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艺员,他带领几个大学生,就把力月西给捣鼓出来了。”
  “那老师傅呢?”沈奇问到。
  “老师傅退休了。”裘经理说到。
  “哦,这样啊。”沈奇也没追问,遂继续参观工厂。
  结束了一天的考察,沈奇和老爹回到家中。
  沈奇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爸,咱们这厂子在至少三年之内,要做好每年都亏本的心理准备。”
  老沈:“有心理准备,已经请专业团队评估过了。”
  “为了止损,减少亏损数额,我建议停止30种药品的生产,未来三年我们只生产力月西、强阳保肾丸、六味地黄丸……哎,说着说着我都觉得搞笑,麻醉镇静的,壮阳滋补的,化学药,中成药,掺和在一起,这个产品谱系太混乱了。”沈奇摸了摸额头,好乱啊。
  “就咱们生产的这个强阳保肾丸、六味地黄丸,效果还是不错的,我试过了。力月西是麻醉药,我上次做手术的时候好像用的就是力月西,那是别人家生产的力月西。”老沈干一行爱一行,他很快完成了角色转变,亲自试药。
  沈奇又道:“在已有的产品中,我刚才说的三款药物,我们是有产品竞争力的,特别是力月西,我们是全国三强之一。如果你能做好营销,说不定有希望做到盈亏平衡。如果想盈利,我们必须做原创药,当然了,做原创药的成本很高,耗时很长,但我已有对策。”
  沈奇的想法是,没有竞争力的药品咱不做了,停产。否则生产的越多,亏的越厉害。
  三年之内,全村的希望就是力月西、强阳保肾丸、六味地黄丸这三款药品,做好这三款药品的营销,扭亏为盈很难,力争做到盈亏平衡。
  三年或若干年之后,咱们厂子的原创药上市了,咱们或将迎来盈利。
  一款原创药能救活一个厂子?
  可以的,一是看疗效,二是看运气。
  为了获得立普妥,辉瑞花了800多亿美元,将立普妥的开发公司华纳兰伯特买了下来。
  当然了,辉瑞也没有做亏本买卖,他们卖立普妥曾卖到了一年一百多亿美元的销量。
  那么最关键的问题是,欧倍奇药业连研发部门都没有,仿制业务由工艺技术部门完成。原创药从何而来?
  其实沈奇手里有一款原创药的雏形,即C01C。
  C01C的样品已经在燕大实验室合成出来了,论文即将发表,专利也会到位。
  接下来要做的是一系列的测试,最麻烦的就是临床试验。
  这些测试由有资质的机构完成,欧倍奇药业有专门的跟进团队,跟进测试进度。
  摸底之后,沈奇回到燕大,亲自整理C01C的实验室合成资料。
  这里有一个问题,沈奇在燕大实验室里做出了C01C的样品,C01C的专利所有权属于国家。
  卖掉大学里的专利,卖的是专利开发权。沈奇之前卖了几个专利,他和他的团队拿一部分转让费,剩下的上交给燕大。
  将燕大的专利C01C,转化为欧倍奇药业的一款产品,在这个事件中,沈奇将扮演两个角色,其一是燕大教授、专利发明人,其二是欧倍奇药业老板的儿子。
  这个事情吧,还是得提前沟通好,否则有些人可能会说闲话,好你个沈奇,利用国家资源,壮大家族企业。
  沈奇找到燕大技术转移中心的祁主任,将C01C的资料交给祁主任:“老祁,这份资料是关于一款新化合物的,申请专利、转让专利,还是得麻烦你了。”
  “老沈,别这么客气,这是我的职责所在。”祁主任跟沈奇很熟了,他之前帮沈奇搞定了好几个专利。
  “在一些机构、公司,存在定点招商制度,就是说甲方要做个项目,不走货比三家的常规流程,而是指定一家供应商来投标。在专利转让领域,是否也存在定点转让制度?”沈奇问到。
  老祁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听懂了沈奇的话外音,他拍拍手中的资料袋,问到:“这个专利,你想定点转让给谁?”
