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百多美元的教材在美国并不少见,一千美元的教材也是有的。
  一本教材一百多,那么多课程,学生们买教材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别以为美国学生很有钱,许多美国学生都是贷款读书的。
  美国人帮忙做点小事情,收个小费,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生活所迫。
  大多数美国大学生都买二手教材,要么就是复印版。
  好在美国的二手书店很多,加上跳蚤市场里的毕业生卖旧书,美国大学生的读书愿望得以维持。
  但是,刚出版的新教材,在短时间内买不到二手的。
  遇到这种情况,美国大学生也只能少去几次酒吧,少吃几十个汉堡,为了读书,他们省吃俭用买新教材。
  沈奇的第二版《数论史》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这家出版社定价这么贵,还让不让美国学子好好学习了?
  美国不存在所谓的物价局,一本书卖多少钱完全依据市场行情,说白了就是由出版社决定。
  珍妮弗也很无奈啊:“沈教授,美国教科书的市场行情就是这样,定价高一点,你分成的不也多一点吗?”
  “知识的传播,能用金钱衡量吗?”说真的,沈奇不在乎一年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小钱,向更多的美国学生传递数学知识,是最重要的事情。通过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步骤,而文化知识类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更有意义。
  美国的学术性书籍,普通的教授级作者,能拿到百分之几到十几的销售分成。
  一般是30%封顶,这是菲奖或者诺奖得主专享的待遇。
  150美元一本书,沈奇按30%分成,卖掉一本他赚45美元。
  美国大学多,但数学系的学生绝对不多。
  一部《数论史》一年能卖一两万册,就相当于通俗小说中的《哈利波特》了。
  如果一位作者不缺钱,实现了财务自由,他当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更加广泛的传播。
  沈奇罗列一组数据,说到:“考虑到美国去年的GDP实现了正增长,增幅达到0。9%,同时考虑美国学生的消费能力,我建议,第二版《数论史》的定价,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提升1%左右为宜。”
  珍妮弗小姐望天摊手,显的无语。
  见过牛逼的作者,但从没见过这么牛逼的。
  送钱他都不要,也只有这位沈教授了。
  但没办法呀,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同时拥有菲尔兹奖和诺贝尔奖。
  这个男人就在珍妮弗小姐面前,他充分考虑美国的经济增长和美国民生之后,希望以1%的提价出版自己的学术作品,在美国进行销售。
  “沈教授,我需要请示美国总部之后,才能给你答复哦。”珍妮弗小姐说到。
  沈奇点点头:“可以,请尽快。”
  “总部的回复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不如一起吃顿饭吧?”珍妮弗小姐露出一个漂亮的笑容,在交朋友方面,美国女人是很主动的。
  沈奇上次接受第一党校校长的培训时,校长告诫诸位学员,一定要警惕科研间谍,特别是那种婀娜多姿的女特务。职位越高、掌握越多国家机密的人,越是需要处处小心,千万不要犯错误啊同志们。
  金钱是很难诱惑沈奇的,那么美女呢?
