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不重来-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浩泽心说,想不明白就慢慢想。但他知道对方肯定能想得到,只不过是在试探他。而且他肯定对方肯定也是看中了西南地区的发展潜力。而且,看中的应当是房地产行业。
古三这个电话,是在试探他自己是否也盯上了房地产!
西南地区的房地产,他当然也觊觎着。但他没想过马上将主要资金投入到的西南地区的房地产。
因为西南地区房地产还需要几年才会被炒起来。目前值得注意的只是川中的两个省会城市。至于其它城市,唐浩泽认为可以涉及,却暂时还不值得投入太大。
“攀枝花的铁矿和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可以为重工业提供成本较低的原料。西南是整个我国水力资源最充沛的地区。充足的谁能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电能,更可以保证工业用水。相对比较密集的人口,但因为地形的原因相对北方西北地区耕地更少,劳动力更充裕、人口更容易集中到城市,更容易形成消费市场。另外大西南曾经是全民备战的核心地区,拥有一定的工业技术基础,也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基础。”
“原来是这样!不过您觉得西南地区那个省份最适合投资工业?”
“那自然是四【2】川。其实重【1】庆地区的基础条件也相当不错。但重【2】庆地形相对比较崎岖,对形成大的产业基地有一定的制约。”唐浩泽将自己的理由说出来。“如果无法形成设备、零件、加工、组装、包装、原料、物流等等配套产业区,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大经济圈。”
古三同意唐浩泽的说法。中国现有的主要经济圈,实际上都是一条完整产业链。
以珠三角的轻工业大经济圈为例。
珠三角的很多产业都是相对比较集中的。比如中山,比较集中的产业有四个:电器、制衣、照明灯饰、家具。这四个产业需要周边地区的其它产业提供支撑。比如纺织、机械、包装行业、模具、化工等等,还有运输、包装等等。
每一条产业链中,都是中小公司依附着大型企业生存。而大型企业有不得不靠着大量中小企业满足自己产品的原料和零部件需求。
可见,想要形成的一条产业链,就必须要在区域内形成高密度的产业群。不然一两家大型企业,是不可能独活的。
就好比湾州市,也曾经有过几家规模不小的企业。他们的破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国营。后来改制也没能活几年。原因没有配套的工业体系,他们经营成本太高。
举一个最简单的一个例子:生产设备的一个零件坏了,方圆几百公里都找不着。换一个零件的成本比阳城地区的同类企业要高几倍。
再有原料、市场的运输成本等等。各个环节的高成本都让它们的经营成本变得更高。在市场化之后的竞争下,它们最终只会被淘汰。
其中半球电器就比较有名。
在九十年代,半球是相当有名的牌子。但如今它的厂房正在养草。这家公司注册后的经营范围,只是清理股东的债权债务,也就是说,没有生产任何实际产品的许可。
目前半球剩下的就是一直经营着一个品牌。为了经营好这个品牌,一直没有任何产品,却拿到了所谓“省名牌”称号,获得“免检产品”资格。实际上就是花钱将牌子名声经营好,然后授权给其它企业生产的方式获利。
据说该公司在上世纪九几年还用牌子的名气非法发行股票,说是很快要上市,将法人股票卖给个人。一些人得知实情后,起诉了这家企业,拿回了损失。但不少人拿着和废纸等价的股票欲哭无泪。
不过,这家企业在一六年换了一个名字,重新注册之后,重新开始生产电器。,可能是得到了投资。
但是现在,圈子网的电子设备专卖平台都不接受申请这个的品牌的电器的上线申请。因为挂着半球名号的电器,很多都是小作坊生产的,没有任何质量保证。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主体依然是工业。西南地区想要发展一个产业配置完善的经济圈,关键还是先形成一个大的工业产业区。而这个产业区,又必须是大区域的。
如果想着在一个城市搞一个工业区就能将城市发展起来,那未免有些理想化。
四【2】川还有一个平原,适合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区。而重【2】庆就比较麻烦。
古三听唐浩泽那么说,觉得也有一些道理。中国的区域经济圈,通常都是一点带面发展起来的。虽然不是很绝对,但大西部的开发最好的办法也是如此。
重【2】庆也许可以有很多地方能发展成点,但连成片肯定要比平原地区要难一些,投入也更大一些。
“那么说,您是打算将川中平原作为投资的重点?”
