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色官途(严七)-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又转向秦安红:“你们家老爷子也不关照关照故交的后辈?”

钱进也插嘴道:“是啊,只要老首长一句话,我相信小林的前途不是问题的嘛。”

秦安红放下筷子,看看何源,又看看钱进,说:“你们不是不知道我爸是什么样的人吧?安然如果在基层能够出成绩,我相信他会有前途的,凡事得靠他自己。”

说完,意味深长看了林安然一眼。

何源持否定的态度,说:“这么说就不对了。靠自己?像我们这种人,再靠自己,身上永远也去不掉父辈的烙印。即便你真的靠自己,别人怎么说?还不是说,某某如果不是他老爸,能高升这么快?”

秦安红笑道:“何源,看样子你是很有感触呢。”

何源拿起酒杯,晃了晃,看着里面的红酒慢慢顺着杯壁淌下,若有所思道:“我不从政,多少也是想摆脱别人的看法。可是当时我年轻,并不知道即便是经商,那个烙印还是在我身上。”

抿了一口酒,放下杯子又说:“后来我想通了。其实我们确实是受了父荫,这个本来就是事实,举个例子,普通小商人,在信息上就和我们不对等。我们圈子里,能第一时间知道一些很有用的信息,然后只要善于利用,就能赚钱。如果我们不是生在这种家庭,根本就无法接触到这个层次,其实后来我明白了,父亲就是父亲,本来就骨血相连,刻意去回避,本来就是在否认既成的事实,是不辩证的。你看看你大哥,如果他不是你父亲的儿子,你想他能这么顺利?在中央部委干两年下基层直接副县长,一路青云,到现在的一省之长?”

说完后,显然这个话题又敏感又沉重,谁都没再接过话头,又说:“安红,我可有些年没见安国了,有时间我去他的地盘上逛逛,你导游?”

秦安红笑道:“你去投资,他绝对很欢迎。”

何源说:“投资就免了,我可不是做实业的人。既不生产又不制造,对当地没一点贡献,连个就业都解决不了,安国不会欢迎我的。”

何源虽然经商,但他和别人不同,基本上都是吃关系饭。他的第一桶金,积累在当年椰岛的汽车热潮中。

说起何源,也算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大院里,他父亲的官职不算最大,却是同辈孩子里的头。皆因他脑子活泛,做事果断勇敢,什么事都敢想,什么事都敢干。

七十年代末,何源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手头上的资源做起倒买倒卖。当计划经济还在盛行的时候,这种行为就是走私。

最初的时候,他甚至敢跑到空军里找相熟的飞行员,让他们利用训练转场的时机帮忙从南方带货物。当时南边省份许多香港澳门涌入的走私小物品,录音机、蛤蟆镜、电子表之类都是热门玩意。

起初何源胆子并没那么大,只是托人带点南方的热带水果,后来发现挣不了几个钱,有时候还亏本,原因是水果有时候会烂,那会又没冰箱,更没保鲜技术,出货稍慢些就全军覆没。

后来何源学精了,让人带照相机、录音机、手表和蛤蟆镜之类的小玩意,总算挣了点钱。

到了84年,椰岛成为全国目光的焦点,皆因一号首长对椰岛的发展作了一个重要指示,并被当作中央精神传达。原意是为了搞活椰岛的经济,让其飞速发展起来,特批了一条政策“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岛内市场短缺的消费品。”但又做出了限制,只许在岛内消化,不准出岛。

没想到这闸口一开,已经闭关多年的大陆人民疯狂了,事情很快就变得不可收拾。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在1984年上半年,岛内的进口汽车才两千多辆,到7月份,政府一下子批准了1。3万辆汽车进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数高出36倍。

仅半年,全岛便出现了八百多家公司,个个直奔汽车而去。

何源抓住了这个时机,动用了自己的关系,结结实实赚了一笔。没人知道他赚了多少钱,当时一张汽车批文就能赚一万,在当时万元户还是少数的年代,可谓是一笔巨款。

虽然半年后,中央派出了纪委、军委、审计署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驻椰岛,才刹住了这股狂潮,但何源已经功成身退,早就在其中抽身而出,逍遥回到四九城里。

经此一役,何源在四九城的红二代圈子里声名大噪。

对于秦安红来说,何源的发家史她虽然不能说如数家珍,但也知头知尾,有心劝劝这个儿时的玩伴,便道:“我劝你还是趁手头有点资本,做点实业吧。市场发展会越来越成熟,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健全,将来光靠关系吃饭这一套慢慢会越来越行不通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些投资项目,我和你合作怎样?”

