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机农场主-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鸭鹅拉的粪便有限。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养牛比较合适!怕牛被偷,何不在牛栏安装**?一家一个牛栏,成本会太高……
  唐果想起小时候的稻草堆。白江人称‘牛篷,’不叫‘稻草堆’,因为稻草堆,可以理解为把一堆堆的稻草叠起来,像一半鸡蛋壳,顶上是椭圆的,叫‘牛篷’更为贴切。
  牛篷也是稻草堆,不同的是,牛篷用四根一米四高的大松木或水泥柱子,组成一个三四平方的正方形,正方形中间埋上一根七八米高的丹竹。水泥柱子上方,摆上七八根横梁木,在这上面,再堆起稻草。往丹竹上堆个五六米高。底下一米三左右的高度是空的,把牛养在里面。牛抬头就能吃到稻草。牛吃了下面的稻草,上面的稻草便会慢慢的降下来,非常智慧一个的办法。
  把牛篷其它三面用树枝围住,还能挡风。因为牛篷比牛栏暖和,所以牛篷也是给牛过冬的好地方。
  还有,牛篷的占地面积并不大,可以统一建在一处,几个**即可搞定了!
  建牛篷买牛,还得跟大伙商量,毕竟买一头种牛,要一万块钱左右,不是小钱!
  说到买牛,谁最积极——梁守财!梁守财养过几年牛,知道养牛比养猪赚钱,所以他这次说要养个二十头母牛,等明年母牛生小牛,发了!
  问题是,家里的钱,都被他拿去当律师费给崔军了,现在他穷的一头小母牛也买不起。
  没钱就来找唐果要。唐果则说,他家的财政大权,由他老婆掌管,去找小静吧!小静却把这事推给了大姐。大姐很干脆的对梁守财说,唐果的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想要就要?想要也行,立借据咯。年利息10%!算借!
  梁守财不仅一毛钱要不到,还碰了一鼻子灰,回梁屋村后,就跟同村人说起这事。哪知村里没有一个人同情他,反而个个幸灾乐祸。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唐果知道,其实在小静和大姐的心里面,对梁守财的怨念已经变轻了。
  血浓于水,父女之间,没有隔夜仇。原不原谅,只差一个中间人出面调解。
  “这样吧,小静,咱给咱阿爸买五头母牛,让他先养着,等母牛生了小牛,小牛算他的,大牛是咱的。一会儿你打电话给他,问问,他愿不愿意。”
  小静嘟了嘟嘴:“好吧!以后让他们两公婆给我们放牛!”
  这倒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办法。
  养牛不是小事,村里老人都打电话,给外地的儿女,询问儿女的意见,这事他们不能拿主意。
  意外的是,这事得到大部分村里的年轻一辈支持。养牛就怕被偷,既然统一在一个地方养,也安装了**,这问题就解决了!
  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一辈,也知道村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已有一小部分人,辞掉外面的工作回村里,帮年老的父母干活。
  稻草晒干后,从田里运回各村里,建牛篷。牛篷的搭建,不仅是一件体力活,还是一件技术活。牛篷要堆个五六米高,歪倒失衡会被大风吹倒。
  建牛篷时,三人把稻苗抖乱,两人用叉子顶上去,一人在上面接稻草,散开、踩实。
  像这样重力活,自然由唐东他们两支建筑队来干。唐利和唐念友两人负责拉玫瑰花到李叔公司加工成花茶,没时间过来帮忙。
  唐果则喊六叔公、万金伯、年发伯和他老丈人梁守财,一起去买牛。这一趟,大概要买八十头母牛,十头公牛!梁屋村人就要了四十头!
  梁守财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好女婿,你这车不便宜吧?你说你,怎么想到买牛给我养呢?”养一年,生的小牛算他的……他这老丈人,做的太失败了。
  这车,估计是用赢社南庄人,那几百万买的,也奇怪了,社南庄人怎么不来找他们麻烦呢?这一点也不像社南庄人的性格!
  社南庄人不想找唐果麻烦吗?而是没有机会!每个月都有人下来抓赌,抓到就坐牢,几个关键人物,已经被抓了!
