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可以有。”沈奇表示了肯定。
“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的发明者,是沈教授的凝聚态物理研发团队。这项发明的商品性开发者是BNE。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的发明转化为商品,是一种先进的电子器件,供应给航天、汽车等企业。就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这个商品而言,BNE是NASA、梅赛德斯、BMW、路虎、沃尔沃等机构或公司的供应商,涉及的年产值超过五亿英镑……”
洛瑞博士滔滔不绝的讲着,他在沈奇心目中的形象更像是一位商人,拥有博士学位和顶尖实验室、懂技术的商人。
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这项专利是中国人发明的,几经转手,最后卖给了英国人。
英国人将这个发明转化为商品上市销售,供应给NASA、梅赛德斯、BMW、路虎、沃尔沃等等机构或公司。
除了NASA和BMW,其他的几家公司都涌入了中国资本,中资占据了这几家著名汽车公司的一部分股权。
所以说全球化背景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沈奇时不时喝口咖啡,他在心中计算着,我们实验室的专利发明以两百万英镑的价格卖给你们,你们依靠这项专利做成了年产值超过5亿英镑的生意。作为高科技产品供应商,利润不会低。
“我们在约克郡的工厂专门生产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的电子器件,欢迎沈教授能去那里参观。”洛瑞博士真诚的说到。
“我好久没去过英国了,有机会可以去转转。”沈奇说到,他又问:“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已经在英国转化为批量生产的商品了,洛瑞博士在这个老课题上讲了这么多,不如直接一点,需要中方做什么?”
洛瑞博士:“我们希望沈教授能推荐几家中国的企业,BNE十分有诚意与中国企业合作,为中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你们想在中国合资办厂是吧?”沈奇心说跑偏了啊哥们,合资办厂这种业务,你们不是应该去跟咱们的商务署谈吗?
沈奇代表商务署给出了建议:“天使科技公司,他们的总部就在首都,你们可以跟他们去谈。”
商务方面的业务本不归沈奇管,但谁让他懂技术呢。
从技术方面考虑,沈奇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里,只有天使科技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就一些高科技项目,有实力与BNE进行合作。
央企这种级别的企业,沈奇是真做不了主。
H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的专利开发权,沈奇原本是想卖给天使科技公司,奈何当时的天使科技公司实力一般,这笔内销买卖没做成。
经过几年的发展,天使科技公司目前的实力大为提升。于是沈奇给出了这样的推荐。
“天使科技公司?好的,其实我们对这家公司也做过调查,是一个不错的合作伙伴。”洛瑞说到,他笑了笑,又道:“上个月,沈奇科研中心在各大期刊上发表了98篇论文,其中凝聚态物理、新材料等方面的论文为45篇,我们对这45篇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我们想与沈奇科研中心的学者,就这些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我估计最少要交流两个星期,所以不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具体的学术细节了。恳请沈教授安排我们在会后,以小组学术讨论的形式,对这45篇论文涉及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
FASTER项目组是沈奇科研中心的产粮大户,这点从FASTER项目组发表的论文数量上可以看出。
论文已经发表了,就不存在什么保密因素,剩下的事情是充分交流,寻求合作机会。
合作是双向的,是公平的。
英国人想开拓中国市场,想继续购买中国的专利。
那么中国人想从英国人身上得到什么?
