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方大概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才特地选了这些工人来帮他。而且在放苗之前,卢方召集了所有工人,很明白地说:“这个养殖场归唐场长管。如果都做好了,这茬虾卖了,每人至少三千奖金,如果有人偷奸使滑。”他说这话时,转向唐浩泽。“唐场长,你觉得谁不认真的,直接炒了再跟我说,我再给你补合适的人。”
  有卢方这番话,工人们就算觉得唐浩泽年轻不靠谱,也不会明着违逆他的命令了。
  说实在的,唐浩泽早已经厌烦了养虾的生活。
  在分成三批将已经弄好的一百三十亩虾塘都放苗后,工作就真的很枯燥。唐浩泽每天就是巡塘、喂虾、监测水质。
  还好,这会有十几个工人帮他做那些琐碎的事。
  不过即便是那样,他还是一时都不得空。因为东风螺养殖场部分池子也已经建好,而且计划要放苗养殖了。他需要看着工人将他安排的工作做好。
  而在这段时间里,只能是在晚上完成自己拟定的学习计划。到了四月中,塘尾村做例。这例对于湾州人来说,是最隆重的节日。他作为唐家的顶梁柱,不能不出现。他只能是安排了工作,让工人去做。然后和卢方说一声,然后先回村一天。
  唐浩泽吃过晚饭后赶回养殖场,巡塘时发现有一口池塘的虾料都两个小时了,池塘边上还有不少。
  这就让他相当的不满了。他沿着这口池塘转了一圈,用手电看过池塘边,发现一边有虾料,另外一边没发现。
  他返回工人宿舍区,找到负责那口池塘的工人,脸上带着微笑说:“诚哥,你能出来一下吗?我有点事情想问你一下。”
  诚哥正和人打扑克,不过唐浩泽的语气不错就将牌交给旁边的人打,跟着唐浩泽走了出来。
  他才出到门口就问:“唐场长,是什么事?”
  唐浩泽笑着说:“我们到外面说。”
  两人走到宿舍外面,诚哥又问:“唐场长,这么神秘,到底是什么事?”
  唐浩泽回身看了他一眼,抿嘴说:“我们去塘边说!”他说着就跟了上去。
  诚哥看到他的神色,心理一个咯噔,以为是虾塘出了什么事,连忙跟上他。
  唐浩泽来到塘边,用手电照着发现有虾料的地方,良久才说:“诚哥,我特地将每口塘都分派给专人负责。是想通过各人多做多得让所有人都做好自己负责的事。这口塘是你负责的,面积有十一亩。如果按照我说的去做,能收五万斤虾左右。我和卢老板说好了,如果这批虾赚大钱,每个人至少分三千。然后再按各口池塘的产量适量给点奖励。”
  他说到这里,回身看着诚哥:“我听卢老板说,你们都是跟着他三年以上的老员工了,肯定知道卢老板不是小气的人。”
  诚哥看到那些塘边的虾料也明白唐浩泽想和自己说什么了。他以为唐浩泽会开口就训斥的。不料听到的却是这番话。这中间的落差倒是让他能接受唐浩泽这些话。
  又听唐浩泽说三千奖金只是保底,如果这虾养成了另外有奖金,诚哥心热了。而且唐浩泽没有在其他人面前说他,在这里也没有训斥他,没让他觉得丢面子。他点头说:“唐场长,以后我都会认真按照你说的去做!”
