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37章 不敢自满,怀有自信
  沈奇指着生产线说到:“我们厂的力月西市场占有率是可以的,但这个市场的国内总量只有几亿人民币,我的想法是,将力月西的生产线改造为LPJK1生产线,这比重新建一条生产线要省很多钱。”
  “所以LPJK1肯定能通过三期临床?”老烟问到。
  “我不敢有丝毫自满,但怀有无比自信。”
  沈奇给予了一个笃定的眼神,又道:“LPJK1的动物实验做完了,从现在开始到完成临床试验,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不敢保证LPJK1一定能通过审批、成功上市,我只能说,有希望。老烟啊,我爸是不太懂工艺技术的,所以还是要靠你和老程。力月西生产线改造这个项目,你们可以先做好研究方案,一旦LPJK1那边搞定了,你们就立刻动工进行生产线改造。”
  老烟望向老沈和沈奇,问到:“技术工艺方面,我和老程应该能搞定。销售方面我也不懂,我就是问问,力月西以后不生产不销售了?”
  力月西(咪达唑仑注射液)是一款静脉麻醉药,广泛运用于各种手术。
  虽然运用广泛,但如沈奇所言,力月西在国内的年销售总量只有几个亿人民币。
  和常年服药的人群相比,做手术的人群毕竟是少数。一个人这辈子又能做几次手术?
  市场总份额不高是一方面,而沈奇的心病是另一方面。
  欧倍奇药业并不拥有力月西的任何一项专利,他们只是拥有力月西的国内生产权,并且还不是国内独家生产力月西的药厂。
  这就是沈奇的心病。
  对于一个做惯了原创、习惯拥有专利权的科学家而言,沈奇非常不愿意让他爹的厂子生产、销售一款非原创、没有专利权的产品。
  这种事情说白了,不就是跟人家做代工、做代理吗?
  堂堂沈奇他爹去跟人家代工、代理?
  沈奇是不开心的。
  几年前,老沈刚收购欧倍奇药业时一穷二白没有办法,只能依靠力月西勉强维持厂子的正常运作。
  随着沈奇实验室的原创药康舒恩上市销售,欧倍奇药业今非昔比了。
  知识产权决定企业的主动权,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终究是心虚的。
  不仅心虚,还有可能灭亡。
  外面的虎狼不止一次的利用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难中国企业,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我们不愿打却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打,可以打。
  但要想打赢,咱们必须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以及核心技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从国家到企业,从实验室到工业现场,皆该如此。
  老沈很快给出了意见:“按沈奇说的做,我们以后不生产力月西了,把力月西的生产线改造为原创药生产线,就这么做。鄢老师,辛苦你了。”
  “OK,明白!”老烟毕竟是个燕大理科硕士,他很清楚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就这么着,力月西在欧倍奇药业的命运被决定了。
  力月西这种二类精神药品受到国家严格管控,生产批文是很难搞到的。
  欧倍奇药业拥有力月西的国内生产批文,这批文是很值钱的。
  就这么废掉一张极其稀有的批文,还是有些可惜的。
  但在沈奇看来,知识产权高于一切,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批文是泡沫,是虚的。
  沈奇、老沈、老烟三人视察了一圈力月西生产线,真要把这条生产线改造为LPJK1生产线,工程量不小,需要花不少钱。
  这笔钱谁出?当然是老沈出。
  欧倍奇药业目前主要依靠康舒恩这款糖尿病药物获得利润,这款药物是这家药企最重要的资产。以药养药,一款药养活了一个厂子。
  “两位沈老板,那我这就去安排人手,研究力月西生产线改造的方案?”老烟请示道。
  沈奇笑了笑:“不用急嘛老烟,今天都腊月二十六了,后天全厂放假,开年后再研究也不迟。老烟啊,腊月二十九那天,你、老程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飞首都呗。你的娇妻在首都独守空闺,你不挂念的嘛?”
