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篮球之上帝之鞭-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治郅的时候,他应该就能想起一些东西来。
  “看样子上一世的我真的对体育毫不关心呢……”莱昂心想,但他还是有些不甘心,他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信心,他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遗忘,只是潜藏在了深层意识中。很多事情努力去想并不一定会想起来,可是在遇到类似或者相关事件的刺激时,会突然浮现在脑海中,这也是无意识记忆所拥有的特点。
  莱昂确信这段重回脑海的记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潜藏在了深层潜意识中,如果要找到和篮球有关的信息他需要特殊的刺激。于是莱昂把家中所有的新闻报刊都找了出来,开始一遍遍地浏览和nba有关的新闻,期望有一些词汇和句子能够勾起一些深层次的回忆。
  莱昂翻报纸的速度和风吹一般,那些词汇一个个的流经他的脑海,终于在看到一条和新泽西篮网队有关的新闻时,有一条记忆从脑海里蹦了出来。
  “2002年和湖人进行总决赛的球队会是新泽西篮网!”之前莱昂只是想起02年的总冠军会是湖人,却完全想不起来他们在总决赛的对手会是谁,毕竟谁会记得失败者呢?
  莱昂还是在记忆的深处翻到了这条信息,看似没有太大的用处,但对莱昂而言却非常重要,远比乔丹复出的消息重要的多。
  这要从本次选秀大会后的舆论评价说起。总体而言2001年选秀大会凯尔特人是大丰收,得到的三名球员戴勒姆波特、阿里纳斯和乔-约翰逊在随后的夏季联赛中被证明都是非常有潜力的球员,他们三人组成的凯尔特人夏季联赛队伍整个夏天保持不败,阿里纳斯和乔-约翰逊组成的后场更是横扫奥兰多夏季联赛。
  但这毕竟只是夏季联赛,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凯尔特人在近两年的选秀中过份倾向于外线球员,尤其连续两年挑选了三名攻击型后卫。甚至在凯尔特人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歧,认为应该尽快交易掉乔-约翰逊、阿里纳斯和迈克尔-里德中的一人,换取更加优秀实用的内线。尤其在多伦多猛龙和奥兰多魔术分别得到哈基姆-奥拉朱旺和帕特里克-尤因后,这样的不满情绪在波士顿日益凸显,对选秀结果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
  因为随着洛杉矶湖人在称霸道路上的摧枯拉朽,以及大鲨鱼奥尼尔近乎无敌的表现,让全联盟都掀起了一股围堵奥尼尔的风潮,很多球队都向波特兰开拓者或者印第安纳步行者学习,囤积大量的防守型内线,尤其是锋线天才辈出的西部,各支球队对内线球员的积累已近疯狂。这样的风潮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东部,尤其是这两年进入总决赛的步行者和76人都是堆积防守型内线的典型球队,所以这让曾经拥有nba历史最强前场阵容的凯尔特人球迷非常怀念那种掌控内线的时代,舆论也受到影响,对凯尔特人连续挑选后场球员,然后交易来一个老控球后卫感到不满。
  主教练奥布莱恩就是其中之一,受到传统思维影响,他和皮蒂诺一样一直期望可以得到一名优质的可以撑起开拓者内线的好球员,原本他认为凯尔特人会在选秀后进行交易,没想到一直到季前赛快要开打了,管理层还是没有消息。对于主导了这次选秀的莱昂而言,他开始承受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他现在是球队的助理教练,在回到波士顿开始参加训练工作后,他要负责对整个球队战术打法和体系进行优化的工作,在与奥布莱恩、沃格尔的讨论中,他们关于假想敌的问题产生了意见的不一致。
  奥布莱恩和沃格尔认为在整个联盟都在补强内线的情况下,凯尔特人这种头重脚轻的阵容模式以及相应的战术打法会场场被爆篮板,上个赛季他们的篮板球就不好。莱昂却认为既然他们在东部就完全没有必要去针对奥尼尔和西区群雄,猛龙和魔术即便得到了奥拉朱旺和尤因也难成大器,费城76人的成败完全系于艾佛森一人之身,莱昂认为下赛季真正会称雄东部的很可能是在今年东部决赛失之毫厘的雄鹿队。