  唐浩泽点头说:“诚哥,我不是揪着鸡毛蒜皮的事不放。这虾料吃不完浪费不说,还会堆在水底发臭。虾就容易发病。你也知道这口塘里面放了多少的虾苗,如果不能严格控制,水质一坏整塘虾都会完蛋。这次,我就当作没发生过。但是下次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没情面可讲了。”
  被一个十六七大的孩子教训,诚哥脸色有些不自然。不过他也做了几年养虾工,也知道虾料确实是最好能让虾吃完。只不过现在唐浩泽要求他们每天投喂五六次,比以往他们做的要多两三次。这让他们这写工人有些不满了。
  这次他就是偷懒,虾料没有全塘撒均匀。这肯定会让一些虾吃不饱,一些却吃不完。剩下的肯定会堆在池塘里。
  不过听说如果养得好了,还能有更多的奖金,虽然那还虚无。但也有了个盼头,让诚哥觉得辛苦点也没问题。
  唐浩泽看他点头保证了,也不再多说。他笑着说:“诚哥,卢老板会给奖金的事,你可以和其他工友说说。让他们认真一点。我知道跟着我干活,你们比以往辛苦。不过,养成这批虾,最小一口池塘都能有七八千的奖金。不成,你们也能有薪水拿。时间不过四个月多月而已,你们相当每个月拿两份到三份工钱,为什么不拼一下。如果那个觉得有可能白做就不打算尽力的。那我也不强求。”
  诚哥点了点头,说:“我会帮场长你监督他们的。”
  唐浩泽诚哥他这话,也是一笑。这是个聪明人。既然对方想上进,他也可以给一个听其言观其行的机会。
  他笑着说:“明天,场里马上就开始养东风螺了。如果你不嫌辛苦,就看着我是怎么养的。”卢方也会叫几个人来跟着,他多教一个也是教。
  诚哥连连点头,说:“当然不辛苦!谢谢场长。”他也是听说了场里要养殖东风螺的事,也听说过养着东风螺能赚不少钱。他也不想一辈子做工人。而且,学会了就算做不成技术员,也能有多些工资。


第六十一章 融入血脉的经验

  唐浩泽需要全场的工人同一条心,但他作为“场长”,天生和那写工人会有条坎,而诚哥可以作为他和工人之间的沟通渠道。所以如果那个诚哥会做人的话,他倒是不在意给对方一个上位的机会。
  这天夜里,唐浩泽说了那些话之后,就没再说其它,让诚哥自行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唐浩泽最后一次检查了已经清洗消毒过并且已经铺好垫板和沙子的养殖池。今天下午第一批东风螺苗就会运到。
  东风螺的放养密度,一开始一个平米可以放养一千个螺苗。不过过一个月左右对养殖用的沙子清洗消毒。到那个时候,可以针对东风螺的大小进行分池,最放养密度可以在六百到八百个之间。到最后一次分池,每个平方养上三百多个螺就差不多了。
  所以这次他只需要少量的池子。
  诚哥倒是没有偷懒,一早就跟在唐浩泽身后。唐浩泽发现什么问题,他自己能做的就直接做了,一个人做不来的,就招呼其他人一起来做。
  唐浩泽检查过没问题,这才让人现将养殖池进水。下午的时候,卢方亲自带着东风螺苗来到养殖场。
  螺苗的规格还不算太大,平均大概是零点六厘米高。这稍稍显得小了一些。
  唐浩泽看过那些螺苗都是按照自己要求的那样运输,大概也就放心了。
  按照数量将螺苗放养到准备好的养殖池,那些东风螺苗很快就钻入了沙子里。这证明这些螺苗都相当健康。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和这些东风螺苗一起来的,还有四个技术员,他们是要跟着唐浩泽学习养虾的。这四个技术员都是过去两年海大毕业的学生。
  唐浩泽看着他们有些傲气。
  不过唐浩泽也没管他们是什么心理。只要不给他整出什么妖儿就行。
  这四个技术员,两个要协助唐浩泽东风螺的养殖,另外两个协助他养虾。
  紧接着又有一批虾苗送来。不过这一批的数量不多,都是全场长他们培育出来,卢方其它养殖场用不完的。这些可以放养两口池塘。唐浩泽让那两个技术员亲自负责。至于后面培育出的虾苗,正好可以在养殖场还空着的池塘养殖。
  那四个技术员也正好看唐浩泽是怎么养虾的。
  时间又枯燥地过去了一个月。
  唐浩泽依然每天巡塘,但是他需要巡查的池塘越来越多。如今已经是超过将近三百亩了。那些刚建好的池塘也放了虾苗。剩下的那些还在建。
  不过,之前他养虾的那个鱼塭,已经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改造。
  那个鱼塭有二十多亩的水面被改造成蓄水池。这两个蓄水池有管道直通外海,两头都有过滤层,海水通过管道经过过滤后进入蓄水池。等蓄水池内的水位和海面型持平就用达管子塞住口子。每次的水在抽入养殖池中都会用漂白粉或者生石灰将水消毒。
