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威、许洋的主攻方向都是代数几何,这个领域太热门了,历届菲尔兹奖,三分之一以上的获奖名额都颁给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数学家。
热门领域意味着竞争激烈,本届大会九位获得1小时最高规格待遇的数学家中,有三位主攻代数几何,云威、许洋面临的竞争无比惨烈。
所以沈奇觉得龚长伟有望爆冷,他当然希望师兄获奖、
如果龚师兄能装成这个大逼,成为首位获得菲奖的中国籍数学家,沈奇将为他送上祝贺。
“哎,其实挺难的,数论能突破的课题全都被突破了,无法突破的始终无法突破。”龚长伟不转笔了,今年是他最后一次参与菲奖的竞争,下一个四年,他将年逾四十。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师兄,没准就爆冷了呢。”沈奇说到,“欧叶拜你为师,你要拿到了菲奖,欧叶也跟着沾光,我谨代表欧叶衷心祝福你能获得菲奖。”
“你这狗粮,我不吃!”龚长伟笑了起来,问到:“对了沈奇,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不会是从普大专程赶来我这撒狗粮的吧?”
“不是不是,我是专程过来找你请教专业问题的。”沈奇随手在桌面上拿了张白纸,抽支铅笔写下他的“沈氏匹配法”和第一个表达式:“师兄,请指教。”
龚长伟接过白纸看了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这这……这是你想出来的?”
“最初的idea是我提出的,现在我们普大数学系有一个团队在攻克这个课题,我算是这个课题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吧。”沈奇说到。
龚长伟取下眼镜,擦了擦,戴上眼镜后仔细研究沈奇的手稿,越研究他越惊讶:“所以沈奇你取特征相匹配的两个非显然零点,通过变量和复变量的巧妙处理,以一种完全创新的手法推导出了黎曼猜想ζ(s)的一个重要表达式。这个表达式非常有说服力啊,第二个呢?类似的表达式应该有一组吧?”
师兄果然是顶级专家,一针见血,字字说到点子上。沈奇兴奋了起来:“第二个还没弄出来呢!”
“没弄出来,你还这么开心?”龚长伟将手稿还给沈奇。
“所以师兄你认同我的思路。”沈奇说到,哥大和普大的数学系各有特色,哥大和普大最顶尖的数论专家皆认同沈奇的思路,这让沈奇愈发自信。
“IMU怎么没邀请你去做报告?凭你手中的这张纸,即便是黎曼猜想证明的半成品,你也有资格上会。我龚长伟从燕大毕业这么多年,一辈子研究数论,到头来发现最大的竞争对手,原来是沈奇你呀!”龚长伟哭笑不得,却也被沈奇的奇思妙想所震撼。
“师兄,咱俩永远不会成为竞争对手,这届的菲奖不可能给我,而下届……”沈奇戛然而止,意识到说错话了。
“下届我就没资格竞争菲奖了。”龚长伟自己说了出来,“不过没关系,我们学数学的人,不是为了获奖而数学,而是因为喜欢数学才学数学。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很期待沈奇你和你的团队能最终证明RH,作为同时代的数学人,能见证RH被攻克,是幸运的。”
“师兄,下一个猜想,我希望能跟你合作。”沈奇衷心的说到,RH是没办法了,这是普大的重点项目,拉外校的人进课题组不太好意思跟组织解释,除非是家属。
“你先把RH搞定再说吧,喂,沈奇,需要我帮你去IMU那边问问吗?我认为你应该上会,即便你很年轻,但也可以破例的嘛,至少应该给你15分钟的表现机会。”
“你这新方案还没正式发表,会议报告是最合适的展现机会,等期刊那边审完了,都猴年马月了,RH这种难题不审个一两年能搞定吗?”学理工科的人普遍有一个优点,或者说是缺点,就是心眼实在,喜欢帮助人,比如说龚长伟。
“费佛曼主任帮我去问了。”沈奇说到。
龚长伟觉得自不量力了:“好吧,当我没说,IMU主席是你们费佛曼主任的学生,费佛曼跟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在芝大教学生了。”
“费老大还有这种学生,IMU的主席?”沈奇在普大呆的越久,发现普大的人脉、能量真的是无比巨大,这种组织举全校力量,想捧红一个学术明星或者埋没掉一个无名天才,理论上都是可操作的。
国际学术界、数学界同样有圈子,好在沈奇在圈子里混的还算不错,他尊重教授,团结同学,善待导修班的学生,口碑传出去了,左右逢源,大佬们都很欣赏他、捧他。
毕竟普林斯顿是学术至上的地方,只要为人不是太讨厌,宗教信仰上不是太极端,学术能力强的年轻人更容易混出头。
沈奇看看时间,还有两分钟欧叶就该下课了,他问到:“欧叶入学一个月了,没给师兄你添麻烦吧?”