  沈奇笑了笑说到:“中国人的老话是,买卖不成仁义在,走吧珍妮弗,这顿饭我请你。”


第513章 薄利多销
  沈奇请珍妮弗吃了顿饭,席间,珍妮弗接到一个电话,她说出版社总部尊重沈奇的建议,第二版《数论史》的定价不会超过90美元,沈奇将得到30%的最高分成。
  实际上作者很难干预书商定价,作者把知识产权转让,人家爱怎么定价怎么定。
  沈奇的影响力跟普通作者不一样,他提出的意见,出版社不能忽略。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薄利多销嘛,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一百五乘以五千小于九十乘以两万。合作愉快。”沈奇吃完这顿工作餐,和珍妮弗告辞,什么事情也没发生。
  沈奇回到院士别墅是晚上九点多,比平时晚。
  没生孩子之前,沈奇如果加班或者有活动,都会提前报备给欧叶,家里领导批准了,沈奇方才实施计划。
  有了闺女之后,沈奇依然保持晚回家须提前报备的优良习惯。
  不久之前,沈奇跟技术转移中心的祁主任出去吃饭,忘记报备家里领导。
  沈奇回到家,欧叶也没说啥,就问了句干嘛去了。
  欧叶当妈妈之后,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精力放在女儿身上,至于老公,他是个大忙人,他爱干嘛干嘛,别在外面乱来就好了。
  从那以后,沈奇也不报备了,他自己管理自己,管理的还不错。
  “干嘛去了?”欧叶一边逗女儿,一边问沈奇。
  “和出版社的人吃饭。”沈奇说到。
  “哦。”欧叶应了一声,不再多问。
  这时沈奇手机响了,他爸打来的。
  老沈在电话里讲了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老沈的厂子隔壁,是一家生产销售金属件的公司,老板姓钱。
  钱老板十年前租下位于南港开发区的一处厂房,买设备、招聘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搞生产。
  钱老板生意做的不错,开工一年后盈利。
  然后钱老板购买了新设备,招聘了更多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工人。
  为了扩能,钱老板还找银行借了钱,每个月按揭还款。
  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干了十年的制造业,钱老板发现一个怪圈,钱吧赚的不少,厂子每年都在盈利,但除了买了套大房子、换了部当时最新款的奔驰、解决了全家老小的生计问题,其他的钱全部用在了买设备、发工资、交租金、还银行贷款上。
  钱老板这么大一个老板,然而他过着跟普通白领一样的生活,有车有房,欠银行钱,一家人看似衣食无忧,实则钱老板的生存压力很大。
  不久之前,南港开发区政府向区内各个厂子发布了官方通知:“这片区域的地皮卖给了房地产开发商,将用于商业性住宅修建。请各位业主做好厂址转移准备,并和我们洽谈地皮转让事宜。”
  钱老板懵逼了,他厂子的地皮是租的,这十年来,这块地皮的价格连年上涨,特别是自贸区政策出台后,这块地皮的价格已经翻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地皮的主人赚翻了,这十年他啥也没干,就是买了块地,盖了个空空如也的厂房,将厂房租给了钱老板,收了十年的租金,然后卖掉地皮,瞬间成为亿万富翁。
  钱老板剩下的只有一堆设备,而设备一旦启动,就开始贬值。
  钱老板卖掉了设备,还清了银行贷款,支付了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让员工自寻出路。
  钱老板转了一圈,回到了十年前的生活状态,两手空空,好在家人身体健康,一切平安。
  讲完这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老沈在电话里很有感触的说到:“我的经历跟老钱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我厂子的地皮是我的。”
  “做什么生意,都不如做房地产。”沈奇的声音在笑,但心情比较复杂。作为一名精通经济数学模型的科学家,沈奇觉得这样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家钱老板辛辛苦苦做了十年制造业,到头来却两手空空。这合理吗?
  “我这块地皮挺大的,十几年前地价很便宜,政府求着我们买地、盖厂房、搞生产、提升GDP,地皮基本上算是半买半送了,没想这块地的价格如今涨到一个天文数字。”老沈说到。
  沈奇问到:“能卖多少钱?”
  老沈:“几个亿。”
  “嚯,这么多,算上其他的资产,沈老板的身家一夜之间十几亿了。那你找好新厂址了吗,新工厂准备迁到哪里?”
  “还迁个屁啊!我算是看透了,我们这个行当是没有前途的。这十几亿全部给你,你爱怎么败怎么败。”
  “当真?”就出书那事儿,一年少赚几十万美元,沈奇的淡定真不是装的,他一拆二代,十几亿的家产,他不用刻意去装。
  “你亲爹会忽悠你?”