唐浩泽笑着说:“当然不是。对于一些中间产业,或者说是附加值表低、运输成本比例比较高的产业,自然最好是靠近市场。但是一些高附加值、运输成本比例较低、针对市场范围比较广的行业,只要交通条件好,就算是建在山沟沟里也有利可图。”
古三一听这话,笑着说:“让您见笑了。我对工业的了解不算太深入。今天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确实,生产螺丝钉的和生产汽车,根本没有可比性。而唐浩泽如果要在西南地区投资工业,大概不会考虑生产螺丝钉。
“那您有考虑过投资什么产业?”古三顿了一下才继续问。“您的敖卓已经在西南地区投资了三十亿美元建设一个显示面板生产基地。我想你要投资,大概也会投资高科技的工业吧。”
唐浩泽却笑着说:“只要能赚钱,我无所谓投资什么项目。”
只要利润率理想,一个企业能赚多少钱就是成功的投资。
唐浩泽虽然还不明白对方为什么连番试探自己,还话里话外地想要让自己投资大西部。其实,他也愿意在西南投资。
不过,现在既然对方“有求于己”,如果不提条件都对不住对方了。
他笑着说:“古先生,听说您的那几个地产公司目前在建的楼盘都有二十多个。这可是大手笔啊。您也知道,我为了配合军方的转业工作,开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吸收复员人员。目前这家公司的员工99%都是转业人员。不知道能否将您的那些楼盘交给我那个物业公司?”
古三这边脸上一滞。一个居民小区肯定需要物业公司管理。
按道理说,物业公司应当由小区业主决定。但一个小区在短时间内卖不完,所以通常都是在楼盘在销售之前,开发商就指定了物业公司。
一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费一年虽然赚不到多少。但是那是无本万利、坐着有钱收的买卖。那通常都会被楼盘本地势力垄断。
在楼盘开始开发之前,开发商就已经和那些势力谈好条件。比如让他们在拆迁时提供帮助,并且在开发过程中保护不被打扰。
如今唐浩泽提出这个条件,就让他有些为难。
古三不否认唐浩泽能压得住那些地方势力。因为唐浩泽聘请的确实是转业人员,他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得到军方的保驾护航。
唐浩泽和军方关系,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因为不是谁都能每年拿出几亿给十万转业人员提供免费的转业培训!
所以唐浩泽目前与军方的合作,无人可以替代。
就算其他有官方势力的人和军方合作,军方也只会更给唐浩泽面子。至于那些混黑道的,想要动唐浩泽物业公司,更加是首先要问一下军方同不同意。
第四九七章 太监的命,操皇帝的心(四千字)
酒会之后第二天就进入论坛的正式议程。
论坛果然是以响应西部大开发为主题。
受邀参加的人中,有西部各省的官方代表。他们的目的,是推介各省为响应国家战略的制定的投资优惠政策的。
受邀参加论坛的人超过五百人。第一天上午,组委会邀请了数位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年纪较大声望比较高的国内企业家,对这个国家战略进行深入解读。
上午的主要议题是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光明前景。被邀请来的特别嘉宾被安排在台上,如同沙龙一样在上面围坐就这个议题畅所欲言。
而其他人则是在台下听,也可以申请上台发言。
唐浩泽在这个上午被安排在台下,听着台上嘉宾的讨论。发言最多的,是受邀参加论坛的几位经济学家。
辩论了一阵之后,他听出嘉宾们主要是针对西部大开发如何利用这个契机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担任国务顾问吴教授的意思是:“西部各地应当有明确的自我定位。这是一次自上而下机会。我认为应当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务求可持续发展。东部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向西渐进也是大势所趋。但问题是,那些产业在东部实际上属于被驱赶的产业,是高耗能、高污染型产业。西部如何接收那些转移而来的产业?是兼收并畜直接接收,还是接收进行过自我升级之后的转移产业?理想的答案当然是后者。”
而另外一名经济学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提出了申请,站到讲台前发表了一番演讲:“西部大开发到底应该是产业集中化还是分散化?我个人认为,分散化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如果产业集中化,西部的经济发展可以得更快的发展。但是也同样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最终对社会发展最严重的影响,使绝大部分小城市的空心化。”
“中国的县城,大多人口在五万到十万之间,一个县城总人口通常在五十到一百万之间。西部部分县人口或许会少一些,但在核心经济圈之外的县城,无一例外地出现大量劳动力外流的现象……造成县域内消费指数低下,经济停顿不前。那绝非长久之计。”
“中国经济目前正面临一个大变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部分产业主要成本,运输成本随着我国交通条件越来越好占总成本比例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落户在一些县城。另外,农业企业落户到以农业经济为主县也更适合经济规律。”
“另外,西部有大量与东部地区迥异的人文自然景观。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产业……我们在考虑打造西部核心经济圈的同时,也应当考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这位经济学家这番话的核心是指:中国产能过剩,是因为忽略了广大地区的乡镇经济的发展。
同时指出中国不是缺乏生产者,而是缺乏消费者。而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很大一部分的消费潜力没有被激活。其中的关键,是潜力一直没能变成能力。
“可支配收入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家庭消费能力关键因素。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大部分人可支配收入都只达到温饱水平。何时让他们达到小康水平,就何时能激活他们的消费潜力。但是仅仅靠各县政府和当地百姓的努力,是不可能让他们的生活达到的小康水平。他们需要外部的帮助。我们也应该打破之前打造集中型产业圈的惯性思维,在西部营造一个泛经济圈……将最大范围的地域划入这个经济圈,在创造经济收益的同时造福尽可能多百姓!”