“不会添麻烦,她比较乖,来了哥大一个月都没出过校门。”
几分钟后,女生宿舍。
哥大的研究生宿舍女生楼,也没有宿舍管理员之类的岗位,一楼的大门需要刷指纹进入,还算安全吧,除非是女生自己带不法分子进入宿舍楼。
欧叶刷指纹,带沈奇进入女生楼,来到她的房间。
“最近身体怎样?”沈奇坐在欧叶的书桌前,埋头写着什么。
“按时吃药,一切正常。”欧叶说到。
沈奇:“有一组新方程,你帮我解。”
“几次方程?”欧叶问到。
“二次方程。”沈奇在欧叶的笔记本上写完了一组方程。
“二次方程……”欧叶后退几步,退到床上,抱着被子蒙头捂脸,好紧张的样子。
“你钻被子里干嘛?来,小叶子,出来解方程。”沈奇回头一瞅,拿着笔记本走到床边,拍了拍被子里的欧叶。
欧叶露出半个脑袋,看到了笔记本上的方程:“啊,解这个二次方程?”
本子上写的是基于“沈氏匹配法”设定的二次方程组,沈奇解释到:“为了分析黎曼ζ函数,我需要你帮我做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从零点方程入手,找到第三个表达式。计算量很大,所以我问你的身体如何。”
欧叶露出全部脑袋,她对沈奇写的零点方程非常感兴趣:“第二个表达式,完成了?”
“我回到普大后,将联合法尔廷斯教授一起解决第二个表达式,而你,欧叶,将协助我完成第三个表达式。”沈奇握住欧叶的小手,鼓励到:“虽然你刚入学读研究生,但我认为你在我的指挥下,可以发挥出博士生的水平,纯粹的素数计算,玛丽也不如你。”
“玛丽又是谁?”欧叶问到。
“玛丽是我的同事,反正你比她厉害就对了。”沈奇说到。
第267章 蓄势待发
欧叶问到:“你的团队一共几人?”
“玛丽,已婚妇女,德国人,她是个博士。乔纳斯,大龄剩男,瑞典人,他跟我一样都是博士研究生。穆勒教授我跟你说过,我的导师。他们三个加上我,是一个团队。”沈奇简单介绍了他的团队。
“都是普大的?”欧叶又问。
“是的。”沈奇说到。
“可我不是普大的。”欧叶有些顾虑。
“你是我的女朋友,你最大。”沈奇把欧叶从床上拉起来,拉到书桌前:“你也是我团队中的一员,比他们更重要,你要努力哦,小叶子,黎曼猜想的证明,靠你了。”
“嗯。”欧叶斗志高涨,能跟男票一起攻克千禧难题,这太幸福了。
沈奇、欧叶两人并排坐在书桌前,沈奇手把手指导欧叶,传授核心技术,他充分调度一切可调度的资源,女朋友也得出力呀,沈奇的女人从不吃闲饭。
欧叶很聪明,一听就懂:“所以,我要做的是,这组方程,临界线,Rez等于1/2上。”
“对的,你太棒了,走吧,吃饭去。”沈奇把该交代的事情交代了七七八八,和欧叶去外面吃饭。
吃完晚饭,沈奇在欧叶的房间继续传授核心技术,两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欧叶,跟沈奇聊了很多,聊数学,聊人生,聊理想,聊未来,聊大姨妈。
“啊,小叶子你来大姨妈了?”
“快了……”
“快了3天。”
“沈奇,你居然,计算我的……”
“欧叶,我是学什么专业的你不知道吗?”
“那……那你下楼,帮我……去买那个……我肚子疼……”
“买啥?姨妈巾?”
“嗯……”
“我一男的,众目睽睽之下,你让我去超市买姨妈巾!”