  “挂念当然是挂念的,行吧,腊月二十九,咱们一起走。两位沈老板,你们父子俩单独唠着,我回技术部查点资料去。”老烟这便离去,让沈奇父子单独相处。
  “去康舒恩的生产车间瞅瞅呗。”沈奇说到。
  “走,在那边。”老沈带着沈奇朝另一个车间走去,他边走边说:“康舒恩是我们厂的命根子,有些外国药企动了心思,想要收购康舒恩。”
  沈奇点点头道:“这个我知道,他们还找过我呢。”
  老沈忽然激动起来:“那个英国的GLK公司开价7亿英镑收购康舒恩,被我骂回去了。英国人太坏了,7亿英镑就想得到康舒恩?做梦去吧英国佬!”
  沈奇摇摇头道:“7亿英镑,肯定是不能卖给他们的。这群英国佬,当咱们父子是弱智吗?”
  老沈:“7亿英镑再加个零,我或许会考虑考虑。”
  沈奇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70亿英镑?爸,你疯了吗?”
  老沈解释道:“我知道康舒恩是你的心血,是你们实验室的原创结晶,我就是做个假设而已。”
  沈奇:“不,我的意思是,如果真要卖掉康舒恩,70亿英镑再加个零,才是起步价。”
  “七百……七百亿英镑?”老沈觉得自己没疯,疯的人是沈奇。
  沈奇解释道:“康舒恩是我们实验室的原创,也确实是我的心血,如果咱们厂子真的缺钱,我不介意你卖掉康舒恩。爸,我给你列举几个数据,你就明白了康舒恩为什么值700亿英镑以上。”
  “糖尿病是全球性疾病,去年的统计数据是,糖尿病消耗占全球医疗费用的12%,金额是7782亿美元。是的,你没听错,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每年要花掉接近8000亿美元来治病,而且这个数字会持续上升。”
  “GLK公司向你开价7亿英镑收购康舒恩的一切专利,以及全球生产权、销售权。爸,你完全可以对他们说一句:go to hell。”
  “就说这个GLK公司吧,他们曾有一款全球畅销降糖药——文迪雅,这个文迪雅厉害啊,零几年的时候,全球销售去到了几十亿美元。”
  “后来FDA发出警告,认为文迪雅的副作用导致了心血管疾病,文迪雅深受打击,全球销量一落千丈。我详细研究过这个案例,其实GLK挺冤的,文迪雅并没有FDA指责的那么不堪。一几年的时候,FDA全面解禁文迪雅,然而这时的降糖药市场,已被其他国际医药巨头瓜分,GLK的文迪雅再也回不到巅峰销量了。”
  “FDA就是这样,宁可错杀,绝不放过。但客观的评价,FDA对药物的审核确实是全球最严格的,没有之一。”
  “文迪雅凉了之后,GLK十分渴望得到一款新的糖尿病药物,与文迪雅最辉煌时期同级别的糖尿病药物。这就是GLK业务代表频繁找你、找我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康舒恩完全符合他们的期待。”
  “我说了这么多,爸你现在明白了吧,康舒恩的价值定位就是,至少700亿英镑起步。你要卖掉康舒恩的话,我无所谓啊,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将700亿英镑的十分之一给我,我能再研发出十款新药。剩下的十分之九,我想拿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老沈沉默了,良久之后,他掏出白金材质的老板签字笔,将笔递到沈奇面前:“来,笔给你,你来当老板。”


第638章 生活不易,科研继续
  老程叫程浩南,他并不老,也就比沈奇大几岁。
  三十好几的程浩南这辈子头一遭去东莞,这不丢人。
  丢人的是,老程被扫黄打非的公务人员给抓了。
  好在老沈董事长在南方沿海这块有些人脉资源,程浩南很快就回到了南港市。
  “沈主任,我给你和沈董丢脸了……”程浩南后悔啊,羞愧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个技术人员,实在是不应该做这种糊涂事。
  “老程啊,我知道你背井离乡来到南方,工作压力很大,配偶又不在身边,适当的宣泄可以理解。你不用跟我说对不起,下次注意点就好了。”沈奇倒是没说什么狠话,以宽慰为主。
  “没有下次了,绝对没有下次了!”程浩南拍着胸脯保证,大宝剑害人哦,从今以后再也不碰大宝剑了。
