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为中国唯一的一所进入全球数学专业TOP30的高校,燕大数院代表着中国数学实力,全院上下齐心协力,还是能干成一些事情的。
  因为是由沈奇牵头的大项目,燕大全力支持鲁国珍负责的霍奇猜想数学分析课题。
  鲁国珍的项目推进顺利,沈奇对母校燕大有信心。
  跟晨兴数学中心的吴主任视频交流之后,沈奇得知吴主任的团队遇到了一些麻烦。
  晨兴数学中心的实力值较燕大弱,吴主任负责的拓扑学版块非常复杂,没那么容易搞定,这在沈奇的预料之中。
  沈奇对视频画面中的吴主任说到:“总而言之吴主任,如果那么容易解决就不叫霍奇猜想了,你们必须迎难而上,有些坎儿需要你们自己跨越,中心才能真正成长起来。当然了,在中心的高速发展期,我会提供适当的帮助。网络上说不清楚,有机会我们当面交流。”
  “那沈教授你下次什么时候回国,或者我们去美国……”
  “我大概会在……不好意思吴主任,有人敲我办公室的门,今天的视频先到这里,回头再聊。”
  敲门的一般是普林斯顿内部人士,如果有外来访客拜访沈奇,他的行政助理芭芭拉会先打座机请示沈奇。
  沈奇结束了视频聊天,对着办公室大门方向说到:“请进。”
  大门推开,进来一人,是数学系的同事玛丽。
  玛丽现在的身份是普林斯顿数学系研究员,她在沈奇的沙发上坐下,东瞧瞧西瞅瞅,问到:“奇,你这有咖啡豆吗,我的喝完了。”
  沈奇爽快说到:“有,你等下去找芭芭拉取,我也不知道她藏在哪里了。”
  “谢谢。”玛丽报之一笑,并没有告辞的意思。
  “不用谢。”
  “最近好无聊。”玛丽显的有些空虚。
  离异少妇并没有交往新的男友,想必玛丽研究员是有些空虚寂寞无聊的。
  玛丽肯定是想男人了,沈奇提出建议:“玛丽,你需要一位新男友,我觉得乔纳斯不错。”
  玛丽立即否决:“他?算了吧,整天醉醺醺的,我讨厌酗酒的男人。而且你知道的,乔纳斯他……对女人不太感兴趣。”
  沈奇:“不对吧,乔纳斯去年交了个女友,不过前不久分手了。”
  “他那个女友,对男人不太感兴趣。”玛丽掌握的八卦信息显然多过沈奇。
  沈奇纳闷了:“一个对女人不感兴趣的男人,和一个对男人不感兴趣的女人,为什么会成为情侣?至少他们有一段时间是情侣。”
  “天知道。”玛丽摊了摊手,然后期待的询问:“奇,有没有新课题交给我去做?”
  “我哪有时间再开什么新课题?霍奇猜想把我弄的晕头转向。”沈奇摇摇头,说到:“玛丽,你是研究员,你有资格单独开课题,申请学术基金。”
  “可现在的我一点灵感也没有,真的很怀念我们一起攻克黎曼猜想的那段时光。”玛丽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婚姻不幸,学术上停滞不前。
  都是一所大学一个院系的同事,能帮就帮帮吧,沈奇拉开抽屉,貌似在找什么东西:“玛丽,那我给你提供点灵感。”
  “哦?”玛丽起身走到沈奇的办公桌前,手指在桌面上来回滑动摩挲,带有挑逗性质的细节小动作,揭示了离异少妇内心中的那份孤独。
  沈奇取出一个双筒望远镜,搁桌面上:“拿去吧,借你玩几个月,它会带给你无穷灵感。”
  “望远镜?”玛丽感到疑惑,她不得其解的问到:“望远镜能有什么用?”
  “带上这部双筒望远镜,去普林斯顿以南三英里的灌木丛。”
  “去那里做什么?”
  “观测天文,星星会带给你灵感,相信我,玛丽,我就是这么做的,效果奇佳。双筒望远镜是最简单的天文观测设备,中学生也能熟练使用,我想这难不倒一位普林斯顿的研究员。”
  “真的吗?”玛丽将信将疑,她拿起望远镜说到:“观测天文只能在晚上,我一个女人深夜去野外活动,好没安全感。”
  “那就找个男人陪你一起,玛丽,我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你需要一位更体贴的男人,一起看星星是非常浪漫的约会理由。”
  “去哪里找男人?”
