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众席上,孙二雄、欧叶、周雨安连号入座。
欧叶原本身体乏力,此时容光焕发。她欣喜而骄傲,因爱而喜,为她的男人感到骄傲。
周雨安忍不住鼓起掌来,曾经一个寝室的哥们如今登台领奖,这是每一个热爱数学的人的梦想。
“如果数学真是女人,那么沈奇你就太花心了……”周雨安一边鼓掌,一边喃喃自语。
“你没他花心,你只爱男人不爱数学,所以你跟他有差距。”周雨安对欧叶小声说到,“我甚至开始怀念曾经的那个计算姬,毫无人性可言的三无少女是最强大的。”
“我不后悔。”欧叶并没有如往常一样怼周雨安,然后补充一句:“另外,我也爱数学。”
“强词夺理,呵,女人。”周雨安摇摇头,继续听沈奇的获奖感言。
“我说的是真心话……”欧叶心说,我对数学的爱才叫正常的爱,他呀,他对数学是疯魔。
沈奇在台上来回走动,迈着缓缓的步伐:“我不是数学神童,小时候最讨厌的科目就数学,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必须得学好数学,因为学不好数学,高考肯定很惨。”
“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我爱上了数学。”
“有人问我,数学会不会很枯燥?”
“我反问他,日复一日的生活会不会很枯燥?”
“他无言以对。”
“我告诉他,数学比生活有趣。”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再次感谢中华数学会颁这个奖给我,谢谢!”
沈奇鞠躬致谢,获奖感言发表完毕。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沈奇的感言发自肺腑,感染了在场的大多数人。
会后,有媒体发表了一篇文章:“21岁数学天才沈奇:有一种爱叫数学,比生活更有趣。”
沈奇回到酒店,洗澡,上床。
“你今天的演讲很动情。”欧叶躺在床上说到。
“是啊,说些心里话而已。”沈奇躺在欧叶身边,说到:“我爸明天来香港,一起吃个饭吧。”
“哦。”欧叶紧张了,小心翼翼问到:“沈叔叔喜欢什么?”
沈奇:“生意人嘛,喜欢钱。”
“那……”欧叶无言以对却又觉得有点道理,她非常为难:“那我总不能,送你爸银行卡吧?”
“哈哈哈,你太幽默了,来,亲一个。”沈奇笑的在床单上打滚,滚着滚着亲了欧叶一下。
“初次见面,我得送你爸礼物,一点心意。”欧叶挺倔强的,又问:“除了钱,他总有爱好吧?”
“欧叶你太讲礼数了,弄的我很不好意思,我跟你爸见过好几次了,啥也没送,他还请我喝了一瓶脉动。女朋友不入家门,不用带礼物的,这是我们老沈家的规矩。吃个便饭而已,就这么简单,我爸很好说话的。”
“好吧。”欧叶口头答应了,心中还是忐忑,见家长这种事情,会不会很尬呢?表现不好的话,会不会扣分呢……
“别想那么多了,睡吧。”沈奇劝慰道,然后带上欧叶一起在床单上打滚。
“坏蛋……每天都要……唔……轻点……疼……”
……
初尝人事的年轻男女,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爱情升华后的一段时间,激情是最饱满的。
双方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方,在外面无法倾诉的苦恼可以跟身边的人说,收获的喜悦可以跟身边的人分享,两人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携手奔向幸福的终点。
沈奇体质很好耐力惊人,他不怎么倒时差亦神采飞扬。他一点闭眼,六点起床,温习一下今天学术研讨会的报告资料,身体并没有被掏空,尚有余勇可贾。
激情之后的早上,欧叶没有起床,累瘫了。
沈奇打电话叫来早餐,喂欧叶喝牛奶,再剥个鸡蛋。
欧叶的身体需要进一步调理,太过激烈频繁的爱爱,她受不了。她心理上接受沈奇狂风暴雨般的激情,身体承受不了。
“对不起,小叶子,是我不好。”
“没事,赶紧去开会吧。”
日程很紧凑,早上9点,学术研讨会开始。
有两个主要会场,围绕两位获奖者展开了激烈而友好的学术交流。
沈奇所在的这个会场,以数论领域的专家为主。
其实沈奇心里很清楚,读大学阶段他发表了11篇论文,在这些专家眼里,真正能拿出来显摆的只有一篇,就是在普林斯顿读研期间,发表的四大期刊论文《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
沈奇手持PPT翻页笔,大屏幕上播放沃什猜想证明的核心内容。
