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I期临床试验主要包括人体耐受性试验和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耐受性试验具体包括观察不良反应、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实验室指标异常与剂量间的关系等等,从而得到人体能够耐受新药的剂量范围,为后续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和II期临床试验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欧叶自己也说了,她可以做耐受性试验,她对临床试验有一定的了解。
  做完耐受性试验之后,还会在I期临床试验里做药代/药效试验。
  欧叶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万一我在I期临床试验里,被治好了呢?
  I期临床试验虽然有风险,但目标疾病患者是最早接触新药的人群,可以理解为他们是世界上最早接受这种新药治疗的人群。
  真要等到新药通过二、三、四期临床,排除了一切风险,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
  欧叶不愿等了,她担心就这么等啊等啊,可能要等到绝经的那一天。
  所以欧叶毅然决然的开大招,她极其渴望参与临床试验,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新药。有风险,却也有希望。
  沈奇一晚上没睡好,他想了很多,很多。
  天亮后,沈奇批准了老婆的申请:“送你入组,做临床试验。”
  纵观医学史、药物史,有拿自己身体做人体试验的伟大科学家,或者疯子。
  却从没有人拿自己的配偶做人体试验。
  沈奇是第一人。
  夫妻间的信任、相互扶持都在试验里,都在药里。
  老婆是死是活,是康复还是恶化?
  白头偕老,还是独孤鳏夫?
  取决于沈奇的科研水平。
  “化学和生物,必须要尽快升个级啊……”沈奇的化学是13级,生物是12级。生化都是大师级水准了。
  但沈奇还是有一点点不安,万一在老婆的临床试验中发生了什么问题,当然是生化的等级越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效率越高、精准度越强。
  学霸积分足够了。
  化学13级升14级,生物12级升13级,都需要完成任务。
  “先把化学任务完成吧……”沈奇的化学晋升14级任务其实完成了一大半,就差临门一脚。
  燕大数院。
  欧叶正在进行工作交接安排。
  临床试验的试验对象,原则上需入住医院,便于临床试验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也能更好的保证临床试验效果。
  欧叶即将入住燕大人民医院的观察病房,短则三个月、五个月,长则一年。
  她首先要跟数院的领导请病假,请了六个月。
  “小欧你要住院了?身体要紧,我同意你的病假申请。加油,希望你能尽快好起来。”数院院长没有意见,他批准了欧叶的请假单。
  工作方面其实没啥可交接的,欧叶做的是自掏腰包的独立课题,连立项报告都没写。
  “叶子姐,你要住院了?什么时候回来啊?”赵天、小云、曾寒这三个数学系学生十分关切的询问。
  “请了半年的假,希望我能在半年内回来。你们三个,BSD猜想的课题不要停。”欧叶最挂念的是BSD猜想,这个课题做了有一段时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心得。
  虽然牵挂BSD猜想,但欧叶也想通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科研的保障。
  三个学生愁云满面,他们首先是担忧叶子姐的身体状况,其次也为BSD猜想感到可惜。
  叶子姐不在这里,BSD猜想做不下去啊。
  做数学课题是个连续性的工程,通常情况下断更半年,可能就凉了。
  半年之后想要续上去,一是思维上的不连续性导致效率低,二来团队士气也会受影响。
  然而欧叶不这么认为:“我是住院,不是坐牢。我们随时可以联系。你们三个要做的是,把群论模型计算出来,至于怎么计算,我已跟你们讲过了。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赵天说到:“叶子姐教给我们的群论模型计算原则及方法,我们三个已经掌握了。其实我们昨天已经算出了群结构的初步结果,正想给叶子姐审核呢,结果叶子姐你现在告诉我们,你要住院半年……当然了,叶子姐的身体健康,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哦,是嘛,算出来了?把可编辑版的文件,发到我邮箱吧,我会看的。辛苦大家啦,我走了。”欧叶挥挥手与三位学生告辞,这便踏上了住院之旅。


第643章 早放早CD
  燕大人民医院。
  沈奇陪欧叶办理临床试验受试者入院手续。
  给药表、采血表、饮水进食记录表、留尿表、床位安排表……欧叶领取了一堆表格。
  病号服、胸牌、腕带、床头卡……欧叶领取了病房套装。
  欧叶喜静,医院给她安排了单人病房。
  临别之前,沈奇嘱咐道:“老婆,那我先回去了,有任何不适,或者任何需求,直接给我打电话哈。屈教授是这次临床试验的第一研究医师,他长期蹲守医院,你也可以找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我也会经常来医院看你的。”
  “嗯,你赶紧回单位吧,你的工作要紧。”
  “我的工作就是照顾老婆你呀。”
