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03章 这不是狗粮,你本来就很美
手也牵了,吻也吻了。
沈奇和欧叶顺其自然的进行着情侣间的基本操作,两人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对于性,沈奇和欧叶的态度高度一致。
水到渠成为宜,该来的自然会来,不强求,不拒绝。
待到山花烂漫时,择一良辰吉日,阳光和煦,鸟语花香,那便……
短暂的北戴河周末假期结束,沈欧学神CP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业中,爱情在静静的生长,谈不上轰轰烈烈毁灭世界。
高档狗粮挺贵,一日喂三餐的成本较高。
让单身狗饿几天也没什么的,反正饿不死。
出国倒计时140天,也就是3月底的时候,让沈奇头疼的事情发生了。
德国波恩大学的数学女博士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她于几天前在arVix上预录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让沈奇猝不及防。
沈奇并不认识这位德国女博士,他所掌握的信息来自arVix上作者自己写的简介: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德国人,性别女,波恩大学数学系在读博士。
附一张头像,一位红发白人女性,女博士头像经过明显的美图处理后,显的非常迷人甚至梦幻。
简直就是德国版的妮可·基德曼,让人想起妮可·基德曼在《红磨坊》中的惊艳剧照。
美图软件已经横扫全世界,歪果仁也用它,玩的比中国人更6。
沈奇在arVix上的作者介绍同样简单:沈奇,中国人,性别男,燕大数学系在读学生。附他自己的帅气自拍大头照。
沈奇的头像没有滤镜处理,没有任何美图操作痕迹,你本来就很美。
沈奇掌握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其中一半还是P过的,不可全信。
从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博士的姓名格式推断,她应该结婚了。
玛丽是她的名,施密特和舒尔茨其中一个是她的母姓,另一个是她丈夫的姓氏。
德国现在流行这种夫妻姓氏组合,玛丽·施密特·舒尔茨也可以是玛丽·舒尔茨·施密特,夫姓或母姓哪个放在前面,由玛丽博士领结婚证的时候看心情决定。
总而言之就是,这位红发已婚德国女人跟沈奇干上了,这让沈奇非常头疼。
这个事件的时间线是这样的:
去年三月,玛丽博士在英国数学期刊《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她使用p…adic方法,通过非常复杂的技术得到了一种丢番图方程解的个数的精确上界,这个结果非常接近沃什猜想的证明了。
去年四月,沈奇无意中看到玛丽博士的这篇论文,印象深刻。
五月,沈奇参加首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在跑步中悟出一个灵感,并记录在他的小本本上。这个数学灵感实际上来自于玛丽博士的数论论文,博览群书的沈奇不否认这点,数学就是这样,在前辈或当代同行的基础上继续前行,然后超越他们。
六月,分身无术的沈奇将灵感整理为一个论文摘要,篇幅很短,三行字而已。他将这篇论文命名为《关于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并安排欧叶完成后续的正文编写工作。
十一月,欧叶累趴下了,回家养病。《关于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的编写工作完成一半。
女朋友倒下了,男朋友接着干。
今年二月,沈奇完成《关于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的证明》后半段的工作,投稿到《数学学报》。与此同时,沈奇在arVix上预录这篇数论方向的论文,以证明自己的学术原创性。
沈奇将这篇和欧叶联合署名的论文编号为“9号文件”,这是他在燕大期间起草的第9篇数学论文。
三月初,《数学学报》的编辑们上班了,沈奇的“9号文件”很快通过初审,进入同行评审环节。
几天前,就在沈奇和欧叶赴北戴河度假的时候,玛丽博士在arVix上预录一篇新论文,这是她的博士毕业论文,同样是数论方向,同样是关于沃什猜想。
就在刚刚,《数学学报》的编辑告诉沈奇:“你的论文没有通过专家评审,感谢来稿,请继续努力。”