  老沈说到,十几亿的身家只是估算,不是现钱。
  地皮卖掉,所得款项原本是要新建厂房,将设备转移到新厂房,恢复生产。
  但老沈改变了想法,他不想做塑料件制造商了,他准备卖掉设备,妥善安排好员工,剩下的资产全部交给沈奇,沈奇爱怎么玩怎么玩。
  资产结算需要时间,老沈也不清楚最终会留下多少钱,应该不是一个小数目。
  “小沈老板,你终于要继承家产了。”欧叶笑道,沈奇就在她旁边打电话,她了解到了这个事件。
  “我爸是民营小老板,你老妈才是真正的大老板。”沈奇他爸是小打小闹,要不是十几年前老沈买了块地,现在指不定咋样呢。
  沈家有几个钱,欧家更有钱。
  作为家里的独子独女,沈奇夫妇不需要为钱操心。
  不用为钱操心,人就会做他们爱做的事情。
  沈奇每天花在锻炼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负重五公里越野跑,这是有氧训练。
  冲刺跑、快速上楼梯,这是无氧训练。
  哑铃、杠铃,这是力量训练。
  射箭、飞镖,这是准确度训练。
  为啥要进行这么多训练,因为沈奇要储备体能,提升各种技能熟练度,他要去打野,去野外做科考。
  作为一名科学家,从来都没有参与过科考,沈奇觉得遗憾。


第514章 提升产率
  如果有机会,沈奇想加入科考队,他最想去的地方有四个,南极、北极、赤道、珠穆朗玛峰。
  从地球物理学方面考量,极地和赤道是非常特殊的地带,极地和赤道的各种自然数据,对全球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影响。珠峰为世界之巅,在那里采集的数据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去到这四个地方,采集到理想的数据,这是沈奇的中长期计划,是他想做的事情。
  做这件事情,是为了验证沈奇的一个终极猜想。
  沈奇的身体锻炼每日都在持续,科考是非常耗费体能的工作,遇到特殊情况,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爆发力和灵活的身体反应。
  中心化学实验室的C01C项目已经推进一段时间了,老烟和程浩南根据沈奇设计的路线,优化了实验步骤,合成出了初步样品。
  但是,样品的总收率只有2%,这显然不符合要求。
  2%至少乘以10倍,才是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沈奇换上实验服,进入化学实验室,和老烟、程浩南一起研究提升C01C产率的课题。
  “C01C项目,苯并噻嗪酮实验第九次。”老烟口中念着,执笔在实验日志上写着。
  主操作人是动手能力超强的程浩南,他取5g苯并噻嗪酮和12。5g碳酸钾为起始原料,溶于250ml DMF中,搅拌状态下加入卤代物,搅拌3h。
  搅拌是在搅拌器中进行,同时TCL监测。
  TCL即薄层色谱法,将适宜的固定相涂抹在硅胶板上,用以进行药品的鉴别、杂质检查或含量测定,以及跟踪反应进程。
  沈奇设定路线,老烟和程浩南设定药品用量、具体实验方法、操作/监控/检测细节。
  一个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从路线设计到出样品,是一件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考察化学家的战略格局和深厚的化学知识储备,具体操作考验实验猿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化学实验猿和化学家有本质的区别,化学家有可能脾气暴躁而且不拘小节,实验猿处处谨慎为人细致。
  最终被世人铭记的是化学家,一辈子小心谨慎或许只能当一辈子的操作工。
  并不是说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是缺点,相反,这是人性中的闪光点。
  一个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化学实验猿,再具备一点点的野心和战略高度,就有可能晋升为化学家。
  当然了,野心和战略高度需要日积月累,以及一点点的机缘。
  一直在燕大工作的老烟旱涝保收,他这人原本没什么野心,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每天都能抽到最顶级的香烟,不限量。
  程浩南的野心在五年多的有机民工生涯中被消耗的一干二净,和赤裸裸而真实的生活与生存相比,野心什么的太过遥远。
  是沈奇激发了老烟和程浩南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野心,C01B的专利卖了一百多万,沈奇除以三,三人平分了。
  物质方面的给予,是驱动一个人的野心最原始的手段。
  虽然原始,但不可否认,这很有效。