何源叹了口气,说:“我是做惯乞丐懒做官。不像你,能找到吴总这样的实在人合作,现在这种生活我习惯了,而且一下子也找不到什么好项目,有机会吧,咱们合作。”

饭局吃了将近一个小时,钱进和杜大成说明天还有不少会议,要回去准备下材料,于是提早走了。

等人走了,秦安红问吴曦:“吴总,事情顺利?”

吴曦点点头:“还行,这事最终还是要报国务院批准的,不过如果部里同意,而且作为一种摸索,不算是一片不可涉足的雷区。况且国家在股份分配方案里占了67%,已经是最大头了,比最初的57%增加了10%,应该有把握能过。”

俩人谈起公事没完没了,何源觉得闷,酒虽然没喝多少,却有些内急,于是说道:“你们谈,我去洗手间。”

林安然站起来,也道:“我也去。”

俩人出了房间,穿过庭院,找到了洗手间解决了问题。出来后,林安然站在院子里抽烟,顺便观赏下院子里的景致。何源也不愿意那么快回房,和林安然站在洗手间旁的树下闲聊。

没聊几句,何源忽然盯着一个从洗手间里出来的人,看了一阵叫了一声:“叶文高!”

那人原本往另一头缓缓走去,听了这声叫,停下了脚步,转身往这边探头张望。

院子里的灯光本来就不算明亮,那人看了半天没瞅清楚是谁,干脆走了过来。

何源等他走到近处,这才笑呵呵说:“老同学!这都认不出来了?这官当大了,眼睛都不朝地上看了吧?”

那人总算看清了何源,也笑了,说:“你倒是没变,还是油嘴滑舌。”

俩人亲热握了手,何源指指林安然介绍道:“小林,林安然,我的小兄弟。”

又指指那人说:“叶文高,我的同学,是我们班唯一一个副部级的人物。”

林安然伸出双手,主动和叶文高握在一起。心想,难怪人家说京城高官多,这上个洗手间,也碰到个副部级人物。

想想滨海市官场上的人,没到科级都拼得你死我活,顿时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真是站什么角度,就有什么感觉,从中央往下看,下面的官都不是官。

叶文高是个高大英俊的中年男人,标准的电影里正派人物形象,国字脸,显得很刚毅,但眉毛却不是浓眉,稍细一点,让整个人面相看起来又透出了一丝儒雅。

叶文高听何源给自己戴高帽,笑道:“又给我戴高帽不是?哪能和你比,你是神仙般的人物,我是有心羡慕,却无力潇洒啊。”

或许俩人在学校的时候感情很好,何源在叶文高面前一点都没顾忌,直接就奚落道:“虚伪了吧?要不,你明天辞职,我把我公司过给你,让你当老总,咱俩换换。”

对于自己这个老同学,叶文高深知脾性,不以为忤,哈哈一笑,说:“咱俩有半年没见了吧?”

何源转身指指自己的包房,说:“在松郁房,你哪个房?”

叶文高说:“听涛。”

俩人寒暄了几句,叶文高忽然说:“待会你过来我房间一下怎样?”

何源没想到叶文高主动相邀,一般来这里都是应酬,如果自己朋友聚会还无所谓,若是官场事务,则不方便旁人在场。

叶文高这么说,显然是另有他意。

何源皱着眉头盯着他说:“怎么?要我帮你躲请?”