沈奇代表的是中国,他当然不可以做亏本买卖,他说:“没问题,我们十分支持中英双方的学术交流,这样吧,先茶歇十分钟,稍后继续交流。”
第616章 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
许多科技型的跨国公司通常养着一群人,这群人的工作是满世界找论文、读论文,从论文中获取对公司有价值的信息。
人们都在使用的5G,其起源来自土耳其的一位教授发表的一篇数学论文。科技公司的情报人员在茫茫文海中发现了土耳其教授的数学论文,他们通过合理合法的商业交易购买论文的知识产权,将论文转化为商业化的产品。
BNE公司同样有一群高学历的情报人员,他们的日常是刷各种学术期刊。
沈奇科研中心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发表了98篇论文,皆是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上。沈奇和他的小伙伴想低调都不行,实力不允许他们低调。
沈奇依旧留在对外接待大楼VIP会议室,在他的安排下,BNE的洛瑞博士一行人来到了沈奇科研中心参观交流。
负责接待洛瑞等英国人的是FASTER项目组组长汤元,他现在也算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小牛。
“洛瑞博士,欢迎。”汤元得到了沈奇的授意,他代表沈奇科研中心应用物理团队与英国代表团进行交流。
“汤教授,很高兴见到你。”洛瑞早已打探清楚,沈奇是他们中心的国王,正教授研究员汤元类似于大臣。
话不多说,根据国际惯例,汤元先带着洛瑞等人参观中心凝聚态物理实验室。
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并未因为外国人的到来而停止工作,大家该干嘛干嘛,坚守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洛瑞博士感动于沈奇科研中心展现出来的诚意与待客之道,毕竟实验室重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很大,很棒。”这是洛瑞博士对这间实验室的第一印象。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汤元客观的讲述出他们实验室的全球排名。
在凝聚态物理领域,排名第一的实验室在MIT,第二的在剑桥,普林斯顿、哈佛、东大的实验室也是沈奇科研中心的强力竞争对手。
其实汤元心里明白,沈奇的个人实力与声望为他们实验室的国际排名提供了不少积分点。
然而国际规则就是这样,没有犇级科学家的实验室,积分排名就是上不去。
洛瑞在一台PEL测试仪前驻足,他们在英国的实验室也有一台型号一模一样的设备:“汤教授,我读过你们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关于铁硼基非晶合金的那一系列文章,一共有八篇。我想问问,铁硼基非晶合金的系列文章,完结了吗?”
“暂时完结。”汤元点点头道。
实验室里的实验员正在做铁硼基非晶合金的收尾工作,补测一些数据。这些补测的数据,可以形成一两篇铁硼基非晶合金的番外篇。
“你们实验室研发的铁硼基非晶合金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软磁性能,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硅钢、坡莫合金来制作变压器铁芯。你们在论文上并没有列举太多这项发明的工业用途,但我们BNE基于你们的研究成果做过估算,在发电行业,如果采用你们的铁硼基非晶合金材料转化而来的变压器,体积和重量将大大减少,并且性能大幅提升,可降低电力传输损失30%~60%左右。节能环保的宝贝啊,宝贝。”洛瑞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BNE从事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生意,凡是绿色环保的科技发明,都是洛瑞感兴趣的东西。
“铁硼基非晶合,其实是非晶结构在纳米微米尺度上不均匀性的次级研究成果。”汤元望向墙壁上的一组巨型照片,照片里的主角是沈奇,背景是诺贝尔奖的颁奖现场,沈奇先后两次领取了诺物,他的光辉形象被挂在墙壁上,鼓励着后来者们在科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沈奇第一次获得诺物的理由之一是“他证明了非晶结构在纳米微米尺度上的不均匀性”。
这可以看做沈奇在物理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偏理论化。
基于这个理论性的主要成果,衍生了许多应用性的次级研究成果,包括一种新型石墨烯纳米复合薄膜、铁硼基非晶合金等等。
洛瑞等英国朋友顺着汤元的目光望向墙壁上的沈奇照片,虔诚的拜了拜,然后继续与汤元交流具体的学术课题。
汤元带着英国朋友移步中心咖啡厅,大家喝着咖啡谈笑风生。
另一个场地,沈奇仍在与英国学术代表团主力部队洽谈,目前谈的还是物理。
“沈教授,你发表于《科学》上的专题文章《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可以说是爆炸性的。”一位红发白人小老头神情激动的说到,讲到动情之处竟口吐白沫、眼珠爆涨。
“韦斯特院士,你为何不坐下来说话?”沈奇微微笑道,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韦斯特院士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他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他在美国读博时的导师是大名鼎鼎的基普·索恩。
诺兰导演拍的科幻大片《星际穿越》,所请的科学顾问就是索恩。
索恩是当代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是诺物得主,现已90岁高龄,在美国安度晚年。
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论是粒子运动或是油墨颗粒组成的文件,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
但是基普·索恩、斯蒂芬·霍金等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把一本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将会发生什么事?
