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我都要。”沈奇今天来水木,一是关心学生,二是侧面了解马超凡的情况,三是补充更多的科研人员。
  于磊还真够意思,他谨遵师命:“哥,你放心,我帮你留意,对了,要不我去你那里吧,你最了解我,我应该能帮上点忙。”
  “不,你就搁水木呆着,这里更需要你。”沈奇跟于磊又聊了几句,这便离去。
  回到燕大,沈奇将马超凡的简历给到人事部门,他决定要这位水木的数学博士。
  马超凡跟沈奇两人私下达成协议,他将尽快办离职手续,然后来燕大沈奇数理研究中心报道。
  研究员这种一线科研工作者的招聘、面试工作,沈奇亲力亲为,他拒绝上面安插进来的关系户。上面也很难安插研究员关系户,毕竟这种工作性质靠的是学术实力。
  一个学术研究部门的人员构成不会全是直接参与科研的博士,总得有几个后勤人员。
  任何部门都有财务、人事岗位,沈奇对这些后勤岗位人员的要求不高,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就行,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性别女,长的要好看一点,说话要好听一点。
  沈奇可以预见的是,他的数学研究员、物理研究员绝大部分都将是男性。
  沈奇负责的是一个学术至上的科研机构,不是和尚庙。
  阴阳调和,男女搭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需要几个性格温柔、容貌端庄的女性员工,陆校长有合适人选推荐吗?”沈奇直接找校长要姑娘。
  这点小事对陆校长来说根本不算是个事儿:“有啊,太有了,等着,我让秘书立即安排。”
  陆校长的秘书办事效率很高,当天就将十份简历呈送给沈奇,求职者均是年轻女性。
  这些姑娘的条件十份优秀,全是名牌大学毕业,财经、人力资源、法律专业的居多。
  接下来就是面试,十位姑娘轮番来到沈奇的办公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婷婷,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沈奇微笑面对面前的一位姑娘。
  这位姑娘25岁,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首都一家国企做了三年的财会。
  姑娘容貌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在沈奇面前表现的非常不错。
  沈奇依旧保持微笑:“学历,专业,工作经验,都符合要求,李婷婷你的条件很优秀,说吧,你是通过哪位领导递交的简历?”
  李婷婷显的有些意外,她支支吾吾的说到:“我叔在燕大党工办工作。”
  “这没啥不好意思的,你先回吧,有消息了会通知你的。”沈奇送走了李婷婷,然后接待下一位面试者。
  这些来面试的妹子有几个共同特点,毕业院校有名头,专业对口,长的好看,皇亲国戚。
  沈奇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十位妹子都很棒,都有背景。
  十位妹子全收当然最好,但初期并不需要这么多后勤人员。
  综合多方面因素,经过慎重考虑后,沈奇挑选了三位最优秀的女性求职者,就这三位姑娘了。
  一周之后,沈奇数理研究中心迎来了首位员工。
  “沈教授,我来啦!”一位小巧玲珑的女孩子蹦蹦跳跳来到沈奇的办公室,活泼欢快,青春无敌。
  她叫崔小艺,毕业于湖大,学的是人力资源,在首都一家事业单位做了两年文员。
  崔小艺的实际年龄是23岁,脸蛋长的像初中女生,皮肤好,萌萌的,胸大。
  沈奇带崔小艺熟悉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的办公环境:“这间是主任办公室,也就是我的办公室。这间是数学室,这间是物理室,这两间办公室目前还没有研究员到位,但不久的将来会蓬勃兴旺。这间是总务室,小艺,你就在这里办公。初期我们中心暂借燕大数院的办公室,几年之后,我们将拥有一栋独立的、全新的数理研究中心大楼。”
  “这间总务办公室死气沉沉,太压抑了,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崔小艺初来乍到就提出一些意见。
  沈奇做出指示:“那你去置办一些新的办公家具、文具、绿植、饰品,务必将办公环境布置的活泼生动又不失高端品位。钱你先垫着,回来报销。”
  “妈耶,我来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就得自己先掏钱呀?”崔小艺掏出手机查看微信、支付宝余额,看完之后她愁眉苦脸:“全部身家三百六十八,还欠着花呗3600块没还,还掉最低额度360块,那我还剩8块钱。沈教授,我快要连土都吃不起了,你告诉我嘛,8块钱能买个什么东东?”