看到玛丽博士刚预录不久的博士毕业论文后,其实沈奇心里已有数了,不用专家动刀子,他自己主动将“9号文件”从arVix上撤了下来。
沈奇的“9号文件”最初灵感取自玛丽博士的上一篇数论论文,他引用德国女博士一年前的研究成果,结合Thue Siegel方法,做出一个有效代数逼近,求出形如aX^4…bY^2=1丢番图方程解的个数的精确上界。
这没有任何问题,沈奇借鉴当代数学同行玛丽博士的先进经验,在这一小分支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创新改善,他的“9号文件”在沃什猜想这个领域走到了最前,领先了同行,超越了同行。
所以在三月初,《数学学报》编辑部刚一开工,就通过了沈奇的论文初审,可谓是秒批。
然而风云突变,一个月之内,玛丽博士实施反击,她最新的这篇博士毕业论文采用埃维尔策方法,击溃了沈奇的Thue Siegel方法+有效代数逼近。
在德国女博士的新证法下,沈奇的“9号文件”形同鸡肋,比精度比不过人家德国女博士,比证明简洁直观性同样如此。
这场数论领域某个小分支的学术竞争,就是原创与跟风之争。
玛丽博士是原创者,她的论文开启了丢番图方程沃什猜想证明的一种新思路。虽然也有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
阅读面超级广的沈奇是跟风者,他在玛丽博士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非常敏锐的发现了玛丽博士上一篇论文中的小漏洞并加以完善,提炼出更先进的思路,一举走在玛丽博士的前面。
玛丽博士无法指责沈奇,因为沈奇在“9号文件”中明文写到,引用了玛丽·施密特·舒尔茨博士去年三月发表的论文中的一些结论。
然后玛丽博士在沈奇“9号文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创新改善,将沈奇这位跟风者击溃,捍卫了原创者的地位。
沈奇无法指责玛丽博士,因为玛丽博士在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中明文写到,引用了中国学者沈奇的一些非正式发表研究成果。
“这个喜欢美图秀秀P图的德国女人,真的好难缠。”沈奇的头大了,德国女人是个难缠的对手,但他尊重这位学术竞争对手。
沈奇的“9号文件”原本是送给欧叶的礼物,也是他完成系统特殊成就任务中很重要的一个版块。
当然不能认怂,为了数学事业,为了学霸积分,最重要的是为了女朋友。
瑞士自由行降级为北戴河自由行,沈奇心中有愧。
数学论文这份礼物如果还是无法兑现,沈奇没脸见欧叶。
留给沈奇的时间不多了,他冥思苦想,试图用一种终极方法,直接完成沃什猜想最无懈可击的证明,一步到位永无后患。
“啊!头疼啊!”沈奇苦思三日无果,他感觉自己对数学的洞察力、判断力出了问题,或者说是8级的数学等级不够用了。
沃什猜想的难度无法跟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相提并论,但它也是一个难题,不是那么轻松就能攻克的。
“要是能再升一级就好了。”沈奇查了查系统中的学霸积分,还差21万多一点才能将数学升到9级。
第204章 坚持
哪里去搞21万多学霸积分?
完成系统任务,算上数学系主天赋加成,倒是可以一次性到手20万点学霸分。
然而完成任务需要沈奇在9月之前发表10篇数学论文,他卡在了第9篇论文上。
“你为什么一定要发表10篇论文,8篇其实很多了。”欧叶有点搞不懂了。
沈奇最近又陷入了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仿佛病的不是欧叶,而是沈奇。
“10篇,必须10篇!”沈奇熬了几个夜,双目通红,然而“9号文件”依旧毫无进展,德国女博士似乎是无懈可击的,在她那个维度上。
只有在更高的维度实施降维打击,才能击败德国女博士。沈奇需要这种降维打击武器——他的改进版“9号文件”。
这意味着沈奇必须进入数学领域中的更高维度,才能制造出碾压级别的强大数学武器。他需要升级,提升数学等级。
欧叶也是“9号文件”的参与者,她起草了这篇数论论文的前半部分。
“那普刊论文行不行?”欧叶问到。
“啥?你说啥?”沈奇貌似从一场噩梦中惊醒。
“SCI论文,核心论文,审核严格,周期长。”欧叶说到,“发表普刊论文,轻松多了,周期短。”
“这……”沈奇目瞪口呆。
欧叶:“或许你对自己要求严格,当我没说。”
“没错啊,普刊论文也是论文,也算数!亲爱的小叶子,我太爱你了,啵啵啵!”沈奇抱着欧叶连亲三口,然后跑掉了,像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
“你又发疯了……”欧叶羞死了,我是身体有病,你这家伙脑子有病!