“那算了。”
“买!我买!”
“嗯,奇,你真好,这是我的卡,密码你生日。”
“你这卡里几十万美元吧,得买多少包姨妈巾?”
“不用全刷完呀,傻瓜。”
然后沈奇下楼帮欧叶买了五包姨妈巾,过了一夜,这便离去。
普林斯顿,沈奇的团队在高效运作。
哥伦比亚大学,欧叶在沈奇的远程指挥下从事核心技术的研究。
三军用命,沈奇的小目标是,在下个月的科学突破奖&新视野奖的报告大会上小试牛刀,展示他团队的初步研究成果。
大家都很忙碌,大家充满干劲。
有一个人似乎被遗忘了,周雨安。
周雨安选择了微分几何为主攻方向,他不像沈奇这么全面,在任何数学分支上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在黎曼猜想上,在数论上,周雨安帮不上忙,他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微分几何没有前途,我看不到希望,我想换一个领域。”周雨安找到沈奇,倾述苦恼。
沈奇:“你跟导师去说啊,看他同不同意你换。”
“我都没见过导师几面,我已经凉了。”周雨安两三个月前刚到普林斯顿时意气风发、雄心勃勃,而现在他有点泄气。
“你导师谁啊?”沈奇问到。
“费加利教授。”周雨安说到。
“费加利教授最近全世界飞,到处做报告,见不到他很正常,他是今年菲奖的热门人选。”沈奇说到。
到了菲奖年,数学圈最热议的话题就是菲尔兹奖,沈奇鼓励周雨安:“跟着费加利教授好好学,他是搞微分几何出身的,他就是你的模板,所以微分几何并非没前途,而是前途光明。”
周雨安:“是啊,费加利教授搞微分几何出身的,但他现在痴迷椭圆型和抛物型PDE。只研究微分几何,很难获得菲奖。”
“道理你都懂,那你去做啊!椭圆型和抛物型PDE,这是偏微分方程领域的热门研究项目,现在流行的组合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两个分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我刚才都跟你说了,费加利教授就是你的模板,而他被称为‘强化版陶哲轩’,所以周雨安,不要怀疑你最初的选择,费加利和陶哲轩的路子,就是你今后的路子。”沈奇一顿慰藉,让周雨安稍安勿躁,告诫周雨安勿忘初心。
“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椭圆型和抛物型PDE,好,我就按这个路子发育。”和沈奇聊了会儿,周雨安不再迷惘,他也很好奇,自己的导师费加利教授能否在今年获得菲奖。
周雨安目前无法帮助沈奇,但他在沈奇心目中占据特殊地位
数论只是数学的一部分,是沈奇的副业,而他现在的团队成员都是搞数论的,他需要新鲜血液,为今后更伟大的事业储备人才。
基于“沈氏匹配法”推导出的黎曼猜想ζ(s)的第一个表达式,沈奇在这个月内进行了完善,玛丽和乔纳斯帮了他很大的忙。
“第一个表达式非常关键,至少我们可以宣称,我们已经找到了证明黎曼猜想的正确途径。”瑞典大龄剩男乔纳斯说到。
“第二个表达式呢,奇,你完成推导了吗?”德国已婚妇女玛丽问到,她跟老公闹矛盾了,尚未离婚。
“基本完成。”沈奇说到。
“太好了,那我们可以宣称,我们初步证明了黎曼猜想!”玛丽显的激动,她问到:“什么时候合稿?”
