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天上午考语文,沈奇耗足了两个半小时才交卷。
下午考数学,沈奇二十几分钟完成答卷,然后交卷。
第二天的理综和英语,沈奇也是等到铃声响起才交卷。
阅卷工作进度很快,成绩出来了,沈奇拿着榜单一瞅:
语文133
数学150
理综290
英语142
总分715
排名:全校第一
到了高三期中考试这个阶段,高中的课程基本上教完了。
接下来的7个月时间就是考试刷题,刷题考试,各种模拟月月有,师生目标就一个:高考。
之所叫模拟考试,因为是模着高考拟的。
这段时间高三学生的模拟成绩是多少,高考成绩大概便是多少。
当然了,也不排除少数爆种或者严重发挥失常的特殊情况。
沈奇这次期中模拟考试考了个715分,全校第一。
他查了查本省今年理科状元的分数,710分。
去年理科状元的分数是711分。
前年差点,可能是那届高考试卷难度略高,那届的理科状元高考分数是七百零几分。
“这……”沈奇盯着手中的成绩单,久久无语。
“我已经被保送到了燕大,我就是随便考着玩,不能够吧,万一我要是考成状元咋办?”
第075章 非常有帮助
“沈奇,715分!”高三(2)班的古小丹惊叹到,他手中的成绩排名表跟沈奇的一模一样:“数学满分没新意。理综290,语文133,英语142,沈奇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是不是要全学科对我们造成碾压?你已经被保送到燕大了啊,为什么还要参加考试!”
“如果不能参加高考,我总觉得高中生涯有点遗憾。”沈奇说到。
“全学科制霸,沈奇你这是夺状元的节奏?”陈晓婷独守空桌已有两旬,终于迎回了学霸同桌。
沈奇略作沉思:“状元这种事情……可以有。”
“518分的人不说话,被你甩了接近200分。”古小丹说到。
“520分的人表示,状元这种事情,离我们太遥远。”陈晓婷说到。
沈奇看了看成绩排名表:“古小丹数学112分,陈晓婷数学101分,其实晓婷的语文、英语还可以,数学再多考个十几二十分,上一本线毫无压力。”
近十年南粤省高考录取线有个特点,文科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理科。
今年夏季南粤省划的一本文科线是535分,一本理科线是522分。
去年更低,一本文科线510分,一本理科线485分,连500分都不到。
再往前面数几年,分数线要高点,一本文科理科线去到550~580。
就理科而言,在本省考到600分以上,去水木、燕大没太大问题。考到700分以上,这是状元的实力。
陈晓婷叹气:“哎,十几二十分,哪有那么好考?”
“我数学要能考到120、130,我上重点大学也毫无压力。”古小丹撕开一条奥利奥,递到沈奇面前:“大佬,说好的数学秘籍呢?”
沈奇夹出一块饼干塞嘴里:“这次去燕大数学营接受教育,让我茅塞顿开,等着,最迟这个月底,我编一版初版出来。但是,我需要晓婷和小丹你们两人作为我的助手,和我一起完成这份工作。”
“我俩能干啥?”陈晓婷、古小丹异口同声。
沈奇:“别问太多,听我号令便是。”
回家之后,沈奇立即打开电脑,进入写作模式。
沈奇并未按市面上卖的那些辅导书籍模式操作,而是用他最擅长的文体模式——日记体。
“我叫沈奇,是一名高中生。首先声明,我写的并不是什么数学辅导指南,你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篇高中生日记。”
“这篇日记以数学为主线,穿插一些我高中生涯日常的点点滴滴。”
“我不会用到任何超出高中教学大纲之外的专业术语,因为这只是一篇日记。”
……
“平面向量兼具代数与几何的双重性,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它贯穿整个高中数学。”
“在我看来,向量是一种工具,对,它就是一种工具,无处不在、每日可见,就像厨房里的菜刀。”
“举个栗子,请看下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μm='根号2/2,…根号2/2'。”
“ιn=(sinx,cosx)。”
“x∈'0,π/2'。”
“(1)若μm⊥ιn,求tanx的值。”
“(2)若μm与ιn的夹角为π/3,求x的值。”
“这题具有普遍性,我如果不能在3分钟内给出正确答案算我输。”
“其实很简单,我手中只有两把菜刀,一把叫‘向量的线性表示’,另一把是‘数量积’。”
“是我沈奇的刀不快了,还是数学题你又飘了?”
