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不重来-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我们都可以帮你带呢。”
  唐浩泽一边倒茶一边笑着说:“好。就怕你和妈到时候嫌孩子闹!”他确实是想结婚了。但没想着这么早要孩子。至少也要等到二十八左右。到时卢梦二十六,生孩子最健康。
  只生一个,孩子太孤单。至于什么时候生第二个,却没必要规划最多。要是超生了,大不了依法缴纳社会抚养金的。
  缘分到了,孩子自然就要剩下来。至于剩下来,是几亿还是几十亿的社会抚养金,他不在意。
  “那个老人会嫌孩子闹的?”
  唐郑敏抽了两口水烟,又问:“你这次回来是什么事?”他以为几个孩子要快过年了才会回来。
  唐浩泽将自己承包了红树林带的事说了。
  唐郑敏有些不理解:“那地方承包了种红树林?那东西又买不了钱。种来做什么?”
  唐浩泽笑着解释说:“红树林确实连卖木头都不值钱。不过爸,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算的。我们海边的人捕鱼、养鱼靠的都是海。这渔船将海里的鱼都快捞光了。还有我们经合社有那么多鱼塘,养殖后的废水排到海里,对海里的鱼虾也有危害。红树林呢,小鱼小虾最喜欢在里面生活。一些大鱼大虾也喜欢在里面生小鱼小虾。有了红树林,也算是给这海补一些鱼虾。”
  唐郑敏知道儿子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觉得那样做有些亏:“又不是只有我们捉鱼养虾!”
  “别人怎么做,我们管不了。我们得做好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什么社会责任之类的,唐浩泽也不想说。说了,父母也不一定能接受。他笑着说。“以后我会在那里建一个度假村。你和妈有空可以去玩。”虽然只有五十年的承包期。但住上几十年也足够了。
  唐浩泽都已经签了合同了,说再多也无法改变什么。唐郑敏也就是发几句牢骚:“等你建好了,有空我们就帮你看着点。”
  唐浩泽笑着也没再说什么:“我收拾一下房间,然后处理一些工作。”
  唐郑敏知道儿子忙,就说:“你妈已经帮你收拾了。”
  唐浩泽回到房间后,果然发现房子已经收拾好了。他就坐下开始处理处理工作。他要处理的工作也不是关于圈子网集团的。在回来之前,集团的工作已经基本处理好。
  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在离开湾州之前规划好那片红树林的工作。
  对那片红树林,他一早就有想法。现在得知省里计划将那边开辟成省级重点保护区,那就更加好办了。
  红树林对海洋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海洋生物的繁衍场所。但鱼虾长大了,总要离开红树林区的。而在海上,有一道可以称得上是鱼虾断子绝孙的装置——围网。
  围网通常长达上百米,一个涨潮退潮之间,一个围网能捉到一两百斤的鱼获。但绝大多数只能用来喂猪喂鸡。因为大多数捉到的鱼虾都还小,连自己吃处理起来都麻烦,但这些小鱼长大后通常能有一两斤重。
  所以唐浩泽要保证红树林对开的海域上,没有围网。这个需要官方来做。
  而红树林虽然是在海边滩涂,但它是一种湿地系统。湿地系统对于鸟类来说,是一个天堂。不管是留鸟还是候鸟。红树林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觅食场所,甚至是一些留鸟的栖息地。
  唐浩泽想确保周围没有人围网捕鸟。
  围网捕鸟是他当初做了之后才兴盛起来的。当初他捉鸟赚一点过日子的钱,但对于候鸟来说,确实遗祸多年。
  就当他是想赎罪,他也想给候鸟留一片净地。
  总之,不管是海洋也好、天空也罢。他都欠着它们。
  他要弄那个红树林,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想还债。
  思来想去,他觉得保护候鸟的事交给官方可能不会太靠谱。倒不如交给民间组织呢。
  他在想着,是不是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专门为那些民间环保组织提供工作经费。


第四一八章 想做事就得做好了

  一个咸鸭蛋,一碗白粥,还有一个炒河粉,这就是唐浩泽的早餐。
  吃过早餐后,唐浩泽就穿上了外套。走出门时,正在喂鸡的孔凤荃问:“要出门?中午回家吃饭不?”