  沈奇:“你比我更懂男人,不是吗?”
  “正因为我选错了男人,才导致离婚,我根本不懂男人。”玛丽好幽怨的说到。
  “抱歉,玛丽,我的意思是……祝你遇见更美好的爱情。”沈奇意识到说错话了,表示抱歉。
  “舒尔茨又在和你竞争,这次是在他最擅长的代数几何领域。”玛丽的消息灵通,她得知前夫和她的同事都在挑战霍奇猜想。
  “我从来不畏惧竞争,舒尔茨是一位不错的竞争对手。”沈奇说到。
  “好吧,谢谢你的望远镜,还有咖啡豆。”玛丽走到大门处,打开大门准备离去,她收获了一些暖心的小礼物。
  这时周雨安一脸愁容的来到沈奇办公室门口,和玛丽打了个照面:“玛丽,你也在这里?”
  “周,你好。”玛丽点点头,走了。
  周雨安坐在沙发上,细心的发现沙发垫上有女人的发丝,不是黑直长,而是金卷长:“沈奇,我看出来了,玛丽她想泡你。外国女人就是这样,管你有没有女友,只要没结婚就可以公平竞争。”
  “周雨安你想多了,离异女性的心态是很复杂的,她们渴望新的爱情却又对男人保持警戒,说了你也不懂。”
  “好好好,你最懂,你是妇女之友。”
  “别扯淡了,说吧,找我什么事情,看你郁郁寡欢的,受什么打击了?”沈奇问到。
  “我的博士论文,被费加利教授咔嚓掉了……”周雨安痛苦的抱头,仿佛受尽了煎熬。


第362章 周雨安扑街了
  这学期是周雨安读博的第四学期,他很想在这学期获得PhD。
  获得普林斯顿的PhD意味着学业有成,之后就可以出去装B了。
  然而周雨安呕心沥血酝酿三个学期的博士论文,在本学期的开端被他的导师费加利给否定了。
  沈奇问到:“你的博士论文开题之时,没有征询费加利教授的意见?”
  “当然请示过他,他赞同我的课题设计,只不过到了后面,写着写着,我写跑偏了……”周雨安懊恼不已。
  “那就没办法了,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能埋怨导师。”沈奇明白了,周雨安的博士论文开篇惊艳,但写到后面写扑街了。
  “好烦啊,我的博士论文可能要大改,这需要额外花费我一两年的时间,甚至更久。”周雨安捶胸顿足,神开局烂结尾,这是每一位论文作者都不愿遭遇的悲剧。
  “你这种情况常有发生,早切早安心,早开新课题早点毕业。”沈奇提出客观中肯的建议。
  “你要不要这么残酷?”周雨安无语了。
  “这不是残酷,是现实。”沈奇反驳到。
  “我来找你倾述,你却无情的打击我,这就是兄弟?”周雨安倍受打击。
  沈奇说到:“真正的兄弟才会劝你早点切掉烂尾论文,周雨安,你的论文拿来给我看看,我帮你诊断一下,看该怎么切,全切还是部分切。”
  周雨安掏出一个U盘,插在沈奇的电脑机箱上,他的博士论文在U盘里。
  “论文随身携带,你这家伙有备而来。”沈奇操作鼠标,快速审阅周雨安的论文。
  “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大气磅礴的开篇,引人注目,令人神往。”沈奇对这篇论文的引言部分大加赞赏。
  “邱成桐先生凭借这门手艺获得菲奖,跟我一届获奖的布伦德也是这个领域的高手,你的导师费加利下届菲奖很有希望。”沈奇快速往下翻,一页论文最多停留1分钟。
  “认真点好吗?”周雨安知道沈奇的水平,但我完成一页论文的论述需要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你1分钟就看完了?