这位年轻经济学家的演讲结束后,会场一片掌声。
唐浩泽不得不说这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虽不新颖,但也捉到了核心问题。
现在国内的核心经济圈,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形成了基础,甚至是在解放前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那个时候的物流业还相当的落后,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流行业至少比九十年代发达了几倍。
物流发展,是的运输成本持续下降。产研结合的发展也比以往更加方便。非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地域的分布范围也可以变得更广,主要考虑的是应该是紧邻市场,而是更应该考虑紧邻原料产地。
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各行各业的过剩。或者说,中国在早些年很多行业就已经是属于产能过剩了。只不过之前的生产成本低,出口旺盛。而现在产业增长速度,要超过净出口量增长的速度。国内的产能过剩就更加严重了。
特别一些产业面临其它国家的竞争。中国劳动成本低廉的优势早在东南亚国家面前早已经失去了。
中国的问题是,不可能靠高科技产业给中国人提供足够的劳动岗位,中国依然需要劳动密集型产业。否则中国将会成为失业大国,估计会隔壁阿三更惨。
隔壁阿三是出了名能忍,几亿人吃不饱也能相安无事。如果中国落到那个地步,革【2】命和反革【2】命之间就要展开激烈碰撞了。
但道理谁都知道,只是无法放弃利益而已。
也许在大信息时代,会让距离更远的地方也能成为市场。问题是现在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小型或者说微型企业的市场,针对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有很多小型企业主要针对的,是企业。
企业集中形成大型经济圈,才是中小企业的市场核心。产品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都可以在本地进行,运输成本低。如果没有产业集中的工业商业经济圈,国内的小型企业将无法生存。
单个小型企业也许看着不起眼,但是中国的小型或者微型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未必比大中型企业少。如果没有了那些企业,如今的中国经济无法保证中国人的就业。
当然,这位经济学家的演讲确实是言之有理,至少对于某些产业是那样。比如农业加工工业。都应当以就近原料产地的原则进行投资。比如物流、,还有旅游业都可以在有合适资源的县区进行投资。至于其它产业,除非是物流业极大发展和信息经济非常发达。不然还是形成集约化经济区更适合中国的现状。
也许,在十年后中国的经济环境可以实行那样的经济布局了。但是现在还不行的。
古三就坐在唐浩泽旁边。他一边鼓掌一边小声对唐浩泽说:“唐先生,我听着陈教授的见解与您的见解有很大不同。但两种见解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唐浩泽笑着回应说:“我也受到很大的启发。陈教授的演讲才是老成之言,也是中国未来产业布局的参考方向。”
“哦?那对现在面临的经济状况,您有不同见解?”
唐浩泽看他脸上带着微笑,并不像是疑惑,不由好奇,问:“您又是如何认为的?”
“我更倾向于您的见解。正如您说的,中国的经济依然主要靠工业。而工业只有产业集中化,彼此竞争才能带动产业相关的技术升级。”
唐浩泽笑着说:“如果信息产业更加发达,那一切都不成问题。只是现在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确实产业集中了,才能催生相关技术体系的研究。所以世界上很多产业都是相对集中的。比如东亚的造船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曾经占领技术的顶端,但是因为产业衰落,技术也慢慢落后于东亚。
又比如电子行业,西方不是没有企业想做。只是一家企业做,根本没可能做得起来。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飞利浦曾经就打算投入显示面板生产行业。但是因为独力难支无法形成产业化,无法与东亚竞争,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都无法如同西方国家那样实行金融经济。中国的人口太多,就业压力只有制造业才能解决。制造业身后跟着物流等等产业。这个产业体系能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实际上市营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第三产业才有服务对象。
不过在这个论坛中,也不是所所有人都只谈论的西部大开发。台下的人也又申请上台,做关于当下经济状况的发言。
也有人向台上的经济学家和专家提出关于未来经济趋势方面的问题。
还有人做了产研结合方面的发言,倡导企业重视与研究机构合作的,资助技术项目的研究,共同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转化率。
更有人提到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唐浩泽从中可以看出,受邀参加论坛的人确实都是各行业的精英。但有上台发言的人,他有很多都没听说过。
那证明他们并不是的闻达于天下的人。
有这个认知,他不由扭头看了一下古三。
古三注意到他的目光,笑说:“虽然这次论坛是以响应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但局部经济和全局经济状况密不可分。”
唐浩泽心里楞了一下才明白对方是在给自己解释。但他并不是那个意思,只是笑了笑。
虽然全局经济对所有的商界人士都有很大的关系。但唐浩泽对此并不怎么担心。
世界经济也许会进入一个低潮,但中国的发展潜力还在。虽然不得不靠着畸形的模式维持着国内经济稳定。但最终还是找到了一条出路的。
正是因为中国未来的出路,他才看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带一路”同样是一个西向战略。但一路一带不仅仅是为了对外出口,所以主要针对的反而不是发达国家,而是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