  “你好歹在事业单位工作了两年,咋混成这样了?”沈奇在微信上转了5万块给崔小艺,说到:“多退少补,去正规的门店购置必要的物品,记得开发票。”
  “喔,沈教授你好有钱啊!”崔小艺领到款项之后,蹦蹦跳跳跑出去购物了。
  普通的海归,搞基础理论研究的,回来之后的科研启动资金从几万到几十万都有。
  沈奇的科研启动资金是七位数,刚才转给崔小艺的5万块钱,走的是科研经费。
  不久之后,沈奇数理研究中心又入职了两位女员工,一位负责财会,另一位负责内外协调。
  马超凡说他过几天到位,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的三位女员工在沈奇的带领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实质性工作,中心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同样在数院大楼上班的欧叶发现了问题,回家之后她问沈奇:“你那中心,全招的是娘子军?”
  沈奇解释到:“怎么会呢,也就那三位女员工了。后期将陆续到位男性研究员,人数接近三十人。”
  欧叶不露声色的说到:“你那三位女员工,全是美女诶。”
  沈奇有他的理由:“一个部门全是宅男,很容易出问题的你知道吗?”


第390章 开始干活
  道上流传,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美女如云,一个个腿长胸大颜值高,又白又甜真是妙。
  一传十十传百,近期前来应聘的男性研究员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
  图书小组的萧俊龙主动找到沈奇:“沈教授,我想调动到你这个部门工作。”
  沈奇摇摇头:“萧俊龙,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动机不纯。”
  萧俊龙拍胸脯保证:“纯,特别纯,我热爱数学,有一颗最纯粹的学术之心。”
  “真的吗?”沈奇眼神犀利的质问。
  “千真万确!”萧俊龙有备而来,他将一个U盘放到沈奇的桌面上:“U盘里有个课题,原本是我的博士毕业课题,因为这个课题太难了,难到我的导师都搞不定,所以就搁置了。我通过博士毕业答辩的那篇N…S…P方程论文,其实是比较浅显的一篇,写着玩的,写着写着就博士毕业了。”
  “你为何如此优秀?”沈奇前一段时间看过萧俊龙的那篇博士毕业论文,写的一点都不浅显,而是特别有深度。
  “没办法,我天生就是学数学的料。”萧俊龙淡淡一笑,超厚嘴唇拱翻了天,他笑起来比不笑更难看:“最近我忽然顿悟,将这个超难的课题完善,当然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还请沈教授斧正。”
  萧俊龙这是献投名状了,沈奇收下U盘:“你先回去,我看看再说。”
  “好的好的,您慢慢审,审完了吩咐小的一句。”萧俊龙小碎步倒退,出了沈奇的主任办公室,轻轻带好门。
  “萧俊龙你这点歪心思我能不知道?整天盯着我们中心的萌妹子,坏人。”沈奇将U盘插上电脑机箱,仔细阅览萧俊龙的论文。
  这篇论文同样是数学物理方向的,萧俊龙对莫兰集的维数进行了深入研究。
  莫兰集与数学其他分支的联系非常密切,在动力系统、度量数论、重分形、拟同胚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通过之前的那篇N…S…P方程博士毕业论文,加上眼前的这篇莫兰集课题研究,沈奇更深入的了解到萧俊龙这位数学物理博士的学术特点。
  颜值为负数的萧俊龙在论文中体现出的风格和他真实的容貌完全不同。
  灵动,飘逸,严谨,创新,仅仅看论文,沈奇认为萧俊龙应该是这么一个人。
  萧俊龙的理论知识非常扎实,并且具有强烈的应用思维,沈奇需要一些偏应用的人才,他给萧俊龙打电话:“你可以办内部调动手续了,办好了过来上班。”
  随着萧俊龙、马超凡的到位,沈奇数理研究中心数学室正式启动科研工作。
  沈奇说了说中心的规章制度:“二位,你们十八岁读大学,在大学里呆了近十年的时间,对于高校里的相关制度应该非常熟悉。我对研究员没有考勤要求,你们爱来办公室来办公室,爱在家里在家里,随意。没有什么年休之类的,你们想休假的话,天天都可以休假。”
  “考核?那当然是有的,考核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论文,或者专著、综述,总而言之就是学术作品吧。”