  沈奇对周雨安的博士论文作出总结:“从偏微分方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高度非线性双曲方程,一直到第37页,你的作品都非常完美,我挑不出任何毛病。然而37页之后,你莫名其妙的崩盘了,第63页的n维紧致流形是最大的败笔,63页之后我不想看了,没有任何意义。”
  “哎……”周雨安叹气,沈奇一针见血戳中他的痛处,他这篇论文写了120页,耗时一年半,在沈奇看来只有前三分之一合格,后面均是无用文章。
  “37页之后的内容全部切掉,我告诉你一种方法,在不改变你这篇论文最初设定的前提下得出正确结论。”沈奇给出他的诊断意见。
  “这……切这么多,费加利教授建议我保留前50页。”
  “那你按照费加利教授的建议去改吧,毕竟他才是你的导师。”
  “沈大教授,你的详细意见说来听听。”
  “你的目的是求得双曲几何流的精确解,前面37页实际上求出了第一类解,接下来你不用求证第二类解,直接给出一个特殊解就完事了。”沈奇将电脑上周雨安论文的38…120页全部删除。
  周雨安急了:“喂,先复制一份再删除啊!”
  “忘掉37页之后的全部内容吧,周雨安。”沈奇在新的38页中噼里啪啦打字,写了半页,保存,拔出U盘还给周雨安:“我的建议都在里面了,拿回去自己研究。”
  “才写半页,抠门。”周雨安收好U盘。
  “你知足吧周雨安,我给数学期刊当审稿人,评审意见最多三句话或者三个式子。欧叶的博士论文,我一个字的意见都没提供给她。”
  周雨安吃惊问到:“欧叶这么强,强到你一个字的毛病都挑不出?还是她的博士论文太烂,烂到你根本不愿继续往下看?”
  沈奇:“我没看过她的博士论文,只知道课题大致方向和耶斯曼诺维奇猜想有关。”
  “都睡一张床上了还不舍得看,你俩可真逗。”周雨安摇摇头走了。
  1月底,除夕。
  盘院士、鲁国珍、吴主任纷纷给沈奇来电,恭贺新春。
  鲁国珍报的是喜,他负责的霍奇猜想数学分析版块取得了重大进展,他的团队腊月二十五放假,初八上班。
  吴主任报的是忧,他说他负责的拓扑学版块遇到重大障碍难以攻克,他的团队除夕这天还在加班,初四上班。
  盘院士不报喜不报忧,他就是抱怨沈奇送给他的礼物太深奥,他和他的团队研究了近两个月,初步结论是:看不懂!
  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困难,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沈奇安顿好普林斯顿的一切,于中国的正月十四这天返回南港市,在家里吃了顿元宵,过完元宵节便前往首都。
  第一站,燕大。
  沈奇听取了鲁国珍团队关于《霍奇猜想数学分析方法》的专题汇报,这场汇报持续了整整三天,燕大数院的院长、数院四大院士全程出席报告会。
  这个由沈奇牵头的973项目受到燕大校方院方高度重视,搞数学的人都明白霍奇猜想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物理学家们提出霍奇猜想和量子纠缠之间发生了亲密的跨界交叉关系之后,使得这个数学千禧难题的学术地位持续上升。
  霍奇猜想原本就位于8848米的珠峰上,地位之高一览众山小,海拔再上升便要突破天际了。
  沈奇认可鲁国珍团队的初步研究成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燕大团队再接再厉早日取得最终成果,和他的普林斯顿团队顺利会师。
  第二站,晨兴数学中心。
  沈奇听取了吴主任团队关于《霍奇猜想拓扑学方法》的专题汇报,这场汇报进行了半天,吴主任他们的初步研究成果只够汇报半天。
  沈奇作总结和指示:“成果是喜人的,问题也是存在的,吴主任,我心中有数了,这样吧,咱们团队放假两天,算上周末有四天的休息时间……不好意思休息?别这样各位兄弟,我知道你们除夕都在加班攻克难题,你们真的需要休息,放空自我。下周一,我将和你们一起解决问题,而接下来四天,我要求你们彻底放松。”


第363章 量子计算机的验证
  沈奇给了吴主任团队四天的休息时间,也是给自己一些缓冲时间。
  《霍奇猜想拓扑学方法》这个版块是沈奇起的头,吴主任当初一拍即合,咱们中心跟着沈教授干大事!