基普·索恩、斯蒂芬·霍金给出的解答是:百科全书将消失在黑洞中,任何形式的信息都将消失在黑洞中。
这无疑与量子理论产生了矛盾,这便是“黑洞信息悖论”,物理学未解谜题之一。
量子理论的奠基人早已不在人世,“黑洞信息悖论”的提出者,如今活着的只剩风烛残年的索恩教授一人。
不管是量子理论的支持者,还是“黑洞信息悖论”的信徒,他们都无法在实验上证明自己的猜想。
毕竟在现实宇宙里,没有一个地球人或者地球人发明的探测器进入黑洞并将黑洞里的东西传递出来。
黑洞视界之内,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鬼知道啊!
理论物理学家的争吵似乎难分高下。
那么沈奇发表的文章《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观点和新见解呢?
这正是索恩的弟子韦斯特院士口吐白沫的原因。
第617章 量子至上
“量子至上、信息轮回?沈教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韦斯特院士大喊大叫,言行举止有些失态。
沈奇不动如山心如止水,他身边的曲主任微微蹙眉轻轻跺脚。
你这红发老妖怪,居然如此放肆?
学者间的争论十分常见,没有思想上的激烈碰撞,就不会有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
但这个场合,是中英双方政府牵头开展的学术交流会,宜友善和谐,不宜喧哗吵闹。
同样是英国人,洛瑞博士等企业代表就做的很好,而韦斯特院士则显的格格不入。
沈奇在《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一文中,提出了“量子至上、信息轮回”的概念,很明显,他是支持量子理论的。
这意味着沈奇站在了索恩、霍金的对立面。
作为索恩的学生,学术信仰与索恩保持一致的韦斯特对沈奇的《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提出了强烈质疑。
须知,《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以专刊形式发表在《科学》上。
就算是英国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表示反对,也没什么屁用。
韦斯特院士如此激动,就连英国代表团的团长兰道夫也看不下去了。
兰道夫原本不想带韦斯特来中国,但韦斯特非要来。
没办法,韦斯特毕竟是皇家科学家的院士,兰道夫只能带他来中国。
兰道夫提出建议:“韦斯特院士,涉及量子理论、黑洞理论的话题太过复杂,讨论二十年也不见得能讨论出一致的结果。不如与中方的理论物理学者,在其他场所进行小组形式的交流?”
韦斯特院士耸耸肩道:“噢,没问题。”
沈奇大手一挥下达了指令,把韦斯特带走!
于是韦斯特院士被带出了主会场,接待他的是沈奇科研中心理论物理研究团队的沙东东研究员。
韦斯特院士不乐意了,他说我只跟沈奇谈,你这个小伙子又是谁?
“韦斯特院士,我叫沙东东,曾随沈奇教授、威腾教授一起参与过M理论、超弦理论的研究项目。”沙东东作了简洁的自我介绍。
“噢,是吗。”韦斯特院士与沙东东握手,他说到:“我十分赞同你们关于M理论、超弦理论的研究成果,但我对沈教授提出的量子至上、信息轮回的观点感到质疑。”
沙东东委婉的表示,您老质疑又怎样?我现在接待你,并不是请你来评审《黑洞信息悖论之我见》这篇论文,而是将沈教授的学术观点详细的传递给您,来,随我来,我给您看个东西。
强将手下无弱兵,大佬麾下无弱鸡。
通过沈奇的培养,他们中心成长起一批诸如沙东东、汤元这样独当一面的学术骨干。
汤元与洛瑞等企业代表的交流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着。
“汤教授,十分欢迎你能去我们英国总部的研发中心以及工厂参观。”洛瑞博士体现出了热情的态度,他端起咖啡杯做了个干杯的动作。
“有机会的,有机会的。”汤元喝的是绿茶,他始终对咖啡因保持距离。
“短短一上午的时间,我在你们这里学到了很多,学术交流是双向的,不知是否允许我展示我们公司的研究项目?”洛瑞博士礼貌的询问。
“当然。”汤元做了个请的手势。
洛瑞博士打开他的笔记本电脑,点开一个演示文件。
文件中出现了一辆汽车,小巧可爱,圆润灵动。
汤元感到好奇:“嚯,0到百公里加速2。1秒,充满电续航1500公里,所以这是电动车?”