叶文高大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何源也!是这样的,一个下面地方的副市长,过来跑项目,本来正常申请就可以,非自己跟自己急,一趟趟跑上京。以往请我,我都没来,后来他找了个在他家乡任过职的退休老领导,找到了我。老同志嘛,不好推辞,我就来了。现在缠着我非得要个结果,呵呵,只好请你出马了。”

何源说:“行!不过你可欠我一人情了。”

说完俩人又闲聊几句,才分手。

回到房间,何源对林安然说:“小林,待会你得帮帮我。”然后贴着林安然耳朵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秦安红在边上听不到俩人耳语,恼道:“何源!你让小林帮你什么,你的破事别扯上他。”

何源对林安然说完,转头说:“什么呀,我是在给小林介绍领导,给机会他接触接触,有什么不好。多少人想争取都争取不来呢!”

他说的是事实,林安然想,借机和叶文高套套近乎没什么不好,在滨海这种地方,能和副省部级的大官吃饭,恐怕是那方小小官场上许多人毕生的愿望。

何源又说:“我是叫小林去帮人家脱困,是做好事。对了,那人你也认识,白璇的老公。”

秦安红听说是白璇的老公,顿时有点惊讶,说:“呀,是他啊。”

想了一下,对林安然说:“安然,你去吧,这人比你何源大哥靠谱多了。”

第141章巧遇

刘大同已经记不得这是自己第几次上京了,为了开发区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审批,自己可谓是心力交瘁。

对于一个副厅级官员来说,刘大同有着自己的焦虑。虽然滨海市现任的常务副市长赵云亮由于身体原因,加上年龄也偏大,已经有了退休的打算,而市长赵奎对这个位置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偏向自己。

可是自己的岁数已经四十六了,如果不能成功竞争到常务副市长的位置,在退休前再上一个台阶的梦想恐怕就要破灭。

市委书记钱凡再做一届就要退休,赵奎很有希望接替他的位置成为滨海市的一把手,如果自己在接替赵云亮的任期内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自己一直对赵奎的全力支持和耿耿忠心,加上自己在省里的人脉,当上市长有就很大的把握。

正厅级和副厅级,虽然一级只差,可是退休后的待遇却天差地别。如果自己在副市长任上推下去,充其量到人大或者政协当个常务副主任或者政协主席,干几年拿个安慰奖,提个正厅之类告老归田。

若能当上市长,在退休的时候或许能上省里大人或政协,最后退休就是副省部级,滨海市的经济发展步伐稍微滞后,省里的福利和待遇都要比滨海好上几个档次,能到省里退休,是刘大同官场的最后目标。

能做到今天的位置,刘大同已经很满足,自己一个钳工出身的工人,今时今日能登上厅级干部的殿堂,迈入高级干部的行列,在同龄人中算得上凤毛麟角。当年自己也有很远大的理想,谁不想文鼎权力核心?但中央不是每个人都能进的,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永远是越走越窄,能到今天的地步,已经不错了。

开发区10万吨集装箱码头,是自己打开通往滨海市权力金字塔顶端的敲门砖,原本这项工作是赵云亮抓的,偏偏去年底的一次市政府接待宴会上,赵永亮晕倒当场,送到医院查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作为赵奎最信任的左膀右臂,自己不得不接手了这项工作。

这个码头的建设意义非凡,开发区是市长赵奎的心血,市委书记钱凡是不同意的,整天强调要把滨海建设成农业大市。

真是糊涂!这个脚上泥巴都没擦干净的老农民!刘大同一想到钱凡就反感,都什么年代了?都什么时候了?南海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一片创造着无数奇迹的热土,滨海这种拥有天然深水良港的老牌地级市,居然舍本逐末,要去发展什么劳什子农业!

真胡闹!