  三大版块中最具创造性的是沈奇主抓的代数几何版块,最复杂的是吴主任负责的拓扑学版块。
  本来就很复杂,现在被吴主任越研究越复杂,沈奇当场给不出解答,所以建议放假四天。
  这四天中沈奇和盘院士秘密见了一面,解答盘院士的困惑。
  这栋大楼四处安装摄像头,24小时无死角监控,属于保密性质最高的科研机构。
  “所以通过这些生成函数导入素数载体,从而连接量子混沌系统,黎曼定理的基础性质保证了量子密钥的绝对安全……理论上貌似无懈可击,但是沈教授,你的深奥理论和自创的方程组,我们的QPU计算了两个月也没个结果啊!”几个月不见,盘院士的白发添了不少。
  Q即Quantum(量子),QPU是量子处理器,一台量子计算机中最核心的硬件。
  “是不是实验过程中出了偏差?”沈奇皱了皱眉头,关于理论方面他已解释的很清楚,问题是盘院士的量子计算机不买账。
  无法被实验证明的理论,是不能投入大规模应用的。
  盘院士非常着急,他知道全世界研究这个领域的顶尖团队不止他一家,至少美国柯朗研究所也在干着类似的事情。
  “跟我来。”盘院士拽着沈奇手,强行拉着沈奇跟他走。
  “去哪?”沈奇问到。
  “实验室。”盘院士拉着沈奇七拐八弯,来到一扇金属门之前。
  盘院士取下眼镜刷瞳孔,金属门滑移打开,沈奇终于见到并进入了传说中的中国量子计算机实验室。
  工作人员拿来两件干净的白大褂,盘院士、沈奇一人一件披上,这是科研人员的战衣,他们在另一条战线上为国征战。
  沈奇原以为屡创世界纪录、刷出18个量子比特纠缠的盘字号量子计算机,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酷炫机器。
  这台量子计算机就在沈奇眼前,酷倒是很酷,就是有点乱。
  盘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量子计算机系统外壳高度超过4米,有三米多宽。
  硬件包括复杂的低温制冷系统、防护罩、I/O系统,两只手指那么粗的缆线在实验室内纵横交错,沈奇差点被缆线绊倒。
  缆线中的大部分连接到制冷系统,闭式循环冰箱中的液氦24小时维持零下273。135摄氏度的低温。
  这么多复杂的硬件只为支持小拇指盖般大小的QPU,由容纳着若干铌制微型环晶格组成的量子处理器脆弱而敏感,它只能在绝对零度附近的温度中正常运行,以屏蔽磁场、隔离震动等外部因素的干扰。
  量子密码的实现依赖于量子基础物理,也就是说量子密码只能运用于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应用场景中。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努力,量子计算机由概念发展为实物。
  拥有一台真正意义上量子计算机的国家并不多,美、中、日、德、加,就这么几个国家,加拿大的GDP排名世界第十,另外四个国家是世界前四。
  “我这挺乱的。”盘院士不好意思的说到。
  “确实,比我在普林斯顿的办公室乱多了。”沈奇笑道,完事补充一句:“但你这里随便带出去一个小零件,其价格都能买下我办公室里的所有实验设备。”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吧,沈奇。”盘院士和工作人员检查一起检查量子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确认无误后实验开始。
  主屏幕上刷出大量数据,它们不停的翻滚,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物体可以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即一个原子可以同时处于两种状态。
  与传统计算机使用0或者1的比特来存储信息不同,量子比特存储的信息可能是0,可能是1,也有可能既是0也是1。
  量子密钥按某种规律开始分配,这个过程依靠量子比特的传输来实现。
  光量子源源不断产生,它们在QPU的调度下遵循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在进行测量时,对其中一组量的精确测量必然导致另一组量的完全不确定。
  “Alice一切正常!”
  “Bob一切正常!”
  工作人员操作机器的同时严密监控数据变化,他们反复喊着两个人的名字,Alice和Bob。
  你可以理解为Alice是位小萝莉,Bob是她的小伙伴,两位虚拟人物仅存在于量子通信实验中。
  在8192个量子比特和15000个耦合器构建的虚拟乐园中,Alice和Bob做起了量子游戏:
  Alice以线偏振和圆偏振光子的4个偏振方向为基础产生一个随机量子比特串。
  Alice通过量子传输信道将量子比特串S发送给Bob。
  Bob随机选择线偏振光子和圆偏振光子作为测量基序列测量他所接收到的光子。
  Bob通过经典信道通知Alice他所选定的测量基序列。
  Alice和Bob将量子态编码成二进制比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