  “我超感动。”欧叶呵呵一笑,她确实是感动的。
  沈奇这便离去,他对于燕大人民医院是放心的。
  屈教授的临床试验研究医师团队,以及配套的护士团队,都是专业、细致、负责任的。
  欧叶入院受试期间,正逢IUPAC世界化学大会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应组委会邀请,沈奇在此次学术盛会上将做3个小时的学术演讲,以及两个小时的答疑。
  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中外化学学者云集首都国际会议中心,其中包括一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诸多著名化学家。
  首都国际会议中心有能容纳几百人的主会议厅,也有许多几十人的小型会议室。
  沈奇的《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及相关化学药物的应用》的专题演讲,将于IUPAC世界化学大会的第二日,在主会议厅进行。
  会议的首日,学术氛围非常热烈,来自各国的化学工作者们畅所欲言、深入交流。
  重头戏是主会议厅的学术演讲,能在主会议厅进行演讲的多是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的著名化学家。
  到场的学者每人领取了一本论文目录列表,谁将在几月几日几点,于哪个会议厅,发表哪个课题论文,都写在了论文目录列表里。
  如果对某一场学术报告会感兴趣,学者们可以去组委会服务台索取相关的论文。也可以在报告会的当天,于报告厅的座椅上领取论文。
  沈奇团队撰写的《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及相关化学药物的应用》的论文印了几百份,在会议首日,这些论文被与会学者们领光了。
  “沈主任,看来我们的论文很受欢迎嘛,半天时间不到,全被拿走了。”曹凡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全球最高规格的化学大会,他随沈奇一同来到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以学习为主。
  “国际上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这个研究项目。我原本是想等三氮杂辛烯素的I期临床做完,再抛出这份论文,再开启这个大招。后来想了想,省得明年又跑去国外开会,不如就在这次首都大会上放大招。大招这种事情,早放早CD嘛。”沈奇的语气虽轻松,但他并未展现出灿烂的笑容,毕竟他老婆正在医院受试,前途未卜。
  “是的,大招早放早CD。”曹凡觉得很有代入感,沈主任跟那些糟老头子不一样,毕竟沈主任也才三十岁出头,年轻人懂的东西沈主任都懂。
  这次大会来了不少糟老头子,要想在国际化学界混出点名堂,没有几十年的功力很难做到。
  菲尔兹奖设置了40岁的年龄上限,数学家们出名要趁早,年轻时未能成名的数学家,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化学这种实验科学,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手艺锻炼、学术素养修炼,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才有可能取得杰出的研究成果。
  所以当代化学家们出名的时候,大多是糟老头子了,或者大妈大婶。
  国际化学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这次来了一千多位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真正称得上化学权威,并且在一线工作的化学权威并不多。而这群少数派,才是决定未来化学走向的大佬。
  曹凡这种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研究生,坚持到博士毕业,进入著名的科研机构,在名牌实验室做一些有前景的项目,才有可能完成从化学狗到人的蜕变。
  而从人升华为人中霸者,那就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了。
  瞅着来来往往的糟老头子们,曹凡不禁有些伤感,或许三十年之后,我所取得的成就,还不如这些糟老头子吧……
  化学狗曹凡的复杂内心活动,并没有引起包括沈奇在内的任何人的关心。
  沈奇拍拍曹凡肩膀,说到:“跟我一起去主会议厅,听听武藏药品的入江杰克的专题报告会。”
  武藏药品的全称是武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是Japan最大的制药公司。
  入江杰克是武藏药品的一位研发负责人,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位专家是东方和西方的结合。
  世界排名靠前的制药公司,通常有超过千人甚至数万人的专职研发人员。
  但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研发大牛并不多,入江杰克就是这种比较牛的药物化学家。
  制药公司的研发人员获得诺化、诺医的人数多了去了,美籍日裔化学家入江杰克被认为非常有希望在今年12月去瑞典领取诺化奖,他算是诺化的热门候选人吧。
  入江杰克今天在主会议厅报告的最新研究进展,是沈奇非常关注的。
  沈奇也没刻意想着去跟一位企业里的美籍日裔药物化学专家竞争诺化,他完全是从学术方面考虑,他很好奇入江杰克主导研发的化学药物是否真的那么神奇?