  比物质驱动更高级的方式,是荣誉。
  如果物质和荣誉的欲望都满足了,一个人也就只剩下理想了。
  理想没有实现之前,往往是以猜想的形式存在。
  搅拌器在搅动,TCL实时监测,这个过程将持续3个小时。
  3个小时之内,至少得有一个人呆在实验室跟进实验进度,确保实验室安全。
  所以说科研工作者、实验猿没有时间出去浪,去把妹,去沟仔,去社交,这很正常。科学研究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业精于勤荒于嬉。
  沈奇在实验室陪了老烟、程浩南三个小时,大家讨论了如何提升总产率的问题。
  这时TCL监测原料反应完全,接下来的操作是室温放置过夜。
  实验药品过夜,实验猿们也得过夜,沈奇三人各回各家,和各自的女人过夜。一夜无话。
  次日一清早,三人来到实验室,这次换沈奇主操作,他也得时不时的练练实操技能。
  沈奇在放置过夜的中间产物中加入等体积的水,以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层,饱和食盐水洗涤三次,无水硫酸钠干燥,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一种微黄晶体化合物2。
  “沈主任的实操技能很娴熟嘛。”程浩南称赞到。
  “你俩不在的时候,我有偷偷练习的好不好。”沈奇说到,拿起之前的实验记录看了看:“前面的实验,化合物2的产率是78%到82%,这个数据很漂亮。”
  “一直到化合物4,数据都很漂亮,问题就出在4到5这一步。”老烟开始操作下一步,在氮气保护下,水浴搅拌化合物2、氢化钠、DMF。
  可以明显的看到,反应液由略显恶心的微黄色变为娇艳欲滴的玫红色。
  加入DMC之后重复第一步的萃取、洗涤、干燥、硅胶柱色谱分离等步骤,得到油状化合物3,产率为68%。
  3到4的操作,是将化合物3溶于甲醇,加入水合肼,放置过夜。
  三人再次各回各家,和各自的女人过夜。又是一夜无话。
  次日早上,中心化学三人组得到了产率为55%的化合物4。
  两天两夜的实验进行到这里,数据都很漂亮。
  “从4到5,产率由55%锐减为2%,问题很大。”沈奇这两天一直在做检讨,并检讨出了一个新方案:“我们换个路径,以疏水芳杂环取代部分疏水侧链。开工开工,老程主操作,老烟辅助,我就看看不说话。”
  “以疏水芳杂环取代部分疏水侧链,这样做真的合适吗?”老烟有些疑惑,程浩南则完全没意见。
  其实沈奇更欣赏老烟的怀疑精神,他说到:“实验不就是这样,不停的尝试,不停的做,做了才能知道,哪一款更适合你,哪一款注定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
  “实践出真知。”老烟嘿嘿一笑,不再说啥。
  在新思路的指导下,三人组将羧酸溶于乙腈,加入HOBT搅拌15分钟,再加入EDCI及化合物4,室温过夜。
  有机实验可谓夜以继日,第三个夜晚过去之后的清晨,三人组通过一系列的纯化操作,终于得到了总产率为25%的目标产物。
  检测之后发现,目标产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都很OK。
  代号为C01C的结构式是苯并噻嗪酮+苯环+CH3(CH2)9CH2,这个化合物结构的有趣之处,就是对长疏水侧链的设计。
  沈奇他们设计了这个目标分子结构,通过既定路线制备出了样品。
  “25%!”
  “成功了!”
  “又一个新化合物诞生!”
  化学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创造新物质,沈奇、程浩南、老烟击掌庆祝,显的兴奋。


第515章 大佬的心思
  C01C从路线设计到具体实验步骤设定,做了九次合成实验,耗时几个月,终于得到了总产率25%的目标产物。
  九次合成实验,一次做四天三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路线设计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思考,一个多月的实操,化学三人组得到了预设的产物。
  路线设计之前,是大量的文献查询和计算机辅助验证,所需时间难以估算。
  “我在有机外包公司,一年做两百多个化合物,在中心,估计一年最多做三个。”程浩南很有感触的说到,有种两世为人的赶脚。
  “那在哪里工作,比较合你的意?”沈奇问到。
  “当然是跟着沈老板!”程浩南不假思索的答到,“在中心从事的工作,从路线设计开始,一步步得到目标产物,这才是真正的有机化学,我们做的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科研工作。在外包公司,我们做的是体力劳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