  唐浩泽回答说:“看情况,中午之前给打电话回来。”他要去实地看看那片地,看该怎么弄那个弄树林。
  红树林的区域有小河入海。这条河不长,水量很不大,但在河口附近河道很宽。如今是水量最少的时节,看着就像是一条小溪,露出大片的河滩。
  但这条小何在高【2】潮位时,海水会顺着河道深入内陆两三公里。在河口附近的两岸就有不少的杨虾塘。一眼深入内陆两公里处。但这些池塘,也都在唐浩泽的承包范围。
  唐浩泽承包的陆地还包括海岸向内三四百米左右的区域。整个区域的本来有一千六百多亩的池塘。而这些池塘现在已经全部空着。
  这些池塘因为是毁林后挖出来的。在地图上,这些池塘还是海岸防护林区,所以它们属于无证养殖。
  而且这些池塘,都是很老的泥塘,养殖产量一直不高。而且附近都是泥滩,水质并不算好。这两年养虾病害也多。有一部分的池塘早已经丢荒了。
  政府给了补偿,已经全部收了回来。
  唐浩泽沿着海边慢慢走了一遍,甚至到海滩上走了一下。
  这里海滩真的很宽,有大片的泥滩,也有大片的看着像是黏土一样的硬泥。
  那些硬泥应当就是当年红树林形成的土壤。红树林土壤酸度很高,粘结程度也比较高。
  他看着退潮后潮间带的宽度应有将近两公里。他看过之后,对这片土地心里有了一个底。
  这么大的一片区域要恢复红树林植被,他肯定需要人工培育红树林树苗。不然以红树林的自然扩张速度,五年之内他根本无法按照合同完成种植红树林面积的要求。
  他看过那些的池塘,都是低位池。应当是很早之前就开出来的池塘。这些池塘都是涨潮就能纳水,退潮时,水就能基本排干。
  这些池塘改造一下进水口后,可以利用起来。
  这一趟他也步行了六七公里,中间有走走停停,至少花了三个小时。回家吃了午饭后,他又赶着去了乐谭县城。
  去到县城时,恰恰是两点半。正好是单位上班时间。
  他来到一个略显老旧的院子。
  这里是乐谭海洋局。
  前后两辈子,他都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他来海洋局是为了找陈副局长。
  这位副局长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不过这个办公室是在水产技术站的办公区内。因为这位副局长还兼任着技术站站长。
  来之前,他就和陈局长约好了。他来到时,陈副局长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
  陈副局长的办公室应当是刚装修过的不久的,洁白的墙壁还非常干净。
  他记得这个水产技术站也才挂牌一年多。
  办公室的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米,里面一张一米二宽一米八长的电脑办公桌。
  有两个两层或者三层的深绿色铁皮档案柜,其中一个放在办公桌的背后,一个放门边。还有一套铁皮沙发和一张玻璃茶几。塞了那么多东西,让整个办公室显得有点逼仄。
  办公室是新的,在背面窗户上方的空调,应当是0。75匹的,看着不像是新的。整个办公室最现代的东西,就是办公桌上的一台联想电脑和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
  这样的副科办公室,在在乐谭的单位来说应当算是比较好的了。有很多单位的副科领导,就算有电脑,也大多是用着那种大背头显示器的。
  不过唐浩泽知道那不是因为海洋局有钱。这台电脑应当渔民培训班项目中的设备采购预算买的。这个事情,上辈子他了解过一些。
  陈副局长见到他很是热情,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后。两人坐下说了一阵关于经合社的事。
  唐浩泽借着话头说:“陈局长,经合社这些年得到海洋局的指导和支持,发展越来越好,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大。如今,经合社的养殖基地已经遍布湾州西海岸,在东海岸的发展也很好。经合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相依,但也对海洋环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生态方面的影响。”