  “阿爸!这叫借鸡生蛋,你不亏……我接个电话!”
  袁老头的,看来是要崔他回训练队!
  “带领上珠村人种有机蔬菜?”
  (本章完)
  10/31 7:52:13|44408069


第268章 我不会乱说的
  买牛,可以慢慢来,不急在一时。唐果只跟大伙去了一天,接下来就让给他老丈人和六叔公他们去别的地方买牛。
  上珠村的事,似乎更急。
  先前袁老头过来掌厨,要唐果帮他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就是带上珠村人种植有机蔬菜。着急的原因,是上珠村即将上市的白菜、卷心菜等……菜心烂了。上珠村靠近县城,其村民以种菜为营生,水稻、甘蔗等弄作物,种的很少。菜烂了,就没收入了。
  菜心为何会烂掉?是气候,还是水源、土壤、化肥农药等原因造成的?唐果跟袁老头说,这些事情必须搞清楚,才能开展有机种植,最好请农业专家过来测地。所以,他需要时间……
  袁老头知道唐果这是趁机‘敲诈’,只好又准了他一周的假。至于农业专家,由袁老头解决。
  “你要去哪?到不到县城?”杨文沁见唐果要出门,过来问。
  “去绿珠镇。经过。”
  “好,车我开。”
  “不妥,你没有驾照……”
  “交警检查,再换你开。”
  此车她觊觎已久。一上车,整个人乐的不行,还哼起小调。
  “唐先森,我越想越觉得奇怪,莫非四爷喜欢你?不然他怎么送你这样一辆车?”
  唐果:“杨小姐,请说人话!ok?”什么叫四爷喜欢他?明明就是想利用他,替他卖命!
  杨文沁自顾道:“我跟老爹要过一辆一样的,他情愿给我买一辆两千万的跑车!这车,军供的!”
  为了让杨文沁闭嘴,唐果只好说:“我加入特种兵了。”
  不说还好,一说杨文沁就笑抽了:“哈哈!就你?唐先森,不是我瞧不上你,而是你这勉强一米七的身高,体重不到一百四……扯也要扯一个好点的理由吧?嗳,我想,他们应该是看上你种的有机作物了!”
  “你上县城做啥?你的编织事业越干越大,不是抽不开身吗?”唐果转移话题说。
  “还不是编织厂那孙子,每次都拖着不给钱我!”杨文沁怒说。
  唐果笑了笑:“对了,你不是一直想建一个编织厂吗?怎么迟迟没有下文?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了吗?”
  杨文沁没好气道:“你以为想建就能建啊?厂房,材料,工人……你又不帮我!”杨文沁说着说着,就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唐果!
  这女人,每次在家里,对他都是冷冰冰的,可只要两人单独相处,就换了一个人:“咳咳!你就是用这样的眼神,骗唐利给你做免费苦力的吧?杨小姐,你终归是要回到你生活的地方去的,你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几个意思?你说我利用我的美貌,骗唐利给我干活?哼!就算是,又怎么样?本小姐乐意!莫非你吃醋了?”
  “看车!”
  杨文沁一路开车到县城,都没发现交警拦车,于是就开进了编织厂。进厂后,就狂按喇叭,连车也不下,让编织厂老板,把钱送过来。
  有了这辆装叉能装满100分的豪车,杨文沁要钱就容易多了。编织厂老板对杨文沁,心里一直有小九九,几次三番想骗杨文沁去吃饭或进他办公室……以后还是算了,这个女人这么漂亮,男朋友一定是个他惹不起的富二代……
  见杨文沁拿到钱后,唐果对她道:“你叫辆车回去吧?”
  “不急。我正好也要去袁老家拿些东西。”
  “袁老不在家。”
  “我有钥匙。”
  其实,她压根就没东西要拿。一切都是借口。
  去绿珠镇的乡镇公路上。
  “我快到绿珠江桥头了!”梁秋艳停下小电驴接电话,等她挂了电话,再骑,发现没电了。这段距离,正好离家和县城各两公里远,附近没有村庄,无法给小电驴充电,只能把小电驴拉回去。
  这人一倒霉,小电驴骑着骑着都会没电。明明在学校把小电驴充满电了啊!她的这辆小电驴,从绿珠镇到阳山镇,来回各一趟,电量不够,可单程绰绰有余了。
  更丢人的是,居然碰到唐桂的叔叔。那个讨厌的人!