“管你飘不飘,我手中两把菜刀,砍的你叫爸爸。”
“基于数量积在坐标表示下的运算,我采取如下步骤:”
“@@##@@!@@@……”
“这个步骤可以通用,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应丢掉手中的两把菜刀。”
“看,去年高考倒数第二题,被我在3分钟内砍成狗。”
“而你们,只要稍加练习,也可以做到。”
……
沈奇越写越嗨,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阐述三角函数和向量,这是他认为的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无招胜有招,高考不需要倚天剑和屠龙刀,所需的只是不锈钢菜刀。
菜刀,民间神器,稍加练习之后,人人都能熟练用于砍瓜切菜。
最关键的是刀功刀法,学霸和普通学生的区别体现于此。
沈奇使自己暂时忘掉高数、高代,他用纯粹的高中数学语言,谱写一部菜刀刀法心经。这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燕大数学营孙教授的指点给了他很多灵感。
一个晚上写了近一万字,沈奇的码字速度超过了不少网络写手,有些写手在电脑前撸一整天,也就能写个七八千字甚至更少。
主要是沈奇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可谓是顺手拈来,所以手速快。
在返璞归真的日记体编写过程中,沈奇对于数学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张无忌无招胜有招,乔峰明明会降龙十八掌,却依靠最基础的一套太祖长拳打的上百号人叫爸爸。
所以真正的高手玩的是内力和意识,横展到数学上也适用。
沈奇将今晚编写的心经打印出来,五张A4纸正反打印两份。
次日清晨五点多,沈奇就起床了,然后骑车去学校。
高三上学期很辛苦,一大清早六点刚出头,高三(2)班的全体学生便坐在了教室里,除了徐锐。
沈奇和徐锐是两个特殊人员,一个被保送到燕大,另一个放弃文化课孤注一掷搞体育。
早自习的时候,沈奇将亲手编写的两份心经交给陈晓婷和古小丹:“你们两个利用早自习的时间看一遍,能看懂多少算多少。看完后给我反馈一下意见。”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沈氏刀法?”古小丹快速扫了一遍心经,发现“菜刀”二字频繁出现。
“噗,日记体,真有创意。”陈晓婷最怕就是看那些数学辅导书籍,枯燥的要命。
沈奇写的这篇日记体解题指南,文笔算不上很好,高中生作文水平,但胜在语言特别生动。
陈晓婷、古小丹二人埋头研读沈奇编写的心经。
早自习结束后,古小丹奇怪的说了句:“我,我懂了?”
“我……我貌似懂了个七七八八?”陈晓婷疑惑说到。
沈奇递给陈晓婷、古小丹一人一张白纸:“基于这一万字的内容,你们哪里懂了,哪里不懂,全都给我写在白纸上,中午前反馈给我。你们两人的反馈意见对我很重要,因为你们是最具代表性的人。”
古小丹:“就是说咱们的数学成绩很烂咯。”
陈晓婷:“不烂吗?”
沈奇:“你们俩这辈子数学考满分估计没指望了,但没关系,只要高考数学你们能多个十几二十分,我相信对你们也是有所帮助的吧。”
“非常有帮助!”