  现在看来,莱昂应该是猜错了,可是在球队结构上篮网和雄鹿非常相似,都是以灵活性的后场-锋线组合为主心骨,尤其篮网队在今年夏天换走马布里得到了贾森-基德,虽然外界并不看好这笔当家后卫互换的交易,可是莱昂已经知道,这对篮网而言将是脱胎换骨的一次交换。
  回忆起了这条信息,莱昂便心中有数了,更加坚定了他对目前球队建设和战术路线的看法,坚持天赋优先,为未来的操作争取筹码;在没有决定性的超级内线加盟的前提下,坚持走外线为主的路线,拒不囤积防守型内线,提升打法的灵活性,发挥球员们各方面的天赋。
  这并不是莱昂一个人的主意,而是在和奥尔巴赫商量了多次后提出的总方针,奥尔巴赫终于决定放弃过去那种博取选秀权挑中超级巨星一夜间改变球队的想法,联盟的打压和斯特恩的针对让这样的老把戏不再奏效。奥尔巴赫和莱昂反复的商议,认为如果挑选不到可以彻底改变球队的超级巨星,那就挑选能够选中的最好的球员,积累足够的筹码,再寻找机会谋求大交易来获得改变一切的巨星。
  说服奥尔巴赫接受这样的策略可并不容易,老爷子玩了一辈子的阴谋诡计、半路打劫、以小博大,没想到有一天也要走上“攒五个零票换整票”的游戏中来。丹尼-安吉和莱昂是同一阵线的人,克里斯-华莱士同样服从这样的方针,只有奥布莱恩和沃格尔,坚持要在现有阵容的基础上挑选和交易最合适目前打法的球员,并坚信可以带领球队更进一步。只是迫于奥尔巴赫的压力,他们的声音并没有成为主流。
  如果开季后凯尔特人战绩不佳、阵容混乱的话,那么事情会怎样发展可就不好说了。
  莱昂想着这些事情也不禁觉得有些吃力,奥布莱恩是个很不错的家伙,很受球员们的喜欢,莱昂和他并没有私人上的不睦。可是篮球理念上的不和总有一天会爆发,随着莱昂对篮球理解的愈加深入,他们的矛盾就会越深,这与皮蒂诺之间的恩怨是完全不同的。莱昂已经意识到,助理教练的一年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第七十五章 奥布莱恩的烦恼
  在季前赛即将开始前的几个晚上,吉姆-奥布莱恩都有些彻夜难眠,为了波士顿凯尔特人新赛季的工作他已经连着好几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了。和去年刚刚接手凯尔特人时的百废待兴相比,今年球队无疑要求更进一步,作为主教练身上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在nba教练这个职位上,并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坐的时间越长越熟练越轻松,恰恰相反,刚刚上任的主教练往往工作是最好开展的,也最容易凝聚人心出成绩的。随着时间推移,在同一只球队的教练岗位上呆的越长,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就会越大,当有一天撑不住球队战绩崩盘的时候,教练就会成为第一只替罪羊。
  纵观nba的历史,那些带领球队拿到冠军的教练往往在入主球队的前三年就登上巅峰,比如帕特-莱利、菲尔-杰克逊、汤姆贾诺维奇、兰尼-威尔肯斯、kc-琼斯。这也是为什么拉里-伯德只愿意在步行者执教三年,拿不了冠军就下岗的原因,三年对教练而言就是一个坎,三年带不出想要的成就,再往后想要夺取冠军就太困难了,此时球队一般都会选择换帅。这也是皮蒂诺没办法继续呆在主教练位置上的原因之一,已经三年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没有耐心了。
  第一年接手凯尔特人的奥布莱恩在去年度过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赛季,皮蒂诺留下的满目疮痍让整个波士顿的球迷对奥布莱恩都相当宽容,而且皮尔斯的快速恢复,罗德曼稳定的球场表现和还算过得去的场下生活,以及迈克尔-里德出人意料的潜力,都让奥布莱恩治下的凯尔特人焕发了强大的活力。重新杀入季后赛不说,在和雄鹿的教练中凯尔特人也是显现了强队的潜质,虽然3:1的总比分并不好看,可是除了第一场在密尔沃基大败以外,其他三场凯尔特人都和强大的雄鹿拼到了最后时刻。
  这样的成绩无疑超出了波士顿球迷们的预想范围,尤其是带队重新打入季后赛这件事,让奥布莱恩一时间成为了波士顿最受关注的体育人士之一,波士顿的媒体甚至开始将他和nfl新英格兰爱国者的教练比尔-贝利克奇相提并论。这无疑让一直屈居皮蒂诺之下做默默无闻的助理教练的奥布莱恩一朝翻身,成为了nba新锐教练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又给了新赛季的奥布莱恩巨大的压力,因为球迷和媒体不会再满足于打进季后赛第一轮然后来一次虽败犹荣了,尤其在经历这次选秀大丰收后,一些媒体甚至用这次选秀类比1980年凯尔特人的那次咸鱼翻身式的选秀仗,那一年他们探花秀拿到凯文-麦克海尔,又交易来罗伯特-帕里什,称霸一个年代的阵容就这样一夕建成。