“当c不同于上述的值时,由方程aX^4…bY^2=c决定的曲线上的整点个数问题,或整点个数上界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问题。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证明了沃什猜想,接下来,我将着重报告这个问题解决的思路。”沈奇激情饱满,高谈阔论。
“稍等,我有个疑问。”这时一位专家打断了沈奇的报告,他指出:“我认为你定义的前提条件是不充分的,值得商榷。”
第233章 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
一个证明通常会定义前提条件,如果前提条件的定义错了,那么后面所有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沈奇顺声望去,质疑者乃是闫教授。
闫教授何许人也,他的名牌上写着“湖大闫刚教授”字样。
沈奇并不认识闫教授。
中国数学圈子不大,数论圈子更小,却也不是每一位专家学者,沈奇都识得。
本着友好交流的原则,沈奇以讨教的语气问到:“闫教授,愿闻其详。”
闫教授淡淡一笑,开始阐述他的理由:“沈奇你的这份报告中,方程2决定的曲线上的整点个数是由k的素因子的个数决定的,请返回上一页。”
沈奇翻到上一页PPT,等待闫教授下一步的阐述。
“对于这个丢番图方程,我做过长达8年的研究,普遍的看法是,如果m等于0。1,由威廉·琼格伦的经典理论可得,方程只有正整数解(X,Y)=(1,1),这与沈奇你设定的前提条件有一定的差异。”闫教授说话的语速较慢,他戴着金边眼镜,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印象。
“这……”在这间会场参会的周雨安露出疑惑表情,他记不清琼格伦经典理论具体讲的是啥。
普通人有时会觉得奇怪,数学家为什么能记住那么多数学公式、定理、假设、推论?
数学家们会不会记错?琼格伦定理跟杰克琼斯定理会不会记岔了?
当然,数学家也会犯错,也会记岔了。只不过他们的记忆力强于常人,加上每天都在研究数学,犯错的概率较低罢了。
即便是记忆力再强的数学家,也记不住全部的数学公式、定理、假设、推论,所以数学家们通常会选择一两个,最多不超过五个的主攻方向,专攻几支。
威廉·琼格伦是挪威数学家,名气不大,他留下的琼格伦定理是数论领域丢番图方程分支中偏冷门的一个定理。
如果不是天天跟数论打交道,潜心研究丢番图系列方程,就算是燕大数学系的高材生,也有可能记不住琼格伦定理的具体性质。比如说周雨安。
中国数学家大会这种高端会议,参加研讨的时候拿本数学书查询公式定理,是十分丢人的事情。
周雨安学过数论基础,学了一个学期,他们数学系学生都得学这门课程。
已选择微分几何为Depth的周雨安,记不住冷门的数论定理很正常。
欧叶对数论很熟悉,她记得住琼格伦定理,但她身体不好,在酒店休息,没来交流会现场。
周雨安是旁听者,没有资格发言,带他进入会场的孙二雄倒是有发言资格。
孙二雄毕竟在数学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能理解闫教授的观点。
“这个姓闫的教授,莫非是想让沈奇下不了台?”孙二雄眉头皱起,思索对策,想帮沈奇解围。
然而孙二雄多虑了。
略作思考之后,沈奇潇洒自若的对答如流:“首先,我完全赞同闫教授的观点,琼格伦定理在此处是适用的。实际上在我的第一版论文中,我用到了琼格伦定理。”
“思来想去,数易稿件,结合燕大数论专家、普林斯顿相关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我终于下定决心,在第九版论文稿中重新定义图厄方程。”
“在此定义中,如果对于某个k>等于0,u2k+1是一个平方数,则u1也是一个平方数。这和闫教授的观点并不矛盾,也感谢闫教授的真知灼见。”沈奇平静的陈述,不骄不躁,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不否定闫教授的看法。
这时有一位中青年专家发表意见:“沈奇重新定义图厄方程为前提条件,这没有任何问题。我看过沈奇发表在JAMS上的沃什猜想证明原文,重新定义图厄方程的铺垫看似繁杂,但从全局考虑,磨刀不误砍柴工,所有的解可由(u2k+1,v2k+1)给出,反而提高了全文的精度,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论证。”
沈奇望向这位中青年专家,三十四五岁的模样,头发浓密,浓眉大眼国字脸,他的名牌上印着字样“华科大苏以文教授”。
嗯,苏教授是个明白人,赞一个。沈奇并不认识苏教授,但苏教授带给沈奇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同道中人,值得结识。
孙二雄看着苏教授笑了笑,小苏你该回燕大了吧?