第076章 取来给我看看
接下来一段时间,沈奇奋笔疾书,完成了十几万字的编写,囊括函数、向量、导数、数列、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高中数学核心知识。
集合与常用逻辑语等门槛级的知识,沈奇就没有收录了,这玩意太简单,即便对普通高中生来说也算简单。这种概念性的常识,沈奇没有办法给出任何解题技巧。
编写完初版的“高中数学秘籍”之后,沈奇等于将自己脑海中的基础数学体系梳理了一遍,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将脑子里的想法变成文字也是一种自我学习的方法,归纳总结是一种重要能力。
高中数学包含了不少分支,函数、向量、导数、数列、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等基础分支继续延伸拓展,就升级成为微积分、级数、数论、矩阵论、空间解析几何等更专业的知识理论。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际上高中所有课程加一起包含的基础知识量不小,一些大学生毕业了参加工作后发现,市井社会中最管用的还是中学知识,可惜中学知识忘的差不多了,大学专业知识又不对口,难怪领导天天骂我,废物,垃圾,大学白读了?找个高中生来干活都比你效率高,扣奖金!
让知识普及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沈奇并未意识到他在从事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他编写这部“高中数学秘籍”的初心只是为了履行对同学的承诺。
耗时半个月,十几万字的归纳总结,用A4纸正反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沈奇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地,他构思这部秘籍从9月就开始了,成稿于12月初。
呕心沥血之作啊,沈奇写完这部秘籍,数学指标的经验值涨了二十多点,语文指标的经验值涨了五百多点。
数学到了6级,通过日常积累模式涨经验值很慢了。
语文2级,通过高强度的日常写作练习,沈奇无意中将语文的经验值搞上去了,写作水平有所提升。不求辞藻华丽、文笔飞扬,但求语句通顺、行文流畅能让读者看懂,这是最基础的写作要求。
陈晓婷、古小丹在“高中数学秘籍”成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俩每日及时的向沈奇汇报阅稿心得,哪段给好评、哪块给差评,都一一描述。
典型目标读者群的反馈意见对一名作者来说有参考价值,解决读者的痛点,满足读者的未满足需求,沈奇在不推翻主线设定的前提下尽力而为。
根据陈晓婷、古小丹的即时反馈,沈奇对初稿进行了适当修订,总而言之他觉得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并嘱咐陈晓婷、古小丹:“咱们三人之间的小秘密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暂时不要告诉其他同学,特别是张老师,千万别在他眼皮底下研习这本秘籍,你俩辛苦点,晚上回家了再研究我写的秘籍。”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沈奇计划按燕大孙教授的方向性建议,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和覆盖面,将其他学科适当拉升,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陶冶情操,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眼到了12月的月考,沈奇依旧参加考试,他考了719分,又是全年级第一。
陈晓婷这次考了535分,古小丹考了527分,二人的总分及年级排名较上次均有提升。
“这次我的数学考了111分,整整提高了十分呀。”陈晓婷十分欣喜。
“我数学考了124分,提高了12分,可惜英语考砸了,靠!”古小丹又喜又恼,他对陈晓婷说:“陈晓婷,这两次模拟考试你都在总分上压制我,我非常不爽。”
“接受这一切吧古小丹,这是你的命运。”陈晓婷用一种奇怪的口吻说到,说着说着捂嘴偷笑。
“靠,陈晓婷你被沈奇带坏了。不,这不该是我的命运!”古小丹仰头大嚎,完事东张西望:“沈奇大佬呢?咱俩是不是得请他吃顿好的?”