  波士顿人渴望着这样的奇迹能够重现,奥布莱恩就是他们的新比尔-费奇,对于这样一个拥有光荣传统却又经历了如此漫长黑暗的球队而言,任何循序渐进、一砖一瓦的球队重建都无法满足这里的民众了,况且在历史上凯尔特人也从未如犹他爵士那般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磨练一套阵容一个战术,他们和湖人一样,喜欢一步登天,只有冠军和胜利能满足他们。
  奥布莱恩的压力由此而来,而更大的压力来自内部,他发现自己作为主教练并不能掌控球队的走向,尤其在这次选秀中,他的意见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一个主教练本应该在选秀和交易中提出重要的意见,有些权力大的教练甚至能决定选择谁,交易谁。
  在特殊时期凯尔特人的权力呈现总经理-总裁-主教练三角制约的情形下,主教练这一角完全失去了对球队建设的话语权,总经理彻底倒向了丹尼-安吉一边,他们两人完成了在麦迪逊选秀决定和在波士顿的交易流程,那两天奥布莱恩的工作就是坐在花园广场的看台上看现场。
  奥布莱恩当然知道,真正决定了这一切的并不是丹尼-安吉和克里斯-华莱士,而是绿色军团背后的大掌控者阿诺德-奥尔巴赫,重回凯尔特人的奥尔巴赫权力和过去比虽然小了,可他对凯尔特人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从前。现在几乎各个部门都有奥尔巴赫的门生,老板加斯通信任奥尔巴赫,传言即将买下凯尔特人的波士顿财团也向奥尔巴赫关系匪浅。不管奥布莱恩在上个赛季取得了怎样的成功,他终究是和皮蒂诺一同来到凯尔特人的“外来群体”,他们出身肯塔基流着肯塔基的血液。在新英格兰和麻省地区,总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无法参与选秀和交易决定权的后果就是奥布莱恩对目前球队的阵容并不满意,尤其是在后卫位置上同时拥有三名天赋出众的年轻人,可内线却一如既往的乏力。虽然福克斯-莱昂承诺会在新赛季开始后签下一个有潜力的防守型内线,可是奥布莱恩并不认为现在的自由市场还有这样的球员。丹尼斯-罗德曼又老了一岁,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突然发神经,一脚踹翻场边的饮料桶直接退役。而且罗德曼从来都不是护筐型的内线,奥布莱恩渴望一个结实、可靠、强壮的防守内线,来对付现在横行nba的进攻野兽。
  戴勒姆波特倒是有这样的成长可能,但他还太年轻,奥布莱恩觉得自己没办法等到海地人真正长成参天大树,他需要即战力,需要符合他打法的球员,而不是带着一群只会在外边射篮的小个子满世界乱跑——反正奥布莱恩是这么认为的。
  随着季前赛临近,凯尔特人的训练营要全面开始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奥布莱恩都没有拿出一个清晰的执教思路来确立本赛季凯尔特人的前进方向,这几天他通宵熬夜就是在思索这件事情,他不断地给沃格尔和迪克-哈特打电话交流,一谈就会谈到深夜,可是缺少权力的他们依旧一头雾水,很多方案都无法切实进行。
  在纠结了很久以后,在某个夜晚,奥布莱恩还是拿起了电话,这回他没有拨给沃格尔或者哈特,而是直接拨通了他的岳父,杰克-拉姆齐的电话。此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普通的老人早已入睡,奥布莱恩却知道自己的岳父大人一向有晚睡的习惯,不到深夜两点他是不会上床的,这是他在波特兰开拓者队执教时留下的。
  作为nba着名的冠军教头,杰克-拉姆齐最辉煌的时刻也是在他执教波特兰开拓者的第一年,他们获得了队史唯一的一座总冠军奖杯。之后随着沃顿的伤病,他和开拓者再也没能达到顶峰。在上个赛季奥布莱恩刚刚执教凯尔特人的时候,新成为主教练的奥布莱恩几乎每个晚上都要和自己的岳丈打电话交流一天的工作,这样的习惯到了休赛期才停止。
  现在奥布莱恩知道是时候重新拿起电话,找经验丰富的拉姆齐答疑解惑了,说不定拉姆齐还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因为上赛季奥布莱恩能够直接成为凯尔特人主教练,就有拉姆齐和奥尔巴赫的交情作用在里面。
  电话嘟嘟地响了两声就接通了,话筒那头传来了拉姆齐有些粗砾的声音:“我知道是你,吉姆,是不是球队又遇到什么问题了?”