  陈副局长没想到他会说这个。毕竟国家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但经济依然是最重要的。而且他不明白唐浩泽这样自揭其断是什么意思。
  他笑着说:“我们一直在指导渔民合理使用药物,用科学的方式清塘,减少养殖过程产生的沉淀物直接排入大海。但是一般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还不强,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也是我们海洋局一直努力的方向。”
  唐浩泽笑着说:“陈局长说得没错。但我觉得环保工作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工作,不能仅仅靠政府来做。我们这些依靠海洋赚钱的人,也应当出一份力。”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说。“陈局长应该也听说了,我承包了一片海滩,准备种植红树林。”
  唐浩泽申请承包,就是经由海洋局初审上报的,陈局长当然知道。而审批下来后的文件他也看过。
  “如果那片海滩能能恢复红树林植被,对整个乐谭县得海洋环境都有积极作用。”
  唐浩泽点点头,笑着说:“我也希望这个项目的社会效益能更大。这红树林对于海洋生物来说,特别是沿岸鱼类来说,是一个繁殖和觅食的重要场所。日后红树林成长起来,这个作用会更大。但是我今天去现场看过。我发现在那片海滩对开的海面,有不少的围网。”
  陈副局长听他提到这个,大概也明白他这次来的目的了:“那些围网作业,一直是我们整顿的重点。我们也进行过多次的清理行动。但是我们清理一次,过后又很快死灰复燃。”
  陈副局长还提到了一些困难:“我们的经费不足,渔政船出海清理一次需要上万的油费,还有渔政船出航后的维护费。我们渔政大队的经费大致只够正常的出海护渔工作。”
  渔政大队的母港就在界门镇。乐谭渔政大队的渔政船只有两艘不大的船,还有一艘是木船。倒是有好几艘快艇。但快艇的续航力有限。
  陈副局长说的困难,唐浩泽倒是不怀疑。
  唐浩泽便请他引荐一下渔政大队的领导。
  他知道围网作业确实是被禁止的。但禁止的条令已经存在多年,各地依然由大量的围网。其根本原因就是清理围网的成本很高,而且只能是潮位适合的白天工作。而白天清理围网只能是清理那些木桩。
  因为只有晚上,做围网的人才会将网给挂上。这样一来,清理之后,做围网的最多就是损失几百块的打桩费,那样的成本只要一两晚就能收回来了。而渔政船不可能天天出海清理。一个是潮位不不允许,一个是他们的工作性质不许可。
  唐浩泽见到渔政大队的领导,提出自己出一笔资金,请渔政船的保证在那片红树林带对开的海域附近经常巡逻。一旦发现有人打桩就制止。以此来打击红树林附近的围网作业。
  但私人出资作为执法经费,不是渔政大队敢开口答应的。他们需要和局长、县政府汇报,如果都同意了还要向上级单位进行请示。只有上级同意了他们才敢应下来。
  唐浩泽知道政府工作的程序,在表明了自己态度后也没有勉强。以后红树林会成为省级保护区。如果操作一下,未必不能将打击围网作业列入保护区的工作范围。但执法部门还是渔政大队。
  所以,取得渔政大队的支持非常必要。
  唐浩泽来找找陈副局长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
  两人重新回到陈副局长的办公室后,唐浩泽又提出希望陈副局长能帮忙联系其它县区的海洋局,希望能帮他收集一些红树林种子。
  对此陈副局长没有推辞。
  当然,唐浩泽也会另外想办法从西桂省和海【2】南省收集种子。
  这三个省是大陆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
  离开乐谭海洋局后,他有去到湾州市。在卢家吃了晚饭,他便和卢梦出门看了一场电影。
  从电影院出来,时间已经十一点,街上行人已经不多。唐浩泽牵着卢梦手在街上慢慢走,任由钱伍开着车在后面缓缓跟着。
  他突然发现。只有回到湾州,他和卢梦才有这样悠闲的生活。
  “在想什么呢?”卢梦弯指在他手上挠了一下。“还在想那片地的事?”今晚吃晚饭时,唐浩泽和罗雪芬说了不少对红树林的打算。就以为他还在想着。
  唐浩泽却笑着说:“我在想,要怎么才能在三十五岁之前退休。”
  卢梦听这话,看了他一眼,觉得他似乎很认真:“三十五岁之前退休?你放得下?”