“合稿工作由我完成,玛丽,乔纳斯,你们将第一个表达式的推导证明完整稿,发可编辑的电子版给我。”沈奇说到,“去华盛顿参加科学突破奖学术报告会之前,我们再碰个头。”
ζ(s)的第一个表达式经沈奇反复确认后,已趋于完美,无懈可击。
沈奇找到法尔廷斯教授:“格雷德,我认为第二个表达式没问题了,可以与第一个表达式完成合稿。”
法尔廷斯递给沈奇一个U盘:“奇,正如我们上次探讨的那样,利用‘沈氏匹配法’推导出ζ(s)的第二个表达式,我完成了我的工作,在你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
“格雷德,十分感谢。”沈奇和法尔廷斯教授联合推进第二个表达式的推导证明工作,合作的比较愉快。
第268章 我没有开玩笑
沈奇回到公寓,开始合稿。
基于黎曼猜想的“沈氏匹配法”,推导出ζ(s)的第一个表达式为:ζ(s)=e^A+Bs∏∞n=1(1…s/ρn)(1…s/1…ρn)e^(s/ρn+s/1…ρn)。
为了推导出这个表达式,沈奇、玛丽、乔纳斯一共写了27页的论文稿,其中沈奇的贡献度为50%,玛丽和乔纳斯贡献了剩下的50%。
沈奇反复斟酌,通过更简洁的描述和论证,将27页的论文稿浓缩为20页。
第二个表达式为:0=e^A+Bss∏∞n=1(s…ρn)(s…1+ρn)e^(s/ρn+s/1…ρn)
为了推导出第二个表达式,沈奇、法尔廷斯一共写了10页的论文稿,沈奇和法尔廷斯的贡献一半一半。
沈奇反复斟酌,无法通过更简洁的描述和论证对第二个表达式进行简化。
10页已是最极端的浓缩,沈奇一个符号都没有改。由此可见法尔廷斯教授的功力,毕竟他是菲奖得主,从事数学研究已有四十几个年头。
沈奇应该感谢法尔廷斯教授、玛丽和乔纳斯,他们为这个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否则沈奇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两个核心表达式。
得到ζ(s)两个核心表达式的意义是,沈奇可以向全世界宣布:“我和我的团队,已经初步证明黎曼猜想成立!”
两个表达式的前提是“沈氏匹配法”,这是沈奇自创的新式处理方法。
没有这个具有灵魂意义的新式匹配法,得不到后面的两个表达式。
从任何角度来说,沈奇是团队的灵魂人物。
当然了,他的团队成员和技术顾问也非常给力,大家协同作战,完成了黎曼猜想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个12级的数学大师也许搞不定黎曼猜想,但一个12级的数学大师,加上菲奖得主、普大教授、数学博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整个普大数学系的支持,整个团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沈奇原以为初步证明黎曼猜想,需要长篇大论的论证篇幅,没想到30页纸就搞定了。
所以思路最重要,逻辑最可靠,想象力最宝贵,除此之外,还需要一点点的灵感和运气。
这30页纸非常有价值,沈奇认为一旦公布,将对数论界及整个数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合稿是沈奇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掌握完整版黎曼猜想初步证明的只有他自己。
距科学突破奖&新视野奖颁奖仪式和学术报告大会还有3天时间,沈奇将《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的摘要发给了科学突破奖&新视野奖组委会。
摘要只有几句话,大意为:“我,沈奇,和我的团队,通过双生匹配法,初步证明了黎曼猜想成立。”
“沈氏匹配法”是“双生匹配法”的内部叫法,这个新的处理方法尚未得到数学界同仁的认可,所以还是叫“双生匹配法”比较直观。
组委会震惊了,他们聘请的首席技术顾问一个电话打到沈奇这里:“沈先生,你开什么玩笑!”
沈奇平静的说到:“杰克逊先生,我很认真,并未开玩笑。”
“你,沈奇,证明了黎曼猜想?”
“是的,我,沈奇,证明了黎曼猜想,初步证明了黎曼猜想。因为保密方面的考虑,在我做正式报告之前,我只能呈论文交摘要给组委会。”
“《巴拿赫空间中的‘穆勒—沈定理’及补充近迫定理》,你还需要在会议上报告吗?”
“我有45分钟的报告时间,前面20分钟,我报告《巴拿赫空间中的‘穆勒—沈定理’及补充近迫定理》,后面25分钟,我报告《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请组委会批准。”
“沈先生,前面的20分钟我现在就可以批准,后面的25分钟,我需要和你们普林斯顿的费佛曼主任确认一下。”
“没问题,我等你的答复。”
沈奇事前已向费佛曼主任报告过了,普大数学系内部没有任何问题。
组织的态度很明确,沈奇你尽管去装B,出了事由组织兜着。
十分钟后,组委会的杰克逊先生再次来电:“沈先生,我很期待你后面25分钟的报告,三天后见!”
前往华盛顿的前一天,穆勒的办公室。
沈奇将30页的《基于‘双生匹配法’的黎曼猜想证明》进行内部公开,他做了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