苏教授跟孙二雄有个不易察觉的眼神交流,老孙你还是这么胖,看来燕大的待遇不错。
周雨安作为旁听着、学习者,虽没太听明白沈奇、闫教授、苏教授的一番论道,却敏锐的发觉了孙二雄跟华科大苏教授之间必然有历史渊源。
周雨安的观察力敏锐而准确,苏教授从本科到博士全是在燕大数院读的,现任教于华科大。
有燕大背景的苏教授有理有据的支持沈奇,他正在做的工作,类似于给沈奇的作品作注解。
与会专家学者就这个问题再也没有异议,沈奇的阐述+苏教授的注解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破绽,沈奇重新定义的图厄方程是证明沃什猜想的必要前提,不可替代。
闫教授礼貌客气的说到:“我持保留意见,请沈奇继续作报告。”
沈奇微微一笑,进入后续的报告环节。
知识分子之间的辩论不是泼妇骂街,赞同或者否定他人的观点,必须论据充分、逻辑清楚。
沈奇关于沃什猜想的证明已在四大数学期刊上发表,他刚获得陈省身数学奖,风头正劲。
面对质疑,沈奇完全可以来一句,你行你上,你之前用了8年时间做研究,咋没成功证明沃什猜想?
但沈奇不能这么说,他是高级精英,即将晋升数学大师,须具备大师风度。
大师风度是什么?
优雅从容的征服你。
沈奇优雅从容的继续作报告,他是通过普林斯顿数学大佬组织考验的人物,普林斯顿数学系本科生的数论教材因沈奇的一个证明而修订。
这个事情沈奇没有说,自己说出口就没意思了。
等普林斯顿的新版数论教材出版,白纸黑字,大家自己研究呗。
“在这里我使用了代数数的有效逼近,各位都是专家,我就不赘述引理证明了,直接讲重点。”沈奇一路讲解到报告的后半段,大多数与会专家频频点头,赞不绝口。
第234章 天地之间唯数学最玄
“在这里,我设a,b,a1,b1为Q(√…D)中的代数整数,将方程16化为一族图厄方程,至此,结论趋于明朗。”
“实际上我在燕大读书期间,便已推导到这一步骤,然而就差临门一脚完成射门。带着这个遗憾,我去到了普林斯顿留学。”
“数学这种事情啊,有的时候也需要一点点的机缘巧合。”
“在普林斯顿某个平静的夜晚,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大家请看最后一页……”
沈奇流畅的报告到最后一页,准备收尾。
就在这时,会议室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老者。
“吴老!”孙二雄身子一抖。
“吴老!”苏教授眼中放光。
“吴老!”闫教授露出尊敬的神色。
“吴……吴老?”周雨安觉得这位老者好生面熟,却一时叫不出名字。
“吴……吴老。”沈奇认得这位老者,他有些意外,却依然保持正常语速完成了报告:“我令△=K(±B1q…pA1)≠0,由推论2。1可知,沃什猜想是成立的。”
吴老的到来吸引了全场所有专家学者的注意力,吴老目前坐镇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是中科院院士,数论领域最权威的专家。
大佬驾临,让沈奇觉得这场研讨会开的有那么一点意思,虽然吴院士只听到了沈奇报告中的最后一句话。
吴院士随意找了张椅子坐下,敲了敲桌面说到:“都看我干嘛?沈奇是主角,我是来旁听的。”
“吴老,我已经报告完了。”沈奇颇为遗憾的说到。
能跟院士交流学术问题是很荣幸的事情,可惜,吴院士来迟了,让沈奇感到惋惜。
“报告完了?那进入提问环节吧。”吴老环顾会场一周,对在场的专家学者说到:“沈奇是主角,你们也是主角,中国数学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我今天只是旁听,不发言,你们继续,当我不存在。”
您老可是院士啊,又不是空气,您老想不存在就不存在?