  那样做当然需要更高的成本,但是如果虾养成了,那点成本根本不算什么。而且养虾并不是说要进很多水的。只要池塘的水不漏,一茬虾到养成大概也就换三四倍的水。
  进入五月中旬,那几个大学生技术员看唐浩泽的眼光没有了那种自然而然的傲气。
  湾州地区的对虾养殖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进入五月份后,湾州大量虾塘发病了。不管是土塘还是新建的高位池,天天都能听到说谁谁谁又排塘了。
  而卢方其它那些还没改造的土塘养的虾,虽然也排掉了两口,但大部分都依然养得相当好。
  尤其是唐浩泽管着的这将近三百亩的池塘,几乎没有出过问题。或者说,是有问题要出现了,都被唐浩泽提前解决。
  路唐村的这个养殖场的池塘,放养密度最高是每亩四十万,密度最小的也有三十万。这个密度要比土塘高八倍,比那些高位池也多两到三倍。
  他们对唐浩泽这个变态,那里还敢有什么傲气的。如今反正是唐浩泽让做什么他们就做,能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做的就记起来。想不明白的,能放下身子的就去找唐浩泽问。唐浩泽也会尽心给他们解答。
  唐浩泽也感觉到那几个技术员态度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他乐于见到的。
  这天上午,唐浩泽早早慢跑着去看了一圈池塘,又去看过正在喂食的东风螺。没有发现问题,这才吃了早饭。协助他管理虾塘的两个大学生已经测过水质。
  唐浩泽看过水质数据后,就召集工人安排了今天的工作。工人自然会按照安排去干活。现在这些虾塘都没有什么问题,水色也好。所以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唐浩泽只要不时检查一下看是否有疏忽就可以。
  快到了中午,他也要去看看那些虾塘的水色了。
  他才走出房间,手机就响了。电话是卢方打来的。
  卢方跟他说:“浩泽,我刚接到乐潭县渔业局陈副局长的电话,他想到场里调研。你有空的话,就帮我招待一下。”
  唐浩泽听说有政府单位的人要来考察,也没拒绝,说:“卢叔,你放心,我会招待好的。”
  “我知道你能行。就是担心你没时间。”卢方笑着说。“那个陈局长是不错的人,而且他在养虾方面也是专家。八几年的时候,他还在两水一木办公室工作,带着人将斑节对虾的产量提高了到五百多斤。在乐潭县虾农心目中的地位相当高。你好好招待。如果时间适合,你就带他们去镇上找个地方吃顿便饭。钱你先垫着。”
  唐浩泽听卢方说完,也知道那个陈局长是何许人了。他笑着说:“卢叔,我知道了。我会招待好他们的。”
  他挂断了电话,先去找到了诚哥说:“诚哥,你知不知道镇上餐厅的电话?”
  “我就知道一个陆记的电话。”
  陆记?唐浩泽笑了笑,说:“走,我们去看看现在水怎么样了。”
  他们才走到池塘边上,那四个技术员看到了也都跟了过来。唐浩泽在这几个技术员眼里,都不敢在看他的年龄了。唐浩泽有时候只要看一眼水色就知道是不是要出问题,然后稍稍处理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那些就是经验,可唐浩泽这个小年轻哪来的经验?
  这就让几个技术员觉得有些夸张了。
  但现在这些虾最早的已经养殖了五十天,但池塘水色依然很好,这让他们对唐浩泽不得不服气。在水产养殖这行,谁能将东西养出来,谁就是老大。
  唐浩泽看过每口池塘的水色后,都会翻查一下池塘边上工具房里存放的记录本。记录本里有记录喂了多少饲料,料缯里的料多久才吃完,每天早中晚三次水质测量的数据。
  他看过诚哥负责的那口池塘的水色,又看过记录本,转身对诚哥说:“诚哥,这口塘你在入黑之后,撒麦饭石,晚上十点左右排污二十公分,再进水二十公分。”
  诚哥连连点头:“我记下了。不过,这是为什么?”
  这也是那几个技术员想知道的。
  唐浩泽指着增氧机打起来的水花,又指着水流说:“看那些水花,泡沫比其他塘都多。这口水体中的的有机物太多,可能是藻类死亡太多,又可能是虾粪没能全部排出去。用麦饭石吸附一部分有机物排出去。天入黑之后,水体溶氧会下降,换水正好补充一些。顺便可以增加水体的肥力。”
  他正说着,看到一辆陌生的暗青色的皮卡开进了养殖场。他在本子上写下自己刚才交代的事,说:“有人来了,你们先去观察一下其它池塘,我去那边看看!”