  “我对学术作品数量没有要求,只看重质量。如果你们能写出一篇重量级的学术作品,将有可能从助理教授级别直接晋升为教授级,我这个中心主任的位置给你们坐也是没问题的。在我们中心人人平等,我自己也得写论文,好了,二位开始工作吧。”
  沈奇交代完数学室的工作,便去隔壁总务室关心妹子们。
  最先成型的总务室已经运转的相当成熟,崔小艺,这位童颜大胸的女员工负责人事薪酬,收简历、筛选简历、办入职、办五险一金、算工资、算补贴等和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由崔小艺操办。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文燕负责财务,数理研究中心的经费财务流程、各种报销等事务由她负责。
  毕业于燕大本校的桑甜负责内外协调,档案管理、与外部门外单位的联络、党工团相关活动及其他琐事由她操办。
  妹子们都是名校毕业,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业务上非常娴熟,不需要沈奇操太多心。
  聪明能干的妹子们让沈奇从俗务中脱身出来,沈奇集中精力搞学术,他回来不是吃闲饭的,他要做实事。
  妹子也到位了,研究员也到位了几个,沈奇的科研启动资金跟其他海归不是一个数量级,大名鼎鼎的沈教授和他的数理研究中心倍受燕大其他各院关注。
  成绩,必须拿出一点成绩,才能服众。
  萧俊龙和马超凡两位研究员都是带着课题投奔沈奇的,因为个人或外部原因,两人的课题没有在原单位立项。
  课题都是现成的,沈奇大手一挥:“你俩写立项报告,尽快立项,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科研经费,先从我的科研启动资金里划拨,一人二十万,先用着,等项目经费批下来了,多退少补。”
  “沈老板,有魄力啊!”萧俊龙很清楚搞基础数学研究的,单独一个项目的经费给20万不算少了,沈老板从自己的科研启动资金中先垫付项目经费,普通的老板没这么大方。
  “沈教授跟他们那些学阀不一样,沈教授是真心想做大事业。”马超凡倍受鼓舞,看来跟对明主了。
  学术课题立项报告交上去了,到相关部门批准、项目正式立项、科研经费到位之间有一段时间。
  有些科研工作者,经费不到位就不干具体的活儿,提交了立项报告之后就天天等着资金到位。
  诚然购买设备、原材料之类的需要花钱,没钱干不了大事,但理论相关的工作可以先行。
  沈奇先给经费,让萧俊龙、马超凡编写立项报告的同时,推进两个数学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
  立项报告就是个套路化的文件,有标准模板,主要目的是找学校、国家相关部门申请科研项目经费。
  沈老板给钱给政策给资源,充分信任两位研究员,萧俊龙和马超凡没理由不好好干,他俩的课题《莫兰集的维数研究》、《一类特殊超曲面的研究》很快编写完成立项报告。
  两个重大课题分属数学物理、代数几何领域,沈奇批准两份立项报告后交到学校去了,两个课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首都市教委重点资助项目、燕大基础研究基金……等十二项科研项目经费,能批几个算几个吧。


第391章 启动物理室工作
  沈奇自己也没闲着,他着手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相关准备工作。
  物理13级升14级的条件之一,需要沈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很难搞啊,沈奇查阅了1980年至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课题成果,大部分是偏应用的,少数基础物理研究的获奖课题也有实验或测量数据支撑。
  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由,相关话术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某某科学家发现了什么什么、测量到了什么什么,以及对什么什么课题的开创性实验研究。
  二、某科学家在某领域做出了先驱性的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导致了某某现象或对象的发现。
  历史数据显示,以第一类理由获奖的大多是实验物理学家、应用物理学家,以第二类理由获奖的大多是理论物理学家。第一类获奖者的数量是第二类的十倍。