  “没电了吧?你家住哪儿,捎你一程?”唐果放下车窗问梁秋艳。
  梁秋艳当做没听见,继续推车往前走。杨文沁好奇道:“唐先森,认识你辣么久了,第一次见你如此热心肠耶!”
  唐果:“她是小桂圆的班主任。”
  “连小桂圆的班主任你都认识?交友广泛啊!好像要上坡了!”
  唐果只好下车,拦住梁秋艳:“梁老师,上次的事,算我不对。”梁老师其实是一位好老师,他不该一时冲动,让崔军过去,事情也没有多严重……假如梁老师不负责,她完全可以不管小桂圆……
  梁秋艳本想假装不认识,可又接到父母的电话,不得以才上了车。
  “我家在下珠村。”梁秋艳坐在后座,上车后,只说了一句话。神情冷漠。
  反而是杨文沁,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唐果,笑容就更奇怪了:“放心,我不会到处乱说的。”
  唐果送了她一个眼神,让她好好体会。
  下珠村到了,梁秋艳的父母和她的一些叔伯都在村头,应该不是在等她,而是发生了大事。
  “秋艳,他们是谁?”梁秋艳的母亲好奇问。
  “好心的路人。”梁秋艳挤出一丝微笑道,“谢谢你们了啊!”
  见是路人,梁秋艳的母亲有些失望,便不再多问,拉着女儿:“女儿啊,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去上珠村喊两个专家过来啊!咱们的菜,菜心也烂了。”
  上珠村,三四十个农业专家,下珠村半个专家也没有。两村的遭遇是一样的。上珠村能来专家,是因为人家有大人物。
  “菜怎么就烂心了呢?是水淋多了,染病了,还是卷心虫?”梁秋艳问,她打小跟家人种菜,这些知识她都懂!
  “怪就怪在这里了!”下珠村人都急坏了,想过去上珠村一探究竟,但两村不和,谁要越过‘雷池’,谁就挨揍!
  唐果还没离开,他在盯着一个人,确切的说是梁秋艳的父亲:“您是梁国胜老师弟弟么?”梁国胜,他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绿珠镇人,几年前过世了。
  梁国坤点头:“你是?”
  “我是梁老师教过的学生。”
  (本章完)
  10/31 21:27:48|44435516


第269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对于唐果说他是她伯父教过的学生,梁秋艳一点也不吃惊。因为她看过相关的毕业照,伯父是他们班的历史老师。唯一令她奇怪的地方,唐果在毕业照背面的名字写成‘唐国’。
  毕业照的名字都能弄错??
  不管是从一开始,他违章停车,推开车门害她撞车,还是他请律师来告她,梁秋艳都不在乎了。她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社会上什么人都有,没有必要置气。好比其他老师说的,你做好班主任的职责就好,不要对所有学生都寄托希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头来,累的还是自己的身心。
  要学会,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梁国坤笑道:“是国胜的学生啊,真是有缘了,我们家秋艳,也在你们阳山初中教书呢!秋艳……”
  梁秋艳很冷漠的回了句:“哦。”
  女人嘛,有时候爱记仇,唐果也能理解,他知道梁秋艳假装不认识他,也知趣的没有去多说什么。
  “叔啊,刚刚听说你们种的菜,也烂了是吗?”