  奥布莱恩真想说一句“岳父大人还是你懂我,”不过他忍住了清了清嗓子说道:“抱歉这么晚又打扰您了。季前赛快要开始了,球队的阵容和我预想的并不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调整,在管理层我说不上话。”
  奥布莱恩和这个老丈人几乎无话不谈,像这样的问题他也只能说给拉姆齐听。对拉姆齐来说这似乎也是个大难题,他并非对凯尔特人的球队架构一无所知。而且他也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女婿在凯尔特人的发展,他面临的特殊情况,也是拉姆齐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他在话筒那头想了很久,才对奥布莱恩说道:“如果你一开始就不在球队的计划内,那么就趁早做好离开的准备,尤其在你的竞争对手很强大的情况下。如果你不甘心做一个过渡者,那我打赌,他们会有一个新的过渡者。你知道他们最后真正要继承王位的人是谁,他现在锋芒很盛。”
  奥布莱恩知道拉姆齐说的正是福克斯-莱昂,的确他锋芒很盛,成为奥尔巴赫继承人的事几乎人尽皆知了,从一个球探一跃成为助理教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成为主教练。他上升的速度如此惊人,可他做出的绩效同样是实打实的。上赛季他和沃格尔建立的数据、录像分析体系,成为了奥布莱恩执教的重要参考数据。选秀中他更是给出了出色的球探报告,还在发展联盟成立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夏天还传闻他去南加州大学完成了教练特训,一切都朝着成为主教练的方向推进。
  之后的十几分钟,奥布莱恩已经没有心思和岳父继续聊下去了,他们谈了谈家庭生活就结束了谈话。挂掉电话后,奥布莱恩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当年在芝加哥初次见面的小球探已经成长为如今的继承者,但奥布莱恩并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主帅的位置和来之不易的名誉。
  他决定要带领凯尔特人,走他自己为之设计的道路。


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冲突
  莱昂在南加州大学的训练营里学到了两样最有用的东西,一样是纪律,一样是自由。
  前者是老毕比教给他的,在南加州大学实习助理教练的那段时间里,老毕比给莱昂最多的工作就是制定计划、安排球员的训练甚至考核球员的生活作风,这些看似边角料的工作却给予了莱昂很多工作经验。虽然老毕比不是一个好父亲,可是他是一个风纪严格的好教练,这让特洛伊人这支天赋并不突出的球队却拥有很强的战斗力。
  后者是老温特教授给莱昂的,虽然温特以三角进攻闻名于世,可是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温特从未向莱昂灌输过三角进攻的具体战术套路,而是不断地和莱昂探讨篮球的进攻哲学,探讨战术的基本规律。温特认为,一套篮球战术绝不是给球员规划好的路线图,而是要在既定的框架下给予球员充分的自由去体现自己的球场价值。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念,一个运用于场下,一个体现在场上,都给了莱昂很大的启发。可是当他想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运用到凯尔特人队上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不那么行得通了。
  2001年十月初,距离季前赛还有几天时间,凯尔特人的训练营再度在沃尔瑟姆进行,经历了交易、选秀的凯尔特人在人员上再度迎来大变动。曾经的老油子后卫安德森已然远走孟菲斯,球队又加入了三名新进的年轻球员,球队的平均年龄再度降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青年军。但是凯尔特人并没有在八九月份为年轻人举办适应性训练营,老板加斯通因为快要卖掉球队所以不愿再多掏钱举办训练营,甚至他们的新闻发布会都有些寒酸,只是在北岸花园随便举行了一次号码揭幕仪式。
  所以当早上八点半大多数人都抵达训练馆的时候,馆内却有些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