  很明显,光靠脑补很难发现什么、测量到什么,沈奇决定从第二类途径入手,提供可被当代实验设备或观测仪器所验证的理论原理。
  可介入的领域有一些,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空间科学等等。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凭借相当成熟的经典物理课题获得诺奖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破解尚未解决的经典难题。
  前沿科学领域是热门,人类对未知或者一知半解的领域总是充满好奇。
  沈奇数理研究中心物理室暂无一线研究员到位,沈奇亲自主持物理室的科研工作,先试试水,做个小项目练手。
  在普林斯顿工作期间,沈奇曾发表过一片凝聚态物理论文《基于球面稳定同伦群的缺陷拓扑学研究》,刊登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凝聚态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是近年来的热门,美英三位物理学家因相关研究成果,联合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沈奇认为自己几年前发表的那篇PRL凝聚态物理论文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他开始策划《基于球面稳定同伦群的缺陷拓扑学研究》的续集。
  在沈奇的规划中,这个系列课题由三部曲组成,第一部《基于球面稳定同伦群的缺陷拓扑学研究》,在亚当斯谱序列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在求解同伦群的过程中,计算出了一个新的结果,h0b1^4∈E2^9,4p^2q+q在亚当斯谱序列中是永久循环。
  第一部几乎是纯理论性的研究,第二部,沈奇暂且命名为《缺陷拓扑学研究在凝聚态物质中的应用拓展》,理论研究为主,理论结合应用。
  大体思路早就有了,有大致的项目课题框架,预估的学术影响和效果,需要的研究经费,就可以申请立项。
  沈奇开始编写《缺陷拓扑学研究在凝聚态物质中的应用拓展》的立项报告,他的数理研究中心进入数学、物理双线作战的实战阶段。
  就在沈奇起草数理研究中心第一个物理项目的立项报告的同时,美国方面传来消息,《体系化和霍奇猜想》发表在了《数学年刊》上,以专刊的形式出版。
  SLW体系的建立和霍奇猜想的证明,正式入选《时代》年度十大科学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时代》评选的本年度十大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四项来自生物医药领域,三项来自物理学,两项来自化学,数学领域的只有一项。
  最新一期的《时代》,封面人物是沈奇。
  《时代》对本期封面人物沈奇的点评是:“他证明了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霍奇猜想,解决三个数学难题只用了五年时间,他被称为当代数学之神,他是沈奇。”
  燕大沈奇数理研究中心为之沸腾。
  “沈主任,专刊!专刊!《数学年刊》为你出了一期专刊!”
  萧俊龙手持《体系化和霍奇猜想》的专刊,在数院大楼奔走相告。
  对于学数学的人来说,这辈子能在《数学年刊》上发一篇论文已算学有所成。
  世界上最牛的数学期刊的专刊,这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小胡,你看,专刊,专刊,我们沈主任的《数学年刊》专刊!”萧俊龙在一楼遇见了数院的一位研究员。
  研究员小胡竖起大拇指:“沈主任牛逼!”
  “老陈头,你看,专刊,专刊,我们沈主任的《数学年刊》专刊!”萧俊龙在二楼遇见了数院的一位教授老陈。
  老陈唏嘘不已:“沈主任,他是个非常难得的人才,国之珍宝。”
  萧俊龙上三楼的时候,在楼道里遇见鲁国珍:“老鲁,你看,专刊,专刊,这是我们……”
  “这是你们沈主任的专刊。”鲁国珍打断了萧俊龙的话,他说到:“小萧,你们沈主任的专刊跟你半点关系都没有,为何你给我一种错觉,好像这份专刊是你写的?”
  萧俊龙看了看专刊的封面,发现作者名单中排名第二的是Lu Guozhen:“牛啊,老鲁,你也是专刊的作者之一!SLW体系中的L,就是你老鲁呀!”
  鲁国珍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