  说到这,梁国坤等人,个个情绪激动。
  原来从六月开始,长成的蔬菜,烂了一批又一批,现在已是晚秋,夏末种的秋白菜,即将上市,又烂了。想想都揪心。
  上、下珠村,全靠种菜为营生,如果连这门收入都断了,那菜农们家里的日子,肯定也不好过。菜农们种了几十年的蔬菜,对各种蔬菜病了若指掌。以往,菜不管得了什么毛病,他们都能自行解决。现在呢,用了几十年种菜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全试了,全没效果。
  菜农们都认为,这如果不是菜瘟,就是菜地出问题了。已经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还得靠专家……然而专家不来他们下珠村……
  梁秋艳见她老爸跟人说那么多,心想这人听得懂么?浪费时间:“我去上珠村看看。就不信,他们敢打我。”
  唐果看了眼西方向下珠村的房舍和菜地,又看了东方向的上珠村。两村的菜地无甚差别,村舍却很不一样了,一个是富裕村,农村别墅不少,一个一般的村,老瓦房不少。泾渭分明。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袁老头是何等的存在,他想让上珠村富裕,太容易了。唐果心想。
  “杨小姐,我先跟你去拿东西吧。拿了东西,我再送你去县城。”
  “你是想支走我,去干些见不得人的事吧?你们男人是不是都喜欢娇小可爱型的女人呀?”梁秋艳就属于娇小可爱型。
  这女人,又犯病了!
  唐果怕她回去后跟人胡说,索性就让她留下来。车就停在下珠村的村头,然后和杨文沁,往梁秋艳身后跟了去。
  “上珠村人姓袁,下珠村人姓梁,这我能理解,但两村的村民,几十年来水火不容,我就无能理解了。”杨文沁回想起,她在袁老家住的那段时间,两村差点就发生了好几次大冲突。
  一次是因为上珠村某家的牛,跑去吃下珠村某家的菜;一次是因为田埂问题;还有一次,是下珠村某小孩,趁上珠村菜地中午没人,把上珠村某人家育种的菜苗给踩死……
  “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唐果笑说:“有利益就有纠纷。”
  “利益?”杨文沁想了想,道:“佛家有云,利益指随顺佛法而获得之恩惠及幸福。人于社会,与他人接触、交际,便会牵扯到利益问题。利益谓之大小,如何取舍,全凭个人。退一步,海阔天空。”
  “你用佛法解释‘利益’还不如用春秋时期,管仲的话: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唐果接着解释:“对于平常人,遇到利益时没有不去争取的,遇到祸害没有不去躲避的。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亘古不变的特性。如果你用社会学来解释,更容易理解。”
  “你还学过社会学?看不出嘛!”杨文沁搭着唐果的肩膀夸张道。
  “利益,人类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系列物质、精神需求的产品,某种程度上来说,包括:金钱、权势、女人、情感、荣誉、名气、国家地位、领土、主权等所带来的快^感,但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
  杨文沁点头:“你这么说,我就能理解了。农民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利益,有利益就有纠纷。本质上,它和官场、商场的尔虞我诈是一样的。”
  唐果笑了,这杨文沁的脑子,其实很好使的,一点就通。不过说农民、利益和佛,唐果想起他的历史老师梁国胜,给他们上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叹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哟!”杨文沁却笑了:“没想到,唐先森还是个出口成章的人啊!只是,貌似现在是秋高气爽、晴空当头!”全是村舍,哪来的寺庙,哪来烟雨蒙蒙?
  连着故意放慢脚步,走在前面的梁秋艳也差点笑出声来。
  还想着,他挺有学问了,杜牧的一句诗,就把自己给暴露了!
  “杨小姐,你是在嘲笑我吗?没文化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杨文沁不笑了:“你说我没什么文化?迷蒙的烟雨之中,若隐若现的寺庙,这就一种朦胧迷离的浪漫主义……”
  “情深深雨濛濛,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唐果哼唱了几句,就道:“琼瑶阿姨,理解的都比你透彻。杜牧是晚唐诗人,晚唐有何特点?”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步入中唐。中唐时期,士人对王朝仍抱有希望,他们写的诗仍积极进取;到了晚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已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诗人们深感无力回天,因而在心态上,难免会蒙上一层黯淡、伤感的色调……杜牧的诗深受杜甫、韩愈的影响,善于将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借古讽今。杜甫,一个能写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爱国诗人。杜牧的诗则相对的,隐藏的更深!
  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魏晋南北朝时候,有两个皇帝很出名,梁武帝佞佛,周武帝灭佛……”
  杨文沁不是很服,提出质疑:“就算杜牧是讽刺,可不管统治者灭佛还是佞佛,跟咱农民白白的利益有半毛钱关系吗?”
  “没文化还不算可怕,半桶水才可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