  若是真的那么神奇,沈奇不介意在未来的LPJK2项目中借鉴入江杰克的超凡idea。
  沈奇、曹凡并肩朝主会议厅走去,忽然,沈奇注意到,组委会服务台前发生了一点点状况,好像是参会学者与组委会工作人员起了一些争执。
  参会学者与主办方工作人员扯皮吵架这种事情,本不归沈奇管辖。
  但沈奇通过敏锐的听力捕捉到,那个参会学者与主办方工作人员争执的原因,貌似跟“沈奇”二字相关。


第644章 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男孩的渴望
  沈奇和曹凡来到服务台附近,暗中观察。
  一位身高超过一米九、脖子上挂着参会证的男子,对着组委会工作人员就是一个九十度的鞠躬:“我想领取沈奇教授的论文,拜托了!”
  组委会工作人员再次确认男子的参会证,十分抱歉的说到:“橘先生,非常不好意思,您来晚了,沈教授的论文全部被领完了。明天上午九点,沈教授会在主会议厅进行演讲,在演讲现场,也会摆放沈教授的论文。我建议您明天早点去主会议厅,这样你就可以拿到沈教授的论文。”
  男子再次鞠躬:“我为我的迟到感到非常抱歉,我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方式,能让沈奇教授的论文多提供一些,但我还是想在今天,领取到沈奇教授的论文,拜托了!”
  组委会工作人员还是蛮客气的:“我们这里真没有沈教授的论文了,您应该有一同前来的学术界朋友吧?我建议您找您的朋友,借取沈教授的论文。”
  男子三鞠躬:“我是独自来中国的,没有朋友,请你帮助我,拜托了!我必须在今天得到沈奇教授的论文,请你一定要帮助我!”
  这位参会者是东方面孔,他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讲的是汉语。汉语讲的挺流畅,却仍有一点点口音。参会证上显示,他姓橘,名正士,看来是位Japan的学者。
  橘学者迫切想在今天得到沈奇的论文《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及相关化学药物的应用》
  这篇论文未曾公开发表,本次大会是首发性质。
  今天拿到沈奇的论文,和明天早上拿到论文,有十几个小时的差别。
  一个合格的学者,能在这十几个小时之内全文看完沈奇的论文,至于能理解多少,因人而异。
  但今天拿到论文,至少可以提前研习。这也是橘学者不停鞠躬的原因。
  “原来他是沈主任的粉丝啊,没想到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姓橘的Japan人。”曹凡了解到了这次小争执的具体情况。
  沈奇点点头道:“这个姓氏是Japan古代的贵族姓氏,据说与Japan皇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Japan皇族是非常热爱学习的一个家族,不过姓橘的确实很少见,这次化学大会,果然吸引了许多奇异人士到来。”
  “橘先生,我真的帮不到您了……”工作人员是很有原则的,沈奇的首发论文在今天限定发放288册,你来晚了没领到论文是你的问题呀,就算你给我鞠288个躬也是没用的呀。
  “橘先生,我建议您……”很有耐心的工作人员尝试劝退橘先生,劝着劝着,他发现了不远处暗中观察的沈奇师生。
  工作人员明显波动的表情变化被橘先生捕捉到,橘先生扭头望去,目光锁定在沈奇身上。
  滋滋!