  沈奇开门见山:“南港市欧倍奇药业公司。”
  “你跟这家公司是什么关系?”老祁问的很直接,正是因为关系好,所以问的直白。
  沈奇淡定的说到:“我跟这家公司在法律上没有任何关系。”
  老祁松了一口气:“那没问题啊,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可以定点转让。”
  沈奇又道:“这家公司的老板,是我父亲。”
  “这叫没有关系?”老祁显的意外,他随即明白了:“如果你没有那家公司的股权,不参与公司管理,没有在公司挂任何职务,那么从法律上讲,你确实跟那家公司没有关系。这事也没那么麻烦,讲清楚就好,按照市场行情,专利该卖多少卖多少,就可以了。”
  “谢了老祁,我欠你一个人情。”沈奇做了个手势,这个手势代表,走,我请你出去喝大酒。
  “公事公办。”老祁真的是公事公办,只不过在公事公办的过程中运用到灵活处理的技巧。


第520章 不如回寝室睡吧
  C01C这个苯并噻嗪酮类的化合物,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刊登出来了。
  沈奇的化学小组已在《美国化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引起了业内关注。
  这个阶段,C01C只能算是一种新化合物,还称不上是药物商品。
  至少做完动物实验并收获良好的预期效果,C01C以糖元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定位申请专利才更有价值。
  动物实验由欧倍奇药业跟进,C01C的专利卖给了欧倍奇药业。
  研发一款原创药没那么容易,即便通过了动物实验,还有几期的临床试验。
  临床I期主要是检验新药对正常健康人是否有毒性或其他危害,这个阶段通常找几十名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协助完成,费用可以控制在1000万RMB之内。
  临床II期主要检验新药的效力,这个阶段需要几百名患者的配合,费用将飙升到1亿RMB以上。
  之后还有检验新药最适剂量的III期,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还有临床IV期,考察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这个阶段选取的患者人数有可能超过万人,费用达到好几亿RMB。
  一款原创药还没赚到钱,几个亿的资金便砸了进去。
  而且,即使砸了大笔钱,也有可能失败。
  从动物实验到几期临床试验,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化合物被验证药效不佳、有较大的危害性,整个开发项目就得推翻重来,开发团队必须不断改进化合物各方面的性质,以满足上市国家的相关标准。
  沈奇想卖C01C的专利,还得有人敢买才行。
  买一个新化合物的专利不贵,但后续的研发、测试,代价太过昂贵。
  老沈的欧倍奇药业无所畏惧,这家药厂,原本就是老沈买下来给沈奇玩的。
  只不过,如果玩坏了,老沈从商二十年攒下来的家产便一去不返,沈奇和欧叶的一亿、沈奇丈母娘的一亿也随之亏掉。
  “任何企图获得利益、争取荣誉或满足个人某种愿望的行为,都存在风险性。比如说小吴你跟着我读博,前两年不做课题项目,而是成为一位导修老师,这就是风险。”沈奇对他的数学博士研究生吴上峰说到。
  C01C论文的发表,为沈奇带来了四十几万的学霸积分,算上之前的结余,沈奇有五十二万点学霸积分。
  抵御风险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身体素质,沈奇拿出40万点学霸积分,将体育升为8级。
  “这年头做啥没风险?我小姨摆个摊卖煎饼果子,起早贪黑辛苦一年还亏了一万多块。”吴上峰比较淡然的说到。
  “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啊。”沈奇对吴上峰的小姨表示同情,又问:“导修试点班开展的怎样?”