不存在的。
会场采取自由讨论模式,不设专职主持人,报告者就相当于主持人。
沈奇充当起主持人一职,他面向全体与会者说到:“关于沃什猜想证明的报告到此结束,下面请各位专家提问。”
闫教授率先发问:“沈奇,请返回第22页,我认为方程16化为一族图厄方程,你的处理方法是否可以更简洁一些?比如找到一个满足此性质的最小数?”
到了这个阶段,有人试图完全推翻沈奇的结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推翻沈奇,就等于打了中华数学会的脸,打了威震中华的燕大学派的脸。
中华数学会刚把陈省身数学奖颁给沈奇,你就推翻沈奇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干嘛呢你?与全中国为敌?
当然了,也无人具备实力推翻沈奇关于沃什猜想的证明。
四大期刊之一的《美国数学会杂志》已经认可了沈奇的论文,普林斯顿几十位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的得主通过了沈奇的证明。
谁有这个实力与全世界为敌?
除非他是上帝。
闫教授显然不是上帝,他也知道沈奇关于沃什猜想的全局证明是正确的。
打脸,那也只能在局部细节上打脸,提出一些局部有待改进的处理方法,不会影响整体结论。
闫教授苦心研究沃什猜想八年,他希望能在局部细节上纠正沈奇的一些不合理论述。
又是你,闫教授。沈奇心中有些烦了,我招你惹你了?我特么之前压根不认识你啊!
拿个中国国内的奖而已,又不是菲尔兹奖,有必要纠结于细节吗?挑骨头啊,你是鸡蛋里挑骨头。
大师风度,大师风度。
沈奇克制内心的不爽情绪,笑道:“OK,感谢闫教授的建议,那么我来解释一下……”
“不用解释了。”忽然,吴院士发话了。
全场注意力再次转移到吴院士身上,您老不是只旁听不发言吗?
“忍不住了,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吴院士也是个性情中人,他看了看闫教授的名牌,对闫教授说到:“小闫,你这问题提的很没有水平,这里是中国数学家大会,要提高会议效率啊小闫,大家的时间都非常宝贵。找到一个满足此性质的最小数,又能如何?茴香豆的茴字,第三种写法有意义吗?搞数学的人别这么虚,能不能说点实在的?”
“我……”闫教授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无言以对。
“呵呵。”孙二雄偷着乐,你小子吃瘪了吧,想打沈奇的脸,结果院士帮沈奇出头反打你的脸。
算了,俺老孙还是看戏吧,看来不须俺出手,沈奇自有贵人相助。
“小闫,你这问题提的很没有水平啊”这种话,也只有吴院士敢讲,毕竟人家闫教授是堂堂正教授,跟孙二雄一个档次。
“算了,算了,你们都别提问了,我来问吧,我就问一个问题,问完散会,节约时间。”吴院士站了起来,虽已满头白发,却是老当益壮。
吴院士,你果然还是出手了!
沈奇激动了,能直面全中国最权威的数论专家,这种机会不是经常能遇见的,而且还是在中国数学家大会这种全国性质的正式会议上。
闫教授的问题,沈奇真是懒得去回答,但没办法,形式还是要走的。
吴院士,他肯定不会提一些很LOW的问题。
沈奇准备好了,甚至还有一点点的小紧张。
吴院士走到会议室前方,拿起水性笔在白板上写下一堆数学符号,他用书面方式向沈奇提出问题:
r0>1,2∣fq∣(e^2。37ε2/8)≥1,B^2t+A^2=(t+1)N1^8,f=∣A∣/∣B∣√t
写完之后,吴院士对沈奇做了个请的手势,从始至终没说过一个字。
“这……吴老这写的啥?跟沃什猜想相关?”周雨安懵逼了,完全看不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