  忽如其来的眼神交流。
  好强的气场!
  好有味道的男人!
  沈奇暗道。
  橘先生很高,他一米九几的身高远超Japan男人的平均线。
  刀刻一般的面部轮廓棱角分明,眉眼间透着坚定与自信,以及从容与俊逸,如果给橘先生一把剑和一个苹果,沈奇觉得他就是现代版、高大版、健康版的橘右京。
  橘先生走到沈奇面前,见面先鞠躬:“沈教授你好,我是橘正士,请多指教!”
  沈奇待橘先生站直了,便伸手作握手状:“橘先生你好,欢迎来到中国。”
  橘先生不卑不亢的说:“沈教授,我希望能在今天领取你的论文《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及相关化学药物的应用》,而服务台已经没有了。你能满足我的心愿吗?”
  “可以。”沈奇点点头,然后对曹凡说:“小曹,给橘先生一份论文。”
  曹凡挎着一个黑色包包,他拉开包包拉链,取出一份《大环化合物、新型重排反应及相关化学药物的应用》递给橘先生。
  橘先生双手接过论文,身子微微前倾:“十分感谢。”
  沈奇望向主会议厅:“那行,先这样,告辞。”
  说罢,沈奇和曹凡移步前往主会议厅。
  忽然一回头,沈奇发现橘先生早已没了踪迹。
  虽然橘先生的姓氏、外造型比较有特色,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并未令沈奇太过在意。
  主会议厅。
  著名药物化学家入江杰克的报告会准时开始。
  此人六十多岁,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制药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亦是东大的名誉教授,并且自己还开了一家小型公司,同时是美国围棋协会的会长。
  入江杰克开始了他的演讲:“我们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硅时代,从一个旧时代跨越到一个新时代,必然取决于技术上的突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技术变革。未来的主流技术趋势是什么?我认为是以人为本。”
  “一家以化学药物研发、销售为主业务的制药公司,通常拥有超过千人的研发团队。除去技术质量管理、信息情报收集的人,剩下的才是真正的研发者,而这些研发者里的多数人,是根据‘老板’的命令进行着化学合成工作,而‘老板’的数量,只有几十人。”
  “同样,在科研机构、实验室里,大多数研究员遵循‘老板’的设计方案,严密严谨的开展科研工作。而处在学术黄金期、又在一线任职的‘老板’,是非常少的。”
  “我们可以认为,‘老板’是科研行业里的精英,也可以引申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引领各行各业技术突破的人,就是这些精英。”
  “科研人员的黄金期,大概有二十年左右,非常的短暂。与其投入大量资金研究新材料、新装备、新武器,不如研究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以及精英们的黄金期。”
  “假如精英们的黄金期延长到40年、60年、80年……或者更久,那么技术上的研发必然更有连续性,人类就能造出更先进的材料、装备,乃至改变一个时代。所以技术上的突破,最重要的因素取决于人。假设爱因斯坦一直活到现在,并一直维持着他的学术黄金期,那么……那么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力。”
  “而人的种种特性,取决于基因。我们团队致力于基因类化学药物及化学方法的研究,下面进入主题,请大家注意这个化合物的结构,我敢说这是史无前例的创新……”
  入江杰克在台上口若悬河,并列举了大量真实可信的数据,讲的十分精彩,挺吸引人的。
  曹凡听的有些入迷了,他认为入江杰克说的很有道理,如果爱因斯坦这种大佬能活很久,并且一直处于学术黄金期,那么物理学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继续拓展,如果各个领域的科研精英的寿命延长、学术黄金期也延长,那么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新的机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