  “期末了,生意好的不得了,哎哟,时间到了,我得走了。”吴上峰拿起资料,急匆匆要走的样子。
  “一起吧,我也去看看。”沈奇与吴上峰同行。
  二人来到教学楼一间大教室,吴上峰从前门进去,沈奇在后门外暗中观察。
  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数院大一学生,这次期末考试之后,他们将进入大二阶段。
  数院大一的学生学习高代、数分、解几这三门专业课,沈奇这个学期申请了12个学时的本科生教学任务,高代、数分、解几各分配4个学时。剩余的学时由讲师完成。
  课堂上的教学结束后,吴上峰定期组织导修班,解答大一学弟学妹们在高代、数分、解几上的疑惑。
  吴上峰比较全面,三门数学基础课由他一人搞定。
  由一个博士研究生负责多门课程的导修班,导修对象是本科生,这可以做到。
  到了研究生阶段,随着课程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也只有沈奇这种全能数学家能辅导各个方向的数学研究生。
  吴上峰面对本科生学弟学妹,辅导的游刃有余。
  “接下来,我来解析一道高等代数的题目,这题具有代表性。”吴上峰切换PPT,屏幕上显示出一道高代题,矩阵运算。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大一学生都很认真的听吴上峰讲题目,他们知道吴上峰是沈奇在国内招的唯一一位数学博士生。
  吴老师讲的投入,学生们听的也投入,大学课堂似乎有了高三课堂的氛围。
  沈奇的构想是,从这届数院大一学生开始设立导修班试点。
  吴上峰两年的导修老师生涯结束,这届大一学生正好读完大三。
  接受过导修的大四学生会有何变化,沈奇拭目以待。
  在后门外暗中观察的沈奇发现,导修班开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数院大一学生的求学热情高涨,毕竟快要期末考试了,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们肯定是有学习热情的。
  学生们都在听课、做笔记,唯独最后一排的一位女生,她趴桌子上睡觉。
  沈奇猫腰从后门蹿入教室后排,没发出一点响声。
  轻轻坐在睡觉女生的旁边座位,沈奇拍拍女生的肩膀,小声说到:“同学,醒醒。”
  女生没有动静,睡的太熟了。
  沈奇抡起拳头,捶了一下女生,这下把女生捶醒了。
  女生的手臂依旧搭在课桌上,扭头看了一眼沈奇,不爽的说到:“你干嘛……咦,是你?是你吗沈教授?”
  沈奇说到:“这位同学,你想要睡觉,不如回寝室睡吧。”
  女生望向前方的屏幕,转而对沈奇说:“这位吴老师讲的题目太简单,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如此理所当然,如此理直气壮,沈奇不由多瞅女生两眼,该女前额骨窄,颧骨凸高,鼻骨细狭,眼窝深大,面部水平线较突出。
  这种具有立体感层次感面相的女人,表面上看起来牛逼哄哄,实则没那么牛逼。
  沈奇笑了笑,顺手拿过女生的笔记簿和笔,刷刷刷在笔记簿上写了道题目,遂将笔记簿还给女生。
  女生先是惊讶,但很快恢复了平静的神态,她凝神盯着沈奇出的数学题目,陷入了沉思。


第521章 远方
  沈奇写了个微分方程,解这个微分方程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
  女生略作思考之后,用无穷级数求解出了这个方程,在笔记簿上写了几个字“请沈老师批阅”,然后将笔记簿递给沈奇。
  沈奇扫了一眼笔记簿,批阅了一个字“√”,遂离去。
  如果让沈奇出数院大一高代的期末考试试卷,刚才这题肯定可以入选。
  女生能在短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沈奇也不好说什么,她爱干嘛干嘛吧。
  上课爱睡觉的学生,要么是破罐子破摔的学渣,要么是天赋出众的学霸。
  沈奇处理完一天的工作,换上运动服,去五四体育场跑步。
  有跑友,是物院许洲副教授。
  许洲跟沈奇一起跑步锻炼,储备体能。
  跑了5000米,许洲可以跟上沈奇的节奏。
  跑到1万米,老许跑不动了,沈奇依旧在跑。
  沈奇跑了1万2千米,来到许洲身边坐下。
  许洲拧开矿泉水的瓶盖,递给沈奇:“沈教授你太能跑,领教了。”
  “老许,你们啥时出发?”沈奇接过矿泉水问到。
  “下个月。”许洲申请的科考项目已通过燕大内部评审,获得部委批准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第一站是?”沈奇对老许的科考项目挺感兴趣。