  程浩南的老婆原本在首都世贸那块打工,她每天裹着OL装上下二十几层的写字楼,看上去光鲜时髦,其实也赚不到几个钱,还累,挺苦逼的。
  后来沈奇把程夫人安排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做后勤,收入没提升多少,但是稳定、轻松。
  程夫人是非常感激沈奇的,她逢年过节都会给沈奇发祝福短信和各种喜庆的表情包。
  沈奇不仅是程浩南的领导,并且认识程浩南的太太,而且掌握了程浩南开车的证据。
  从今往后,老程必然铁了心跟着沈家父子做事情,无怨无悔,鞠躬尽瘁。
  实名制开车,风险太高了。所以开车的时候千万不要留下证据。
  腊月二十九,沈奇一家三口,以及程浩南、老烟,一同乘机飞往首都。
  由此可见,沈奇并未把程浩南、老烟当外人,而是把这两位兄弟待为家人。
  沈奇一家人和欧叶一家人在首都团圆,这是两家首次在一起吃年夜饭。
  沈奇得到的经验总结是,两家的父母最好还是不要经常在一起吃饭。
  年后,沈奇父母、欧叶父母各自回了老家。
  夫妻俩的小日子重归宁静。
  LPJK1的临床I期试验被安排上了日程。
  申请者是欧倍奇药业、沈奇科研中心,参与的临床试验机构是燕大人民医院。
  接下来就是等待CFDA下达的“允许你们进行临床I期试验”的批文。
  根据最新的GCP规范,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须提报一个中文药物名。
  LPJK1是临床前实验室研究阶段的项目代号,为了满足GCP的要求,沈奇为它取了一个符合标准的中文药物名——三氮杂辛烯素。
  挺拗口的一个药物名。
  如果三氮杂辛烯素能成功上市,那么它还会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商品名。
  CFDA的批文很快下来了,三氮杂辛烯素正式进入临床I期试验。
  接下来就是临床试验设计,以及招募志愿者。
  新药的临床I期试验主要是确认该药在人身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取的试验对象较少,一般为几十人,这些志愿者通常都是健康人。从临床II期开始,选取的人群将是患者。
  燕大医学部教授、燕大人民医院资深医师屈景昭,成为了三氮杂辛烯素临床I期试验小组的组长。
  屈景昭教授招募健康志愿者的方式很传统——贴小广告。
  燕大人民医院宣传栏上有块专门贴小广告的地方。
  屈教授的招募广告就贴在此处:
  “要求年龄为18…45岁的男性女性,无严重精神病史、躯体疾病史、物质滥用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正常者,将与本院签订临床试验志愿者协议。包吃包住,酬劳可观、有营养补贴(面议)。有意者请联系林医生,133XXXXXXXX。或扫描二维码,※。”
  看到这条健康志愿者招募广告后,沈奇哭笑不得:“老屈,你也太抠门了吧!不是我自吹自擂,我们这个项目跟诺奖扯上了一些联系,一个诺奖级别的科研项目,你能不能在一些正经平台上发布招聘广告?”
  “沈主任,你高高在上惯了,或许并不了解医院里最真实的情况。”老屈搂着沈奇的肩膀,望向住院楼外面空地上的一群人,这群人或游走,或坐着蹲着,看上去不像是病患。
  屈教授缓缓道:“医院是个复杂的地方,什么人都有,有医生护士,有病人及病人家属,也有不是医生、护士却靠医院吃饭的外部人士。”
  “这个我知道,所以有群人专门以临床试验志愿者为职业?”沈奇不由的瞅着不远处的外部人士们。
  没人愿意打针吃药。
  更加没人愿意为一款新药做人体试验。
  这些志愿者也不容易,说白了都是为了能让生活过的更好一些。
  “是的,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多是低收入群体,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是尊重这些志愿者的。”老屈诚恳的说到。
  沈奇关切的询问:“志愿者入选之后,你们医院能给他们多少经济补偿?”