“必须的呀。”陈晓婷看着身边的空课桌,她也不清楚沈奇神游去了何方。
沈奇已经好几天没露面了,除了参加12月的月考,没人知道他最近在忙些什么。
沈奇暂时忘掉了数学,他集中精力攻克声、波动方程,拍,波膜,谐波……等等物理学知识点。
然而不思量自难忘,物理学中的波动方程、弦振这一块内容和数学紧密交叉。
跟常微分方程类似,数学家们创造出偏微分方程主要是为了给物理学提供支撑。
把振动弦的位移作为时间的函数,以及作为从一个端点到弦上一点的距离函数来进行研究,纯粹的物理语言无法深入阐释,于是偏微分方程被欧拉和达朗贝尔捣鼓了出来,数学语言让一切变的简单。在欧拉和达朗贝尔那个年代,大部分数学家同时也是优秀的物理学家。
有了偏微分方程,各种形状的号角、管风琴、铃、鼓和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可以从数学模型上予以解释。
沈奇正在研究的便是这一块内容。
编写完“高中数学秘籍”后,沈奇也不怎么去学校了,就说物理课吧,物理老师赵红桃天天讲高考物理真题、各种模拟题,这也太无聊了。
“赵老师,关于声音在一维空间中的传播,考虑小振幅的波动之后推导出的一维波动方程,我有几个存疑点,还请赵老师不吝赐教。”前几天,沈奇主动找赵老师请教物理知识。
“沈奇啊,我跟你说,高考不会考波动方程的,这是大学物理的知识点。”赵红桃苦口婆心的劝说,“沈奇,五三金典之物理篇你刷完了吗?你先刷五三金典吧,你上次理综才考了290分,看,说明你的知识结构还是有漏洞的嘛。”
沈奇:“上次理综,我化学、生物各错一道选择题扣了10,物理那部分全对。”
赵红桃面不改色,体现了一位老教师的沉稳风度:“沈奇我跟你说啊,人这一生呢很漫长,什么阶段就干什么事情,既然你把五三金典刷完了,不妨再刷他个七八遍,高考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无他,惟手熟尔。”
从那天起,沈奇再也不找赵老师请教物理学问题了。
老师都不肯教学生,学生又能如何,自学呗。
沈奇对自学计划进行了调整,每天抽一两个小时温习数学即可,学习重心渐渐转移到物理上,语文、英语、生物、化学也适当兼顾,今年冬天比较冷,室外跑步已不太合适,沈奇每周去两到三次健身房,进行器械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系统调整版本到1。1。0之后,沈奇通过日常练习可以积累各科目的经验值。
跨完年到了1月,沈奇各科目的指标为:
数学6级(42/15万)
物理3级(612/5000)
语文2级(562/3000)
英语2级(312/3000)
化学2级(289/3000)
生物2级(201/3000)
体育2级(199/3000)
历史1级(0/1000)
地理1级(0/1000)
政治1级(0/1000)
结余学霸积分:42113点
1月份同样有月考,沈奇继续参加月考,总分716分,较12月的月考下降3分,仍旧是全年级总分第一。
这次月考沈奇的数学、理综均拿到满分成绩,语文考的也不错,141分。但英语发挥太失常了,才考了个125分。
陈晓婷和古小丹的总分排名继续提升,陈晓婷考了551分,古小丹连续被陈晓婷压制三个月,他考了549分。
两人的综合水平其实差不多,陈晓婷语文、英语好点儿,古小丹的理综强点儿,数学基本上战成平手。
陈晓婷和古小丹的排名蹭蹭往上蹿,引起了班主任张万邦的注意。
环比陈晓婷和古小丹11月、12月、1月三次月考各科的成绩,张万邦发现两人主要的增量全部来自一门科目——数学。
陈晓婷:11月总分520,数学101;12月总分535,数学111;1月总分551,数学125。
古小丹:11月总分518,数学112;12月总分527,数学124;1月总分549,数学129。
“陈晓婷、古小丹,你们两人来我办公室。”张万邦丢下一句话,离开了高三(2)班的教室。
陈晓婷、古小丹战战兢兢来到张万邦的办公室。
“说,这几个月你们俩的数学成绩为什么进步明显?”张万邦开门见山,表情严肃。
“张老师,我们刻苦专研数学,皇天不负有心人。”古小丹答到。
“嗯。”陈晓婷点点头。
“说真话!”张万邦呵斥一声。
“张老师你教的好!”古小丹吓了一跳,本能的举起双手。
“是吗?”张万邦哼了一声,找出古小丹和陈晓婷的数学试卷。
“1月这次模拟考,你们俩对最后一题的解答思路如出一辙,我可没教过你们这样的解题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合情合理,并未超纲。最后一大题,我们2班拿到15分满分的只有三人,你俩,以及沈奇。”张万邦冷眼审视古小丹、陈晓婷。
“不不不,张老师你误会了,我们没有抄沈奇的试卷啊!”古小丹大呼冤枉。
陈晓婷有些紧张,她采取一种保险措施,一个字不说,保持沉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