之后到冬至,说他家小公牛生病了,抽不开身。接下来说圣诞节和元旦节网店要搞很大的活动,忙!眼看着小寒近,又说菜长虫了,袁老已经气的想把他除名了……
  “你们有所不知,唐果在家忙着造小娃娃呢!”牛元宝过来笑道。
  “对!大冬天的,犁田什么的,最辛苦了!”彭戊调侃道,“米阳,你说是吧?农民白白,真的很辛苦!”
  米阳扔了颗石头砸彭戊:“是你个死人头!我看你是想被人浸猪笼!”上次欺负她不懂,害她成为大伙的笑柄……
  “哼!”袁老头过来了,“休息够了?休息够了,继续训练!腊八节,有个全国特种兵大赛,你们都要参加!”
  “嗷嗷嗷!”
  大伙兴奋的不成样!
  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那个偷懒的唐果也要参加吗?”
  “要!”
  袁老头心想着,回去后,看他怎么收拾这小子!他可是听人说,唐果从来没有带过上珠村人种菜。上珠村菜地出现的问题,是白凤梧等人解决了。甚至连有机粪肥,也是白凤梧给菜农们介绍买的。
  冬日白天短,所以给人一种时间过的很快的错觉。快到今天都已经是腊月初一了。蔬菜经过四五十天的生长,已陆陆续续上市。
  米阳说唐果在家天天吃火锅,夸张了,唐果隔两天隔两天吃火锅,倒是真的。先长成的生菜、香菜、韭菜……已经可以吃了,打火锅,都是极好的。
  有时买两只土鸡,或去小溪抓几斤鱼,当底料,味道真是绝了。
  这几个月,林哥足足重了二十斤,唐果也重了几斤,最夸张的,当数林哥团队里的王智,那个比较腼腆的男生,他重三十多斤!
  没办法啊,在唐果家里,吃的好,睡的香,工作没压力,又没有锻炼,不小心就胖了。用王智的话来说,就是心里装着太多的事,不好瘦(受)。
  没经过唐果培育的蔬菜种子,抵抗力弱,且用有机农家肥种出来的蔬菜,鲜嫩可口,菜虫们可喜欢吃了。唐果不得不带着大家,用了好几个办法,花了将近半个月,才将大部分害虫给消灭掉。害虫是不可能灭的完的,哪怕是农药。还是农药省事,一打,害虫死光光!
  蔬菜地里,有杂草,也有最早长成的菜叶,老了,把它们摘下来。杂草和菜叶都可以拿回去喂牛。大冬天的,哪怕是岭南,大部分的野草都枯萎了,牛成天养在牛篷里吃干稻草,也是会腻的。
  以前唐果只种一亩多的菜,不觉得辛苦,种四亩多,活多了几倍。隔天隔天就得去菜地看看,要不然,一周才去,菜地突然爆发菜虫,不会把蔬菜全部消灭,破坏蔬菜的卖相,也会影响蔬菜的销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四千多亩晚稻田,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尽管每种蔬菜的成熟的时间不同,还是不影响其产量。初期,一亩采摘七八斤蔬菜,每天即能采摘三万多斤,中期每天六七万斤,到临近年关的一个星期,可能就是十几万斤。
  所以蔬菜的销售,显得尤为重要。
  冯姐是唐果第一个想到人,希望她的店,每天能消掉一两百斤蔬菜,并像之前卖马铃薯一样,卖给消费者。不需要冯姐卖的多少,一天能消一千斤,也不错了。
  “啥?冯姐,你不打算经营下去了?为什么啊?”唐果不能理解,冯姐店铺的名声,如日中天,生意好的让同行羡慕嫉妒恨,怎么不做了呢?
  “你姐我,被人渣坑了呗。原来人家转给我的是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菜呢,以后你不能卖给我了,不过我旁边有好些个餐馆的老板,他们都想买你们蔬菜。可能你还不知,他们还让其员工,每天抢你们的稻米,番薯,玫瑰花茶呢。以后你们跟车送过来的蔬菜,可以按照给我价格,卖给他们。”
  尽管冯姐的语气很平静,唐果还是听出了她的伤感与不甘:“冯姐,需要我帮忙不?”
  当初要不是冯姐信任他,让他去给她买农村猪,赚了不少猪牙钱,减轻了他的负担,他也没有今天。唐果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冯姐帮了他不少忙,他也一直想找机会报答她。如今冯姐遇到难题了,说不定,他可以帮得上忙。
  “别了,下周,店铺就还给人家了。之后,我可能带小可爱出国……”
  “真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吗?”
  “嗳……”冯姐叹了口气,便不再说什么。
  如果冯姐不要菜了,唐果也不用麻烦客车司机,隔天送菜过去,至于冯姐说的,其它几家饭店,想买,让司机来运。
  因为他的卞老师,家里是开连锁超市。省城加十五个地级市,一百多个县。每个地级市,都有一家她老爸开的大超市,过三分之一的县,也开了中型超市,省城的四家,规模更大!