第六十二章 他做好了所有事(求推荐)

  皮卡下来四个人,一个是司机,一个四十多的矮个子中年人,梳着背头,稍胖。一个剪着寸头的青年人个子也不高,上颚牙齿稍稍突出。剪着寸头。
  这三人唐浩泽都认识,都是海洋局的。上辈子都有过接触,中年人就是卢方在电话里说的来调研的海洋局陈副局长,青年是海洋局的养殖股副股长,姓马。司机也一起吃过几顿饭,姓陈。
  不过另外一个高个子,面上总是挂着微笑的青年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快步走过去笑着对陈副局长伸出双手说:“请问是陈局长吗?欢迎欢迎!”这位陈局长是相当值得尊敬的。
  陈副局长听说过这个养殖场的负责人是个十六七岁的小青年,这会见到人还是忍不住惊讶。他带着笑伸出手和唐浩泽握手说:“你是唐场长。今天我们来打扰你们工作了。”
  “陈局长哪里的话!领导来视察,是对我们的关心。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他说着看了两眼那两个青年。
  陈副局长看他这样,心里不由暗赞:怪不得这年纪轻轻的就能管这么大的养殖场。这个少年比一些三四十岁的人还通世故。他笑着介绍两个青年,先是指着高个子说:“这位你肯定认识,他是你们的程镇长。”
  唐浩泽一听就知道是谁了。镇上就一个姓程的领导。就是他那个表了三千里的平方的表哥,之前他基本不出门,只听其名却没见过其人。
  他满脸笑容伸过双手和镇长热情握手:“程镇长你好!早听说镇上来了个新镇长,今天才见到。欢迎领导来视察!”
  程祥栋笑着说:“唐场长,我也是早就听说你在养殖方面推陈出新,还带领村里的乡亲致富。我早就想和唐场长取经,只是新近上任工作有很多交接要处理,一直都没能如愿,今天听陈局长说要来你这里,我就接着这个光来看看。”
  唐浩泽又和那个马副股长和司机握手后,邀请他们到办公区的客厅喝茶。
  陈副局长他们坐下喝过两杯茶,说了几句之后。
  陈副局长就进入了正题,他对唐浩泽说:“唐场长,我听说你们场现在养殖的对虾养得很好。现在乐潭县乃至湾州养虾业的情况都不太乐观,所以这次来是想取取经,看你们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推广给广大养殖户朋友。”
  唐浩泽给他们斟茶,放下茶壶后说:“陈局长,这经验其实也是老生常谈。主要就是做好准备,做好日常管理。”
  陈副局长点头说:“说起来做水产养殖,就是这两点是关键。只要做好放苗前的准备,规范日常管理。但这些就是经验,就是养殖的技术。唐场长,我听说,你这里养殖的是新品种对虾,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对虾品种?”
  唐浩泽当然愿意。
  这个陈副局长是一个真正做工作的官,后来乐潭县主持转产捕捞渔民办培训班就是这个陈副局长,据说第一期因为人手不足和一切都从零开始,累得直接昏迷了,后来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具体情况唐浩泽不知道,不过这个陈局长后来开始打太极拳,五十出头就退居二线,想来身体是真出了问题。但退居二线后,这个陈副局长还担任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站长,经常到海边调研,帮虾农解决问题。
  唐浩泽对真正做实事的官还是非常尊敬的。他听说的,见到的,大多数官员在这方面都不怎样。正是因为如此,像陈副局长这样的才值得尊重。
  他上辈子在做养殖时,还参与过水产病害测报工作。和湾州市和乐潭县海洋局领导都有过不少的接触,像陈副局长这些领导做事都相当负责。市海洋局的领导对他一个养殖户也从不摆架子,这和某些系统的官完全不一样。
  他记得零八年时,路唐村有村民举报过某个局的一个股长。有视频的实名举报。举报那位股长吃喝卡要,在饭店吃了还要打包一瓶好酒带走。视频里村民申请办理伐木证打算砍伐自己种的桉树,那个股长在餐桌上醉醺醺地开口要钱:一千?吃顿饭都不够。
  那个股长后来直接被开了。
  可以说,未来湾州市和乐潭县的水产养殖能一直都处于相对快速的增长,不是没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