“是的,电动车。”洛瑞博士点点头道,他在空气中比划着,说到:“它的电池体积只比手机大一点点,安装在车内。充电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充电桩充电,二是拔出电池带回家充电。两种充电方式,都只需6分钟充满电。”
汤元问到:“这只是构想,还是有了试验车?”
“我们受某个汽车公司的委托,已经做出了试验车。”
“这车如果量产,价格不便宜吧?”
“不便宜,也不贵。英国已经全面禁止燃油车,全欧洲也将这么做。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公司唯一的出路。”
“堪比燃油超跑的加速性能,1500公里的续航,价格又不贵,这车一旦量产上市,估计会卖疯了吧?”汤元的眼睛闪闪发亮,他也是爱车之人,现在开的是一辆纯电车,0…100公里加速10秒以上,充满电续航650公里。
“在欧洲的销量应该会比较乐观,因为大多数欧洲人会购买尺寸较小的汽车,而在中国,我发现尺寸较大的汽车比较受欢迎。”
“是这么个情况。”汤元笑了笑,你这光头博士来到中国没几天,观察的倒是很仔细嘛。
洛瑞博士:“其实我们还可以做的更好,经过一些技术改善,我们理论上能做到2500公里续航,0…100公里加速进入2秒之内。”
汤元非常有兴趣:“无敌小钢炮呀!这车要是量产了,我一定买一辆。”
洛瑞诚恳的说:“所以汤教授以及沈奇科研中心,是否能与我们开展具体的合作?我们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使你们中心的学术宝藏转化为广阔的市场以及巨大的财富。”
“哈哈哈!”汤元爽朗的大笑,他明白洛瑞的意思,你们这些英国人啊,又想来批发我们中心的学术产权。
《铁硼基非晶合金的研究与应用》的姊妹篇是《熵在非晶材料合成中的研究》,在这一系列的论文里,沈奇科研中心论证了几个重要的学术问题,其研究成果可运用到某些工程领域,比如说小体积、高性能的电池。
诚如洛瑞所言,这样的创新发明是一笔学术宝藏。
中心咖啡厅的墙壁上也悬挂着沈奇的大幅照片,是沈奇在大会堂接受国家表彰的一系列照片。
汤元看着沈奇的照片,沈主任的思想洗涤他的灵魂:“亲爱的洛瑞博士,吃午饭啦。”
“哦,我们边吃边谈。”
“学术上的事情,我们可以畅谈。但商业上的事情我不懂呀,所以咱们不谈商务。说吧,吃火锅还是吃烤鸭?”
第618章 你穿加大号
午饭之后,沈奇带着一妹子来到沈奇科研中心参观学习。
她叫露西·沃克,是英国GLK医药公司的一位技术型业务负责人。
沈奇跟英国代表团的洽谈方式是,先谈宏观上的东西,涉及到具体的技术细节,则按专业领域进行小组交流。
光头佬洛瑞、小老头韦斯特由沈奇的手下领走。
露西·沃克女士则由沈奇亲自陪同。
英国人称呼她为Miss Walker,这意味着沃克小姐尚未结婚。
英国妹子在儿童阶段可爱俏皮,年轻时性感美丽,但残的也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烂牙、雀斑、肥胖如梦魇一般困扰着英国妹子。
对比同一个英国女孩18岁和28岁的照片,很多人会惊呼,这尼玛是同一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