眼看着南海省各地其他兄弟城市的工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赵奎心急,刘大同更心急,作为一个工人,他更了解工业的作用和带动性。

农业能带动什么!?去年一年,整个滨海市的GDP增长才7。8%,全省的平均增速是9。2%,GDP总量121。2亿元,总量在南海省位列第六,居然下滑了一名。这还是依靠了庞大的人口基数作为支撑才抱住了位置,可是人均GDP却被甩在十名之外,被许多后年轻的城市超越。

去年的统计表发下来,刘大同觉得对于一个管工业的副市长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张耻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要知道,在七十年代末,特区还未建成之前,滨海市可是在南海省的前三甲内,除了省府,就数它牛逼了。

一号首长的南巡讲话,是一支强心针。若此时不发力,更待何时?自己和赵奎苦心经营起的开发区,就是滨海经济核心发动机。

但是开发区发展到现在,虽然有几家能拿得出手的企业,可是老港口已经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新建,尤其是集装箱码头。

在过去的一年里,赵永亮和刘大同一步步推进这个建设项目,从市里立项到省里再到中央,从交通部到计委,一步步走来,尤其是这半年,担子都压在刘大同自己身上。

跑计委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全国那么多省市,每年都像古时候赶考的学子一样,每年报上去的项目不计其数,人家为什么要批你滨海的项目?

为了约见负责审批的负责人,刘大同一次次往京城跑,带着市计委的副主任,带着驻京办的主任,却一次次碰壁,材料交了,却石沉大海,迟迟未见批复,把他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刘大同还是有过人之处,知道若这么等下去,走完程序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了,滨海等不起,自己也等不起。

通过关系,刘大同找到了一个曾在滨海市任过行署专员后来又调任中央,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找到了老领导,从感情说到发展,从私人角度说到大局需要,终于打动了老领导,出面为他牵桥搭线。

今晚这顿饭,就是老领导出面的结果。刘大同把它当作了一个战场,不出个战果,决不离开。

见到这个姓叶的领导,刘大同不由感慨别人是如此年轻,已经是副省部级了,而自己还是个副厅,感慨完了就开始发动进攻了,拐弯抹角、投石问路、抛砖引玉,使出了浑身解数,也还是没得到明确的答复。

在接触这位叫叶文高的领导之前,刘大同是做了功课的,从叶文高的成长历程一直了解开来。

这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型干部,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据说为人油盐不进,而且十分低调。关于他的逸闻不少,说他本来出身并不显赫,但后来娶了个中央首长的女儿,之后才青云直上。

更有人说,这人长得一表人才,老婆却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儿小残疾,在****岁月里受了父辈牵连,一时想不开,喝药自杀,结果人没死成,耳朵却聋了。

这种爱情故事原本应该是很让人感动的,偏偏时代不同了,解读出来的意思就发生了很大的偏离。

许多人都说,这人真有野心,也能下得了狠心。一个零件正常、一表人才的的年轻人娶了一个有残疾的又不漂亮的女人,都会被认为是不择手段攀高枝。对别人狠不算狠,对自己狠才算狠。能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幸福来换前程,这个人肯定够心狠手辣的。

然后又有人说,他和老婆谈恋爱的时候,他的未来老丈人还在牛棚里受罪呢,怎么算是攀高枝了?

于是又有人发挥想象力,说这才叫牛,有远见,投资就应该逢低买入,可见叶文高是相当有眼光的。一个有眼光又心狠手辣的人,不得了。你看他一路青云,就知道其中奥妙了。

但也有另外的说法,说叶文高其人十分廉洁自爱,平常除了工作,公车绝对不用。有个故事说他有一回去车站接老同学,但是已经是正厅干部的叶文高居然骑着个破自行车,哐啷哐啷一路响着骑到了车站,把下了火车的老同学惊得半天都说不上话。

传闻终归是传闻,今天刘大同算是亲身领略了。

无论他说破嘴皮,叶文高不温不火,很有耐心跟他解释审批项目需要许多流程,而且这一两年改革开放二次腾飞,政策变动较大,随时要调整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很多项目审批比往常谨慎许多,让他不要急,要耐心等等。

一听说还要耐心等等,刘大同就真急了。当然,这里面很大的成分,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的目标。

他开始不断敬酒,想把叶文高灌醉,醉后好说话嘛,即便说了不算,好歹也有个把柄。

叶文高还是老样子,不温不火,话不说,只听刘大同说,然后就点头微笑,不发表意见。不过上洗手间的次数越来越多,显然在躲。

刘大同又不能硬来,虽然是老领导牵线,人家好歹是副省部级,比自己这个常务都不是的副市长可高级多了。

刚才叶文高又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