  “三江源。”许洲是大气物理方面的专家,他很感激沈奇,沈奇的一番言论帮助他的项目通过校内评审,使得科考能按计划执行。
  “三江源好地方,那里很多著名雪山,你们这次科考会有登山计划吗?”沈奇又问。
  许洲答道:“没有,登山我们不够专业,我们这次就在山脚下采集数据就OK了,大气、水文、地质等数据。其实我的团队像是一支海军,我们更擅长在海洋中作业。”
  许洲这次的科考项目,是深入研究全球变暖问题。
  他们的科考路线起于三江源高原地区,一路向东最后进入北极圈海域。
  青藏高原在夏季被认为是北半球的热源,冬季是冷源。
  全球变暖、北极冰川大面积融化、北半球各国在夏季出现异常高温,这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如何得到改善,是许洲他们研究的课题。
  “青藏高原是北半球的空调,但是现在,空调出问题了。老许你们这次科考相当有意义,期待你们取得重大研究进展。”沈奇非常支持许洲的科考项目。
  “卫星反演结合数值模式分析有其先进性,但卫星数据和计算机数值模式仍存在一些误差,尤其是对高原复杂下垫面的描述能力明显不足,所以实地科考依旧有无法取代的科学价值。就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其具体物理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我是真心想请教沈教授。”
  许洲喝了口矿泉水,说到:“沈教授你写的论文、专著,我都拜读过,其中有两篇文章我反复研究,一是你在普林斯顿工作时写的《论复杂性》,这篇文章对湍流、混沌理论有特别深入的分析预测,令我着迷。二是你去年出版的N…S方程解析,你给出了解法和通解,而我更关注的是N…S方程后续的具体应用研究。”
  沈奇笑了笑:“那我们三江源见。”
  许洲问到:“你是跟我们科考队一起出发,还是另有计划?”
  “你们科考队按既定方案执行,不用管我,到时候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去找你们的。来,老许,再跑5公里。”沈奇拉上许洲继续跑步,科考是一份体力结合智力的工作,没有强健的体魄不仅无法完成科考任务,还有可能在科考过程中出事情。
  老许咬牙再跑5公里,累到抽筋,他实在跑不动了,躺草坪上休息。
  沈奇一口气跑了个半马,尚有余勇可贾。
  夕阳西下,学生们下课了,体育场内来锻炼的大学生逐渐增多。
  有一支跑步队伍较有特色,他们十几个人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LOGO是燕大山鹰社。
  山鹰社的成员每人背一个包,包里装15斤的水,他们负重绕圈跑步。
  全燕大最出名的社团有两个,一个是团校,另一个是山鹰社。
  山鹰社的核心活动是夏季登山,全中国6000米以上的山峰基本上都被山鹰社征服了。
  今年七八月份的暑假,山鹰社将一如既往的开展夏季登山活动。
  五六月份是非常重要的登山准备阶段,山鹰社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在燕大进行场地跑,或者从燕大跑到香山,一直爬到香炉峰。
  更加专业的训练在怀柔攀岩基地开展,新人的试炼场是3000米高的五台山北台。
  燕大学生进入山鹰社不难,难的是进入山鹰社登山队。
  山鹰社冬训的指定地点是五台山北台,出了这个新人村,新人们就有资格加入山鹰社登山队,挑战更有难度更有高度的雪山。
  沈奇跑着跑着,就跑进山鹰社的队伍里了。
  “哟,沈教授!”山鹰社成员发现了混进队伍中的沈奇。
  “友军,友军。”沈奇调整呼吸节奏,示意山鹰社的拉练队伍把他当成空气,别管他,随他去。
  扛着15斤水跑步并不轻松,但山鹰社成员没有一个叫苦喊累,因为他们知道,上了山,背着几十斤的帐篷及设备行军是常态。
  山鹰社的成员来自燕大各个院系,以本科生为主,一波负重跑之后,他们停下来休息。
  十二位拉练社员以男生居多,也有三个女生。
  沈奇在一位女生身边坐下,对女生说:“同学,在哪都能见到你,你是山鹰社的成员?”
  这位女生正是上午在课堂上打瞌睡的那位,她点点头说到:“是的,我叫曾琳娜,数院金融数学专业大一学生,请沈教授指教。”
  “琳娜同学,既然你是山鹰社的,那我就放心了。”沈奇知道山鹰社的招人标准,挂科的学生他们不招,思想道德不过关的不招,娇生惯养的不招。
  曾琳娜能加入山鹰社,并进入六月拉练队,说明她学业优秀,至少在大一上学期没挂过科。她应该通过了五台山冬训测试,否则也进不了六月拉练队,这说明她毅力较强,双抗较高。
  燕大有很多学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