  老屈答道:“相当于世贸的一个普通小白领,一个月的工资吧。”
  “那也不多呀,确实不多。”沈奇再次望向不远处的那群男男女女,讲真,成为一款新药的临床试验志愿者,风险比卖血高多了。
  虽然沈奇团队是以FDA标准开发的三氮杂辛烯素,但他不敢保证在临床试验阶段,三氮杂辛烯素的安全性为百分之一百。
  “这种事情呢,并没有明文标准,应该给予志愿者多少具体的经济补偿。我只能说相比于其他临床试验机构,我们医院给的不算少。你问我为啥在这里贴小广告?为啥不在那种高大上的平台上发布招募消息?现在你明白了吧,在这里贴小广告是最高效的方式。”屈教授通过医院里最真实的实际情况,解答了沈奇对于小广告的疑惑。
  “生活不易。”沈奇叹了口气。
  屈教授说的没错,在医院里贴小广告招募健康志愿者,确实很高效。
  屈教授需要60名健康志愿者,而报名人数超过200名。
  想想也蛮心酸的,想要参与人体试验,还得竞争上岗。
  生活虽不易,但科研仍得继续。


第639章 爸爸和你玩一个游戏
  健康志愿者筛选,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三氮杂辛烯素的临床I期试验紧张有序的做着必要的准备工作。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沈家有件大事提上了日程。
  沈诺菲今年八月满5岁,她该上小学了。
  在中国,普通儿童至少六岁上小学。但沈诺菲不是普通儿童,她提前一年读小学没有遭受拒绝。
  沈诺菲的老父亲、老母亲已经帮她把学校选好了,首都第二实验小学。
  选择实验二小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其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是,这所小学乃是帝都最好的小学之一。
  实验二小在西城,沈诺菲的户口在海淀。
  户口什么的不算是个事儿,反正实验二小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片外或者共建生。
  根据惯例,幼升小的小学生9月1日入学。入学前的春季,实验二小对幼升小的生源有一次入学测试。
  入学测试是很重要的,沈奇全家极其认真的对待即将到来的入学测试。
  “诺菲,乖女儿,小仙女,你马上就要读小学了,读小学就是大姑娘了……别吃零食了,认真听爸爸说话。”沈奇和欧叶对诺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从数学到自然科学,从文学到艺术。
  沈奇有理由相信,基础打的十分扎实的诺菲进入小学后必然如鱼得水,顺利的绽放为祖国花朵。
  “嗯嗯,听着呢。”诺菲快速吞咽掉小饼干,随后挺身坐直,小手放在大腿上,温婉端庄的姿态初显书香门第、大家闺秀之风。
  “诺菲,你要读的小学是实验二小,也是在西城的,和你的幼儿园隔着不远,你去那里读书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实验二小对你会有一次幼升小入学测试,我希望你能顺利通过测试,好吗?”
  “好的呀。”
  “接下来,爸爸和你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爸爸扮演的是实验二小的老师,你扮演你自己。游戏开始,这位小朋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沈诺菲理所当然的说:“我叫沈诺菲呀。”
  “好的,沈诺菲,请把沈诺菲这三个字写在纸上。”沈奇点点头道,随即把笔和纸摆到诺菲面前。
  沈诺菲提笔写出她的名字,三个字全对,但是菲字的笔划有点问题。
  沈奇立即纠正、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细节:“诺菲,你的这个老问题要改一改,菲字的这一竖,应该是从上往下写,而不是从下往上提。”
  许多学龄前小朋友会写不少汉字,然而和沈诺菲类似,汉字笔划顺序颠倒是小朋友们的通病。
  良好的习惯从娃娃抓起,沈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老爹的强行纠正下,沈诺菲终于把菲字的笔划顺序写对了。
  沈诺菲擦了把汗:“哎,我的名字好难写啊。爸爸和妈妈都是两个字,为啥我三个字?”
  沈奇有理有据的说:“得了吧你,你的名字很简单了好不好,沈诺菲三个字加一起也才二十八划,你们幼儿园的那个小男孩,我记忆很深刻,叫璩瑞麷,单一个麷字,就二十九划了。”
  诺菲很同情的说:“璩瑞麷那个小疯子,他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疯掉了。”
  莫名其妙的,节奏被沈诺菲带歪了。
  沈奇将话题拉回正轨:“扯远了扯远了,继续我们的角色扮演游戏,我是老师,你是学生。请听题:两只小口袋,天天随身带,要是少一只,就把人笑坏。打一日常用品,是什么?”
  诺菲沉思片刻,答道:“是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