  有意思的是,卞老师家开的连锁超市,像无线电波一样,慢慢向北向西扩散的。换言之,离玉阳市越近的地方,她家的连锁超市就开的越密集。
  这对蔬菜运输而言,是很有利的。过半的蔬菜,都不适合长途运输。运输的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一是运输费用增加了,二是蔬菜中途损坏更多,三是蔬菜不新鲜了!
  “卞老师,近来可好?”
  “很不好!老师急需人安慰,你可以上来安慰我么?”
  “学生愚笨,老师您还能有烦心事?”您老,吃好住好穿好工作好,人又漂亮,性格又好,唐果搞不懂,她还能有什么烦恼!
  “一言难尽啊!老师数天前,已跟家父断绝了父女关系!”
  “啥??”
  晴天霹雳!
  (本章完)


第288章 卖是关键
  唐果从事珠宝行业两年,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行业内幕。唐氏珠宝,没有自己的宝矿源,公司采购,购买裸石(钻石),可能得经过一级甚至二级的裸石批发商,如果有自己的宝矿源,这中间环节,还可以省一部分成本。购买裸石回来,到工厂加工,成为一级钻饰成品批发商。
  唐氏珠宝的加盟店,或合作店,乃至小的批发客户,均属于二级客户。这些二级客户,即零售商,他们想要回本(员工工资、店铺租金、水电物业、广告宣传等),和赚钱,零售价格,至少比唐氏珠宝给他们的批发价高一两倍!
  假如拥有宝矿源的人,成立一间自己的珠宝公司,以低于市场的三分之一的零售价出售,减少中间环节,他的利润提高了,消费者买的也更划算了。
  现在这种珠宝公司,越来越多了,但是唐氏珠宝还是这种传统的模式,竞争力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前在鹏湖市,唐果一边听说xx市xx蔬菜烂地里没人要,一边听同事们抱怨蔬菜贵的吃不起。‘蔬菜价高’和‘菜贱伤农’本是一对矛盾,可两种现象仍同时存在。就像一个怪圈。
  唐果家的白菜,田头价以每斤4~5毛的价格卖给本地的菜贩子,菜贩子转手以8~9毛的价格卖给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以13~16元1斤卖给菜摊主或超市,菜摊主或超市最终的零售价为27~35元1斤。
  此外还有蔬菜的运输费用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耗,还有铺租、人工费……
  通过多个环节加价之后,蔬菜价格就不会再如田头价那样便宜了。类似传说中的剪刀差。可每个人都说赚不了钱……菜农种成一批白菜,要50~70天。假如某菜农这批白菜,共10000斤,除了成本,菜农的收入,每斤3毛,两个月就是3000元。菜贩子两个月可以收购不同菜农手里的白菜,干个10单……
  如果出现类似上珠村的情况,菜心全烂,两个月的心血付诸东流。只不过,上、下珠村的菜农,离县城近,基本上都是把菜种了,直接运去县城卖,1元1斤,也比批发价高一倍了。
  这正是唐果想改变的局面,哪怕触犯了某小部分人的利益,困难重重!一如刚出现的网购!
  卞老师说她跟她爸断绝关系了,找她帮不上忙,这可如何是好?卞老师您就不能等过完年,再闹掰么?唐果心里感慨万千……
  他何不直接去找卞凡?他的菜,直供超市,少了不少中间环节,对双方都有利吧?
  父女俩为何闹掰,卞斯怡没有细说,只说她老爹在外面有女人了,那女人还怀了她老爹一直想要的儿子……
  卞凡,唐果见过。卞凡给他的第一印象,看着挺斯文的,属于小女生喜欢的那种,成熟稳重多金的儒雅大叔。第二印象,此人不苟言笑,城府极深,不是一个好说的主。
  在拿下卞凡这个大客户之前,白江各镇的菜市,也不能闲着。之前的卖马铃薯小分队,摇身一变,变成卖菜小分队。只是队伍壮大了三倍。
  唐果不仅建议林哥,给他们做先宣传的展架,还让每个卖菜小组,拿两水桶过去,并买上一斤河虾,用河虾实验,蔬菜是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属于无公害蔬菜,吃起来非常健康。
  坦白说,本地菜市,并不好打入。何况,唐果还提了30%的价钱。所以他还得把大家集中起来,花两三个小时,给他们讲解一些简单的营销技巧。希望对提高他们的销售水平有一定的帮助吧。
  林哥他们想组成一个卖菜小队,去体验体验菜贩子的生活,却被唐果当场否决了——学好本地话再说吧,普通话太标准,一听就是外地人。
  蒋韵和梁凤小静,三人组成一组,她三胃口挺大——县城!县城人多,可她们没有菜摊……城管不好惹。
  三月卖马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