自习室里全是学生,各个学院的都有,欧叶能不害羞吗?但没办法,她就是喜欢脑子跟普通人不一样的男人。
沈奇疾奔回男生寝室,立即起草普刊级别的新论文。
其实在沈奇已经发表的8篇数学论文中,就有一篇普刊论文,发表在《数学创新报》上,发表于大一上学期。
一年多过去了,沈奇几乎忘记了这篇普刊论文,因为它太普通,没什么学术价值。
欧叶提醒了沈奇,普刊论文也是论文,也可以凑数的呀。
系统又没说一定要发表10篇SCI、核心期刊论文才能完成任务,实际上系统已默认《数学创新报》上的这篇普刊论文,是10篇任务论文中的一篇。
“德国女人,你等着,总有一天我沈奇会回来的,这一天并不遥远。”
沈奇重新定义“9号文件”,他的第九篇论文改为《二次可积非哈密顿系统的解析》,之前的那篇关于沃什猜想的数论论文更改番号为“11号文件”。
原先的“10号文件”也更新了番号,现在是“12号文件”,这是篇数学物理领域的论文,和薛定谔算子相关,沈奇已完成八九成的工作,这篇论文是SCI级别的。
新的“10号文件”是《算子乘积投影映射的线性分析》,也就是强化版的线性代数,非常普通,符合普刊收稿标准。
难度比较高的“11号文件”、“12号文件”暂时放一放,沈奇集中火力编写新的“9号文件”、“10号文件”。
8级的数学等级攻克世界级数学难题,沈奇感到力不从心,但写普刊论文太轻松了。
以普刊论文凑足任务条件,完成任务获得20万点学霸积分,加上普刊论文发表也有一点点学霸积分奖励,刚好能凑齐升级数学为9级所需的学霸积分。
等到数学升级为9级,洞察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天赋性的指标显著提升,沈奇再去找德国女博士论道也不算晚。
这是曲线救国的战略方针。
只用一个礼拜,沈奇就完成了普刊级别的“9号文件”和“10号文件”,投去了两家不同的数学期刊。
这两家普刊都没有IF值,仅供国内数学爱好者交流。
双线作战的沈奇压力很大,也很辛苦。
物理第二学位的学分他已拿到一半以上,真的是很累,累到不想吃饭。
但现在放弃物理第二学位对沈奇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刚下去,咬着牙坚持。
物理专业的理论考试,沈奇早已规划好,接下来三个月他需要完成8门物理专业理论考试。
沈奇不怵理论考试,也降低了要求,及格就行。
反正他已经拿到了普林斯顿数学系的offer,大局已定。
就算物理学的GPA降到3。5也没关系了。
剩下的八门物理专业课,按照八门满分的标准去复习,沈奇得把自己逼死,他现在的心思全在数学上,已经三天没见女朋友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有时候必须舍弃一些东西,比如满分。
要拿到物理第二学位,实验不可不做。
实验就有点麻烦了,主要是日程上的。
这学期物院给沈奇安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基础性实验,另一个是综合设计性实验。
正常情况下,对于燕大物院的编内学生来说,基础性实验在大二阶段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大三阶段完成,研究创新实验在大四阶段完成。
物院让沈奇这个编外人员在大二阶段参加前两项实验,已算破例。
这也就是沈奇名声在外,才能享受这种特殊待遇。
但沈奇必须在大二阶段完成全部三个实验,因为他不可能留在燕大读大三、大四。
没辙了,沈奇必须走后门了,他去找祖师爷任步启教授,希望能得到帮助。
“沈奇,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叫祖师爷,叫任老师!”任教授在物院德高望重,他曾教过沈奇的高中物理老师穆蓉。
“任老师,能不能行个方便,安排我在这个学期参加物院的研究创新实验?我八月就要出发去美国了。”沈奇很着急啊,急的团团转。
“目前为止,你的物理专业课理论考试GPA是多少?”任教授问到。
“GPA是4。0,百分制是99分。预计在未来的三个月中,百分制平均分有可能降到80…90之间,GPA被动性下调到3。5,甚至3。0。”沈奇实话实说,要取得任教授的信任和帮助,首先要做的就是开诚布公。
“我在物院的排名也将跌出前五,甚至前十,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哪怕排名跌到全物院第二十名,我也可以接受。我只要物理学位,只是要个学位而已啊!”沈奇真的是被逼急了,他掏心窝子,把该讲的话全讲给任教授听。
“以后的事情咱们不谈,我就问你,你现在排名第几?”任教授面无表情的问到。
“暂时排名第一。”沈奇说到,但这个第一即将不保。
“滚犊子!”任教授大发雷霆,严厉训斥:“逗我玩呢!”