  她知道男人对事业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一个目标没完成之前另外一个目标就会冒出来。
  唐浩泽现在已经有极好的基础,追求的目标只会越来越高,肯定也越来越困难。三十五之前就让他雄心最高的时候没有可以追寻的目标?
  根本没可能!
  唐浩泽看着她,笑说:“我做生意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目标。单纯是为了赚钱,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心一些,让家里人过得更好的一些。”
  他说着将眼睛看着前面路灯下的昏暗路面,继续说:“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我之前的目标只是的想着,家里有什么需要买的,不用和妻子商量半夜还做不出决定;希望妻子孩子想买点贵的东西,就要拿着计算器算半天。不用担心父母老了或者是家里人出点什么事,对着医疗费用单据无计可施。”


第四一九章 在认真考虑退休后的生活

  听着唐浩泽的自白,卢梦与他交握的手不由紧了一下。
  她为当年的他心疼!
  “这些你早已经做到了!”卢梦知道当初唐浩泽家经历过什么。“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唐浩泽对她笑了笑,说:“那个目标我确实是做到了。本来我应该放下所有一切,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就像现在这样,和喜欢的人看看电影、逛逛街,还有陪在家人身边,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但是我确实放不下。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是我的心血。”
  卢梦笑着说:“其实我挺喜欢你现在这样子。你工作的时候的样子,其实是最好看的!”她知道唐浩泽不是虚伪。如果不是文杰克出事,他现在可能已经将圈子网集团慢慢放下了。而其它公司做起来后,他也许也会慢慢放手。
  唐浩泽将她的手拉到嘴边亲了一下,笑着说:“我不敢放下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担心配不上你了。”
  “瞎说!谁敢说?”
  唐浩泽依然笑着说:“你人长的漂亮,性格好,又有能力,家里环境还很好。如果我不出息一点,怎么敢跟卢叔和罗阿姨开口娶你回家?”
  “我爸妈又不看重这些!”话是这么说,卢梦其实也很清楚,如果唐浩泽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她可能是没办法和他在一起的。“我妈同意我和你在一起,主要是看你年纪轻轻的,人却成熟,而且对家庭负责。”
  “那你呢?你看上我的原因是什么?”
  “哼!”卢梦给了他一个(‘へ′*)表情。
  唐浩泽失笑。她已经很久没有表露这样的孩子气了。
  她从英国回来后,大多数时间和他在一起。
  唐浩泽知道她是在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贤惠的女人。
  比如回到家里,会和他一起去厨房做饭;会帮他洗衣服;他单独从外面回家,她总会等着他,然后会想着帮他换鞋,是像个小女人一样跪在地上帮他换……
  然而,他知道她从来都不是小女人。
  她愿意为他做出的改变,也确实让他很感动。
  其实他不需要她做那样的改变。
  但他愿意和她这样一同经营两人之间的感情。他愿意和她一起在厨房做饭,喜欢穿她帮自己洗的衣服。
  他从不会说不喜欢她跪在地上帮自己换鞋,但将她抱在怀里不让她那样做。
  他觉得现在他们两人这样很好。就像是已经磨合多年的夫妻一样。
  …………
  “我计划在这个海滩上建一些木屋,用栈道链接陆地。这些栈道还可以供游客观赏红树林。另外我还打算建一条通到海上的的桩式木栈道。”
  今天已经是周一,唐浩泽带着卢梦来到自己新承包下来的土地上,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的计划。
  卢梦面上一直带着微笑。听他说计划修建一条栈道通到海上,点头说:“这栈道可以供游客垂钓,甚至可以当做游船码头。不过这里常有台风,木栈道能承受得住风力吗?”
  “木桩打深一些,应该就没有问题。台风对于海岸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海浪。桩式栈道受力反而比堤式栈桥小。在台风过境时,更安全一些。”
  唐浩泽记得界门镇的那个堤式栈道码头,就是在一场台风中被完全被破坏了。
  他记得未来的那场台风确实很大,渔港中的有些大渔船被海洋抛到了岸上,而更多的渔船挤在一起摞起了三层。据说另外一个镇有一所楼房的墙壁被海浪冲上来的一块一吨半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