“我……”沈奇无言以对。
“你排名第一,还跟我诉苦?”任教授恨不得抽死这王八犊子,他大手一挥作出指示:“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跟我说,我安排你参加物院本科生的研究创新实验。如果沈奇你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参加实验!”
“犊子!”任教授又气又笑的骂到,踹了沈奇一脚。
第205章 传授经验
迈克耳逊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在近代物理中具有一定地位。
沈奇正在做这个实验,这是若干基础性物理实验中的一个。
将扩束器转移到迈克耳逊光路以外,调节氦氖激光器支架,配合光靶使光束平行于仪器的台面,控制各光学镜面的入射和出射点到台面的距离约为70mm……沈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执行,这个近代物理的光学基础实验并不难,考验的是耐心和细心。
记录原始数据后,沈奇很快计算出激光波长及空气折射率,将记录纸手稿交给物院的一位实验助教。
年轻的实验助教检查沈奇的记录纸,点了点头:“OK,没什么问题。”
“师兄,综合设计性实验也是你负责哈?”沈奇问到。
“对的,任老师已经交待过了。”实验助教看上去对任教授很尊重,他是物院的一位品学兼优研究生。
“研究创新性实验呢?”沈奇又问。
实验助教笑道:“还是我负责,总而言之本科生实验方面的事情,你找我就好了。”
“谢谢了老哥,对了,老哥怎么称呼?”沈奇心说任老爷子挺有能量的,分分钟就搞定了我的物理实验安排。
“我叫秦浩,现在读研二。”实验助教说到,然后虚心请教般的问到:“沈奇,我问你个事情哈,普林斯顿的面试具体怎么操作?”
“非常简单,跟那个老外面试官吹吹水就好了,面试时间一般在1小时左右,45分钟讲英语,15分钟说中国话。”
“现在这些老外很厉害的,中国话讲的超级溜。”沈奇说到,传授经验。
“光吹水啊?面试官不考察学术方面的问题?”秦浩又问。
“浩哥,别人怎么面试的我不清楚,我只能说说我自己的面试经历。”
“那个美国面试官一开局就表扬我,说我的纸面数据优异,然后问我,嘿,沈,你有没有什么精彩而特别的经历?”
“我没啥精彩而特别的经历,就回忆了我的往事,从高中一直回忆到大二,然后过了几天,我收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
沈奇耐心的告诉秦浩尽可能多的面试细节,互相帮助嘛,后面两个物理实验还得仰仗秦浩协调:“所以,浩哥也想去普林斯顿?”
“有这个想法,想去常春藤读博。”
“但普林斯顿太难申请了,或许我的目标应该是宾大或者康奈尔。”
秦浩非常羡慕的说到:“还是沈奇你牛,大二阶段就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普林斯顿数学系的offer。”
沈奇说到:“常春藤那些学校面试程序估计差不多,主要是考察申请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吧。”
“和面试官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